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
探讨了高性能隔热材料理想的微观结构,并对本研究制备的隔热材料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合理的微观结构是材料获得优良性能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气化炉内衬的设计计算中,隔热砖导热系数如何准确选取是影响计算结果的关键因素。基于隔热材料的多孔特征及气化炉介质所含氢气的高渗透特性,通过建立微观模型进行了125个工况CFD微观传热模拟,研究了温度、气孔内含氢气体导热系数及微观结构尺度之间的量化关系,提出了利用该关系对较高含氢量(φH2为45%~70%)环境中多孔隔热...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凹凸棒天然矿物作为隔热材料的应用潜力,采用无压烧结方法制备了凹凸棒块材,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样品相组成、表面形貌、孔隙率以及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凹凸棒块材由以700℃时的石英相为主,转变为800~900℃时的石英与顽火辉石两相共存以及1 000~1 200℃时的石英、顽火辉石和方石英三相共存;微观结构由疏松的纤维形态,转变为以SiO2为基体、MgO·SiO2为第二相的致密结构,孔隙率显著降低.凹凸棒块材的热导率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700℃下烧结的凹凸棒块材具有极低的热导率,室温下热导率为0.16 W/(m·K),且几乎不随测试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凹凸棒天然矿物作为隔热材料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以天然镁橄榄石和NaCl为原料,采用熔盐法制备镁橄榄石质隔热材料.研究不同熔盐配比和烧结温度对材料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耐压强度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熔融的NaCl提供了液相环境,促进了镁橄榄石的烧结,经过水溶液处理后,NaCl溶于水中,其占据的空间形成了气孔;烧结温度为1 100℃,熔盐含量为50%时,制得的隔热材料有较低的体积密度、较高的显气孔率和耐压强度,气孔分布更均匀,材料的隔热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5.
针对深井热害问题,分析复合材料的隔热机理,介绍了冒泡复合隔热材料。通过原材料不同配比进行实验,结合实验室圆管法测量绝热材料热导率装置,确定原材料的最佳配比,记录最佳配比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利用巷道隔热结构放热量理论,推导出巷道采用冒泡复合隔热材料与不含冒泡复合隔热材料时,围岩向巷道内释放热量的差值计算公式。结合霄云煤矿1307综采工作面热害现状,运用围岩向巷道内释放热量的差值计算式,得出采用冒泡复合隔热材料后,巷道出口气流温度降低4.956℃;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附加复合材料的巷道与不含复合材料的巷道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得出采用复合材料的巷道出口气流温度比不含复合材料的约低5℃;通过应用现场巷道空气温度测量,得出添加复合材料后,巷道出口气流温度平均降低4.9℃。结果表明:该复合隔热材料能够有效减少围岩放热,降低巷道内的气流温度。  相似文献   

6.
钛酸钾晶须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钛酸钾晶须的分类、结构、特性,比较了钛酸钾晶须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钛酸钾晶须在塑料增强材料、摩擦材料、高温隔热材料等方面的应用,以及钛酸钾晶须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钛酸钾晶须的分类、结构、特性,比较了钛酸钾晶须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钛酸钾晶须在塑料增强材料、摩擦材料、高温隔热材料等方面的应用,以及钛酸钾晶须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点在材料学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各种新型材料的出现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多项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隔热材料的一些主要类别,然后介绍了当前隔热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重点介绍了多层的原理和设计思想,并说明了筛选轻薄柔性多层隔热材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胶浆-集料界面微观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性能及胶浆-集料界面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界面微观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泥在界面微观结构中的功能,展望了界面微观结构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胶浆-集料界面微观结构直接影响混凝土整体性能,水泥能够明显改善界面微观结构;应针对有机和无机结合料共同特点,综合现行微观试验手段,建立胶浆-集料界面微观结构模型,通过界面微观结构全面预测和改善混凝土宏观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构建更准确、更自然的三维人手交互系统,提出基于状态变量微观结构的粒子滤波算法和基于交互微观结构的反馈机制。对三维人手跟踪系统中的人手交互行为数据和人手状态变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有效的交互微观结构和状态变量微观结构;利用交互微观结构建立有效路径选择及交互反馈机制;应用状态变量微观结构建立各个动作采样模型,构造采样数据库,完成基于状态变量微观结构的粒子滤波算法;采用基于状态变量微观结构的粒子滤波算法和基于交互微观结构的反馈机制构建三维人手交互系统,完成虚拟装配任务。实验结果表明:微观结构应用于三维人手交互系统,提高了算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于丽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9):7701-7704
为了求解热力管路双保温层经济厚度,综合考虑了各种约束条件,用Visual Basic 6.0语言设计了求解程序,因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而变化,采用迭代法求解了每层材料的平均温度,并给出了计算程序。通过ANSYS12.0软件模拟了管路横截面温度场,绘制了管路径向温度变化曲线,分析得出,在内外层保温材料厚度相同且均满足工程实际耐热性与抗压性等条件下,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放在内层相比于放在外层来说,单位管长散热量较少。  相似文献   

