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雌性竞争和亲缘关系对灰叶猴雌性后代活动的一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灰叶猴难以外迁,父亲与雌性后代同在一起生活.同时,在群内还有另一个雌性个体存在.在雌性竞争和亲缘关系的环境中,雌性后代在发情期回避雄猴来避免近亲交配;在非发情期,乘其后妈远离时,在雄猴身边活动避免后妈的攻击.  相似文献   

2.
采用RIA法分析人工饲养下1只成年雌性灰叶猴尿液中的E2、P水平,结合观察该雌猴和其配偶的行为后发现:拥抱、梳理、接近、嗅阴和示阴是它们交往的重要行为;接近、嗅阴和示阴水平在E2峰值前后上升,其生殖期望(fertility expectation)即动物行为中表现出的增加后代数量的本能增强。雌猴怀孕后,生殖期望满足,嗅阴、示阴水平下降而表示友好的梳理、拥抱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3.
2007年3-12月,在重庆市金佛山自然保护区,采用焦点猴群观察法和连续记录法,通过瞬时扫描行为取样,对野生黑叶猴的个体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黑叶猴日活动中出现2个觅食高峰和1个休息高峰.觅食高峰分别出现在7:30-9:30和16:30-19:20;休息高峰出现在10:00-16:00.黑叶猴日活动节律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趋势,表现为冬季上午和下午的觅食高峰各提前约1 h出现,中午还出现一个小的觅食高峰.研究期间猴群用于休息的时间平均占日活动时间分配的60.57%±9.02%;觅食占20.11%±6.87%,移动占11.28%±3.16%,其它行为占8.04%±2.15%.活动时间分配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2005年4-6月,对四川南充市市郊的3个样地,共11个棕背伯劳巢的育雏行为进行了观察,重点观察其中4个巢,其它巢为补充观察.结果显示:育雏期15±1d,育雏期亲鸟的喂食模式有a,b,c3种,育雏前期,中期,后期,分别以模式c,模式b,模式a所占比重最大.雌鸟在3个育雏时期的暖雏高峰主要出现在8∶00-9∶00时和16∶00-17∶00时.喂食高峰在育雏前期和育雏中期都出现在10∶00-12∶00时和14∶00-16∶00时,育雏后期出现在12∶00-14∶00时和16∶00-18∶00时  相似文献   

5.
菲氏叶猴     
《科技潮》2002,(8)
俗称灰叶猴、灰猴。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分布种。国内仅见于云南哀牢山系及其以西和以南的各较大丛林或河谷疏林地带。主要栖于海拔1500m以下的热带雨林、季雨  相似文献   

6.
投食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科学研究有推动作用,但也影响了非人灵长类的日常行为活动时间分配.为探究投食对川金丝猴日常活动的影响,2017年7月~2018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基地投食川金丝猴群(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在上午10:00~12:00和下午16:00~18:00为两个取食高峰期,且在中午14:00~16:00为较长的休息期.取食、移动和休息行为构成了川金丝猴昼间活动的主体(81.99%),各类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分别为:休息行为55.45%、取食行为13.34%、移动行为13.20%、理毛行为8.33%和其他行为9.68%.此外,不同性别-年龄组个体间的活动时间分配也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这可能是不同性别-年龄组在生长发育、繁殖投入等过程中的差异,反映了其对环境的生存适应.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笼养动物对听觉丰容的行为响应,以天津动物园笼养北豚尾猴(Macaca leonina)(5只成年,4只未成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取样法,观察研究不同听觉环境(自然音乐、古典音乐和摇滚音乐)对北豚尾猴行为(刻板、理毛、休息和移动)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空白环境相比,自然音乐环境下,群组水平上北豚尾猴的刻板和休息行为增加,理毛和移动行为减少;②古典音乐环境下,北豚尾猴的休息行为增加,刻板和移动行为减少,理毛行为略有减少;③摇滚音乐环境下,北豚尾猴的刻板、理毛、休息和移动行为均减少;④3种音乐环境下,成年北豚尾猴的刻板和理毛行为均多于未成年北豚尾猴,休息和移动行为均少于后者,2个年龄组4种行为的排序均为休息行为刻板行为理毛行为移动行为.综合比较不同听觉环境对北豚尾猴各类行为表达影响的整体效应,认为相比于自然音乐和摇滚音乐,古典音乐更适合作为笼养北豚尾猴听觉丰容的适宜音乐类型.  相似文献   

