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人类进行生产实践活动的产物和工具,有利于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当前,技术异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是马克思技术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有利于人们从新的视角理解马克思主义,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有利于实现人文与技术相统一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理解三种提法的深刻内涵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指出了马克思为求解人的本质问题提供的几点方法论启示.科学地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关键,在于能否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的内在矛盾.人的本质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个体与类的统一,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着马克思环境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体现为六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人的自然性与人的社会性的统一是从人及自然各自的根本属性出发,说明人与自然的矛盾统一,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思想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统一,是从两类关系的关联性出发,说明它们和谐的内在必然性,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核心内容;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是从人的社会性出发,说明的是人的社会本质,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价值依据;无机身体与有机身体的统一是从人的自然性出发,说明的是人的自然的本质,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理论特征;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是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说明的是人的主体性的特殊规定,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实践原则;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是从人与自然和解的根本旨归出发,说明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之境,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终级关怀和最高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哲学形成的基石是科学的实践观,而科学实践观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的价值性和唯物史观的真理性的统一。丛大川先生的实践人道主义新体系,就其与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相比言,具有显扬马克思哲学革命人道主义的重要特征,强调其改造世界的革命批判性,突出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性以及辩证法的主体性等优越之处。但若与笔者主张的马克思哲学两层次构成的实践唯物主义相比,则又有缺少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规律性、价值性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空悬性以及辩证法尚未达到现代化等不足之处。因此,这一新体系应是关于马克思哲学的革命人道主义价值观的系统理论,而不宜看作是马克思的全部哲学。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根本超越在于 :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性”的主要缺点 ,建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 ;实践的唯物主义由于贯彻了一条从实践出发去考察自然、人和社会的哲学路线 ,从而又克服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必然导致的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等缺点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使马克思哲学具有鲜明的辩证性和彻底性两个重要特征。因而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传统的马克思哲学解释者并没有真正认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根本超越。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从人类学哲学视野出发,探讨了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就有一种自然的抑或是社会的价值引导.由这种价值引导把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社会和历史既区别开来又统一起来;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不断实践循环的引导中,通过有意义的价值导向把实践和认识、真理性与价值性、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决定论与选择论、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这种新实践观的价值引导观察世界,形成了马克思人类学哲学实践价值引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人类哲学史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中以对马克思著作的源泉论解读批判为出发点,独树一帜地确立了其结构主义的马克思哲学解读方法和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凸显马克思思想中的总问题及其变化,“认识论断裂”表明了马克思思想中的意识形态阶段和科学阶段的转换,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思想和著作的如此解读,目的在于保证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纯正性,从而将其与意识形态划分界限,进而在实践中回应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问题;“保卫马克思的哲学”同时具有了保卫马克思的事业的内涵,使得阿尔都塞的这种解读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向度。  相似文献   

8.
作为马克思哲学观的体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深刻蕴含着实践性、主体性、反思性、辩证性、批判性、自由性、创造性等特征。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能动实践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马克思哲学观来凝聚和统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规范和人生追求等,并使之转化为当代大学生自觉行为,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学说为理论依据,阐明人的本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而实践是建立这种统一性的基础,阐明实践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罗莎·卢森堡》中,卢卡奇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将表述方式与研究方法相统一的问题史研究法的分析,渗透着历史总体性辩证法,认为历史是有规律的统一的整体,应该探寻历史规律并整体地而非孤立地研究各类问题。但其在社会历史何以成为一个总体的论述上存在不足,具有唯心色彩。马克思的实践观认为,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社会历史才得以在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拓展性两个向度上成为一个有机总体。马克思实践观是把握历史总体性辩证法的钥匙,也是卢卡奇历史总体性辩证法修正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艺术化的理论与实践都是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科学性、艺术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坚持三者的统一就是坚持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研究》是程宏燕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科技文化思想的专著。这部著作在追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生成长历程与社会活动的历史轨迹中揭秘他们对科技文化观的独特思考;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和论据求证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科技文化思想的确定性;以理论和实践的互衬性展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克服以往一切旧自然观的基础上,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科学、酏面、深刻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与辩证统一的观点,即劳动实践使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与之相对立;以实践为“中介”,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实中活动使统一的自界分化为“人化的自然”和“天然的自然”,并且推动“天然的自然”不断向“人化的自然”转化等思想。正确理和掌握马克思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掌握古今中外,特别是在现代西方思潮中关于人与自然的种种观点,思想和为我们解决当今生态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使人同自然协调与和谐发展,努力开创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弗洛姆将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的人性观点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性观。他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自由、异化等观点,不同于马克思的革命实践,侧重于从心理道德上寻求人性的发展。从继承、相通、再构三个方面展开,弗洛姆深切关注的人性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是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统一,以及如何建构健全的人性之路,在侧重叙述弗洛姆人性思想的同时与马克思的人性观进行了相关比较。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认识论本身不断发展,思维的建构性揭示出认识是反映、反思与建构的统一.人类活动的最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完成的革命性变革,关键在于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是生活世界中现实的个体,并且是人在不断自我全面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世界,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存在基点和最高目标。把马克思哲学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让马克思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价值取向,强调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这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是相通的,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阐明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人类进步与环境发展可以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确立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马克思的环境意识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过程,经历了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到新实践观的酝酿和创立时期。马克思实践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是统一的。马克思实践观的创立,不仅把社会实践看作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而且第一次把社会实践当作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这标志着,马克思实践观的创立,不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同一切旧哲学划清了界限,并为制定马克思的科学世界观——实践唯物主义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20.
李玉芳 《科技信息》2009,(15):111-111
马克思在阐明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人类进步与环境发展可以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确立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马克思的环境意识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