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控制仪采用可靠的传感系统检测太阳能热水器的各物理量,应用PIC16C72单片机和模糊控制技术,对太阳能热水器运行情况进行模糊推理控制,实现自动上水,电辅助加热,自动防冻等各种功能,同时液晶显示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2.
任飞  秦玉伟 《河南科学》2014,(3):393-395
针对恶劣天气下,太阳能热水器水温无法满足用户需要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自动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够自动监测热水器水箱的水位和水温,实现自动上水和加热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性能可靠,能够在水满后自动停止上水,达到设定温度后自动停止加热.该装置结构简单,功耗低,因而可用于新一代太阳能热水器.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机加热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机加热系统性能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能够独立控制加热温度,利用热油反向流动自动补偿温度差的双向控温太阳电池组件层压机加热系统,有效地改善现有电加热系统、油加热系统和工作台之间的传热效果,提高工作台表面温度均匀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欧几里得几何知识,分析研究了太阳自动跟踪系统的旋转原理,据此设计了太阳自动跟踪系统的机械结构和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自动跟踪控制器。重点介绍了实现对太阳最强光实时跟踪的光检测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实验表明所设计的系统中太阳能电池板可高精度自动跟踪太阳,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北方冬季由于蒸发温度低而导致的制热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采用了低温太阳能热水辅助空气源热泵采暖的解决方案,搭建了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试验台。本文对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这两种运行模式下的制冷剂进出口温度、室内温度等参数进行了测试、对比,计算并且分析了系统的制热量和制热系数,得出太阳能热水辅助系统较空气源热泵系统,能够使室内温度提升4℃,COP提升1.3,热泵系统能够稳定、可靠、高效运行。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系统相比,太阳能热水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具有较大的环保潜力、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设计了一种新型混合式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该系统采用程序跟踪和圆弧传感器跟踪相结合的两级跟踪方式,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实现自动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跟踪精度高,波动小,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太阳能吸收制冷还是风冷电压缩制冷用于建筑空调供冷,均存在制冷效率偏低的问题,结合太阳能吸收制冷可利用太阳能制冷的优势,以及传统风冷电压缩制冷可实现全天候制冷的特点,构建一种风冷式冷凝器辅助的复合制冷系统。通过建立新系统热力学数学模型,分析了组成新系统的吸收制冷循环的发生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以及风冷电压缩制冷子系统的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系统增加了太阳能利用率,延长了太阳能有效利用时间,且实现了全天候制冷。提高吸收制冷循环蒸发温度是延长太阳能吸收制冷循环工作时间和降低新系统能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据国内目前的政策环境,大力推进新建住宅节能、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设计和安装标准,并且不少设备安装存在隐患,而经过一体化设计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了功能与外观的完美统一,特别是不能集体供暖的家庭用户建筑中,效果更加明显.我们设计实现了洗浴供暖一体化,给大多数农村家庭用户带来了方便.该设计是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太阳能热水器系统.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并且实现了洗浴供暖一体化.通过太阳能发电给系统供电,同时利用发电产生的余热对水加热,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利用STM32作为主控芯片,通过键盘用户可以任意设置水温和空气温度.通过传感器测量水温及空气温度,由主控器控制电机的转速控制两水管的流量,进而控制水温.通过水位传感器测量水桶内的水位,并提示水位信息.并判断水位高低并提示是否蓄水或自动蓄水.通过温度传感器传输空气温度信息.并将热水器一部分水流向暖气片,给室内供暖,达到了洗浴供暖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对太阳能驱动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热变换器)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太阳能集热设备数学模型和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各组件单元数学模型,引入了热泵工质(溴化锂水溶液)的物性拟合计算过程,在变工况条件下对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性能进行发模拟研究,通过求解非线性方程组,获得了在不同外部环境温度和不同吸收温度,发生温度等条件下,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房地产开发中能高效利用太阳能的自动跟踪系统,对于中型或大型太阳能利用的自动跟踪控制系统都适用。  相似文献   

11.
