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累积的现实:观察文化的历史眼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考察和预测小民族文化的现实和重建,不能脱离“累积的现实”的观点,指出应将他们当前的“文化”形态看作一条线,而非一个点。“线”即时间隧道,即“累积”;而“点”,只是标志一个特定时空,没有历史,没有社会经历。选择两个侧面探讨小民族文化及其构建的动态状况以及在传统文化体系和社会结构都已发生动摇的情况下,他们面临的新困难和难题。  相似文献   

2.
李慧 《科技信息》2010,(17):I0142-I0142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完整而科学的概括,是唯物史观确立的前提和出发点。"现实的个人"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现实的个人的活动"三个方面的统一体,正确理解"现实的个人"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通过反思、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概念,科学地解释了“现实的个人”,这一科学范畴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前提,为整个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它以"现实的个人"作为新世界观的前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因此,全面理解"现实的个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共同创作的第二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从伦理思维的向度来解读唯物史观的前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要确立唯物史观的前提,这种前提不再是以往任意想象的抽象的个人,而是“现实的个人”,其伦理学意义在于: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合理界定是确立道德合理性的主要依据;是确立集体主义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杜甫的夔州诗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其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非现实意象”与“意象化的现实情怀”的完美结合。杜甫通过两大类“非现实意象”表现了他日益深厚广博的现实情怀,同时这种深厚广博的现实情怀又是“非现实意象”得以确立的依据。这种“非现实意象”与“意象化的现实情怀”的完美结合,使杜甫的夔州诗达到了“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暖暖 《青年科学》2010,(3):40-40
提到“见血封喉”,你一定会想起武侠小说中令人闻风丧胆的致命毒药。在现实世界里,这种“见血封喉”的剧毒也是存在的,它来自于有“林中毒王”之称的箭毒木。  相似文献   

8.
费尔巴哈所谓的“人”只是感性直观意义上的“抽象的人”,马克思在批判继承传统哲学的基础上,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论对人的抽象理解,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结合起来,最终在实践观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科学人本学。  相似文献   

9.
“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一种同质化与封闭化的体系伦理,它同时存在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中,因此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就是要打破其体系化制约,并在使其保持差异与开放形态的同时为后现代社会下的伦理形态进行奠基;换言之,内蕴于“逻各斯中心主义”之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破产告诉我们应该从“三分”的视野去考察后现代社会下的伦理形态:即应该注意存在于“价值伦理”、“体系伦理”与“现实伦理”之间的复杂与动态关系,这应是理解“逻各斯中心主义”之解构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就唯物史观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从社会发展的客观机制、文化价值导向和终极目的三个方面,对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实质精神和逻辑建构作出了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实践要求的新的发展,要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立场出发,唯物史观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一股海外民间自发翻译群体正悄然兴起,他们仅凭个人兴趣,翻译了大批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在异域读者中广受欢迎,无意间插柳成荫。文章对此现象作了深度剖析并指出,其译介成功的原因,在于其“兴趣”刚好满足了海外现实文化语境下的社会需求,尤其在当下百年不遇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这种海外民间自发翻译群体,无疑已成为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股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2.
当今,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美术欣赏课的设置,它所执行的应是深层次、宽范围的美育职责。具体而言:在对学生进行艺术美教育的同时。将艺术上的关和规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培养学生对“现实美”的理解、追求,唤起学生对自身、自然及社会的热爱之心,从而达到塑造自己、改造世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将“五四”新文学运动放到民国社会的大背景中考察,就不难发现,它是应时应运而生,并随着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相应变化的。以往的研究主要从思想与文化方面切入,强调的也多是这两方面的价值重估。本文侧重从社会角度对新文学运动加以观照,着重分析其在文学“神话”与社会现实之间一以贯通的时代特征,并简单分析其历史成因与时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马尔库塞在人本主义哲学基础上,批判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一体化的现实,强调人的历史主体性和意识形态的否定性;批判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否定了生产方式变革的理论。这是他“人道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前提。马尔库塞构造了其新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分析了无产阶级结构的变化,区分了无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历史变迁;突出了社会革命的目标和革命主体,描绘了一幅新社会主义社会的蓝图。但是,马尔库塞用弗洛伊德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反面。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共识于“价值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这种价值理论与唯物史观原理相适应,因为,这里的“价值”与“生产力”同义。但是,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中的展述却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一步一步上升为“具体”的。细读之,可以发现,每向“具体”前进一步,都靠使劳动价值论与某种突现使用价值决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而完成,其理论实质是使劳动价值论被纳入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性的框架。其中包括,《资本论》第二卷指出,一旦要具体考察社会总资本的流通,就不能只囿于劳动价值论,还要考虑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即社会效用,并依此建立了再生产理论;《资本论》第三卷又进而指出,从总体上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更不能囿于第一卷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对价值规律的抽象论述,而要充分理解:价值规律的进一步具体化,包括了对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即社会效用决定意义的承认,此即马克思主义的“效用/劳动价值论”。显然,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理论不限于劳动价值论,它是由抽象劳动价值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效用/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西方学者关于《资本论》第一第三卷彼此矛盾的说法,以及一些马克思主义者针锋相对的反击,虽各有些合理之处,但也均陷入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劳动价值论的绝对化和形式主义错解,无足为凭。  相似文献   

16.
我校团委通过实施“社区社会工作行动”,培养了学生的爱心、社会责任感、社会服务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区意识,实践证明“社区社会工作行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裁体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7.
理想与现实、社会与个人、观念与常识等一系列“大”与“小”的问题,贯穿于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所有内容中。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关系重大,可以说讲好课的过程就是处理好这些关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通览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一书的基础上,本文对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几个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了梳理与归纳,认为从福柯的权力“微观物理学”分析到布希亚的“符码——消费社会”理论再至德里达的“解构”策略无不闪耀着创新的智慧之光,但是他们有“解构”而无“建构”的逻辑和“悲观主义”、“虚无主义”的论调也确实难以给现实的社会生活提供可信的路径和依托。故此,作者认为后现代社会理论只是社会理论难能可贵的“富矿”,而非“归宿”,只是新社会理论的“起点”而非“终点”。  相似文献   

19.
“自我”在王夫之的价值审视中,较以往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它既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者,也是“性欲情志”的拥有者,更是“身任天下”的践履者。并因此表现出了个体化、现实化、平等化的特征。这既是对传统“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也是推动“自我”现实转型的理论先导。对当代人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有着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市民社会”在西方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理论形态和现实内容,置身于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中的理论先哲们对“市民社会”作了不同的阐释。“市民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矛盾的概念,它是随着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动而不断变化和丰富的,有什么样的市民社会现实,也就有什么样的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