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h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以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为主的疾病。患者自身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引起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增多〔1〕。以广泛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抗体出现为特征〔2〕。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hathic throm-bocv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以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为主的疾病.患者自身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引起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增多[1].以广泛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抗体出现为特征[2].  相似文献   

3.
杨丽华 《甘肃科技》2006,22(7):190-190,219
目的:对我院34例心脏手术患者输注血小板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为临床输注血小板提供依据。方法:输注血小板1小时血小板计数,采用静脉血SF—3000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14例患者术前血小板减少,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明显增加,血小板回升率>30%,术后临床出现出血、渗血减少、伤口愈合良好。18例患者术前血小板正常,术后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数未见明显增加。血小板回升率<30%。有2例患者临床出现出血、渗血及伤口愈合不良。血小板破坏率平均为:43.7%。结论:对于术前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术前输注血小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前血小板正常的患者术后输注血小板没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探讨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老年男性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一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报道1例首发表现为急性脑梗死的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老年男性抗磷脂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该患者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同时伴重度血小板减少,入院CT头颈部血管成像:左侧颈外动脉闭塞,右侧大脑前动脉A3段局部闭塞。经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小板升高,但脑梗死症状加重,联合抗血小板及他汀治疗后症状好转,病情平稳。抗磷脂综合征可累及人体所有脏器和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表现不典型时易延误诊断及治疗,老年男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要考虑到APS可能。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危害性。阐述了对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的观察、护理和预防出血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24 h内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65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组,分别评价用药前,用药后7 d,用药3个月后的血小板参数变化,包括PLT(血小板计数)、PCT(血小板压积)、PDW(血小板分布宽度)、MPV(血小板平均体积)。结果 7 d及90 d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均能增加血小板分布宽度,分别为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PLT(血小板计数)、PDW(血小板分布宽度)、PCT(血小板压积)及MPV(单个血小板平均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增加血小板宽度幅度低,能更好地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更好地抗血小板聚集,不增加出血事件等不良事件,有望代替氯吡格雷成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抗血小板聚集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7.
<正>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简称 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有皮肤、粘膜及其他部位的出血,月经过多并不少见,颅内出血可危及生命。本文将重点讨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分类,ITP 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现将我院所见48例 ITP 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8.
胡彩平 《科技资讯》2010,(21):246-246
目的:探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胃镜下及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分析了56例儿童上消化道疾病胃镜和临床资料。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27例,其中糜烂出血性胃炎7例、十二指肠球炎5例,出血性十二指球炎2例,消化性溃疡17例,十二指肠溃疡1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十二指肠球炎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2例,呕血、黑便18例,非甾体抗药诱发出血6例。消化性溃疡在10岁前后儿童中为10.3%(3/29)和38.9%(14/16)(P〈0.001)。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多发于10岁后且常不典型。糜烂出血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非甾体抗炎药诱发出血是重要诱因,内镜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成份输血的广泛应用,输注血小板浓缩液(简称Pc)作为辅助治疗白血病、MPS、肿瘤等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尤为重要。Pc的制备方法从手工法逐步走向运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法,提高了Pc浓度及纯度。笔者于1995年运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法和手工法制备Pc中的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含量,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对临床应用Pc治疗某些出血性疾病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了70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20名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G)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61,CD41,GPIIb/IIIa).结果初治3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0例经激素治疗的ITP患者PAIg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类风湿关节炎)血小板相关抗体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0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血小板相关抗体较治疗前下降(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上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CM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的特点,是适用于临床诊断的新方法,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少见的微血管出血性疾病。目前认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相互作用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首选治疗以血浆交换和输血浆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围产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分析200901-201101期间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9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2例患者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4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CDP)所致血小板减少22例,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贫血(MACP 1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阴道分娩34例,剖宫产52例,产后出血8例,经处理后效果良好。结论该病是由多种内科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引起的一种围产期常见病,处理不当,将危及母婴生命,应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处理。分娩方式视血小板情况及有无产科手术指征而定。  相似文献   

