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国内的两种主要流派W火焰锅炉,通过分析其燃烧器结构、配风方式、运行调整手段等技术特点,以及根据作者在国内电厂的调研结果,总结出何种炉型更能够适应燃烧劣质无烟煤,以供锅炉选型尤其是燃用超低挥发份劣质无烟煤锅炉的选型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在W型火焰锅炉中组织燃烧工况的新方法-组织γ型火焰燃烧的方法,并在冷态模型试验台上作了试验研究,得出了不同工况的炉内γ型气流流场图谱,并对不同工况流场的主气流速度衰减规律和炉内气流充满度等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γ型气流流场的配风规律,并分析了炉内结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W形火焰锅炉的燃烧特点,着重分析了此类型锅炉直吹式制粉系统的风量、煤粉均匀性在不同状态下的特性及其对燃烧的影响,分别阐述了冷态、热态检验及调整的效果:最后指出要满足燃烧的要求,W形火焰锅炉的风速、煤粉调平工作必须在热态下进行。  相似文献   

4.
平焰燃烧与蓄热式燃烧技术一起使用时火焰温度较高,热力型氮氧化物生成量较大。采用烟气再循环技术是降低蓄热式燃烧过程中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文中采用蓄热式平焰燃气试验炉、综合烟气分析仪、热电偶等设备,对比研究了采用烟气再循环和不采用烟气再循环2种工况下平展流火焰特性、炉顶温度分布和烟气中NO生成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烟气再循环使平展流火焰面暗区变小,燃烧区域扩大,火焰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烟气中NO浓度明显降低,火焰面峰值温度降低9℃,谷值温度升高37℃,NO浓度最大降幅为20%。  相似文献   

5.
韶关发电厂10号炉是“W”型火焰燃煤锅炉,结合10号炉在调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该锅炉的温度和燃烧等特性进行了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掌握该锅炉特性,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6.
国电南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2号锅炉使用的是东方锅炉厂(简称东锅)生产的DG1950/25.4-Ⅱ8"W"火焰锅炉。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厂660 MW"W"型火焰锅炉的运行情况及通过对制粉及燃烧系统优化调整,提高锅炉效率,降低机组煤耗,寻求现有煤质下锅炉最佳运行工况,保证锅炉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内自行设计的和引进的红外线炉内火焰监测器均用于判断锅炉内火焰有无,基本上都采用光敏元件检测火焰。而国外最近发表的炉内燃烧监视装置的图像处理技术,除了能监视火焰状况以外,还能定量地给出火焰参数。如,火焰面积火焰长度、火焰中心位置、火焰最大亮度位置、火焰平均亮度,标准偏差等。并且能对每个燃烧喷咀进行控制。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锅炉内火焰监测的概况。  相似文献   

8.
对炉内粉煤两相湍流燃烧过程作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同时,用气相燃烧的火焰稳定性模型对煤粉燃烧的火焰稳定性作了初步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地数值预报煤粉旋流火焰特征和主要烟气成分,比较扩展的涡耗散模型在多湍流模型下的预测性和影响,针对IFRF(国际火焰研究基地)2.5MW煤粉氧燃烧和空气燃烧实验,利用组分输运方程,结合7步改进的总包反应,对炉内煤粉氧燃烧进行数值计算,并与实验结果和空气燃烧基况对比.结果表明:氧扩散率、发射率和比热容等物性参数修正后,湿循环、氧预混二次流的煤粉氧燃烧扩散火焰温度场与空气燃烧总体一致,火焰稳定且为Ⅱ型火焰结构;EDC模型(涡耗散概念模型)对组分预测更为准确,尤在可实现k-ε模型下的缓慢反应CO生成和IRZ(中心内回流区)高温预测;而FRED模型(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在多湍流模型下对炉内温度、组分、火焰结构预测亦较准确.  相似文献   

10.
在WCT-2C型微机差热天平上对生活垃圾与无烟煤以不同比例所得混合试样进行热重实验,利用TG-DTG热分析技术研究其燃烧特性.结果表明,生活垃圾加入无烟煤后,提高了生活垃圾的燃烧稳定性,废弃能源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韶关电厂5#炉燃煤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了采用稳燃腔煤粉燃烧器提高劣质煤燃烧稳定性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燃烧器对劣质煤具有很强的稳燃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的稳燃腔煤粉燃烧器已在65—410T/H锅炉中成功地应用,适用的煤种包括烟煤、贫煤和无烟煤,节油、节煤和调峰的效果显.这种燃烧器使火焰稳定和燃烧强化的理论基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燃烧器出口气流有一个良好的空气动力结构,回流区的长度、宽度和回流率大幅度增长;二是改善了颗粒的浓缩特性,不仅在回流边界上聚集较浓的煤粉,而且回流区内有反向的煤粉流,粒径较小,有利于火焰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煤粉气流着火特性和计算煤粉燃烧所需要的时间,指出了影响无烟煤着火和稳定燃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采用多风道燃烧器、降低煤粉细度和提高二次风温等关键技术,以实现无烟煤在水泥回转窑中稳定燃烧.  相似文献   

