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丛 《科技信息》2007,(20):104
绿色住宅设计是时代的需求,它是基于人与自然持续共生原则和资源高效利用原则,而设计建造的一种能使住宅内外物质能源系统良性循环,无废、无污、能源能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新型住宅模式.它符合当代人们追求返朴归真、接近自然的强烈愿望.本文解释了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分析了生态住宅绿色设计的理念,提出了生态住宅绿色设计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2.
数据业务的爆炸式增长对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天线技术是满足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网络容量需求的重要手段.其中,大规模天线阵列、协作多点传输、毫米波频带多天线通信技术代表了多天线技术在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业务CoMP的LTE-A下行调度算法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作多点传输(CoMP)是LTE-A实现网络无缝、高速覆盖的一个关键技术,该技术能够克服小区间干扰,提高无线频谱传输效率,可以有效解决小区间干扰的问题.依据3GPP技术报告中所确立的仿真参数标准在FTP和VoIP业务混合的场景下,对轮询和比例公平调度算法的CoMP性能和增益进行了系统级仿真并总结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4.
绿色无线通信是全球经济低碳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关注。针对绿色无线通信发展需求,侧重功率效率,从系统体系构架角度,提出了业务驱动的新型网络结构。通过采用基于信令控制的逻辑重构式通信,利用基站与终端之间的信令链路,将当前业务的请求、延迟容忍特性以及终端位置等信息传递给基站以实现无线网络的逻辑重构。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新型网络基站能耗与传统基于基站中转的蜂窝网络相比,可降低约40%。  相似文献   

5.
运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将室外能量收集系统的能量无线传输到室内能量消耗系统可以减少对建筑物结构的破坏,能够实现绿色建筑与光伏发电技术的有机融合。但是,作为电介质的混凝土材料会对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间的互感产生影响,使得输入阻抗发生改变并最终导致系统传输效率的下降。以电路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混凝土介质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基于阻抗匹配网络实现系统最优传输效率的优化策略。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加,混凝土介质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传输效率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小,同时由于阻抗匹配网络的加入,系统的传输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实现了针对混凝土介质中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的优化,减少了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智能小区ZigBee信号传输效率低和能量消耗大的问题,研究了ZigBee信号在智能小区中的高效安全传输方法.在对CC2530、CC2430和JN51xx优劣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大小功率ZigBee模块相结合的改进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不仅能保证ZigBee网络的高效性和低能耗特征,并且能提高网络信号...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光载射频通信技术ROF传输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智能小区在多种新型业务方面的需求,对ROF技术在智能小区的系统架构和传输链路中的应用,以及基于ROF技术的多种新型业务终端在智能小区中的实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采用有线方式布置传感器网络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和GPRS无线通信技术的监测系统.该系统以MSP430单片机为控制器构成终端节点,将采集到的环境信息通过网关节点以GPRS无线通信技术的方式连接Internet,传输到监控中心.文中主要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给出了...  相似文献   

9.
Femtocell(毫微微小区)基站通过以极低的功率对室内进行"点"覆盖,降低了宏小区基站的传输功率要求和业务负荷量,使得整个系统的功率效率得以提高.研究了双层Femtocell网络中,考虑到宏小区和毫微微小区之间、不同毫微微小区之间所存在的同频干扰,在满足宏小区用户传输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对毫微微小区用户的子信道、速率和功率进行联合优化分配的方法,以使其加权速率和最大.针对问题的非凸性,提出了基于拉格朗日对偶方法的最优子信道、速率和功率分配算法,并从经济学的角度予以解释.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此算法可以有效地求解此问题,并且证明了该系统相对于宏小区和毫微微小区使用不同频率集的系统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系统性能,与此同时也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机器人之间的通信效率, 将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技术和机器人通信接口技术相结合, 解决了多机器人之间的协作通信问题。研究了基于Zigbee的机器人无线通信系统, 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机器人间相互通信, 而且实现了无线通信系统信息的实时收发, 完成了机器人无线通信平台的搭建。通过实验验证, 机器人之间可以正常通信, 改善了机器人之间无线通信系统信号的传输问题, 提高了传输效率, 且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无线通信网络协议标准、通信技术和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无线通信既是一种可行的有线通信的替代手段的观点,同时指出该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  相似文献   

