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寇晓芳 《科技信息》2011,(31):I0316-I0316,I0123
对国电谏壁发电厂13号机组SCR烟气脱硝系统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进行了介绍,并结合验收监测结果对其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谏壁电厂13号机组SCR烟气脱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有效地控制了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工程实践,结合物理模型实验和原体观测资料分析,说明热(核)电厂水工设计对防止水体热污染具有积极主动作用.感潮河流采用取、排水口在横向及垂向具有一定位差的差位式布置.能有效地控制近区温度场和超温区.从节约投资、电厂安全运行和水资源保护等各方面比较,差位式均优于其它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印尼某电厂排水口布置,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排水口水流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阐述排水口布置形式对排水口周边海床稳定的重要影响,探讨海床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4.
海湾及潮汐河口的冷却水工程研究所近年来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受潮汐影响,其冷却水工程布置及热污染特性较之河道及水库型工程更为复杂,本文以新电厂为例,详细说明潮汐河道冷却水工程试验研究方法及其排取水口布置形式,对多种布置方案进行对比试验和优劣分析,最终提出合理取水口布置形式,且给出了电厂取水温升和热污染范围,为设计及环评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对罗源湾某电厂三期工程3个取水和3个排水方案组合下大、小潮的水力热力特性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半封闭水域不同取排水布置对温升分布和取水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半封闭水域,小潮与大潮相比,热量累积作用明显,全潮最大和平均温升面积较大,小潮为不利潮型;排水口越靠近湾口,越有利于热量输运,温升面积明显减小。靠近湾口的排水方案Ⅰ1℃平均温升面积为靠近湾顶的方案Ⅲ的36%左右,相同三期取水方案平均取水温升也相应降低约0.3℃,优势明显。但因距一、二期取水口较近,使一、二期瞬时最大取水温升较高,故增设导流堤进行方案优化。导流堤可使一、二期瞬时最大取水温升降低约0.6~0.7℃,平均温升降低约0.1~0.2℃,能有效减少热量的直接回归。对研究半封闭水域电厂取排水布置和温排水特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面二维潮流温度场模型对位于半封闭型海湾内的某电厂温排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预测不同典型水文条件下的温排水影响范围是否满足世行标准(排放口半径100 m处温升不得超过3℃),从而为电厂取、排水口设计方案(位置及型式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14年11月23日至12月2日观测资料,分析石洞口附近水域电厂温排水输运扩散.在大潮期间,从水温纵向断面分布看由电厂排放的温排水明显,落潮时段最大温升4.1oC,涨潮时段最大温升达到5.1oC;仅在排水口附近水温出现分层现象,其他地方因潮流的强烈混合作用,水温垂向分布趋于均匀.从水温和温升平面分布看,在落潮时段沿岸水温高,离岸水温低,在华能石洞口电厂排水口附近温升最大量值达到4.0oC,温排水在落潮流和科氏力作用下沿岸向下游输运扩散.在涨潮时段石洞口附近高温水相比于落潮时段偏向上游,离岸范围大,温升最大值达到4.2oC.从定点连续测点的流速、流向和水温随时间变化看,若测点位于电厂上游涨潮期间水温上升,若测点位于电厂下游落潮期间水温上升,水温受附近电厂温排水影响.测点离电厂排水口越近温升越高、垂向变化越明显.小潮期间,由于寒潮过境,因表面失热,水温比大潮期间低,最大水温出现在电厂排水口附近水体中层.温升的分布特征与大潮期间类似,最大量值达到5.0oC,比大潮期间高了0.8oC,原因在于小潮期间潮流和潮混合较小,温排水口高温水不易向外输运扩散.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员村热电厂3号机组大修中采用十八胺保护工艺、热力设备保护效果检查和一系列试验情况。试验表明,十八胺用于机组大小修停用保护的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翟桂萍 《石河子科技》2010,(1):44-44,43