8.
利用直接观察与录像机监控相结合的方法,对笼养条件下松鼠夏季的昼夜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松鼠夏季的昼夜活动节律为典型的昼行性,松鼠的活动时间为5:00~22:00,有两个活动高峰期和一个亚高峰期,即6:00~8:00、10:00~12:00、17:30~19:30;雌兽的巢外活动、取食和饮水的时间量分别为(12 773.00±2 207.32)s、(6 928.59±1 314.21) s、(75.59±8.95)s;雄兽分别为(14 865.82±2 859.87)s、(9 006.18±1 888.51)s、(93.24±16.65)s;取食频次雌兽(77.82±18.90)次、雄兽(76.88±14.59)次;饮水频次雌兽(14.71±3.57)次、雄兽(20.00±2.76)次;出入巢频次雌兽(25.29±2.59)次、雄兽(34.94±3.09)次;雌雄同巢时间量为(27 681.18±2924.19)s.巢外活动、取食和饮水活动时间量,进出巢频次以及饮水频次雌雄差异均显著,但在取食频次上雌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2016,(6)
正长尾叶猴(Semnopithecus entellus),属灵长目猴科灰叶猴属,有长尾叶猴亚东亚种和长尾叶猴喜马拉雅亚种两个亚种。成年长尾叶猴的体长约70厘米,体重约20千克,尾长达100厘米以上,颊毛和眉毛发达;体毛主要为黄褐色,额部有一些灰白色的毛,呈旋状辐射,面颊上有一圈白色的毛;头顶冠毛;眉毛向前长出,也很长;头、面、颏、喉都长有白毛,长相颇为潇洒。长尾叶猴栖息于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主要以树叶为食;尾很长,适于树栖,体型纤细。它们白天活动,夜晚树栖,并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结群生活,多时一群可达几十只。除了我国西藏南部  相似文献   

10.
贵阳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冬季生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礼超  雷原琴 《贵州科学》1993,11(2):78-83,91
对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冬季生态的研究表明,该群猕猴家域面积仅有110公顷,日活动范围约25公顷左右,日活动时间为690±30分钟,冬季多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山林中;食物以人工投放为主(占91.1%),极少取食野生树叶,每天平均每只猕猴可获食物450克左右;到1992年3月猴群已达131只,其中有成年猴94只,幼猴15只,婴猴22只,性比(♂:♀)为1:1.79,分为4个亚群。  相似文献   

