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印模法恢复的王洼子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主要由古河道、斜坡脊和沟组成.前侏罗纪古地貌控制着早侏罗世的沉积,延10期为辫状河亚相河道砂坝、泛滥平原,延9期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支河道、漫滩沼泽.研究区总体受西北物源的控制,发育北西--南东向的河道砂体.分析了侏罗系沉积前古地貌与延10、延9的成藏关系,认为油藏主要分布于紧邻高地的斜坡等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带.河道砂体的发育控制着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勘探区大面积位于古地貌的斜坡位置,北部的古河道下切河谷为延长组油气向上运移的通道.研究区侏罗系油藏发育,下一步勘探重点为前侏罗纪斜坡脊与延9、延10河道砂体的叠合区.  相似文献   

2.
安塞油田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深入探究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为侏罗系油田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野外露头及岩心的详细观察和描述,结合大量测井曲线和测试分析资料,采用印模法对古地貌进行刻画。结果古河谷和河谷平原为研究区前侏罗纪主要的地貌单元,其中河谷平原可进一步分为谷坡及河漫台地;在古河谷和古坡之间形成了许多坡咀。结论古地貌控制着侏罗纪早期沉积相及砂体的发育和分布;古河谷的北缘及次级古河谷的谷坡是侏罗系油藏分布的主要位置;今后在勘探中应该重视次级古河谷谷坡的研究,开展老井复查,以期发现新的油气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研究区延安组油藏高产但分布范围小的特点,在地层划分对比基础上,利用印模法恢复了研究区前侏罗纪的古地貌,并将其划分为侵蚀河道、侵蚀斜坡和侵蚀残丘3种古地貌单元。分析了研究区油藏成藏条件,并结合延10油藏分布与古地貌、砂顶构造、砂厚、沉积相及封盖条件的关系,总结了延10油藏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古地貌的相对高部位、砂顶构造中的鼻状隆起、河道厚砂体是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延10顶部的旋回性泥岩层、致密层、水动力是其良好的封盖条件。研究区延10油藏的富集规律对类似侏罗纪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岩心观察、地震解释资料和地层厚度印模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前侏罗纪古河的沉积特征主要为河道充填沉积,在沉积过程中伴有对河谷的侵蚀下切作用。宁陕古河自研究区西北向东南穿流而过,河谷发育,展布长达120 km,主河道宽20~30 km。蒙陕古河流向自北向南,主河道宽10~20 km。姬塬高地东斜坡平均坡降9~11 m/km,其上沉积了厚度约80 m的中粗砂岩、细砂岩地层。姬塬高地南斜坡平均坡降5~7 m/km,斜坡前缘发育阶地。研究认为,研究区古地貌形态可划分为高地、斜坡带、古阶地、河谷区、河间丘等5种古地貌单元,包含姬塬高地、定边高地及安边高地等3个高地,蒙陕古河、宁陕古河等2个古河;姬塬高地南部、定边高地南部及安边高地西部发育古阶地,蒙陕古河、宁陕古河河谷两侧发育斜坡带,蒙陕古河河道内部发育河间丘。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用沉积古地质分析法、印模法、残厚法等,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南区前石炭纪岩溶微地貌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生产数据对其气水分布特征进行总结,发现研究区奥陶纪末岩溶古地貌形态表现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发育2类二级古地貌单元和9类三级古地貌单元,其中岩溶斜坡为主体地貌单元,主要发育上斜坡、下斜坡、一级残丘和二级残丘,局部发育古洼地和古沟槽;研究区马家沟组上组合气水分布主要表现为西北部、东部及东南部地区富气,中西部地区富水的特征。结果表明:综合以本溪组顶部8~#煤层为上基准面的石炭系印膜厚度、以K_3标志层为下基准面的残余厚度及其各自与平均厚度间的相对差值,可对研究区岩溶微地貌进行有效刻画;古残丘及上斜坡地区是有利天然气富集高产区;水层、气水同产层因受燕山期地层翘倾影响,多分布于研究区中西部古岩溶上斜坡地区;古洼地、古沟槽溶蚀淋滤作用较弱,虽不利于天然气富集,但仍有少量低产气井分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准确划分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地层,为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钻屑、测井、露头观察等综合分析本区延安组标志层特征。结果延安组地层广泛发育构造等时面、煤层及碳质泥岩或油页岩、大型砂体及冲刷面等标志层,其岩电特征明显,可作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标志层。在延安组所划分的3个三级层序中,砂体主要发育于低位体系域,煤层或油页岩主要分布在水进体系域的晚期或高位体系域的早期。平面上,标志层的岩性、厚度、分布规律等受沉积相控制。结论针对延安组底部及顶部地层厚度变化大的现状,准确的地层划分要注意以标志层控制结合邻井对比,同时充分考虑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及延安组顶部地层的剥蚀情况。  相似文献   

