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有机和无机的身体.人的本质力量是吸入自然力量和能源外化于自然对象而显现的自然力与人力的重组优化复合力,形成了实践自由与审美自由的辩证互动性提升,构成了"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互动规律;共产主义作为彻底的自然主义和彻底的人道主义的统一体是人的本质力量和客体自然的本质力量辩证融合的创造性的完美统一.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不是极端自私的"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消极无为地顺应自然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而是主体实践本体与客体实践本体辩证互动的螺旋上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从人类学哲学视野出发,探讨了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就有一种自然的抑或是社会的价值引导.由这种价值引导把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社会和历史既区别开来又统一起来;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不断实践循环的引导中,通过有意义的价值导向把实践和认识、真理性与价值性、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决定论与选择论、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这种新实践观的价值引导观察世界,形成了马克思人类学哲学实践价值引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人类哲学史的革命.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人类学哲学的基本立场是从实践本源论的理念出发来理解人的社会存在,是从生存合理性原则出发来看待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是根据合法性原则对现存的一切不合法性进行批判;其思考的尺度是根据生产力尺度、人的尺度、自由解放尺度,对一切社会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其思考方法是把人类的主体上升成为人类学思维范式。这是马克思对人类哲学精神的重大建构和人类哲学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理论生涯中始终关注的问题。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统一思想的基础上,不断确立了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当代面对人与自然相冲突而导致的各种危机,人们应该进行哲学反思并且寻找对策。对马克思晚期的“人—自然”关系思想的追索,有助于为解决人与自然问题提供哲学视角,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通过实践活动变革自然,推动社会发展.在马克思看来,由于主体实践活动直接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人们的实践活动要想顺利进行,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达到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理论生涯中始终关注的问题。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统一思想的基础上,不断确立了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当代面对人与自然相冲突而导致的各种危机,人们应该进行哲学反思并且寻找对策。对马克思晚期的“人—自然”关系思想的追索,有助于为解决人与自然问题提供哲学视角,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根本超越在于 :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性”的主要缺点 ,建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 ;实践的唯物主义由于贯彻了一条从实践出发去考察自然、人和社会的哲学路线 ,从而又克服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必然导致的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等缺点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使马克思哲学具有鲜明的辩证性和彻底性两个重要特征。因而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传统的马克思哲学解释者并没有真正认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根本超越。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1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人的实践本质的对象性活动出发,将自然界既看作是人的实践的对象又看作是人的生存的基础,形成了生存基础和实践对象相统一的二重性自然观。这一自然观既克服了旧哲学之与人分离的自然观的缺陷,又匡正了当代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之盲目开发自然的偏颇。  相似文献   

9.
“康德主义=批判主义”的等式是哲学界所公认的。以往我国哲学工作者多是从主观唯心论、二元论、不可知论和辩证法等方面研究康德哲学的,忽视了康德在人类学方面的思想倾向。本文试图对康德的人学作一番探讨。康德认为,人性是自然性、文化性和道德性的统一,自然性、文化性从属于道德性。人性本质上是自由或道德性。“文化—道德的人”是自然的最后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人的探讨一直以来是哲学的重大课题。审视人学研究的历程,由于忽视从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实践去把握人的多样性存在方式,也就难以把握人的存在方式的根本性与多样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诞生使对人的研究成为真正的科学,人是在实践性基础上的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等多样性存在方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自然观的基础上考察人与自然关系,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标志,逐渐构建并形成以实践为基础,人、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的辩证自然观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指导我们解决我国现阶段因为工业化进程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哲学理论基础,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传统马克思主义往往把自然理解为脱离人而存在的自在状态,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性。这样就把人与自然分割开来,这种理解实质上是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形式,也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进行重新诠释。马克思、恩格斯从"自然"的角度出发去把握人,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把握自然,既唯物、又辩证地阐述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3.
传统马克思主义往往把自然理解为脱离人而存在的自在状态,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性。这样就把人与自然分割开来,这种理解实质上是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形式,也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进行重新诠释。马克思、恩格斯从"自然"的角度出发去把握人,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把握自然,既唯物、又辩证地阐述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4.
以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探究马克思的技术思想可知,马克思实践视域中技术的特性主要有: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关系性与实体性的统一,本质生成性与稳定性的统一,惯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及自然、社会、人的共建性。这才是马克思技术思想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克服以往一切旧自然观的基础上,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科学、酏面、深刻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与辩证统一的观点,即劳动实践使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与之相对立;以实践为“中介”,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实中活动使统一的自界分化为“人化的自然”和“天然的自然”,并且推动“天然的自然”不断向“人化的自然”转化等思想。正确理和掌握马克思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掌握古今中外,特别是在现代西方思潮中关于人与自然的种种观点,思想和为我们解决当今生态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使人同自然协调与和谐发展,努力开创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普列汉诺夫把马克思的地理环境理论具体化为地理环境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人类社会起作用,这被认为是对马克思的发展,但他们的思想在四个方面存在差异:一是人与环境的相关点,马克思认为是生产-劳动,普氏认为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是人与环境关系如何变动,马克思用“相互作用”论,普氏用“可变的量”,三是自然向人的逻辑过渡,马克思指出自然与人的本质统一,普氏说明地理环境对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四是人自然矛盾的解决,马克思导向了人的自由和人类解放,普氏却在原地兜圈,其政治上的保守性窒息了理论上的革命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人的实践本质为主题,深入地论述了九个哲学观点:(1)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实践导致异化又克服异化;(3)实践最终促使人趋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4)自然界既是人生存的基础又是人作用的对象;(5)人在社会性的劳动中创造历史;(6)实践也是一种感性的布美的活动;(7)实践的本质力量必然酿成(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统一的)现实的人道主义;(8)哲学辩证法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实践辩证法;(9)实践哲学是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8.
认识能力是人从事认识活动所具备的本领,它具有多种形式,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认识过程是人的认识能力发挥其作用的过程,认识活动与认识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认识的本质是认识本身所具有的根本性质,也是认识能力在其发挥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性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人的实践本质为主题,深入地论述了九个哲学观点:(1)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实践导致异化又克服异化;(3)实践最终促使人趋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4)自然界既是人生存的基础又是人作用的对象;(5)人在社会性的劳动中创造历史;(6)实践也是一种感性的审美的活动;(7)实践的本质力量必然酿成(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统一的)现实的人道主义;(8)哲学辩证法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实践辩证法;(9)实践哲学是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一个古老的哲学思辨命题,也是当前我国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马克思超越了先哲对“以人为本”的传统理解,从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的高度出发,认为“以人为本”就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坚持以“人类”的实践为本;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本;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坚持以每个社会成员的实践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