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上活动的增加,海洋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面对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南海海洋环境监测的现状分析,并对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关于加速海洋监测高技术研发、建设“南海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信息服务系统示范区”的建议和方案。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高技术监测手段,海洋水质监测浮标可实现现场自动监测而不受恶劣海况的影响,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快速发展,通过在线自动监测技术,加强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控能力。为完善广西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海洋灾害应急反应能力,为了实时掌握陆源入海物排海情况,更有效地保护海洋环境,需要改变传统的监测模式,改用自动化、数字化的实时监控模式。文中介绍了广西近岸海域海洋水质监测浮标的结构设计和自动监测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自主潜航器(AUV)能对水下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是一种新型海洋环境监测平台。AUV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的有效载荷主要是为满足水下探测、测量和通信而配置的水声、电子和光学等设备。按功能任务划分,AUV的海洋环境监测载荷通常包括海洋探测设备、测量设备和通信设备等。介绍了国内外AUV装备研发情况及其海洋环境监测设备,梳理了AUV海洋环境监测运用现状,探讨了AUV海洋环境监测运用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吕斌  贺海靖  刘杰 《山东科学》2011,24(4):41-44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采用ZigBee通信与GPRS、卫星通信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构建应用于近、远海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用于测量气象水文要素及水质生态参数。本文设计的无线传感器海洋环境监测模型,能有效地监测海洋污染情况,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海洋环境现场监测手段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国际上化学传感器、化学分析器、生物传感器,以及基于这些传感器和分析器的多学科交叉现场观测系统等海洋环境现场监测手段的开发与应用概况,并略涉一些现场采样手段,重点列举了pCO2微电极、中性浮式沉积物采样器,以及用于研究海洋上层输出通量的锚式系统,可为我国引进和开发海洋观测高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周旭聪 《科技资讯》2012,(4):152-153
海洋环境监测的基本目的是全面、及时、准确掌握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影响的水平、效应及趋势,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舟山群岛的海洋监测现状分析,指出舟山群岛海洋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最后提出完善舟山群岛海洋环境监测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结合南海海洋环境监测站实时候监测系统的建设,介绍了南海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构成与数据库设计及其WEB应用平台的功能和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结合南海海洋环境监测站实时候监测系统的建设,介绍了南海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构成与数据库设计及其WEB应用平台的功能和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靳熙芳  王硕 《科技信息》2010,(29):37-38
本文简要分析了北海区的海洋环境监测现状,综合当前多种集成与分析技术,研究创建了基于WebGIS的北海区海洋环境监测要素动态集成与分析系统,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终端业务领域的数据动态分析研究,总之,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作为一个整体要协调发展,必须抓住观测与预报之间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针对海洋监测要素的动态集成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杜立彬  张颖颖  程岩  任国兴 《山东科学》2009,22(4):15-18,36
为了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必须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和预报预警。本文探讨了在山东沿海建立海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在完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网的设计,包括锚泊浮标网、岸基海洋环境观测网、船载动态监测、航空遥感监测,研究了数据处理中心的组成和功能。系统建成后将实现业务化运行,为山东沿海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1.
海洋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位置以及人类历史活动道路的"路径锁定"性等决定了我们应慎重选择海洋技术创新模式,实现海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要实现海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必须在扬弃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坚持平衡好创新主体的"理性生态"、合理使用和保护海洋、倡导海洋消费的生态化等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国内海洋生物肥料的知识产权现状,明确海洋生物肥料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趋势。【方法】对国内有关海洋生物肥料的公开专利进行检索分析,主要从年度专利申请量、区域分布、技术领域、申请机构类型和词频分析进行数据整理。【结果】海洋生物肥料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迅速,其中山东省在海洋生物资源农业应用领域领先全国,广西位于全国前列。企业在专利申请数量上远高于科研院所和高校。62%专利涉及的相关工艺为海洋原材料简单物化处理技术,其他的则为采用微生物发酵或酶解技术。专利词频分析表明,海藻是海洋生物肥料领域使用最普遍的原材料。【结论】海洋生物肥料市场潜力巨大,但其在应用上仍处于原材料收集利用的初级阶段,深入挖掘利用海洋微生物资源能够促进生物肥料产业的升级换代。广西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也有微生物工业应用的经验和基础,研发人员应在原有海洋生物利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海洋微生物资源提升产品功效,促进广西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
航海教育具有国际性,航海技术学科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针对国际海事组织的STCW78/95公约提出的航海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适任性(即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能力的培养),进行航海雷达与自动雷达标绘仪模拟器实践教学的研究,丰富了航海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大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其成果充分表明航海模拟器训练是一种很好的航海实践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4.
