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设计了一个混合模式的电流变减振器,将其应用于1/4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建立了基于新型电流变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减顺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2.
高亮  杨铭 《科技信息》2007,(9):96-96
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新型减振器技术研究成果,包括电流变液体减振器、节流式磁流体阻尼可调减振器、双筒液压充气减振器、磁性减振器、半主动悬挂减振器等7种减振器的构成及特点。为我国进行车辆减振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将永磁体与传统弹簧并联做成一种新型减振器,克服了单一磁悬浮减振器大距离减振效果不好以及传统减振弹簧的适应范围小等缺点,并将该减振器应用与汽车驾驶舱减振系统中,通过mallab数值分析方法,对该减振系统的减振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比一般隔振系统更好的高频隔振特性。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电流变技术在汽车减振器上的应用.利用电流变流体的流变性能受电场影响的现象,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减振器及其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电流变流体的电场强度,从而改变其流动阻力,可以实现电流变减振器最佳阻尼力的控制以满足车辆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节流口可调式减振器的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设计了一种节流口可调式减振器,阐述了该减振器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对其外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试验检验该减振器的性能,建立了阻尼力与步进电机转角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减振器设计合理,性能稳定,满足设计要求;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相吻合.将该可调阻尼减振器应用于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可以获得良好的振动特性,改善车辆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织机用新型高阻尼减振器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织机用高阻尼减振器的工作机理、产品性能及试验应用。运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橡胶配方和胶圈形状,并用ANSYS软件对减振器的参数作了优化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7.
车辆减振器动力系统实验数据序列混沌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相位随机化产生替代数据的方法对减振器动力系统台架实验和实车实验的数据序列进行分析,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结果表明,具有异常响声的减振器实测数据序列出现混沌现象,而性能良好的减振器实测数据序列没有出现混沌现象.减振器动力系统中产生混沌现象对该系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这为减振器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磁流变减振器现存磁流变液的静置沉降、油封易磨损泄漏和磁路结构不尽合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对磁流变减振器中电磁场的分布进行了重新配置.以Passat B5前桥减振器为设计对象,对磁流变减振器的电磁场用有限元法进行了设计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改进设计后磁流变减振器各项性能设计计算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磁流变液减振器及其振动控制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振动控制领域,基于新型磁流变液材料制成的减振器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应用磁流变液减振器对机械设备进行减振防护是近年来减振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阐述磁流变减振器的类型及技术特点,对比几种常用的振动控制方法的优异性,讨论磁流变减振器的实用价,指出磁流变液减振器是目前减振设备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以电流变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电流变流体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它的数学模型,描述了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阻尼与电场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将压降分成流体粘性阻尼引起部分和控制电场引起部分,该模型为新型电流变流体减振器的力学分析与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隔振系统的悬置阻尼可控对提高交通工具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一种可调阻尼磁流变液悬置的特性,建立了柴油机垂向隔振动力学模型,为降低柴油机垂向激振力的传递,设计出悬置阻尼多状态控制器,搭建了柴油机隔振台架试验系统,并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多状态隔振控制使磁流变液悬置有效隔离了柴油机垂向激振力的传递,在较低转速下其隔振效果明显优于被动悬置。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隔振系统的悬置阻尼可控对提高交通工具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一种可调阻尼磁流变液悬置的特性,建立了柴油机垂向隔振动力学模型,为降低柴油机垂向激振力的传递,设计出悬置阻尼多状态控制器,搭建了柴油机隔振台架试验系统,并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多状态隔振控制使磁流变液悬置有效隔离了柴油机垂向激振力的传递,在较低转速下其隔振效果明显优于被动悬置。  相似文献   

13.
对基于涡旋谐振环的AMC结构引入介质损耗,得到了一种“完美”吸波体,实现了单一频点2 GHz下较强的窄带吸波;然后加载集总参数元件拓展吸波体的频带宽度,在低频超宽带1.7 ~ 2.2 GHz范围实现了90%以上的吸收率,并对其吸波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将宽带吸波体敷设到开缝腔体内壁上抑制腔体谐振,解决了屏蔽腔体的高谐振问题,开辟了超材料的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4.
电流变液体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其流变性质能迅速发生变化的一类流体,基于这一原理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电流变液体减振器,电流变流体 减振器的机械结构对充分体现电流变效应的功能,实现振动的有效控制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新型电流变流体减振器的结构和阻尼特性,该设计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计算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具有吸声系数高、吸收频带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噪声控制的各个领域。根据马大猷的微穿孔吸声理论,总结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原理,并用基于此理论的计算结果与在低频、中频驻波管中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采用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进行汽车发动机隔声降噪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具有良好的降噪功能。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的初步研究,为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几种特殊弹性参数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振动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考虑悬置元件的角变形刚度和发动机前端驱动风扇的传动带弹性约束作用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分析模型。以几种常见车型为例计算了考虑悬置元件角变形刚度前、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同时计算了系统的各阶固有振动频率关于传动带的等效刚度和安装角度参数的变化历程。结果表明:在考虑角变形刚度前、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振动特性的变化很小;当传动带的刚度逐渐增大时,系统的最高阶振动模态(以侧倾振动为主)频率显著提高;传动带安装角度的增加使第2至6阶固有振动频率产生较大变化。因此,在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振动特性的计算过程中一般可以忽略悬置元件角变形刚度影响;而传动带的弹性约束作用则可能显著影响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在建模和计算的过程中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7.
唐瑞琳  巩磊  王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6):6889-6897
为足够真实地仿真飞机的地面运动,在不简化起落架结构形式和受力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时效性、高逼真度的起落架动力学建模方法.本文模型通过计算每个起落架的机轮触地点、缓冲器压缩行程和压缩速率、缓冲器受力及地面摩擦力,能得到所有起落架相对于飞机的力和力矩.将其与气动、发动机集成后,可模拟飞机任意状态下的地面运动.仿真结果表明:该起落架动力学模型可实现落震、转向、刹车等起落架基本功能,能有效反映飞机地面运动的真实特性.本文模型加载到带运动平台的飞行模拟器后,飞行模拟器可提供给飞行员逼真的起降感受.  相似文献   

18.
对一种新型可压缩液体汽车减振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其内特性的数学模型,提供了该减振器外特性试验数据。可压缩液体减振器由于腔内充满可压缩液体,其动作连续可靠,增强了外特性的抗畸变能力。  相似文献   

19.
磁力轴承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磁力轴承的基本原理、优越性、分类、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特别是磁力轴承在转子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电磁动力吸振器;提出电磁动力吸振器固有频率控制的新方法—间隙控制法,即保持电磁铁线圈电流不变,只通过调整电磁动力吸振器与转子之间的间隙来改变动力吸振器的固有频率;详细论述了采用间隙控制法的间隙控制型电磁动力吸振器的结构和原理。通过分析刚度计算公式,表明采用间隙控制法的电磁动力吸振器,固有频率调节范围宽,系统功耗小,响应速度快。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前减震器阻尼特性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摩托车前液压阻尼减震器结构、受力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简化的物理模型 ,建立了基于结构参数的减震器阻尼特性数学模型 ,分别给出了减震器各腔中压力在复原和压缩行程中的变化规律和计算公式 ,利用计算机模拟了实际的 1 2 5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外特性曲线 ,并与实测的示功图、速度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这为减震器性能的优化和结构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