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傲慢与偏见》中主要人物的个性分析,阐明了个性、婚姻与幸福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而他或她的个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的个性即个人价值观念影响着他的婚姻观念。文中以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及简与彬格莱的婚姻为例分别阐述不同的个性对婚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伴侣的优点是如何变成缺点的"生命的挚爱"为何变成了"世界上最讨厌"的人。1838年,当达尔文第一次考虑婚姻问题时,他就像观察野生动物研究进化时那样,情不自禁地做了一系列的笔记,包括一个看起来颇具科学性的关于婚姻利弊的清单。在反对一栏,他列举了"孩子带来的花费和焦虑"以及"结婚的男人永远不能乘坐热气球"这样古怪的事实。而支持婚姻的一栏,他写了"老年时稳定的伴侣和朋友",  相似文献   

3.
赵明宇 《科技资讯》2013,(1):226-226
在《人类婚姻史》中,韦斯特马克对人类缔结婚姻的各种形式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他指出,这些婚姻形式受到诸多经济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因而其实质是"实利婚姻",而不是爱情婚姻。城市的白领人群的婚姻也不会例外,仍然也不会逃脱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曲啸的事迹在报纸上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在坎坷曲折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受到人们热烈的赞扬。但对他在婚姻家庭中表现的道德风貌则是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有的认为他在婚姻问题上乐于奉献,而不要求对方“给予”,重在尽好对妻子对社会的义务,因而体现了他的道德高洁;有的则认为这种婚姻不道德,因为没有以爱情为基础,这样的纯义务的婚姻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宜提倡。笔者认为这都是对曲啸婚姻的误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婚姻中的爱情与义务的关系认识模糊而造成的。下面拟从对曲啸婚姻的剖析谈点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离婚>以-个普通的中国家庭走向离婚的发展作为切人点,作者王海鸰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将婚姻在现实中面临的无奈与伤痛放大呈现,尝试为婚姻囹圄中的女性指出一条理想的道路一对男性背叛的宽容.然而在这种细腻的女性关怀之中却凸现出强烈的男权意识,它巧妙地隐去了男女在维持感情、婚姻上的同等责任,把女性的平等意识压制在对男人的依附关系中,忽略了对造成婚姻破裂的真正原因的深层次思考.构建幸福家庭的先决条件是两性的平等,女性必须穿越男权文化的通道做一个大写的"人",与男性携手并进,才能构建出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更加理想、更加和谐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6.
黄丽丽 《科技信息》2006,(6):295-296
《傲慢与偏见》是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在小说里班奈特家财产的继承人柯林斯是一个以巴结权贵作为特长的牧师,他没有自己的婚姻观。而他的妻子夏绿蒂也是一个平庸的人,他们两个都把婚姻看作是为了生活而迫不得已的归宿。所以他们的婚姻是不幸的。作者在书中通过对英国中产阶级青年男女性格的鲜明刻画,提出人物性格决定其婚姻观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郑晓龙导演的电视剧《金婚》是一部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的片子。该剧通过对两代人爱情婚姻生活的演绎,展示了两代人不同的爱情观——上一辈人对爱情认真而执着,而下一辈人则快乐并且游戏着。面对着爱情婚姻各种各样的病痛,郑晓龙通过《金婚》告诉我们,婚姻的美满需要双方的付出和精心的呵护,只有这样,婚姻才有可能进入"金婚"期。  相似文献   