14.
将洞口和平煤分别与邵阳岩头岭、武冈龙坪老矿煤在不同配比下得到的混煤在STA449F3型热重分析仪中进行热重实验,利用热重分析法对两种不同掺烧方式下的混煤进行燃烧特性实验研究,分析两种掺混方式下混煤的着火温度和可燃性,并对其燃尽特性和综合燃烧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混煤的着火特性、燃烧特性和综合燃烧特性都是随着易着火煤种比例的增加而有所改善,通过对各项性能的分析,确定了混煤的最佳掺配比。  相似文献   

15.
配方对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绝热火焰温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组分特点,设计了不同配方的含硼富燃料推进剂,并使用埋置钨铼热电偶的方法对其绝热火焰温度进行测试,以此来分析配方对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绝热火焰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镁铝合金的用量可以提高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绝热火焰温度;氧化剂含量的增大,一般会使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绝热火焰温度升高,但当氧化剂含量减小、镁铝合金含量增大时,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绝热火焰温度升高;粘结剂含量增大、氧化剂含量减小时,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绝热火焰温度下降,粘结剂含量增大、硼含量减小时,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绝热火焰温度略有上升;硼粉含量升高会使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绝热火焰温度下降;提高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绝热火焰温度的最有效方法是适当增加铝镁合金或氧化剂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烧结机焙烧酸性球团矿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烧结机焙烧酸性球团工艺焙烧负压低、固结速度快等工艺特点,对不同烧结机焙烧工艺条件下的酸性球团矿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烧结机焙烧工艺条件下,采用低硅铁精矿、添加1%膨润土时,球团矿仍以磁铁矿和赤铁矿再结晶的固相固结为主,不同于传统的烧结矿固结方式.当印度矿配比增加时,球团矿中磁铁矿随着增加,球团结构变致密,转鼓强度提高.当煤粉用量增加,球团矿中磁铁矿再结晶增加.煤粉用量为4.5%时,球团中磁铁矿占50.2%,结构较致密,转鼓强度和利用系数均较佳.过高的煤粉用量使得球团矿中气孔率增加,局部过熔,出现蜂窝状结构.球团矿中SiO2增加,磁铁矿再结晶增加,赤铁矿再结晶减少,液相量变化不大,球团矿转鼓强度增加,还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7.
实验研究甲烷/空气预混气体在多孔介质燃烧器中燃烧的火焰锋面不稳定特性.结果表明,给定一个初始非均匀预热区域,在当量比为041,流速为042m/s时,在6mm的小球填充床内,火焰锋面由较为规则的对称火焰逐渐演变为倾斜火焰,并最终分裂为上下两个区域.在布置填充床的同时,对填充床进行夯实,降低孔隙率分布不均匀性.在孔隙率均匀的填充床内,初始的非均匀预热区域,使得火焰的传播极其不稳定,最终导致熄火;即使给定初始均匀的预热区域,火焰锋面依然具有一定的不对称性.填充床的结构不均性是过滤燃烧火焰锋面倾斜的主要原因,而初始的不均匀因素将加剧火焰传播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预混火焰面附近的湍流特性,以及湍流与化学反应相互作用的机理,采用激光多普勒技术(laser Doppleranem ometry,LDA)对本生火焰和V型火焰的流场进行了诊断。分别通过固体粉末和雾化硅油液滴进行无条件和条件示踪,研究了全场及反应物来流的流动特性。无条件示踪的测量结果表明,火焰区的流场存在湍流度迅速增大然后衰减的现象,而速度的测值呈现双峰分布。条件示踪测量结果表明,在火焰区内反应物来流的流动特性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在剪切流场中,火焰面的脉动和皱褶不显著影响上游反应物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预混火焰面附近的湍流特性,以及湍流与化学反应相互作用的机理,采用激光多普勒技术(laser Doppler anemometry,LDA)对本生火焰和V型火焰的流场进行了诊断。分别通过固体粉末和雾化硅油液滴进行无条件和条件示踪,研究了全场及反应物来流的流动特性。无条件示踪的测量结果表明,火焰区的流场存在湍流度迅速增大然后衰减的现象,而速度的测值呈现双峰分布。条件示踪测量结果表明,在火焰区内反应物来流的流动特性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在剪切流场中,火焰面的脉动和皱褶不显著影响上游反应物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