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绿地空间的配置影响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该文以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与语义分析方法,探究以公园绿地为代表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优化路径.研究表明:1)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呈现沿长江对称集聚分布,且呈现汉阳、武昌双核布局模式,各级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均垂直于长江走向.2)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布局形式以自然为基底,凸显了山水公园的特征.3)社区尺度下,基于步行出行方式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呈现沿江向内陆圈层式递减规律,并以地铁出行方式有效补充公园绿地整体可达性.应通过下移公园绿地布局尺度,发挥公园多元功能性助力韧性社区建设;从主题、空间、媒介等方面打造体现地方文化的公共绿地,推动公园绿地的文化转向;适时对接居民需求,将公园绿地空间打造成“可情感表达”“可感知体验”“可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旨在丰富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类型和拓展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2.
选取太原城区为研究区域,以1∶2.5万彩红外航空影像为信息源,应用VIRTUOZO对影像进行解译,在MAPGIS界面下根据解译结果提取研究城区绿地缀块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8种绿地类型的缀块大小、形状以及整体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城区绿地缀块大小分布极不均衡,8种类型都是以小缀块为最多,单位附属绿地和公园绿地占总面积的比例最大,优势相对较强;(2)居住绿地与圆形最接近,形状较紧凑;行道树和防护绿地与圆形相差最大,形状较松散;(3)各种绿地类型面积差距不大,均匀度较高,优势度较小.居住绿地的破碎化程度最大,公园最小.城市村落分离度最大,单位附属绿地和居住绿地分离度最小.  相似文献   

3.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数据,采用高斯型两步移动搜寻法(Ga2SFCA),以居住区为评价单元,通过设置4个不同的搜索半径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及敏感性分析,探讨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街道尺度绿地公园可达性和人口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津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整体可达性水平较低,14.5%的居民无法在15 min内抵达公园绿地;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不均衡,西南部西青区和南开区绿地公园面积和人均面积远高于其他区域,不同居住小区间可达性差别较大;随着搜索半径的增大,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有改善的趋势,将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由15 min增大到30 min后,可达性为一般及以上的居民人口比例由30.69%提升至65.34%;搜索半径越大,可达性值域的变化幅度会变小,公园绿地服务的可达性差异降低;高人口密度-高可达性聚类和低人口密度-高可达性聚类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南部的12个街道,高人口密度-低可达性和低人口密度-低可达性聚类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心中部北部的21个街道.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园绿地是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中最接近自然的元素,其景观结构及可达性程度可以体现出为居民提供绿色服务的能力大小。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结合两步移动搜寻法及可达性理论,对北京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斑块特征、空间结构度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以行政单元为单位对北京城区绿地景观可达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斑块个数以小型斑块为主,斑块面积大于100 000 m~2的大型斑块虽然个数较少,却是构成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的主体。空间分布上,城区北部大型斑块的数量和面积构成具有绝对优势;2)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总体表现为类型较丰富、信息量高、面积和分布不均匀的特征。景观形状相对规则,体现出人类活动极强的干预性;3)北京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可达性好的区域相对集中,由西二环周边不断扩张到四环内,"空心化"区域逐步缩小至东北三环周边3个街道;4)可达性水平空间上呈现出N字圈层形态;5)大型公园绿地斑块对周边绿地可达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社区生活圈是居民日常生活接触最密切的空间单元。评估生活圈内公园绿地的暴露水平,能够精准刻画居民与公共绿色资源日常交互场景,识别公园绿地服务盲点。【方法】选取南京市中心城区为实证案例,首先通过Isochron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计算居住小区15 min步行等时圈,以此作为社区生活圈的划定依据;其次构建了一个涵盖数量、面积、距离和质量的系统性暴露水平测度体系来评估圈内公园绿地暴露度;最后,采用区位熵指数和Getis-Ord Gi*指数分析公园绿地暴露度和人口之间的供需空间匹配度,以及公园绿地暴露冷点-热点居住小区的空间聚类分布。【结果】(1)南京城区居住小区的公园绿地暴露度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城区内近一半的居住小区分布在公园绿地暴露的盲点(20.12%)和冷点(25.63%)区域;(2)区位熵指数表明研究区域内公园绿地暴露度与人口之间的空间匹配度失衡;(3)公园绿地暴露度呈现了显著的“圈层”结构聚类状态。【结论】研究成果可为细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促进公园绿地科学合理的配置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6.
