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又至岁末。回顾是自然的,就如漫漫旅途的一站,过往的足迹会清晰地印在旅人冷清驿站摇曳的灯影中. 我们是科学的旅人,自感背负着“布道”科学的责任,跃然我们仍稚嫩,甚至仍在爬行,但我们相位自己对科学的真诚,所以我们打量1998年的科技,可能那目光充满了稚气,但她绝对至诚,至性。因为科学向来都是至诚至性的产物。 回首九八,科学实改变世界太多。“多莉”的诞生,似乎预示着人类靠漫长的自然进化时代的结束,人,可以自已掌握自己进化,虽然现有的伦理道德无法接受“克隆人”的事实,然而,这一切毕竟发生了。在人类产生的百万年以后,人类将再一次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这个我们早已熟知了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试论STS教育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科学技术研究和教育的社会责任问题科学是涉及普遍性的事物,纯粹的科学研究成果被认为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一般的公众都认为科学和技术对解决人类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科学和技术之间不做区别。并且绝大多数人是通过技术的利益来接受科学的。教育者一般认为,绝大多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病都能被解决,即使暂时不能解决,通过适当的教育也能够解决。这可能是科学家和教育者所持有的共同信仰。最重要的是这种信仰是对未来的一种希望。如果没有这些,我们要做的事情也就没有意义了。科学技术教育的一些问题是同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在当下这个大数据时代,你是否经常被一些推销、诈骗广告光顾,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甚至快递等方式?你是否会疑惑,他们是如何获取信息的?当然,你也可能已经习以为常,因为我们一直就是这么赤裸裸地暴露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没有遮掩,没有秘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信息到底是如何一步步从隐私走向公开化的。我们为网络社群打开了一扇门全球有十几亿人都曾经将自己最私密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4.
如果人类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美国科学记者艾伦·韦斯曼在他的新书《没有我们的世界》中给出了如下的描述:1、几天之后,虱子也消失了这对于已经消失的人类来讲,也许算得上是一个小小的安慰。  相似文献   

5.
“我们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生物吗?”、“有没有外星人?”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科学家,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理论上说,宇宙中除了我们人类以外,完全可能存在其他文明生物,而且其文明程度可能比我们还要发达。我们不妨对宇宙略加推算一下:银河系估计有4000亿颗恒星。如每10颗恒星有一颗拥有行星,就会有400亿颗恒星拥有行星。这400亿颗恒星如果各有10颗行星,就会有4000亿颗行星。这当中又有几颗适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智慧与经验告诉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既然有春播、夏耘,就该有秋获、冬藏,因此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又是今天的推移,所以。伟大的歌德这样告诫我们:“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然而,同样严酷的事实是,有时我们播下龙种,却会收获跳蚤,美好的初衷与丑陋的结果同样令人瞠目结  相似文献   

7.
恐龙变形记 对呀,既然猿猴可以进化成人类,那恐龙也就完全可以变成“恐人”呀!这不,古生物学家研究了一些恐龙时代晚期的化石后发现,这些大块头们竟然真的慢慢在向哺乳动物演化。也就是说,恐龙要是没灭绝,它就很可能像人类一样进化着,最后变成拥有大智慧的“恐人”。  相似文献   

8.
 科研做久了,就发现科学真的是一个无边无际的海洋,未知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且不论化学生物医学等等,单就物理学本身就分支繁多,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深入理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一个人,既然没有分身术,也只好泛起一叶小扁舟,徜徉在科学的海洋中,希望能发现点什么.在一段时期内,探索的主要精力还是要循着一个大致的方向.但偶尔,也许会打打"酱油",做点与主线关系不大的支线任务.而我在博士期间,就打过两次"酱油".  相似文献   

9.
人会找借口的例子无数,无论古今无论中外,比比皆是。在这个世上,找借口无处不在。既然人有时都难免找一找借口,出现这等事,也就无须大惊小怪。问题是有那么一些人的有些借口找得不仅让人可怖,还让人可恨。要除掉(当然只要作哑也行)思想巨子苏格拉底,雅典城邦就借口说他  相似文献   

10.
《奇闻怪事》2012,(12):57
提到美人鱼,你的脑海里可能立即会浮现安徒生笔下那个既善良又让人怜爱的海王的小女儿。最近,一部在国外热播的纪录片告诉你,关于美人鱼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美人鱼不但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而且她们还可能和我们人类有着血缘关系。其实,早在多年以前,老普利尼就在他的不朽名著《自然历史》中这样记  相似文献   

11.
<正>血液给人的神秘感觉,从语言的表达即可以看出。我们称有正义感的爱国人士有"满腔热血",虽然这种形容并无科学根据,因为血液在全身血管中是以一定的速度流动,而且维持一定的温度。但是我们一听到"满腔热血"这个用词,便能完全了解一个人的行为。我们称年轻人的热情冲动为"血气方刚",很显然这种形容词是表示血气会随着年龄而刚强。虽然也没有科学  相似文献   