11.
笼养勺鸡繁殖季节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笼养勺鸡 (Pucrasia macrolopha )繁殖季节的日时间分配为 :静息 4 7.0 % ;游走 30 .4 % ;觅食 11.1% ;理羽 8.6 % ;繁殖 1.3% ;其他 1.6 % .直接或间接满足自身需求的行为占 98.5 % .白天静息活动在早、晚所占比例较少 ,12∶ 0 0~ 16∶ 0 0比例较大 .游走、觅食、理羽等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在中午较小 ,而在早晚较大 .繁殖活动主要在 12∶ 0 0~ 18∶ 0 0进行 .雌雄鸟在主要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上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仅在饮水、沙浴、攻击等行为活动时间雌鸟显著多于雄鸟 .不同繁殖时期的时间分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早期用于繁殖的时间明显多于晚期 ,而在晚期用于理羽的时间显著多于早期 ,其余行为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许鹏  李言阔  缪涛  黄燕 《江西科学》2015,33(3):324-329
2005-2006年,在陕西省青木川自然保护区使用瞬时扫描取样法研究了野生川金丝猴的时间分配与活动节律。结果表明,取食、移动和休息构成了川金丝猴日活动的主体。川金丝猴用于移动和取食的时间占总活动时间的76.5%,其次是休息行为占14.4%,理毛行为占6.4%,玩耍行为1.3%,警戒行为1.1%。冬季和夏季,川金丝猴花费在各种行为的时间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取食行为和交配行为没有显著差异。冬季,休息和理毛行为显著增多;而移动行为、玩耍行为和警戒行为显著减少。每天上午和下午,川金丝猴分别有一个取食高峰。夏季取食高峰分别发生在8:00-9:00与16:00-18:00;冬季取食高峰分别发生在9:00-10:00与16:00-18:00。冬季和夏季,川金丝猴昼间均有一个明显的休息高峰,夏季在13:00-14:00时间段,冬季在11:00-13:00时间段。冬季和夏季,川金丝猴群昼间均有2个明显的移动行为发生高峰,夏季在9:00-11:00和15:00-16:00时间段,冬季在8:00-9:00和15:00-16:00时间段。移动高峰期川金丝猴群在取食点之间进行长距离的群体迁移。冬季理毛行为高峰发生在11:00-12:00与17:00-18:00时间段。夏季理毛行为的高峰发生在下午14:00-15:00与16:00-18:00时间段。  相似文献   

13.
实验猴弯曲菌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1 722只健康实验猴,检出弯曲菌阳性率为56.91%,调查结果显示,食蟹猴和恒河猴弯曲菌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猴弯曲菌的感染与年龄有关,未成年猴弯曲菌阳性率极显著地高于成年猴;实验猴弯曲菌阳性率在干燥饲养环境极显著地低于潮湿环境.同时对部分菌株,用K-B法进行了药敏试验,用APICampy System进行了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14.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金丝猴数量、分布及种群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有金丝猴两群,数量为342和159只,总数501只,分布区面积130平方公里。种群结构为:成年猴39.88%,亚成体猴41.04%,幼猴9.25%,仔猴9.83%,成年猴性比1:1.42(57(?):81(?))。  相似文献   

15.
依据单拖网渔船2010年在舟山渔场进行捕捞作业时渔捞日志所记录的统计数据,开展了总渔获量以及渔获优势种时空分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总渔获量在1~2月产量下降,3~5月产量在持续上升.禁渔期过后,9月产量显著上升,随后10~12月产量先上升后下降.总渔获量空间分布为,春季在30°18′~31°00′N,124°18′~25°18′E范围内渔获量相对较高;秋季渔获量最高分布在30°18′~31°00′N,123°00′~123°18′E之间;冬季在29°00′~30°00′N,125°00′~125°18′E范围内渔获量相对较高.秋季渔获量较春季和冬季明显增加.渔获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大于随空间变动的趋势.渔获物中优势种类包括日本红娘鱼Lepidotrigla japonice、带鱼Trichiurus haumela、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渔获比例分别达到16.88%、7.58%、4.58%.研究结果表明,季节是影响优势种产量的主要因素.带鱼的高产季节为春季,小黄鱼高产则主要出现在春季和秋季,红娘鱼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冬季.从各优势种产量的空间分布看,舟山渔场单拖网作业带鱼高产区主要分布在29°05′~31°18′N、123°00′~125°13′E范围内;小黄鱼产量主要分布在29°00′~30°34′N、122°34′~125°34′E范围内;红娘鱼产量主要集中在29°00′~31°10′N、123°00′~125°09′E区域内.  相似文献   