工厂企业内园林绿化的原则、方法以及植物选择早已被人们重视,可是在以工矿企业为主的城区内的各个公园、游园、道路绿化带的植物选择和配置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仍按一般园林绿化的原则进行设计、配置。文章通过对太原部分城区公园、游园和街道绿地的调查、分析、研究,提出了应遵循的绿化原则及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原则。  相似文献   

7.
探讨公共交通方式下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城市公共交通综合评价贵阳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研究结果表明:1)步行与常规公交可达性均由城区核心位置呈不规则环状向外围逐渐变差;2)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较好,87.43%的居住小区与82.63%的城市居民覆盖在30 min范围内;3)常规公交平均可达性较好且差异较大;4)步行与常规公交均可达区域分布于城区中心位置,市民出行方式选择多样化,综合可达性好;步行与常规公交均难可达区域分布于城区边缘区域,市民出行方式选择单一,综合可达性差。在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探讨贵阳市公共交通与公园绿地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建成区植物多样性及空间格局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绿化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也是目前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根据北京市建成区“分散集团式”的布局特点以及新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规划布局结构,采用机械布点法对小区、公园、街道、片林、机关附属绿地五种绿地类型分别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区绿化植物中乡土植物占总物种数的68.2%.在各绿地类型中,公园绿地和小区绿地都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但公园绿地的乔木配置以及小区绿地的灌木配置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附属绿地各项指数居中;街道绿地植物多样性偏低,且行道树树种单一;片林多样性指数最低,且分布范围小.从植物分布空间上看,西城的植物多样性要高于其它城区,其次是北城、南城,东城物种丰富度最低;环线的植物空间格局呈现出中心城区与外缘城区植物多样性高,而中间相对较低的局面,其中四环植物多样性指数最低.可见,北京绿化需进一步增加物种丰富度,街道、片林绿地在这这一问题上尤为突出,同时东城区及四环周边应加强绿化种类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城镇人口导致各大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高密度的城区热岛现象开始加剧。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热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天津中心城区8处较大的公园绿地为实证对象,基于2013年Landsat8 ETM+影像,通过单窗算法分析其降温效应。研究表明:公园面积及植被覆盖度是热岛效应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水体比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表温度;各公园的最大降温强度和降温距离差异较大,降温强度温差约2.72℃,降温距离相差195 m;城区面积较大的公园降温效应更明显,水体比例高于30%或植被覆盖度高于10的公园降温效应较理想;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园的降温效应模型。研究成果为天津中心城区及类似高密度城区的公园绿地规划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公园绿地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应以居民需求为原则,最大化公园服务价值.可达性指标能从人的角度出发衡量公园绿地的服务效率,被用于量化表达公园绿地与居民之间的供需关系.以南昌市主城区为例,运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G2SFCA)开展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结合南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2021年为优化时间节点,对可达性较低的公园绿地服务盲区进行新增公园绿地选址.结果表明:(1)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引入距离缩减函数,可达性评价结果能有效指导公园绿地选址规划.(2)南昌市主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偏低,空间分布表现为自内环向外环递减,行政区内部公园绿地可达性分布不平衡且存在明显差异.第一层级公园绿地可达性低于1 m2/人,第二层级公园绿地可达性高于8 m2/人,但低于南昌市人均公园绿地水平.(3)以均衡分布和高效利用公园绿地为原则,新增公园选址共计18处,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公园各9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自身特点而成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中的核心要素。明确公园不同类型绿地在灾时可承担的避震减灾功能,分析城市公园绿地避震减灾的空间布局方法,以提高城市公园绿地的灾时避难有效性。【方法】以单个公园为研究对象,从绿地布局形式、公园内部功能分区、园路道路交通系统、园林景观要素等4个方面着手分析了公园绿地单体及各构成要素在灾时的功能特点,明确公园绿地在灾时可承担的避震减灾功能。【结果】城市公园绿地在设计和布局中,要依托城市绿地系统特点,基于城市公园绿地内部空间、设施等要素的平时特征,从体系层面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模式入手,得出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几种类型公园绿地在灾害发生时的空间规模、功能特征及景观形态等方面的防灾可行性。【结论】分析并明确公园绿地在灾时可承担的避震减灾功能,可对城市公园绿地的避震减灾方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2.