<正>新疆天业电厂建设的4×135MW燃煤供热发电机组配备有4台蒸发量为490T/h的超高压自然循环汽包炉,脱硫系统采用"两炉一塔"的布置方式,两台机组公用一套脱硫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改进的河口海岸海洋三维数值模式ECOM,考虑潮汐、径流、风应力和江表面热通量的作用,计算和分析石洞口电厂扩建工程夏季温排水的输运扩散.数值模式计算流速流向和实测资料符合良好,表明模式能较正确地模拟长江河口的水动力过程.模式计算结果表明,温排水分布在沿岸一带,受径流作用,下游受影响范围远较上游大.在本工程排水口附近,大潮和小潮平均温升分别为2.34和2.84℃,表层温升为1.0℃的面积分别为0.09和0.20 km~2,底层温升为1.0℃的面积均为0.09 km~2.大潮期间流速大,平流和侧向扩散作用大,造成大潮期间本工程排水口附近温升大小、温升沿岸扩展的范围和量值明显比小潮期间小.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具有透明平板电极的针-板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研究了大气压氩气/空气混合气体放电中不同放电模式的特性.实验通过改变电压,实现了3种模式的放电:电晕放电、单丝放电和火花放电.在3种模式中,电流脉冲在外加电压的正、负半周表现出不同性质.采集了3种放电模式下的发射光谱,计算了分子振动温度,结果表明:电晕放电时分子振动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空心阴极放电离子渗硼的机理以及渗入速度快的原因作了分析,并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强化渗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介质阻挡放电过程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介质阻挡放电照相技术为背景,建立了介质阻挡放电的一维模型,分别计算和分析了介质阻挡放电市场、带电粒子浓度以及电流密度在放电空间的分布和随时间的演变过程,计算结果表明,放电空间的正离子空间电荷效应和介质上电子的累积效应使放电个有微放电的特点,同时微放电特性与被照样品的突起程度有密切的关系,使得介质阻挡放电照相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介质阻挡放电中相邻沿面放电之间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观察了60kPa气压下氩气的放电情况,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放电图像中的电场和电势分布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了相邻两沿面放电之间的影响.在空气-氩气介质阻挡放电中,随着电压的升高,放电区域内放电丝的数量从4个增加到5个,放电丝周围的沿面放电区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对影响沿面放电分布的因素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对电流波形图中放电脉冲进行积分,从而对放电区域的电势和电场线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的条件制备出几组二氧化锰样品,然后用模拟Kanungo电池在实验室快速评价了各个样品的电性能,进而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对二氧化锰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依据低温等离子体转化有害气体的机理,设计了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通过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微放电过程及等离子体空间分布特性,研究介质材料、厚度、放电间隙、电源电压及频率对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选择相对介电常数较大、较薄的介质更易获得较大的放电强度;较小的放电间隙有利于提高放电的强度和放电的均匀性.增大电源电压和频率会使放电功率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7.
静电放电发生时,由于气体压强、空气湿度、电极表面状况、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相关放电参数(击穿电压、电流、电场、磁场、峰值、弧长、上升斜率等)具有低重复特性。我们通过相关放电参数的处理来研究带电体和受电体之间间隙的电性质。从理论上和实验上深入研究放电间隙电性质的低重复特性,对于充分认识和把握静电放电的本质,对于静电放电危害的防护,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通过改变静电放电发生器实验环境温度来获得相应的固定间隙放电情况下电流峰值的差异。试图从理论上对静电放电条件下所获得电流峰值的低重复特性加以初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迷宫堰泄流能力及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迷宫堰的水力特性,并对影响其泄流能力的诸多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通过量纲分析法,给出了迷宫堰流量系数的计算公式,并与一些实际工程资料进行了验证。实际工程提供的资料与公式计算结果十分接近,说明本文提供的迷宫堰流量系数计算公式是可靠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为迷宫堰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泄水建筑物的研究重要性出发,描述了泄水建筑物的各种型式,而后是泄流能力的叙述,分堰流和孔流两部分。主题部分是分析泄水建筑物过流能力,从体现泄流能力的流量到流量系数的确定,还分析了影响泄水建筑物过流能力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在辉光放电条件下采用空心阴极效应加热进行膏剂离子渗硼的工艺方法及掺硼层性能的研究,并对其渗入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