智能太阳能车是基于avr单片机的系统设计,通过程序控制和传感器的配合实现硅光电池板自动实时追踪阳光最强方向和小车自动避障功能,进而实现太阳能的最大限度利用,实现对现有的能源的保护和对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开发.小车价格低廉、性能稳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风光资源是可再生能源,研究其互补性对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以山西省11市(县)一年各月平均风速实际数据分别对这11个地区风能资源储能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气象学模型对这些地区水平面太阳辐射总量及最佳倾角进行理论计算,得到最佳倾角倾斜面上太阳辐射总量。然后将这些地区各月最佳倾角下倾斜面上太阳辐射总量与风能储能做互补性分析,并以山西清徐为例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进行了优化匹配分析。通过分析各地区风光资源在时间上的互补性和互补系统优化匹配设计,为山西地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太阳能和天然气联合供热控制系统,重点讨论了该控制装置的结构和电路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系统内装有温度传感器、循环水泵和阀门, 通过单片机控制,测量管路各点的温度值,判别不同的工作模式,使系统按照预先设好的程序进行冷热水循环、换热, 实现2种供热系统的联合. 通过模拟不同的工况点,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效果达到了预期设想,系统通过程序自动控制切换热源,供热装置提供的水温达到规定的要求,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风-光复合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风 -光复合发电系统优化设计的一般数学模型 ,即以系统投资最小为目标 ,系统性能指标为约束 ,寻找风力发电机、光伏阵列、蓄电池、柴油机、逆变器和负载之间的最佳匹配功率及系统电能的最优管理及控制策略 ,运用该模型对实例进行计算 ,结果表明 ,风 -光复合发电系统的设计绝不是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独立风力发电系统的简单拼凑 ,风 -光复合发电系统与独立光伏系统的优化设计规律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设计规律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热水器对天气的依赖程度较高。在有限的日照时间内,为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同时增加太阳能热水器的智能化,结合电子控制系统和机械传动机构,将现行的固定式集热面板设计成可随太阳移动而转动的形式。从而使太阳光始终直射集热器,最大程度利用太阳辐射能。其次,利用附加的太阳能电池板组日常蓄积的电能维持系统运转,无需使用外加电源,减少了常规能源的消耗。设计主要利用太阳能集热板随太阳高度角的改变而改变俯仰角,以此增大太阳光利用率。同时附加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电能,无需外加电源,节能环保。配以时钟控制、水位监测、风速报警、应急供电系统,实现了太阳能利用率的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从风光互补发电场的现状及其基本结构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的风光互补发电场控制系统,以加强发电场各部分之间的协作,使系统能量输出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沼气发酵控制系统.针对温度变化对沼气发酵影响,进行了温度控制系统的主要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设计.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使用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加热,自动控制温度.实验表明,系统稳定可靠,使用简单,能够满足户用沼气生产的要求.该系统利用了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原理,降低了环境温度与太阳...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冬季取暖以传统火炕和土暖气为主,由于供暖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居民热舒适需求。为改善供暖效果,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实地调研,统计得出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最冷月室内外温度,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太阳能、风能等多能互补的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供热模型,并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多能互补供暖方式下客厅和主次卧的最冷月日平均温度均值分别提高7. 0℃、6. 2℃和7. 5℃,室内温度和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热舒适性较好。研究结果为草原民居设计建造中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资源,构建多能互补供暖方式,提高室内温度和热舒适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赵芬 《太原科技》2004,(5):52-53
在建筑的整体设计中,由窗墙保温系统、屋顶雨水收集贮存处理系统、分质排水系统、分质供水系统、太阳能供暖系统、自然降温通风系统、屋顶绿化系统等构成的完整生态化结构运营体系,如能实施,将会全面节能。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东南沿海某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用红外非接触测温技术测试夏季阴天户外空间周围建筑物各立面温度分布和变化,以及常用的水泥和草地地面在有或无遮挡时的温度变化.用气候监测仪测试全天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了解居住小区多种热环境因素的变化.通过测试结果分析,为居住小区户外空间的热环境设计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