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教育模式论、艾略特·突里尔等人的范式理论和卡洛·吉莉根的关爱理论是当代西方很有影响、很有特色的道德教育理论 ,这些德育理论对当代西方的学校德育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确认识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以及这些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问题 ,对于加强我国的德育理论研究以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国外道德教育理论的流派中,具有影响力的有体谅关心、价值澄清、认知发展、完整人格、逻辑推理等流派;纵观各流派发展出现了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以人为本、隐性德育、注重道德价值取向体验、道德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各派道德教育理论日趋融合等六个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马燕 《科技信息》2013,(5):309-309
责任感是一个人道德发展的基本品质,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的关键,是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指标,更是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学生阶段是人生的起歩阶段,是责任感培养的关键时期。本文针对当代学生的责任意识的缺失现状,以德育的实施者为视角,从另一个侧面来探讨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德育实施者本身的责任意识缺失现象的根源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岳荣珍 《甘肃科技》2010,26(14):174-175
面对科技、经济、信息新挑战对学校德育进行了新思考。认为品德教育是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不仅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而且是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文化、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变革,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新挑战。提出只有构筑新型的德育模式,注重解决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品德。  相似文献   

5.
文本式课程是德育的小课程,它只能影响学习者道德发展的一个层面、一个片断,不可能带来人整个道德面貌的变化。学校德育实践需要的是生活化的德育大课程,它包括社会道德文化系统、学校道德生活系统和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系统三个有机组成部分。走向全景式、循环式德育大课程是德育课程走向生命形态、具备生气活力、回归生活场域的应然所向。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在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学校德育在指导思想、德育对象、德育目标、德育范围和德育内容以及德育方法和途径上的弊端是造成中小学德育工作低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陈小平 《广东科技》2009,(16):126-127
当前,我国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教育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亟须应对和解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反映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促进德育的理论创新,注重德育的人本关怀,不断提高德育实效.面对2l世纪的挑战,学校德育如何做到以人为本,使学生成为道德价值判断与道德践行的能动主体,是我国学校德育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德育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表现为德育源于生活的需要、德育反映着生活、生活具有德育的作用、德育理论须植根于生活。但是当前学校德育与生活世界相隔离,使德育失去了生活的根基,致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成为道德知识、道德形式上的教育。因此德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由此学校德育要以生活为根基,改革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培养道德生活主体,加强德育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职德育模式创新是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是当代高职学生道德发展特点所决定的;是革除高职德育弊端的大势所趋;是社会对高端高技能人才迫切需求的必然要求.为了提高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我校提出了分年级分专业德育管理理念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分年级分专业德育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以道德知识灌输为主的规范德育.当代学校德育从远离生命的规范德育向生命本体回归.其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引导个体生命获得意义,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增进师生生命之间自由平等的对话.  相似文献   

11.
论人的道德素质现代化与现代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道德素质现代化以及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当代道德教育的主旋律。人的道德素质现代化不仅指人的道德观念的现代化,而且指道德行为的现代化。现代德育应以促进人的道德素质现代化为中心,即把人作为现代道德主体来培养,以满足主体自身德性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它体现了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和内在价值,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人的道德素质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根本要求。要实现人的道德素质现代化,必须使学校德育现代化。为此,现代德育的构建应注重德育目标的主体性,德育内容的现代性,德育方法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颁布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实话纲要》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贯彻实施如何直接牵涉我国兴衰成败之大事 ,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 ,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高低事关全局。本文就德育的含义、地位、高校加强大学生当前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加强德育教育措施作一些浅显探讨 ,以就教于读者。一、德育的含义及地位1 德育的含义。德育即是道德教育。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定社会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恶的观念 ,通过社会…  相似文献   

13.
学校德育工作,通俗地讲就是做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依据教育理论,我们可以对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如下界定:“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内涵广泛。  相似文献   

14.
道德是生命的本能,它来源于自爱,自爱是爱护生命的表现,由自爱扩大到爱他人是达到道德之境的真正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遵循生命的原则,爱护生命、敬畏生命才是道德的表现。学校德育中漠视生命,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均脱离生命而设置,因而造成了学校德育成效的丧失。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在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学校德育在指导思想、德育对象、德育目标、德育范围和德育内容以及德育方法和途径上的弊端是造成中小学德育工作低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德性的养成与培育,它在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全球化给我国学校德育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又使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学校德育需要从完善德育模式、创新德育内容、改革德育方法与途径、强化德育网络建设及提高教育者素质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学校德育要承担好培养年轻一代德性的责任,必须贴近生活,因为生活是德育的基础、源泉和归宿,德育根植于生活才能有实效。学校德育可以通过从生活价值目标、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情趣、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学生施以具体的指导和培养,夯实年轻一代生活道德基础,增进社会生活和谐。  相似文献   

18.
黄文艳 《科技资讯》2007,(15):177-178
道德品质是后天培养的结果,而不是人的先天本质。要使青少年学生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道德人格,离不开有效的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学校道德德育。在道德价值整合度极高的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个人自我教育,在道德理想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这保证了传统社会学校德育的成功。而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多元化的、变化的社会,每个社会成员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观念,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在当前的社会道德中,原来居于支配地位的道德观念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许多新的人生追求方式悄然兴起,不同社会成员的道德取向纷然杂陈,双重或多元的价值标准并存。这无不影响、感染着初涉社会而缺乏辨别力的学生,使学校这一特殊一元化道德导向阵地开始面临着前所未遇的挑战。本文从德育内涵着手,分析了大学生德育面临的新环境,分别从组织、理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构建高校德育工作新平台。  相似文献   

19.
王婉军 《广东科技》2012,21(7):24+27-24,27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政治与心理素质的教育,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课堂教学作为中职学校实施德育教学的主要渠道,已然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对中职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适当整合了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要素,提出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加强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掘学生内在潜能和创造力,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修养,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社会道德环境中的失德现象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它易于动摇学生的道德信念,并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选择。要破解这一困局,就要突出学校德育对社会的引领性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提高其道德主体能力,并积极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加强师德建设和学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