12.
当阿恩·纳斯创立深生态学的时候,深生态学到底是科学还是伦理学就一直没有澄清.当我们深入对深生态学进行解读时,会发现深生态学其实就是一种关于生态的道德价值判断的学问.既然是一种价值判断,当然就不是自然科学.这种性质的判断.为我们与世界的对话创造了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创造我们的话语体系,打破在此问题上的话语霸权,更好的与世界对话,更好的阐明我们的观点,更好的表达我们的诉求,让世界真正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好的融入世界.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似很深奥,其实也简单。人是自然的一个产物,而且是个年轻的物种。如果把地球的历史比做一天的二十四小时,那么人类是在这二十四小时的最后几秒钟才诞生的。当然,人类的诞生是大自然的一个伟大创造,人有智慧,能创造工具,能积累文化与科学。但他不是宗教中的“上帝”、“佛祖”和“神仙”。正如人很难完全认识自然一样,人也很难完全认识社会与自己,所以人会做错事,会走弯路,需要不断吸取教训,在经验教训中成长。试问离了自然,我们能做什么,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想什么,说什么?有人可能说依靠科学,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科学…  相似文献   

14.
缓慢的民族     
正现在国人造词的能力真叫强。有一种说法叫"龟速",指的是一类人行事缓慢得可以和乌龟相比。前些日子去了趟俄罗斯,回来就想写"缓慢的民族"这个题目,以便给国内同胞作个参考——无论是想去俄罗斯做生意的还是想去旅游的,事先有个精神准备免得到时候失望,因为这个国家的人做事真的是太慢了,慢得会使你兴致全无,连提问的意愿都没有,最后都懒得发火了。既然他们长期以来形成办事慢条斯理的习惯,那么指望其短期内发生大变化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非典”曾无情地向人们袭来,从某个局部表象看,人的生命是那么脆弱。自有人类以来,洪水滔天,猛兽猖獗,火山喷焰,大地倾覆,瘟疫肆虐……不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一次次将人类推向灭绝边缘,就像希腊神话里说的,潘多拉盒子放出来各种妖魔,惟独把美丽的希望封存了。灾难检验着人性。面对灾难,人们谈之色变、怨天尤人、灰心丧气,还是勇敢直面、战而胜之?事实是,人类既然“降生”到这个地球家园,就要生存,就要温饱,同时也渴望发展。潘多拉盒子终究没有封死人类求生、贵生的美丽希望,人类不停地在布满荆棘、陷阱的崎岖道路上艰难前行。灾难是敌人也…  相似文献   

16.
可食用的昆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到昆虫,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害虫作恶多端,给人类带来重重灾难,一种厌恶感油然而生.要说以昆虫为食,甚至作为主要食品,可能更多的人会感到不可思议,少数人可能还会有恶心感.当然,对于那些曾经品尝过烧烤蝗虫美味的人来说,情景并非如此.其实,只要翻开人类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自古以来昆虫在人类食谱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许多地方的许多民族,很早就有吃昆虫的习惯.据巴登哈马尔报导:《动物历史》这本书中有  相似文献   

17.
还原论的方法论原则、实验经验和数学方法 ,促进了近现代科学的产生和蓬勃发展 ,由此上述原则、方法也备受当代众多科学家的推崇 ,且被认为在研究自然时是普遍有效的。[1]但未来的科学认识方法难道应该永远遵循这个范式吗?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一、有什么样的自然观就有什么样的认识方法科学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它是以人的自然观作为预设前提的 ,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认识方法。史前人类没有科学、没有文字而只有口头文化 ,没有现代人关于知识和真理的概念体系和任何自然规律的概念 ,没有因果决定论的自然观 ,也没有近现代…  相似文献   

18.
只要我们把“市场经济”这个概念放在比财富经济学更为宽广的思想境域中来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第一,它是人在社会历史活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可能”出现的一种“人  相似文献   

19.
听着她朴实的语言,眼前这个自称"没有多高境界"的人渐渐被光辉所笼罩,让我们肃然起敬。一旦社会责任充盈一个人的心田,这个人的精神就会上升到另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20.
幽你一默     
正小主持人:我们许多同学都想把自己的作文写得幽默一些,生动一些,可总是幽默不起来,这是怎么回事,老师?这次讲课内容可否给我们讲讲这个?主讲老师:其实,幽默是一种技巧,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简单地说,幽默就是说俏皮话。既然是俏皮话,就得分场合、分对象说,不能乱说俏皮话,乱幽默。不该幽默的你也幽上一默,会适得其反。如果我们写作文时,能适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