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在媒染阶段采用Cr(Ⅲ)的配合物作为媒染剂从而完全消除媒染残浴中的Cr(Ⅵ).选用5-磺基水杨酸钠盐(SSA)作为特效配位体,使其与Cr(Ⅲ)结合后形成一种特殊的配位化合物(SS-Cr(Ⅲ)).它能携带Cr(Ⅲ)到羊毛上并将Cr(Ⅲ)转交给已经上染的媒介染料从而使媒染过程成为可能.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确定了SSA与Cr(Ⅲ)的最佳摩尔配比以及SSA对羊毛上染百分率的测试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羊毛的传统媒染方法相比,此法可获得满意的色泽及牢度,且染品的手感有明显的改善.考虑在减溶解度测试过程中SSA自来品上解吸这一因素,经新法媒染的染品碱溶解度与传统媒染的类似.  相似文献   

2.
以五倍子为草木染染材,以硫酸亚铁(皂矾)为媒染剂,对亚麻布进行黑色染色深度研究,研究发现染液浓度、染煮时间、温度等对染色效果影响较大。随着染色温度、媒染剂浓度、媒染时间的增加染色效果越来越好,实验得出最佳染色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水为提取剂从中药秦皮中提取天然染料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不同媒染方式以及染料质量浓度、染浴pH值、染色温度及时间、媒染剂硫酸亚铁用量等后媒法染色工艺对纯棉针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后媒法染色效果最好,秦皮天然染料对纯棉针织物的后媒染染色最佳工艺为:秦皮天然染料质量浓度12g/L,染液pH 4,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60min,媒染剂硫酸亚铁用量5g/L.织物经后媒染染色后得色均匀,各项色牢度较好.  相似文献   

4.
红花既是常见中草药,也是常用的天然食用色素,本文探索了红花在纺织印染领域中的应用.采用超声波水提法从中药材红花中提取染料色素,通过预媒染色法对棉针织物进行染色;在媒染剂明矾用量5 g/L,预媒处理时间30 min,染色温度70℃、保温时间60 min的优化工艺条件下,15%(o.w.f)用量的红花色素对棉针织物染色后的...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了植物染料万寿菊的提取及其在藏羊毛织物上的染色性能。采用后媒染染色实验方法,其优化工艺条件为:染液的料液比为10 g/200 mL,染液的pH=4,铝媒染剂用量5%(o.w.f),染色温度80℃。该植物染料染得的藏羊毛织物颜色鲜亮,具有良好的耐洗、耐光及耐摩擦色牢度,可以作为一种染羊毛的天然黄色染料。  相似文献   

6.
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菌龄、涂片厚度、媒染时间、乙醇脱色程度等对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革兰氏染色时,大肠杆菌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的培养时间不宜超过25小时,涂片时应为均匀薄片,媒染时间以30~60s为宜。乙醇脱色程度是革兰氏染色的关键,脱色时间应严格控制在20—30s。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时间不宜超过16小时,媒染时间以30~90s为宜,脱色时间应严格控制在30s以内。  相似文献   

7.
以橡子壳2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物为染料,采用先染后媒的染色方法,探讨媒染剂种类、上染温度、染液pH、染色时间、染料浓度等对染发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2+)和Fe~(3+)使毛发显示为灰绿色,Al~(3+)和Zn~(2+)显示出黄色.以5%的FeSO_4·7H_2O为媒染剂,改变染色工艺条件,能得到色彩丰富的上染效果.用于染发剂,橡子壳提取物是一种颜色较为丰富、对毛发损伤程度小、色牢度好且安全性高的天然染料.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三种三价铬络合物NM-1、NM-2和NM-3,通过化学分析、色谱和光谱分析,证明三种络合物为目标产物;应用性能研究表明,NM-3在羊毛上的吸附速率较高,与酸性媒介黑T能进行较完全的络合物转化反应,因此NM-3作媒染剂进行羊毛毛条连续染色同浴媒时得色乌黑,色牢度较好。  相似文献   

9.
天然植物染料黄连在毛织物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黄连提取液染羊毛织物,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直接染色和预媒染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各染色条件对黄连染毛织物的色差值的影响。色牢度测试表明黄连染毛织物的耐摩擦牢度较好,皂洗牢度较差。  相似文献   