8.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以其战地报道<红星照耀中国>而闻名于世.1940年代以后,斯诺陷入各种危机,在窘境中奔突.考察斯诺生命最后30年中出现的重大事件,展示并分析他在此阶段出现的精神、婚姻、事业危机以及他试图杀出重围的种种努力,多侧面地反映这位"红色记者"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以其战地报道<红星照耀中国>而闻名于世.1940年代以后,斯诺陷入各种危机,在窘境中奔突.考察斯诺生命最后30年中出现的重大事件,展示并分析他在此阶段出现的精神、婚姻、事业危机以及他试图杀出重围的种种努力,多侧面地反映这位"红色记者"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人类婚姻史上离婚现象的否定之否定,即中世纪用婚姻的牢固性、不可离异性否定了原始婚姻的松散性,而现代社会又用离婚自由否定了中世纪的离婚不自由.进一步指出,离婚现象的否定之否定的本质在于婚姻中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矛盾统一.婚姻从表象上是个人行为,从本质上是社会行为.既要从个人出发,保证离婚自由,又要从社会角度,保持婚姻的相对稳定性,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则是维系家庭的核心。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全球化浪潮把中国卷入了全球整体中,这使得中国社会生活、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婚姻受到猛烈的冲击,中国人的婚姻呈现出从保守到开放、从一元到多元的变化。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审视中国人婚姻的变化,展望21世纪中国人的婚姻生活,探究婚姻变化的原因,这是当前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12.
叶灵凤是我国20世纪20、30年代新文学的著名作家,他早期的小说,以情欲和性爱为主要题材。结合社会背景与文化语境,可知叶灵凤早期的小说是从人的本性出发的,他指出情欲是人的自然本能,对禁欲主义的牺牲品和爱情至上主义者进行了批判,肯定了性爱在爱情婚姻中的重要地位,确立了其人本主义的性爱观,文学史上应有其地位。  相似文献   

13.
拿破仑的婚姻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拿破仑有两次正式的婚姻,三次重要的婚外恋,其中两位女性还为其生有子嗣.拿破仑的婚姻思想有三个特点:早期重感情,中期感情和实用并重,晚期重政治.拿破仑婚姻思想较多地受政治思想的影响,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相似文献   

14.
结合奥斯丁婚姻主题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她本人的经历,通过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四对青年人的婚姻故事,总结了奥斯丁的既屈从于世俗又超越于世俗的婚姻观:爱情是美满婚姻的先决条件,美满婚姻的产生又往往受财产、门第和人的性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欧丽  孙静 《世界博览》2010,(11):66-67
走进婚姻殿堂一定比单身更好吗?未必。一段充满争吵和对立的婚姻可能让人寿命更短。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事业非常成功的女性朋友,有良好的教养,优雅的气质,每个人都很喜欢她。但最近她却为自己的婚姻而焦头烂额、心力交瘁,“玉立,我和他,不能说是没有感情了,事实上正因为还留恋着那份感情,我们才决定分开的。我们担心,若再不分开,会将我们仅剩的感情也否定了……我们一直在苦苦经营着我们的婚姻,为了对方去做改变,可是,我们都没有料想到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不明白,究竟是他错了,还是我错了?”  相似文献   

17.
胡适是近代著名的大学者,他的人生道路和学术生涯深受父母的影响.他是一个孝子,一生保持着对父亲的怀念,为博取母亲的欢心而牺牲婚姻,但他不要子女孝顺自己,甚至反对传统的孝观念,提出关于孝的新见解.通过分析史料,可见胡适的孝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孝的批判和反思,以此足见这位大学者不遗余力改造传统孝观念的苦心.  相似文献   

18.
杨萱 《枣庄师专学报》2008,25(3):134-135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婚姻在社会转型中正面临着严重的考验,呈现出离婚率攀升的趋势。其原因既有社会方面的,也有个人方面的。正视婚姻家庭的现状,探寻婚姻危机救治策略,对保持婚姻稳定,避免各种矛盾对婚姻的冲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合作化小说中存在一种"政治爱情婚姻"模式,这种泛化的婚姻爱情模式从三个方面遮蔽了女性意识:男性爱情婚姻选择的二重需要;女性婚姻爱情选择上的"空洞能指";对于不符合此婚姻爱情模式的男女之恋通过叙述者将其纳入此婚姻爱情模式.  相似文献   

20.
龙隐 《世界博览》2014,(14):60-61
正简·奥斯汀小说的魅力在于她不仅仅用婚姻的喜剧娱乐我们,还用美食的香味诱惑读者。估计没有人会反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一个人不应该仅仅为了物质而结婚,就像夏洛蒂·卢卡斯那样;也不应该为了一时的热恋而结婚,就像莉迪亚那样。一个人应该嫁一个拥有完美人格的男人,他很富有并拥有大量的土地(达西是当时英国最富有的百人之一);他性格开朗但并不是高谈阔论;他机智聪明但并不是万众瞩目。只有与这种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