7.
滩坝砂岩油藏作为一种重要的岩性油藏类型,具有分布复杂、预测难度大的特点。以BZ34油田东营组J砂层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岩心观察基础上,通过岩矿特征、沉积构造、测井相标志明确了其滩坝砂沉积特点。利用古地貌分析手段和地层切片技术进行有利砂体预测,古地貌恢复显示研究区为宽缓的斜坡带,形成大范围的滨浅湖环境,深湖区局限,有利于大规模滩坝砂体形成和分布。井上资料显示有利砂体多发于在古地貌高点。地层切片技术与古地貌预测的砂体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可信度较高。因此在古地貌的地质约束下,结合切片技术确定了潜力砂体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8.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演武油田长3油层段相对优质储层富集规律,为同类型油藏勘探开发提供借鉴。从研究区长3油层段砂岩储层的沉积背景、成岩作用和微观特征入手,运用古地貌恢复等方法,对古地貌单元中邻近不整合面的斜坡和残丘带的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延长组古暴露面上发生的下渗大气水对不整合面之下储层进行的溶蚀改造最为强烈,是形成相对优质储层的关键因素,有利于油气充注成藏。古地貌单元中的斜坡和残丘带是优质储层的勘探评价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9.
应用现代沉积学理论,结合岩心观察描述、钻井、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富县组到延安组延10、9、8期的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早侏罗世富县组和中侏罗世延安组延10期为深切河谷充填的辫状河沉积,延9和延8期则发育曲流河沉积.这2种河流沉积经历了有规律的继承性演化:富县组河谷充填作用最强,辫状河道砂体沉积厚度最大.延10期河谷进一步填平补齐,河谷斜坡上次级河道溯源增长、侧向侵蚀使河道变宽,漫滩分布面积减小.延9和延8期,古地形差异进一步减弱,河流转型为曲流河,河道和漫滩沉积均发育.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河流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2种河流沉积模式.沉积相对富县组-延安组延8油层组油藏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油气聚集主要受河道砂体展布控制,储层发育的河道砂体是该区今后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从斜坡带沉积背景和古地貌特征入手,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为单元,采用3D地震、测录井、取心、砂体分布与油气藏特征等资料综合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斜坡沙三段坡折体系特征与砂体分布以及油气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歧北斜坡沙三段受差异沉降、断块翘倾与基底构造影响,总体发育三级坡坪带,在斜坡高部位一级坡坪带的...  相似文献   

11.
在野外剖面及岩心观察与描述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大量的钻测井资料及测试分析资料,对延安组下部组合的沉积特征、岩性序列及测井相进行详细的研究,重建延安组下部组合的古地理概貌。结果表明,研究区延安组延10期为一套辫状河沉积体系,沉积相的发育受晚三叠世末印支运动造成的古地貌控制。延9—延7期,演化随着湖区面积的增大,形成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间湾微相为主的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展布受到沉积相带控制,呈近南北方向条带状分布,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流河道砂体是安塞油田延安组油气储集的骨架砂体。结合古地貌特点认为,延10古河道砂坝侧翼部位,延9、延8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为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用印模法、残厚法及沉积法等将志丹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划分为侵蚀高地、侵蚀斜坡、侵蚀沟谷以及侵蚀残丘四个基本单元.研究结果表明:前侏罗纪古地貌对印支侵蚀不整合面上下之地层、构造、沉积、储层以及油气成藏特征等都具有重要的控制和影响.侵蚀面之下的长2油层组顶面剥蚀构造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印支古地貌的基本格局;侵蚀面之上的延安组早期的沉积是前古地貌发育的镜像反映;而延10顶面构造则具有围绕古高地背景集中发育的特点.古高地与斜坡发育区是侵蚀面上下油气富集成藏的有利指向和主要场所,而深切的沟谷则为沟通下部油源以及油气运移提供了主要通道.油藏类型主要为地层-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以及小而局限的构造、岩性油藏等.  相似文献   