13.
衢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何德兴,为发挥祖国医学遗产——中医中药的作用,采用中药灵芝治疗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病儿16例(其中急性型6例、慢性型10例),根据临床观察和治疗后随访检查,显效的5例、有效的5例、进步的5例,总有数率达93.1%。  相似文献   

14.
慢性扁桃体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因其反复发作 ,形成病灶 ,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 ,还常导致多种疾病发生 ,如心血管疾病、肾病、阑尾炎、胆囊炎等。在儿童时期 ,不但因慢性扁桃体炎引起发病机会增多 ,而且影响身体发育。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最佳方法是手术切除 ,其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对有经验的耳鼻喉科医师并不困难 ,但手术后出血却难以预料。我科近十年来统计施行扁桃体手术 2 2 9例 ,出血 7例 ,占手术患者的 3 % ,全部发生于剥离手术患者 ,现对扁桃体术后出血的防治谈谈体会。1 出血原因 根据临床观察 ,扁桃体术后出血大多数为原发型 ,出血发生在术后2 4小时以内。此外 ,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也容易导致出血 :1 1 操作问题 :一般情况下操作并不困难 ,但一些炎症反复发作的病例 ,腺体与被膜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 ,剥离时损伤周围血管造成出血。1 2 药物问题 :术中应用肾上腺素后使周围血管呈反应性扩张导致出血。1 3 手术适应症的选择问题 :如气管炎患者术后剧烈的咳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年龄较大的患者动脉硬化 ,血管收缩不良 ;急性炎症期周围组织呈充血状态。1 4 凝血机制问题 :如有出血倾向的某些疾病等。继...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是人类重要的致死病因.肿瘤化疗为肿瘤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限制了化疗的效果.目前,国内外已有rhG-CSF、rhGM-CSF及EPO上市,可促进化疗病人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增生.但防止化疗后血小板缺乏、出血,仍无临床用药,化疗后因血小板数量剧降而导致全身性出血和颅内出血已成为化疗限制主要因素.白细胞介素11是人体内分泌的一种多功能因子,可以刺激骨髓干细胞的增殖及巨粒细胞成熟,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并增强其功能.因此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成为治疗癌症病人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唯一药物,能够满足临床用药的迫切要求和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病人体内存在着抗自身血小板抗体,临床上导致血小板减少,以及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此病易与SLE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症状的病人相混淆,而造成临床误诊。本文采用ELISA方法对30例临床确诊为ITP病人血清做了抗ds—DNA抗体检测,阳性者3例,阳性率为10%。文中并对ITP与SLE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助于两者鉴别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提醇沉法将升巨散制成冲剂,对实验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表明升巨散具有升高外周血小板数量之功效,差异显著(P<0.15).相继在出血时问、凝血时间和24h 血块收缩实验中,也间接证实本品有升高外周血小板数量之作用。又在骨髓象检查中,发现升巨散能提高骨髓之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差异显著。本品 LD_(50)及95%可信限为70.88±2.62g/kg。  相似文献   

18.
符会芳  刘春莉 《科技信息》2011,(14):I0365-I0365
本文阐述了成人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正> “断血流”原植物荫风轮[Clinopodium polycephalum(Vant.)C.Y.Wu etHsuan]为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民间作止血药用。临床治疗妇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壁异常等病有效。本文报告断血流的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开胸心脏手术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7只绵羊进行模拟开胸心脏手术,分别于开胸前、外科操作结束时及结束后2 h采血行人工血小板计数。结果7只绵羊手术操作完成后2 h与开胸前相比血小板显著减少(P<0.001);与操作完成时相比也显著降低(P=0.005);操作完成时与开胸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251)。术中出血量多的绵羊,不但操作完成后2 h与开胸前和操作完成时相比血小板显著降低(P<0.001),而且操作完成时与开胸前相比血小板也明显减少(P=0.033)。结论开胸心脏手术可引起血小板明显的减少,避免血小板的大量消耗,关键是熟练手术操作,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