船舶压载水携带的外来入侵性海洋物种对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环境造成巨大危害.探讨处理船舶压载水的方法和技术的优缺点,防治船舶压载水带来的海洋生物入侵和传播,保护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15.
过度捕捞、海区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使得海洋鱼类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鱼类资源正面临枯竭的危险。积极发展海洋鱼类的增殖和养殖,是海洋鱼类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海洋生物基因组研究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础和新的生长点,其中,积极开展重要海水养殖鱼类遗传多样性与种质基因组研究,必将对提高海洋鱼类增殖与养殖的理论水平和创建高新技术起重要促进作用。文章对重要海水养殖鱼类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基因组的检测、遗传性状的调控、分子系统进化研究等方面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了综合分析,并指出我国今后开展这些方面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张雷雷  周培 《科技信息》2012,(33):93+112-93,112
海底沉积物很好地记录了地质历史,根据“将今论古”原则对其进行研究,对了解海洋的形成和演变具有关键意义。本文叙述了国内外海洋沉积物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常用几种定年技术如14C法、230Th法、231Pa/220Th法等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讨论了海洋沉积物同位素定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准确定年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国以来,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生产高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捕捞渔业和海水养殖产量都居各国之冠,但由于过渡捕捞和环境污染,海洋生物主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有的已近崩溃,难以持续健康发展。指出了当前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生产、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捕捞量大大超过资源补充再生,繁殖保护和环境保护效果差,养殖生产中育苗和养成技术落后。提出了保证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建议——削减捕捞船只、网具、施行限获捕捞刺,提高育苗、养殖和防病技术水平,扩大种苗放流增殖资源规模,加大水产品深加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船舶压载水外来生物入侵传播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世界范围内目前正在使用的或正在研究的治理船舶压载水外来生物入侵的技术手段和治理措施等进行了比较详细地阐述,提出控制船舶压载水的排放以及研究较为有效的压载水治理方法是解决压载水携带外来物种入侵性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南海北部浮游植物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海洋环境响应关系,采用1997-2002年开展的“南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渔业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所取得的浮游植物调查数据,利用GIS空间局部插值法构建景观分析模型,对南海北部浮游植物时空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区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0.03(4 179×104 个/m3,总平均为87.2×104 个/m3,夏冬春秋四季浮游植物平均密度由高至低。南海北部浮游植物总体近海高于远海,且在近海海域呈斑块状分布格局,斑块一般出现在北部湾中北部上升流区、粤东遮浪上升流区、台湾浅滩上升流区和粤西沿岸电白-阳江上升流区等南海北部几个重要上升流区内。浮游植物密度最高值斑块一般随着季风和沿岸流的季节转换而交替向东或向西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漂移。  相似文献   

20.
Lipp JS  Morono Y  Inagaki F  Hinrichs KU 《Nature》2008,454(7207):991-994
Deep drilling into the marine sea floor has uncovered a vast sedimentary ecosystem of microbial cells. Extrapolation of direct counts of stained microbial cells to the total volume of habitable marine subsurface sediments suggests that between 56 Pg (ref. 1) and 303 Pg (ref. 3) of cellular carbon could be stored in this largely unexplored habitat. From recent studies using various culture-independent techniques, no clear picture has yet emerged as to whether Archaea or Bacteria are more abundant in this extensive ecosystem. Here we show that in subsurface sediments buried deeper than 1 m in a wide range of oceanographic settings at least 87% of intact polar membrane lipids, biomarkers for the presence of live cells, are attributable to archaeal membranes, suggesting that Archaea constitute a major fraction of the biomass. Results obtained from modified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slot-blot hybridization protocols support the lipid-based evidence and indicate that these techniques have previously underestimated archaeal biomass. The lipid concentrations are proportional to those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On the basis of this relationship, we derived an independent estimate of amounts of cellular carbon in the global marine subsurface biosphere. Our estimate of 90 Pg of cellular carbon is consistent, within an order of magnitude, with previous estimates, and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marine subsurface habitats for global biomass budg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