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阐述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三种伦理观,指出了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和自然中心主义伦理观的不足和缺陷;只有可持续发展伦理观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公平与和谐才是我们应该实践的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2.
通过挖掘培根、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的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可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推崇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对自然采用粗暴蛮横的行为方式,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侵犯了人类自身的生存权,加深了人的异化。要走出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阴影,应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观点各有利弊。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整合与超越,它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给后代留下一个无"赤字"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生态危机的出现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和具体方式的产物。生态危机出现的根源在于人们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对于人的本源性和根源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自然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凸现了自然对人的本源性和根源性,遮蔽了人对自然的超越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突出了人对自然的超越性,却忽视了自然对人的本源性和根源性。  相似文献   

5.
罗而斯顿从生态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他抛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盲目的走向了自然中心主义,从而确立了自然价值论。本文作者试着去论述自然中心主义如何行的通,自然价值论在现实中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6.
在《简.爱》中,罗彻斯特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家的生态观:只有自然和人高度和谐,克服人类中心主义,人和人的关系才会变得纯洁美好。罗彻斯特幸福的失而复得、精神上的毁灭与新生是他从人类中心主义的失衡状态恢复到人和自然和谐状态的过程。罗彻斯特破坏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因而他不得不承担责任,受到惩罚。最后他清醒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获得了最原始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学中一直都包含着人对人的认识这一内容。从人生哲学、宗教人学、到理性主义人学及现代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反思,西方哲学对人的认识逐渐深刻。而这种认识最后必然得出结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共存,人在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实践中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8.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它坚持人类价值的本位性,强调人在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先地位和目的地位;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它强调整体和长远的人类利益高于个体的局部和暂时的利益。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理论,在当今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状态下,怎么看待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深生态学诞生的必然性,阐述了深生态学的观点和宗旨,指出人与自然是融而为一的,而人类中心主义是完全违背自然和人类生活的,人类遭受的洪水、SARS和禽流感等惨痛“天灾”,说明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自然观是人类和谐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思考的问题,其中必然涉及到“价值”这个概念。一直以来,哲学家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点,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时,一直将人作为价值主体,但是在当代世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面前,人类不禁反思,人作为主体、自然作为受体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究竟自然本身是否存在其内在的价值?与历史上其他哲学流派不同,生态主义价值观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以野生动物为病源的SARS的暴发和流行,使得人们更加关注野生动物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尤其是近30年来新出现的各种传染病的自然宿主几乎都是野生动物,新的野生动物传染病的出现。迫切地要求我们如何避免和对待这种疾病的再度发生,如何处理人与野生动物之问的关系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人类应该认识自身的位置,尊重自然和其它生物。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措施,保障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安全接触.人类要懂得,只要保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健康,才能真正维护人类自身的继康.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区域系统的人类生态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目前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借鉴20世纪初美国学者哈伦·巴罗斯提出的“人类生态学”观点,指出可用生态学观点解决地理学上的“人地关系”问题,并提出了人与自然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态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坚守着自己"乡下人"的身份,从乡村中国的视角和价值判断来建构自己的文学及文化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紧密关联的三个方面:带有"五四"启蒙传统的对民族品性的思考与重塑;"乡下人"视角下"城"与"乡"对立所导致的对世俗的躲避和对自然人性的讴歌;基于对"人"更高意义上的关怀,他还对现代文明的弊病做了深刻的思考,庄严地呼唤和谐"神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郑洪林 《科技信息》2012,(24):170-171
William Golding is a very genuinely serious writer because he holds a very strong pessimistic view towards human nature.Lord of the Flies is Golding’s first novel.Especially,the novel shows the evil of human nature through little children.In the story,Golding puts those children in an isolated island,which far from the civilization world and without adults’control.The evil nature of human beings explored in the children without the rule of civilization.What’s more,Lord of the Flies is a novel which shows the original evil of human’s nature.We can learn some evil of human beings from Lord of the Flies as the same as reading Bible.My paper will analyze the evils contained in the novel through three steps.First,analyze main characters and symbol things in the novel.Second,analyze some important things or affaires in the novel.At last,find some more evils of human or society.  相似文献   

15.
性本善包含着深邃的人的全面发展底蕴:它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源发质点,又为人的全面发展预示着方向。性本善语境中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过程中向自然的理性回归。重温性本善的源发品格,对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尽管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一个高级的阶段,但是人类却没有学会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隔膜.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同时,人的精神状态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重新审视在技术生存条件下,人类实践活动能否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人类持续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这篇小说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 2 0世纪初的社会现实 ,是洞察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精神荒原 ,其主要特征是人性的丧失。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这一批判主题 :人性的危机 ,人性的回归和人性回归的失败。这充分说明 ,在欧·亨利的眼里 ,当时的社会虽是一个人类社会 ,然而却是一个丧失人性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且直接影响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和性质。在人类创造文明的进程中,人类活动也不同程度地作用于周围的自然界。本文从史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利用及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两个方面分析了环境变迁与文明进步之间的辩证、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约略同时,王阳明大力鼓吹人的主体精神,以为"心即理",天地万物之理只是我心;以为人只须去除一切私欲,回复己心固有的良善本性,则"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这种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人的至尊地位、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思想,同样包含着人文主义的积极意义,同样有着激励人们冲破传统束缚、诱发新思想的积极意义.原始社会,在饥饿无奈的时候,人可能被杀死充饥.奴隶社会,奴隶可以活下来,但他不是人,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封建社会,人成为了法律意义上的人.但是,人是不平等的,只能生活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之下.到了近代,"人生而自由平等"写入了法律条文,人的价值、人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和提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看到了王阳明心学中所包含的人的价值发现的积极意义,看到了心学在明清思想解放潮流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主是当代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人作为人所具有的、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中国儒家传统的人性论与当代民主价值诉求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将民主宪政思想强加于儒家学说之中,并以此来实现儒家人性论的所谓现代化,这种为捍卫儒家而捍卫儒家的做法反而遮蔽了儒家人性论的本真精神,消解了儒家人性论的本质规定。扬弃传统的儒家人性论,这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