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者的凝视作为一种权力运作在当代民族村寨旅游中具有生成性动力意义,其中的召唤性激发了本地人进行文化的自我表征,在凝视与表征的互动中村落展演艺术得以建构。沐村旅游展演在不同途径和方法的文本符号制作中,体现了惯例中作为艺术的符号运用、生活中所指意义转换的符号进入以及根据生活加工的符号审美化等自我与他者跨文化共享中生熟转换的文化运作。  相似文献   

2.
从作者到读者——兼论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学活动中,作者和读者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但在以前的文学研究中,始终围绕作者而建构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接受论等,读者始终处于被遮蔽、被边缘化状态,成为文本意义的被动消费者。自语言论转向以来,作者逐渐淡出文本,直至作者死亡,读者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文本意义的合作者、创造者。由此带来了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一方面,重视读者是人文学者以文化形式参与社会、反抗压制的意识形态诉求,契合了意义多元化、文化多样化、政治民主化的时代语境;另一方面,强调读者在文学意义呈现中的作用并不是以读者代替作者成为主体,而是强调通过对话与交流建构民主化社会,重树人类生存根基。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形成了后现代性的审美范式。在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层面上,作者和读者的传统身份渐趋模糊,双方共同参与创作,形成主体间性式的审美交流。从接受层面来看,由于文本的不确定性,读者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就只能高于每一次的文本体验当中。从网络文学的自身特性来看,它也表现出游戏化、娱乐化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4.
旅游发展视角下陕西华阴老腔的现代性展演与地方性表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华阴老腔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的融入式观察与深度访谈,分析老腔在展演中地方性保持与现代性适应的问题。研究认为:旅游发展背景下,华阴老腔的现代性展演与地方性表述呈现结构化过程,该过程介乎于旅游者、旅游活动与旅游业之间,是旅游内生悖论的必然;也是华阴老腔在全球化条件下保持地方性的权宜之策,是现代性与地方性相互嵌入和转换的过程。具体包括:主体上,地方文化精英对官方与民间几方面力量的协调;动机上,自我意识和自我呈现通过旅游凝视对他者认同的响应;内容上,日常生活的符号化与符号化导致的非日常展演;结果上,由时空移植导致的地方性异地表达与非地方展演之间的妥协。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等来探究新疆草原文化审美意蕴,新疆草原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征、地域特征、人文特征、现实特征及文化特征体现出独特的美学意蕴.新疆草原文化既具有阳刚之美,同时也不乏阴柔之美,二者相互融合呈现出刚柔相济的美学风格,其形成原因有创作主体、接受客体、文本与世界.研究新疆草原文化的审美意蕴是对历史的负责和民族的尊重,也是建构充满活力的中华文化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等来探究新疆草原文化审美意蕴,新疆草原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征、地域特征、人文特征、现实特征及文化特征体现出独特的美学意蕴.新疆草原文化既具有阳刚之美,同时也不乏阴柔之美,二者相互融合呈现出刚柔相济的美学风格,其形成原因有创作主体、接受客体、文本与世界.研究新疆草原文化的审美意蕴是对历史的负责和民族的尊重,也是建构充满活力的中华文化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借助社会性别理论,结合文本叙述形态与叙述者的性别身份,主要对“霸王别姬“故事中虞姬的身份建构历程进行分析.通过对文本与历史--文化的互文指涉来分析虞姬身份建构及身份自我认同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虞姬的性别身份是特定文化制度下意识形态与话语实践之间共谋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客观世界在内心世界诗意的投射和感性的呈现,这就要求文学的传播必须指向价值世界和审美世界.经典文本的教学仅靠支离破碎的知识灌输和单向输入远非良策,必须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通过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建构起新的形象,产生新的意义.本文从美感、文化背景和个人体验三方面考察了经典文本建构式教学的特征,并提出数字化时代的文学建构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9.
作为动态旅游吸引物,旅游舞蹈是承载民俗和文化的艺术作品,它以独特的美学要素吸引和震撼着旅游者,因此,旅游舞蹈意境的审美格外重要.本文试图从环境心理角度,挖掘环境对于旅游舞蹈意境审美的意义,并通过审美论解构旅游舞蹈意境的审美元素,分析《印象.刘三姐》设计者如何将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予以创新并完美结合,营造出深刻意境,继而达到旅游舞蹈审美的较高水准,以期对旅游演艺设计规划提供范式.  相似文献   

