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2010—2016年在靖海湾与五垒岛湾进行的三疣梭子蟹放流前本底调查和放流后跟踪调查结果,对比分析靖海湾与五垒岛湾三疣梭子蟹苗种的贡献率及成活率.调查结果表明,靖海湾与五垒岛湾三疣梭子蟹自然群体资源量均较低,2010—2016年靖海湾三疣梭子蟹放流群体资源贡献率分别为50%,80%,90%,60%,81. 25%,76. 36%和92. 31%,五垒岛湾三疣梭子蟹放流群体资源贡献率为分别为60%,50%,75%,75%,95%,85. 71%和72. 73%,放流群体贡献率较大.近7年,靖海湾三疣梭子蟹苗种成活率分别为12. 86%,16. 33%,14. 24%,11. 37%,24. 87%,70. 32%和68. 88%,五垒岛湾苗种成活率分别为6. 86%,3. 42%,5. 68%,5. 84%,37. 76%,23. 85%和30. 86%,靖海湾放流苗种成活率略高于五垒岛湾.通过靖海湾与五垒岛湾三疣梭子蟹放流效果对比分析得出,增殖放流对三疣梭子蟹资源有极大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
靖海湾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资源量贡献率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海面积法对2010—2012年靖海湾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本底资源量和放流后资源增加量进行估算,分析了放流种群和自然种群的比例及放流苗种的阶段性成活率.调查结果表明:2010—2012年,靖海湾三疣梭子蟹放流后10 d左右,海域中三疣梭子蟹资源量分别达到342.9万只、285.67万只和571.5万只;放流种群占总资源量比例分别为62.5%、85.0%和92.5%;放流苗种的阶段成活率分别为34.3%、37.0%和31.2%.  相似文献   

3.
厦门湾黄鳍鲷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黄鳍鲷挂牌标志放流和流刺网探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对厦门湾黄鳍鲷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于2011年在厦门五缘湾增殖放流97万尾黄鳍鲷苗种,其中放流标志黄鳍鲷苗种15 036尾.结果表明,一年标志鱼回捕率为0.612%;放流标志鱼主要回捕海域为厦门湾大离浦屿—后田—刘五店—欧厝—小嶝岛邻近海域;放流黄鳍鲷在海区的生长情况良好,平均生长速度约0.56 g/d;经1 a时间,放流黄鳍鲷平均尾重约0.27 kg,形成资源量约263 t,形成捕捞产量约1.61 t;从2006到2011年每年进行增殖放流,结果使厦门湾黄鳍鲷种群的相对资源量比例提高了约3.83%.表明,黄鳍鲷增殖放流获得了一定的资源增殖效果.  相似文献   

4.
增殖放流对山东半岛南部中国对虾资源贡献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1—2016年中国对虾增殖放流的本底调查及跟踪调查,初步掌握了在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中国对虾的资源量在1 097. 75 t左右.结果显示:本底调查中,中国对虾的相对资源密度为0. 43尾·网~(-1)·h~(-1);放流10 d后的跟踪调查中,其相对资源密度为2. 60尾·网~(-1)·h~(-1); 6年内中国对虾的平均放流群体比例达到了97. 16%,平均回捕率为1. 64%,平均可捕量为832. 88 t.数据表明,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中国对虾自然资源量均较低,且有逐年递减的趋势.通过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对虾资源量显著增大,有效缓解了渔业生产对中国对虾自然资源的捕捞压力,对山东南部的中国对虾资源补充和资源修复方面均起到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浙江近海海域海蜇的增殖放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75年后浙江南部海域海蜇资源衰败,至今20多年没有恢复.在完成海蜇全人工工厂化育苗研究后,1986年起开始在北部海域的象山港、杭州湾进行放流试验研究,1986~1989年共放流5 mm左右的海蜇苗12 529.45×104,回捕率0.1%~0.88%.在此基础上,1992~1994年又在浙江南部海域放流伞径3~5mm的海蜇苗17 533万只.回捕率0.57%~2.33%.在停止放流后的1995、1996年于浙南海域捕获海蜇61×104多只,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东海区适宜增殖放流种类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选种的"技术可行"、"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兼顾效益"四个筛选原则,结合东海区各海域生物资源特点和海况实际,初步筛选出大黄鱼、海蜇、日本对虾、曼氏无针乌贼、三疣梭子蟹、黑鲷等多个品种为东海区最理想放流品种。对放流海区生态容纳量和生物种间相容性,苗种、环境适应和栖息地问题,制定标准技术规范等的探讨可供其他海区和其它种类增殖放流时借鉴。实行多种类综合开发,发展多种生产方式的综合性海洋增殖渔业,以充分发挥水域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0—2019年每年7月上旬的山东半岛南部海域海蜇资源专项调查数据,对山东半岛南部海蜇资源密度分布和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年际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蜇出现频率年间差异显著,但整体呈上升趋势;海蜇出现频率和相对资源密度分布在山东半岛南部东西两侧差异明显,集中分布在丁字湾至靖海湾海域,与5~20 m等深线分布一致,在5~10 m湾口海域尤为丰富.2010 2019年,山东半岛南部海蜇伞径和体重均处于波动上升状态,优势伞径组和体重组均趋向集中,且占比较为稳定;海蜇优势伞径组趋向增大,但优势体重组年间变化较大;2010—2019年海蜇伞径-体重呈幂指数关系,年间差异性显著(P0.001),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放流时间、海域温度、饵料、海流和自然灾害等.  相似文献   

8.
钱塘江鱼类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渔业资源进行调查,运用SPSS统计方法对调查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对2006—2012年鲢、鳙鱼苗增殖放流量和捕捞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图形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2年鲢、鳙鱼的放流量与捕捞量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9和R=0.960,且相关性水平P≤0.05;鲢、鳙鱼的放流量、捕捞量与资源密度的图形分析变化趋势呈现较高的一致性.表明人工增殖放流苗种数量与成鱼捕捞产量成正相关性,通过采取人工增殖放流鱼类苗种措施能有效地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增殖放流后山东石岛近海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遗传特征的变化情况,对采自石岛近海2016年和2020年两个年份三疣梭子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均较高,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值显示群体内部遗传差异大于群体间,且统计检验不显著,表明两群体间无明显遗传分化;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和单倍型邻接系统发育树(NJ)也显示两群体间无明显遗传分化。由此可得,经增殖放流,石岛近海2016—2020年三疣梭子蟹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并未发生显著的遗传分化,种质资源较好。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及其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幸芳  李刚  韩敏  葛伟  刘圣勇 《河南科学》2011,29(12):1464-1469
以2000—201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为数据基础,对河南省作物秸秆的种类、资源分布特性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是河南省主要的作物秸秆种类,其资源量比重分别达到47.30%和25.09%,累积占全省秸秆总量的72.39%,属于优势秸秆资源;其次为棉花和水稻秸秆,而油菜秸秆、芝麻秸秆比例分别为1.71%和0.83%,属小比例作物秸秆.根据各类作物秸秆资源量年度变化情况,小麦、玉米秸秆资源量逐年稳定增加,其它作物秸秆资源量则相对减少.河南省作物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周口市、南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新乡市和安阳市(河南南部和东北部),累积占到全省秸秆资源的67.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