10.
柘木是桑科植物柘树的材质,用其所染之黄色,名为柘黄.此色有别于其他染料所染之黄色,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皇帝服装的专用色.柘木染色实验的结果,确认柘黄这种颜色是在酸性柘木染液中所染,勿需加任何媒染剂,以及其L*、a*、b*值大致范围,期望为定性和定量描述柘黄这个颜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种天然染料的提取及对涤纶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天然染料的提取和对涤纶织物的染色工艺,测定了染色织物的染色牢度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该天然染料提取最佳工艺为植物用量90 g/L,提取温度80℃,时间60 min,助剂浓度25 g/L;染色最佳工艺为温度120℃,pH=5,染色45 min;后媒法最佳工艺为45℃,时间为30~60 min,媒染剂3%(o.w.f.).染色涤纶织物有较好的耐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可达4~5级,且有一定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Fe(Ⅲ)对单宁酸(TA)原位修复含水层Cr(Ⅵ)污染的反应机理及效能. 结果表明,Fe(Ⅲ)通过与单宁酸配合可有效提高单宁酸对Cr(Ⅵ)污染含水层的修复效率. 单宁酸分子中邻苯三酚结构中两个相邻的酚羟基与Fe(Ⅲ)配合并提供电子,因此修复1 mol Cr(Ⅵ)至少需要9 mol单宁酸;若使Fe(Ⅲ)达到最好的强化效果, 则要求n(TA)∶n(Fe(Ⅲ))=3∶5, 此时单宁酸-Fe(Ⅲ)结构最稳定, 储存容量最大. 在Cr(Ⅵ)污染被修复后, Fe(Ⅲ)在单宁酸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FeOOH, 对Cr(Ⅲ)进行吸附并形成共沉淀, 从而达到去除总Cr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Bu4NHSO4)作用下苄基醚用双媒质Cr(Ⅲ)/Ag(Ⅰ)体系选择性间接电氧化,苄基醚氧化裂解生成脂肪醇和苯甲醛,0.01mol/LaAg(Ⅰ)能够使Cr(Ⅲ)氧化电流效率高,双媒质体系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在《无机化学》教材中,我们讲到,Cr(Ⅲ)离子在水溶液中是以六水合铬(Ⅲ)离子[Cr(H_2O))_6]~3 存在.其实Cr(Ⅲ)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非常复杂,随溶液酸度的不同,其存在形态变化很大.本文用示波极活法研究了Cr(Ⅲ)离子在不同pH条件下的电极行为及其存在形态,并根据水解平衡计算的结果进一步对酸度对Cr(Ⅲ)离子存在形态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染印法彩色电影具有色彩鲜艳、胶片制作简便、大量拷贝成本低、三废少等优点,因而染印法空白片是我国发行电影拷贝用得最多的片种之一。在空白片的媒染层中添加合适的共聚物部分取代明胶是改善空白片物理机械性能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了解添加共聚物媒染层的形态和表面性能对染印法空白片的研究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工作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MMA—BA)部分取代媒染层中的明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该体系的形态。定量估算了空白片的表面自由能及其随MMA—BA含量和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变化,并就该体系的表面组成以及表面能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催化动力学法测Cr(Ⅲ)的新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氧化苯胺的过程可被微量的Cr(Ⅲ)所催化。当苯胺浓度为0.028M,过氧化氢为0.8M,Cr(Ⅲ)浓度在0.02—1ppm之间,于80℃水浴中反应30分钟,停止反应,在400nm处测定反应产物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水中微量Cr(Ⅲ)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17.
铬是污染环境的有害元素之一,通常以Cr((Ⅵ)和Cr(Ⅲ)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而Cr(Ⅵ)的毒性尤大于Cr(Ⅲ),Cr(Ⅵ)是致癌物;由于一般天然水、饮用水中含铬量很低,用二苯胺基脲的比色法已不能测出,因此在环境保护监测和痕量分析中急需灵敏而简便的测定Cr(Ⅵ)和Cr(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过氧化氢加Fe(Ⅱ)作催化剂处理电镀废液中Cr(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量Fe(Ⅱ)作催化剂, 利用还原剂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催化处理电镀含Cr(Ⅵ)废水, 使Cr(Ⅵ)转变为Cr(Ⅲ), 再将Cr(OH)3沉淀使铬从原废水体系中分离. 还原剂分解后的产物对环境无二次污染; 经30 min处理后, Cr(Ⅵ)含量由初 始值200 mg/L降至0.2 mg/L以下, 去除率达99.9%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磁力搅拌法,研究三种人工合成的氧化锰(α-MnO2、γ-MnO2、δ-MnO2)对Cr(Ⅲ)的氧化作用以及溶液pH值、温度和氧化锰表面吸附PO43-离子对Cr(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晶形的氧化锰对Cr(Ⅲ)氧化能力为δ-MnO2>α-MnO2γ-MnO2.溶液pH值的升高和温度的降低可以降低Cr(Ⅲ)氧化速率和程度.吸附于氧化锰表面的PO43-对二氧化锰吸附Cr(Ⅵ)有抑制作用,从而降低Cr(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在pH值为1.0 的HCl溶液中,采用CL-磷酸三丁酯(TBP)萃淋树脂分离富集Cr(Ⅵ)和Cr(Ⅲ),并用对氨基-N,N-二乙基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在最大吸收波长554 nm处的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3.4×104 L·mol-1·cm-1,线性范围为0~1.6 mg/L,Cr(Ⅲ)和Cr(Ⅵ)的检测限分别为0.01 mg/L和0.007 mg/L;Cr(Ⅲ)和Cr(Ⅵ)质量浓度测定值分别为0.32 mg/L和0.57 mg/L时,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4%(n=6)和2.6%(n=6);Cr(Ⅲ)和Cr(Ⅵ)的标准加入回收率分别为90.0%~102.0%和97.5%~105.0%.该法可用于测定电镀废水中Cr(Ⅲ)和Cr(Ⅵ)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