16.
利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于2006年7-8月在呼和浩特市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对半散养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hemionus)的昼间行为与活动规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半散养条件下,夏季蒙古野驴昼间行为的时间分配是摄食(48.45±10.01)%、站立(22.46±6.83)%、社会联系(10.33±11.68)%、运动(7.67±4.28)%、卧息(7.37±8.23)%、其他(3.71±2.03)%;1天内摄食有3个高峰期(8:00-9:00、11:00-12:00、16:00-18:00),站立有2个高峰期(8:00-10:00、12:00-15:00),运动有3个高峰期(7:00-8:00、9:00-10:00、15:00-16:00),卧息有2个高峰期(6:00-7:00、13:00-14:00);蒙古野驴的年龄因素与昼间行为的时间分配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春季对池内饲养的成体微尾鼩的发情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微尾鼩交配期可持续3-5d,交配行为多发生在21∶00-01∶00时,每晚可交配10±2次.发情期雄体活跃雌体少动,发情行为主要分为绕嗅、咬颈、爬跨、交配等过程,其中咬颈行为存在于交配的全过程,对交配活动能否成功地完成起着重要作用.交配过程中雌体有逃避、攻击等反交配行为,但雄体却表现出强烈的交配欲望,二者对外来雄体表现出强烈的敌对性而对外来雌体的反应却十分冷淡,交配的持续时间与该次交配前的间隔休息时间无必然联系,而与雌体的反交配行为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圈养大熊猫刻板行为观察及其激素水平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聚焦动物取样(Focal sampling)和连续记录法(Continuous recording)于2003年3-4月的周六及7月22-29日9:00-16:00对北京动物园3只成年圈养大熊猫的刻板行为进行了观察,同时在各观察时段采集粪便样品,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粪便样品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Cor)的质量分数w(Cor).结果表明:圈养大熊猫刻板行为发生频次(次·h-1)高峰期在14:00-15:00,刻板行为持续时间较长的高峰分别在9:00-10:00和15:00-16:00,该时段与人工投食的时间相吻合.在昼间刻板行为发生的低峰期(11:00-12:00)和高峰期(15:00-16:00),其发生频次和持续时间所占比例与w(Cor)并无显著相关关系(r=0.5,0.5,0.5,P>0.05,n=3),但在其他时间段两者极其显著相关(P<0.01).研究结果表明刻板行为的发生是由于环境胁迫所导致的Cor水平上升和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1年多的实测温度和气象数据,使用统计学和极值分析等理论,对长江下游某大跨斜拉桥倒Y形混凝土桥塔有效温度变化规律、预测方法以及极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桥塔有效温度近似以年为周期呈正弦式变化,并在2.0~31.3℃之间波动;桥塔日最高和最低有效温度分别主要发生于22∶00—00∶00和10∶00—12∶00之间,桥塔日最高有效温度的发生时间与日最高气温相比滞后6.5 h左右,桥塔日最高有效温度的发生时间与日最低气温相比滞后4.5 h左右;桥塔的日最高和最低有效温度均与连续6 d平均日最低气温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可达0.982和0.981,故使用连续6 d平均日最低气温能对桥塔日最高和最低有效温度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桥塔最高和最低有效温度的50年一遇标准值分别为38.65和-1.84℃,100年一遇标准值分别为39.61和-2.69℃.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研究重庆大学城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白昼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取样和跟踪观察法观察和记录白颊噪鹛觅食、静息、运动、警戒、其他等5种主要白昼行为。【结果】白昼行为中,觅食、静息、警戒无明显的节律性变化,运动和其他行为有明显的节律性变化(p<0.05)。觅食行为活动高峰出现在7:00~10:00和16:00~18:00两个时间段。警戒行为在7:00~8:00,12:00~13:00和14:00~15:00发生频率相对较高。静息行为在11:00~12:00和13:00~15:00有峰值。白颊噪鹛行为节律以觅食和运动行为为主,分别占日活动行为时间分配的比例为44.48%,21.13%。【结论】白颊噪鹛的白昼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是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