徐州市城区公园绿地系统景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公园绿地是最能体现城市绿地各项功能的绿地类型.在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技术的支持下,采用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江苏省徐州市三环路内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景观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三环路内公园绿地景观总量少;景观多样性偏低;公园绿地以大面积的自然景观类型为主;公园绿地总体分布不均匀,呈“内高外低”、“北高南低”之势.在徐州市三环路内各区的公园绿地布局中,泉山区的综合评价结果最好,云龙区和鼓楼区次之,九里区最差.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是“公园城市”首提地和示范区,科学评估其综合性公园可达性,对成都优化公园空间布局,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成都市中心城区23个综合性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句法和ArcGIS软件建立线段模型,并利用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对比分析与模型校验,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和感知可达性3个方面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综合性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可达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中心城区综合性公园分布不均衡,POI高值区域综合性公园分布偏少,与城市居民需求匹配性偏弱;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有待完善,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公园全局、局部可达性总体水平较高,大部分公园分布于可达性高值区域,部分公园自身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感知可达性一般。影响公园可达性的因素包括空间路网结构、公园空间分布、自然和人文环境等多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布局和增设综合性公园;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增设公交站台、地铁站点;融合成都独特的山水文化和历史文化以提升景观吸引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与公园绿地最佳功能发挥相适宜的最优化设施结构,以徐州市不同功能区的三类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依据"十一"黄金周期间的调查数据,利用简单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公园绿地的设施结构与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不同类型公园绿地设施结构、主要服务人群、利用时间和所提供的休憩功能等有所差异,组成设施结构与休憩功能...  相似文献   

15.
徐州市公园绿地景观结构与格局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Quick Bird-2卫星图像分析了徐州市区公园绿地的景观结构和格局,结果表明:徐州市区公园绿地景观类型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斑块聚集度高、分维教低,不同区之间的公园绿地景观结构特征差异明显。应根据合理服务半径均匀布局的原则建设公园绿地,增加景观分布均匀度,丰富绿地景观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GIS软件的Network Analyst模块计算基于道路网络的公园绿地与城市各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值,然后基于Huff模型分析城市居民分布与公园绿地吸引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得出各类公园绿地的服务力和基于居民需求的服务范围,研究了各公园绿地的可达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安徽省霍山县城市绿地现状及规划背景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城区山水格局、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公园绿地建设、绿道建设、应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防灾避险绿地等规划内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杨宗选 《科技资讯》2014,(33):38-39
城市绿地具有改善城市气候、蓄水防洪、绿化防灾、美化环境、承载游憩等功能。以红寺堡区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在调查、分析红寺堡区城区现状园林绿地布局的基础上,提出红寺堡区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目标、规划结构,提出建设节约型、生态型园林绿地,突出当地文化特色绿地系统规划思路,通过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来推动红寺堡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富足、秀美、宜居、和谐"的生态型城市。  相似文献   

19.
以赣州市章贡区海绵型公园绿地为例,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平均最近邻指 数、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估计识别海绵型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测算主要影 响因子对海绵型公园绿地空间分异的解释力。研究结果表明:海绵型公园绿地呈聚集但不均衡的 空间分布,具有“内密外疏”的特点;方向特征表现为东北—西南走向,与城市发展方向一致;空间 分布密度呈中间高、四周低的态势,城镇组团的高密度与四周乡村组团的低密度形成强烈反差;影 响海绵型公园绿地空间分异的因素有地形坡度、土壤质地、用地类型、径流现状、交通条件和人口 密度,其中交通条件的影响力最大,用地类型和交通条件交互作用时的增强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郑州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国内通用的评估计量方法,对其2016—2018年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5项公园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中,其大小顺序为:固碳释氧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环境休闲游憩;在11个子生态服务价值指标的贡献中,保肥、释氧、调节水量、固碳的价值共占价值总量的88.31%;郑州市公园绿地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分别为36 400,54 302,61 687万元,增长了40.99%;单位面积公园绿地提供的服务价值约74 591元/(hm~2·a),通过量化郑州公园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更好地体现绿地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