13.
为深化对鄂尔多斯盆地曾岔地区侏罗系油藏成藏规律认识,运用钻井、测井、试油及实际生产数据等各种资料,采用印模法精细刻画了前侏罗纪古地貌的地质,综合分析了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油藏富集规律及成藏模式.结果表明,曾岔地区前侏罗纪发育古河道、古阶地、斜坡、低残丘及河间丘5种古地貌单元,已探明延9、延10油藏主要分布在古地貌中地形低的古河道部位而非普遍认为的较高斜坡、河间丘上;研究区存在3种油藏成藏模式:古河道-辫状河道-三角洲平原模式、古河道-分流河道-三角洲平原模式和斜坡-辫状河道-三角洲平原模式,前两种是主要成藏模式.古地貌控制下的"油源足、渗砂优、通道畅"的成藏组合,是油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古河道部位物性相对较好的(分流)河道砂体带与低幅鼻状隆起构造的重叠区是勘探部署优选区域.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头屯河组进行连井区域对比,分析车排子地区侏罗统头屯河组厚度变化和地层尖灭线位置。采用地层厚度法和层拉平方法研究头屯河组古地貌特征,分析古地貌构造单元。结合构造演化剖面和平面图分析古地貌演化和被改造后的特征。开展地震属性与沉积相分析,并结合井下岩性特征,分析古地貌对沉积和岩性的控制作用。车排子地区头屯河组古地貌呈坡—沟—隆—凹组合特征,斜坡的陡缓程度对沉积相的类型和岩性及其沉积物的粗细有一定的影响,沟谷既是输砂通道,也是聚砂的重要场所,现今砂体的分布与沟谷展布方向关系密切。结合古地貌、构造演化和沉积相特征分析了车排子地区头屯河组油气藏地质和分布特征,指出了该地区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认清西部斜坡高台子油层砂体分布规律,指导油气藏开发,根据岩心、录井及测井资料分析结果,并结合测井相模式,对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江桥、阿拉新、平洋地区高Ⅲ油层组沉积微相进行研究。通过对江桥至平洋地区高Ⅲ油层组沉积微相特征及发育情况的认识,认为该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滨浅湖两种类型的亚相和滨浅湖砂坝、滨浅湖混合滩、滨浅湖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水下分流间湾等8个沉积微相类型。江桥至平洋地区分别受到齐齐哈尔物源和西部英台物源影响,三角洲前缘砂体相对比较发育;阿拉新地区无物源供给,滨浅湖相较发育,砂体相对较薄。发育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和砂岩透镜体油气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古岩溶作用标志识别和成因分析,综合利用残余地层厚度法、地貌法和印模法等技术手段,对轮古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地貌进行恢复,划分3 个岩溶地貌单元和8 类微地貌单元,并细分古岩溶地貌分区,对分区岩溶地貌及储层发育特征进行剖析。研究认为,不同岩溶带普遍发育裂缝和孔洞,但在不同地貌分区内储集类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表层岩溶带的岩溶高地和斜坡主d:\PDF\.pdf要发育裂缝孔洞型和裂缝型储层;垂直岩溶带裂缝、孔洞均发育;而径流岩溶带中的孔洞和洞穴较发育。  相似文献   

17.
中侏罗统头屯河组系准噶尔盆地东部阜东斜坡带最重要的勘探层系。以精细的单井沉积相和高分辨率层序分析为基础,从头屯河组中划分出1个长期、3个中期、1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以长期旋回层序底界面、顶界面和最大湖泛面为等时对比标志,中期和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建立地层格架,对地层格架中的小层砂体进行劈分和追踪对比,结果表明小层砂体的分布规律和储集性主要受中期基准面旋回控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和多属性地震相分析成果编制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进一步显示砂体集中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和东南部2个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前缘亚相带,以厚度大和延伸稳定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弄清莱州湾凹陷东缘走滑断裂带特征及其与沉积响应的关系,利用三维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通过统计断裂活动速率、派生断裂发育数量及延伸长度,定量分析了莱州湾凹陷东缘古近纪走滑活动特征,结合储层类型统计、砂体平面分布及古地貌特征,探讨了走滑断裂带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走滑活动在古近纪具有分期、分段活动特征。东三期走滑最强,沙一二期和沙三期次之。东三期不同位置断裂走滑活动具有差异性,从南到北走滑强度逐渐减弱,储层厚度逐渐减薄。分期走滑活动控制沉积体展布方向及规模大小,决定差异控砂模式。弱走滑期坡折控砂,富砂区相对固定,沉降中心及反向断槽等处砂体富集;强走滑期走滑活动使同期形成的沉降中心、沉积体随时间发生横向迁移,形成纵向多期发育、横向迁移叠覆的砂体分布样式,洼陷区沉降中心、斜坡区拉分沟槽为主富砂区发育位置。  相似文献   

19.
依据三维地震等资料,深入研究霸县凹陷东营组三段断坳转换期发育的断层,识别断层发育样式,总结由断层控制形成的古地貌特征,结合岩心、单井、地化等资料,进一步分析断层控制发育的古地貌对沉积相和砂体的空间分布的控制作用,总结控制模式。研究表明,东三段沉积期主要发育3种控砂模式:帚状同沉积断层控砂模式,雁列式断裂组合控砂模式和平行同向断层转换带控砂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量的测井和岩心等资料分析,采用古地貌恢复等方法,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和三叠系间的不整合面及砂体的配置关系对镇北地区长3及以上低渗透油藏油气富集的影响。研究表明:前侏罗系古地貌将镇北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古河流域,每个流域的主河谷深切延长组地层,通过油气运移所形成的低渗透油藏在平面上主要局限于其古河流域内;不整合面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由于地层纵向相态转化快,油气运移困难,同一古河流域的长3及以上低渗透油藏纵向上主要局限于一个统一的构造附近,即油气主要聚集于不整合面附近古河流域内砂体连片性较好的构造基准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