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宫传春 《奇闻怪事》2011,(12):22-22,28
新时期领导工作环境的最大交化,是舆论环境的交化。由新兴媒体构建起来的新的舆论环境,一方面为党和政府了解杜情民意提供了新平台,为及早预警社会性事件提供了新手段,为加强媒体舆论监督和引导提供了新形式;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改交了过去集中统一的、自上而下的舆论弓l导格局,明显增大了社会舆论特别是两络舆论引导的难度。领导干部要高度关注、努力适应这种新交化,研究新情况,掌握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兴媒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和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
"舆论逼视"是近年来大众传媒运作中出现的一种不良倾向,其实质是媒体对议程设置功能的滥用和传媒社会角色的越位,同时又带有强烈的媒体话语霸权的色彩。"舆论逼视"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媒体对商业利益的追求。该现象会对媒体本身、事件当事人、社会大众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新闻媒介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巨大的覆盖面,不受时空限制,是其他宣传和传播手段无法比拟的,因而使得新闻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领袖和中枢,在社会舆论导向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阐述新闻舆论导向的形成,分析引导失误的成因,强调新闻舆论引导要讲究艺术性,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正式出现在大众视线中的时间为20世纪90年代,于是一种全新的舆论类型--网络舆论应运而生,这种新类型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介对社会舆论的相对垄断、改变了传统的舆论形态,而且还迅速显现出其强势,使我们的生存环境与生活空间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王月 《科技信息》2013,(5):162-162,190
<正>国际上关于"突发事件"有代表性的定义,是欧洲人权法院对"公共紧急状态"的解释,即"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因为突发事件起因复杂,多数情况下突然发生,对社会生产和生活造成危害的程度大,所以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突发事件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引发者",因此在现代媒体环境下研究从政府和媒体的角度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突发事件传播中舆论引导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当代社会已进入一个以符号运行为机制的符号社会,我国公众舆论的表达也呈现出一种鲜明的符号性,具体表现为公众带着一双有符号性色彩的眼镜参与到已经被大众媒体建构过的符号化的公共事件的讨论中。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频发的"宝马撞人事件"的传播社会学分析,对于当前公共舆论表达的符号性倾向现象的产生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在某种程度上加深学界对于公众舆论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会舆论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社会舆论,有着政治、经济的双重属性,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有效控制,具有深远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意义。网络的舆论控制途径,不能局限于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来解决,我们要关心现实中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只有现实社会中的人对现实生活达到了相对的满意程度,网络舆论才不至于走向极端,才不会与主流的舆论相对立,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舆论表现出的就是公众的态度一致的议论,公众是舆论的主体。本文主要探讨网络舆论引导的影响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培养理论认为,现实中人们多样化的价值观因接触传媒而变得与传媒所呈现的意见流相似。大学生通过博客、微博、论坛等多种网络平台,表达对时政要闻、社会热点、网络热词等方面的意见,既反映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又渗透着社会舆论的意识形态。研究发现,影响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因素主要有:网络主体多样化;网络意识多元化;网络公众情绪化;网络环境世俗化;舆论建设技术化。因此,有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针,将培养理论介入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通过搭建网络舆论参与平台、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培养网络舆论结构的正面力量、加大网络舆论引导投入力度等措施,促进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及对传媒的统领。  相似文献   

10.
公众舆论通过多种形式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众舆论影响公共政策的形式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会议、决策听证制度、公众咨询制度,直接的政治参与、人民来信来访制度和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不断完善公众舆论参与公共政策各种方式,可实现公共政策的规范化.科学化与民主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信息传播三个关键性环节着手,分析高校舆论宣传工作在新媒体时代如何从把关人、校园媒体和受众三个方面实现有效传播力,提升舆论宣传引领力,构建良好育人环境,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论生态系统是由网络舆论环境、舆论主体和舆论规则体系所组成的人造社会生态系统。现在我国的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主体构成单一,稳定性不强,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而引发网络舆论事件,影响现实社会的安定团结。善治网络生态系统,除了技术监督、政府引导、主流媒体议程设置和社会道德的约束之外,还必须重视舆论生态系统自身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政府管理过去一直被理解为是一种“权力现象”,政府和人民之间是"统治与服从"的关系。进入当代社会后,社会环境与媒体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公民的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公共舆论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得到了强化,一个公民参与决策的社会正在逐渐形成。现代传媒是将先进技术与丰富信息进行完美结合的传播载体,它是公众与政府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政府官员只有提高媒体素养,才能利用媒体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实现与公众的有效沟通,提升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使命与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巨变的时代为宏观视野,从社会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博弈、媒介技术的开放性、生活方式的休闲走势、主流话语面临的挑战、文化认同与传承的危机等方面,推论新闻传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以此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具体操作的路径:新闻传媒应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主动融汇网络化公共通道,整合新闻舆论监督从而扩张其效力.以谈话节目、公共新闻和媒介活动等蕴含人文关怀的传播样式为例,探讨新闻传媒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的取向与空间.同时,其有效作为、不辱使命的实现程度还取决于新闻传媒是否内外兼修、创造和谐优化的媒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理论模型是新媒体研究得以深入的重要基础。新媒体舆论生命周期理论模型的提出,是基于任何一个热点话题引发的新媒体舆论都经历了从有到无的过程,其演变发展符合舆论酝酿期、爆发期、消解期这样的周期规律。综合舆论形成的相关理论和新媒体舆论事件的实际发展情况,我们采用纵向分析法将新媒体舆论的形成、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议题出现期;(二)新媒体舆论存活期;(三)新媒体舆论归纳整合期;(四)新媒体舆论消散期。据此建立“新媒体舆论的议题出现、存活、整合、消散模型”。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热点形成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影响层面深,需要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其特点和规律,并给予科学而有效的引导,以减少不良信息和负面舆论对社会生活秩序的干扰和破坏、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威胁和挑战。党和政府是舆论引导的主体力量,可以通过建立舆情预警机制、打造网络信息平台、培养“意见领袖”、完善法规制度等方式,掌握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力刻不容缓.文章对《西藏日报》、西藏电视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中国西藏新闻网、中国西藏之声等西藏地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提高新闻信息产品生产能力,丰富舆论引导的内容;实现不同媒体的优势互补,拓展舆论引导的渠道;改进突发事件和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新闻报道,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培养舆论领袖,实现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引导等方面提出提升舆论引导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现阶段的公民道德环境中,还存在封建的人治传统、鱼龙混杂的舆论信息、市场经济的唯利倾向等消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良好的公民道德环境。新时期的公民道德环境各要素,包括行政奖惩环境、法律保障环境、舆论引导环境、风气熏陶环境和教育培养环境在内,要进行系统的优化。具体来说,进行优化要从加强媒体管制、营造和谐气氛以及加强道德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媒是党的重要的执政资源之一.党使用新闻传媒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从一个方面折射出其执政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应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视野中,以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与党的意志、与受众、与舆情、与事实的关系为参照系,解析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两者在新闻真实性方面有着颇为严格的相同之处;对舆情的调查、分析是舆论引导的起点,也是舆论监督的起点;媒体进行舆论引导,必须善待作为引导对象的媒体受众(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的身份,尊重其知情权等民主权利,实施舆论监督,则必须善待作为监督行为的主体的受众(人民群众);两者在体现党的意志方面有着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舆论是社会的皮肤更是社会之公器。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打破了传统的媒体格局,颠覆了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网络舆论的勃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全面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和规律,建立新的舆论格局,促进网络舆论健康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人与媒介的共生关系出发,通过探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尝试为建构网络舆论新格局寻找目标和理论根据,并以期为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建设找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