12.
以石煤渣为主要原料研制应用于工业窑炉的保温砖,是石煤渣综合利用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通过对石煤渣保温砖导热机理的分析,讨论了保温砖的物相组成、石煤渣及造孔物的掺入量、烧结温度制度等对试样导热系数的影响,分析了试样具有较低导热系数的主要原因。图5,表3,参6。  相似文献   

13.
EPS表面改性及其保温砂浆的耐候性与抗裂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EPS表面为憎水性,无机胶凝材对其不润湿。在新拌砂浆中,由于EPS颗粒与水泥浆体之间不亲合,且容重很小,所以在搅拌过程中很容易造成EPS颗粒“上浮”,从而导致砂浆分层,但水性下降,严重影响其和易笥与施工性能。通过对EPS预处理,使其表面由憎水性变为亲水性,使之能被亲拌硅酸盐浆体所润湿。EPS表面改性的技术途径为:选择适宜的高分子粘结剂和偶联剂,配制低水灰比的聚合物硅酸盐胶凝材,利用粘结剂和偶联剂的双重作用,通过复合胶凝材对EPS的表面包裹,在EPS表面形成亲水性硅酸盐薄壳,实现EPS表面改性。以改性EPS为轻骨料,水泥为胶结材,纤维和聚合物改性可配制施工性,热工性,耐候性,抗裂性良好的保温砂浆。这种新型保温砂浆可用于外墙外保温,突出了传统保温砂浆只能作内保温的局限,已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中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14.
带压作业装置井口保温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计算了加热管表面的瞬态温度变化情况,并确定了装置的加热功率,同时根据实物测绘结果设计、加工了一套带压作业装置井口保温系统.结果表明,加热管表面温度非稳态变化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值吻合较好,所设计制造的带压作业装置井口保温系统满足了冬季修井作业要求,具有升温快、保温效果好、安全便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利用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计算了防喷器的瞬态温度变化情况,并确定了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同时根据实物测绘结果设计、加工了一套修井作业装置防喷器电磁加热保温系统。结果表明,防喷器表面温度非稳态变化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值吻合较好,所设计制造的防喷器电磁加热保温装置满足了冬季修井作业要求,具有升温快、保温效果好、安全便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潜油电泵性能检测试验装置的保温效果是试验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根据各种保温材料的特性进行了复合保温结构的优选,并利用共轭梯度法对复合保温结构各层保温厚度进行了反演。优化设计结果保证了在总保温厚度不变的情况下,保温结构达到了最佳的保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地面循环管道的复合保温结构以及空气夹层的井筒保温,保证了系统中的试验循环水从室温加热到180℃仅需约10h。  相似文献   

17.
周尧  苗力  张丰华  田沣  杨雨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8):11803-11808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舱电子设备热防护和热管理系统设计需要,本文对发动机舱内部热量产生和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了电子设备达到热平衡时的平衡方程,给出了与电子设备相关各部分热量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发动机舱电子设备传热计算模型。针对某航空发动机和电子设备的具体参数和工况,利用建立的传热模型进行迭代求解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发动机舱空气温度相比,发动机机匣温度对于传入电子设备内部的热量值影响较大。隔热材料表面发射率越高,隔热材料表面的平衡温度也越高,传入电子设备内部的热量越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暖休假人着装试验结果的分析,定量评价了服装的隔热性能,探讨了环境因素对服装隔热值的影响,指出应用暖休假人测试服装隔热值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分辨率,选择合理的试验方案是获得真实准确试验结果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20.
遵循国家标准,就单片机技术应用于绝热材料稳态热阻的测量提出了应用方法,介绍了串行A/D转换器TLC2543与单片机的硬件连接,热电偶信号的冷端补偿方法以及低价格、低功耗仪用放大器AD620的应用,对传统数字PID算法提出了新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