10.
旅游文化主体研究是旅游文化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要促进旅游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必须对旅游文化主体的概念内涵与结构特征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旅游文化主体的概念,并阐述旅游文化主体具有角色身份的多重性、旅游需求的互补性、目标追求的差异性、行为方式的异质性等特点.旅游者和其他与旅游相关的社会参与者分别构成旅游文化主体中的原发性主体和继发性主体,进而形成前后依序、主次分明的内在结构.旅游文化主体按照创造目的的不同可分为需求型主体、营利型主体、规范型主体和认知型主体4类.研究和探讨旅游文化主体的概念内涵与结构类型,无论对于回答人们有关旅游文化主体的疑问、深化旅游文化主体相关理论研究,还是对于纠正人们日常认识的误区、科学认识旅游文化发展规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麻金星  刘洋 《长春大学学报》2013,23(1):33-35,59
旅游宣传话语的核心旨在劝说,翻译是对外旅游宣传劝说实现的首要前提.通过对译文受众者认知修辞建构分析,旨在阐释认知修辞在外宣旅游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适切的译文顺应于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减少他们解读译文的认知努力,从而快速获取宣传主体意欲介绍和宣传的旅游产品信息,增强旅游文本的可读性与交际效度.指出外宣旅游翻译的得体性应建立在对受众者认知修辞的建构及其适当的翻译策略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2.
古代农业社会和耕作方式是民间艺术诞生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土壤,两者具有同构关系。农耕社会中的公共活动孕育艺术成分,同时艺术活动也携带了农耕文化因子。民间艺术具有鲜明地自然观念、农业审美思想侵润于艺术表现中,其身体美学则是农民耕作活动中身体习性的艺术呈现。  相似文献   

13.
文学文本是一个以审美价值为核心的多元价值系统.作者创作出的文本还只是一种处于潜势的文本,经读者的审美阅读与阐释,其意义才得到显现.文学接受的过程可以说是作者赋义、文本载义、读者释义的统一,是以语言为媒介、以文学文本为载体的读者和作者的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文本意义的产生是读者和作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受制于消费时代的文化逻辑影响,民族艺术原本得以存显的村落语境逐渐嬗变为一个文化消费空间.置身于这种新的文化消费语境中的民族艺术,一改其作为特定族群生活样式的文化属性,从而裂变为诉诸旅游文化消费需求的展演样式,以景观化和舞台化的叙事方式,能够不断适应新的文化语境,由此而成为一种崭新形态的消费文本,实质上已经成为消费时代民族艺术的一种新型存显方式.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由沈从文挑起的"京海论争"目的在于"文学价值观"的问题,但很快被迫脱离了这一范畴,成为一场错位的对话,于是京派在"他者的叙述"中逐渐获得身份认定。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下重审京派,我们认为其价值正在于它一切以生命为关注点的"另类"人文立场,它在"启蒙的文学""革命的文学"之外,赓续了意义深远的"文学的启蒙",以其民族想象或者说文化想象显示出独特的审美魅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类型研究在文学、电影等领域有广泛的影响,但在电视领域它兴起较晚。类型研究是建立在文化产品生产者和接受者共有的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尝试着在广泛的文本和意义之间建构起某种秩序的文化实践,它将独立的文本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之中,而每一个特定的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程式、特点和形式。类型理论以程式和创新为核心概念,并且可以分为审美、仪式、意识形态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7.
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对旅游文本的翻译有着重要的启示。在旅游文本的翻译中,译者应充分考虑中西文化、语言和审美习惯的差异及译文读者(旅游者)的期待视野,重视对其认知心理、语言习惯、审美情趣、文化心理等的关照,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翻译方可为读者(旅游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8.
趋同阅读是戏曲身份认同过程必然的客观体现。在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审美价值取向方面,李渔以丰富的实践和创新的理论,为戏曲身份认同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卓越功绩。一是通过创作戏曲文本,向人们提供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对象,丰富与认同戏曲本体及其身份内涵;二是通过撰著戏曲理论,帮助人们戏曲文本趋同阅读,建构与认同戏曲本体及其身份内涵;三是为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特点张目,公开彰显戏曲本体的艺术个性,阐明戏曲身份"结构第一"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数学对象及其意义的相对性,主张数学对象的意义应是主体基于原型情境问题所进行的有意义实践,依赖于不同主体的表征形式及主体间的交流状况.由此明确数学理解应是主体有意义地存在于数学课堂的方式,既是主体领会数学对象及其意义的行为,又是主体认识自己、建构自我身份的活动.阐述了数学教与学过程中的数学理解分析必须把握个体主体和共同体主体的辩证关系,情境问题的抽样特征和有意义实践的意图性.  相似文献   

20.
以湘西为例,讨论民族旅游背景下,由文化展演建构的民族风以及因此从混淆移动,到逐渐转型固定的族群与社群边界。进而反思追寻奇风异俗、民族特殊性的全球化旅游产业发展下,文化商品化与文化展演问题。同时以实例说明,这些问题无法依赖政策或异地经验积累的模式,过多的干预、策划更将导致地方文化的消解,关键还是在于族群或社群长期磨合产生的共识,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归属于日常生活,透过不同形式展演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