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的实施与推进,高职院校办学与就业市场力求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提出了客观要求。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比较滞后,不能满足"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对接,这样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才是完整的、有特色的、系统的。  相似文献   

2.
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是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实现学生的"零距离"就业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应该如何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而形成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培养相适应的高职职业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可持续性合作,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研结合的高级形式。通过该模式培养的学生,岗位针对性和适应能力强,能够缩短或者消除岗位适应期,实现学校和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对学校而言,该模式利于专业和学科建设,使办学更贴近市场,减少办学的盲目性,最大程度的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4.
长江职业学院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以来,积极深入行业企业调研,逐步探寻产学研结合办学途径,通过实施"实训内容对接岗位任务要求、专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专业工作室对接企业研发室"四个方向的"对接"举措,将校企合作引向纵深,显著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武汉嘉年华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开展的长达八年的成功合作,在产教融合、"四向对接"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王英健 《科技资讯》2008,(36):136-136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重点,学生学习与岗位工作对接。实现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组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工学交替,体现工作场景教学。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模式”视域中的高职校园文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洪斌 《科技信息》2010,(35):J0359-J0359,J0388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社会对专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然而,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还比较模糊,办学特色尚不够鲜明。其中,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脱节便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从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作为切入点,仔细分析二者的区别及联系,立足于当前我国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解析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具体表现,从而得出了当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促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成可 《科技资讯》2012,(14):238-238
"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条根本出路,它有利于"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思路"的形成,减轻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转变观念,立足就业市场,拓展就业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契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观,建立多元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化、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全治 《科技资讯》2008,(35):158-158
"半工半读"模式是企业和学校合作培养学生,从而实现校企双赢、学生受益的成效,在"三育人"的基础上,注入"生产育人"的内容,完善了育人体制。在实践中,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责任明确,利益兼顾,资源共享,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职院校正在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在专业设定上都注重与行业产业的对接,在课程开设上和课程内容教学上努力与行业标准的对接,在教学过程组织上认真做到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融合,积极开展各中形式的校企合作,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然而在办学经费紧张,学校投入不够、校企合作不深入、"双师型"教师培养困难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条件提高办学水平,该文就专业型社团对高职教学的促进作用进行细致分析,列举出几个典型专业社团在教学改革中承担的作用,对当前专业社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分析究,提出几点具体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校企文化互动”提高高职学生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高职教育输出与用人单位需求之所以错位的原因,在本质上是一种育人环境或“文化上”的不对称。环境具有课程意义,要以“校企文化互动”来改造高职学生的育人环境,从而形成一个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交融的文化场,实现高职院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无缝链接”,提高高职学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习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现代学徒制育人的根本除了培养学生技能外,还应注重学生德行的培养,就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教材以及管理体系当中,这为现代学徒制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指明了方向。该文提出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建设多元育人团队、协同建立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完善监管机制来加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培养人的能力,确保学生德技双修。  相似文献   

12.
谭朝贵 《科技信息》2011,(12):209-210
计算机技术正在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及生活等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高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多方位、多角度地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实现学生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轨。  相似文献   

13.
赵波  牟世茂  潘跃才 《科技资讯》2014,(27):192-192
"工学交替、实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和学员深度合作以培养专业数控人才为目标创新出的一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该文就该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及在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团队、实训基地、专业文化等方面的做法进行一个阐述。  相似文献   

14.
陈琳 《科技信息》2013,(22):71-71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办学理念,知行统一的实践育人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实现高职院校实践育人任务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学生社团实践育人的具体做法与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李永玲 《科技资讯》2014,(30):153-153
"火电厂单元机组运行"是面向高职类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是通过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火电厂生产过程的理实一体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综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该文按照"工学结合、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理念,根据校企合作、以评促学的课程设计的思路,形成了"任务为载体,行动为导向,理实一体,学导相辅"的教学模式,建立了"全程考核,综合评价"的评学模式,校内仿真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实现了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推进第二次现代化进程中,培养服务区域社会经济、面向地方中小企业的用得上、留得住、可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高职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共同需求.创建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实现校企基本素质与职业素质、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的对接互动,既彰显了高职人才培养特色,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7.
徐涛 《科技资讯》2014,(36):219-219
分析了我国嵌入式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讨了基于"工作室"的嵌入式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工作室"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培养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8.
柴野  罗星海 《科技资讯》2009,(33):207-207,209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始终是高职学院的首要任务。文章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创新提出"双挂牌、双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基地平台作用,工学结合加强校内、校外"思政课"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德育元素,拓宽了校企合作教育内容,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19.
周艳 《科技信息》2011,(20):221-221
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与职业院校的发展现状不相适应。学校教育正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由单一的"基础教育"向"职业教育"等方面发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而开设,目前该课程面临着尴尬境地,为完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重实践、不断更新的课程,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以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熊建云 《科技信息》2011,(31):363-363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创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为此,要不断创新实践模式,积极探索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