12.
节能减排技术在移动通信机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在移动通信机房中的应用, 从整体上降低移动通信公司能耗, 实现移动通信公司节能减排的目标。在分析移动通信机房能耗状况基础上, 对移动枢纽机房和无线基站机房中的通信主设备、 配套电源设备和机房空调环境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机房空调环境的气流组织、 集中或分散供电方式、 分布式基站组网、 载频智能关断、 多密度载频、 开关电源整流模块休眠、 蓄电池恒温箱和基站一体化空调节能系统等节能技术的应用方式。以期为移动通信公司今后的网
络建设及网络运营工作, 提供一些节能减排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白光LED具有电光转换效率高、节能、可靠、使用寿命长、高速调制特性,是公认的下一代绿色照明产品。室内白光LED照明通信是将LED照明技术和光通信技术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技术,这种通信的距离从数米到数十米,具有安全节能、通信容量大等显著特点,作为一个全新的无线通信手段,已经引起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是今后无线通信的一个重要方向。介绍了国内、外室内白光LED照明通信发展现状,分析了应解决的关键技术,并预测了室内白光LED照明通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的主要技术难点是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如何延长发射端工作电池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些技术难点,该文对低功耗发射器电路和接收器电路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对TPMS发射和接收天线辐射电阻、损耗电阻和电感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这些参数设计出匹配网络,提高低功耗电路的发射效率。分析了因车轮高速运动引起的多径衰落和Doppler频移对接收信号和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变软件的编码格式和通讯协议来克服,从而研制出一种全新有效而且稳定可靠的TPMS通讯系统与天线。其整体性能在静态﹑动态和实际装车运行测试中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超过了TPMS相关国际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2.4GHz微波无线通信网络的传输协议,结合网络适配器的驱动技术方式,提出了适应高清晰度要求的医学视频无线网络传输方法,改善了因环境对无线传输干扰而产生的网络延时、数据丢失、通道阻塞等问题,保证了大数据流量的医学视频无线传输的流畅性。  相似文献   

16.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其能量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自组织构成的网络,是一种以采集数据、发送数据和通信为目的的新型网络;能量优化策略是在一定的分簇算法基础上提出的,也就是在网络中的节点按照一定的分簇算法形成簇后,再应用优化策略,能够为网络节省能量,从而延长网络的生存期;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并提出了一种能量优化策略,以进一步减少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车辆-移动台轨迹映射关系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与移动通信仿真平台的有机结合进行数据交互与联立仿真,建立了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交通信息仿真系统。选取广深高速公路麻涌-望牛墩路段作为仿真路段,实现并验证了路网中车载移动台的移动通信仿真数据生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模拟车载移动台在路网中运行的交通特性与无线通信特性,产生移动台定位与切换等通信数据,为进一步的交通信息提取研究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8.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基于功率控制的MAC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跨层协议的设计已成为研究热点.通过提取网络层和物理层中的一些信息,可以改进MAC(介质访问控制)层协议的设计.针对已有的一些跨层协议进行综合并优化,通过提取网络层的路由信息和物理层的发射功率信息,改进了MAC层TDMA(时分多址)方式下的时隙分配算法.通过更合理的时隙分配以及对每个节点发射功率的控制,使得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降低,寿命延长.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MAC协议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宽带无线IP网络的典型代表——宽带无线局域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非蜂窝无线通信典型应用环境下,发射功率和数据传输速率变化对宽带调制方案中误码率的影响。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实现难度因素,给出一种实用化功率-速率联合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