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Lc-NKlysin-1是从海洋鱼类——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中获得的抗菌肽,为进一步优化该抗菌肽和研究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本文截取了其N末端的12个氨基酸残基,设计并合成了抗菌肽Lc-NKlysin-1a,同时,通过琼脂板打孔法,对其抗菌活性,不同温度、pH值、盐浓度等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其溶血活性,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其抗菌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其对细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菌肽LcNKlysin-1a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铜绿假单胞菌、抗链霉素大肠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抗链霉素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好,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在15.62531.25μg·mL~(-1)之间;相对于Lc-NKlysin-1,Lc-NKlysin-1a的抗菌活性明显增强;Lc-NKlysin-1a在15.62531.25μg·mL~(-1)时,其溶血率为3.80%7.37%,溶血活性较低;Lc-NKlysin-1a对温度、pH和盐等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稳定性高.此外,通过扫描电镜还观察到,抗菌肽Lc-NKlysin-1a作用于细菌后细菌的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其细胞膜出现了褶皱和塌陷的现象,最终导致了内溶物外泻而死亡.改造后的抗菌肽其相对分子质量小,活性高,稳定性强,更易于被开发成抗菌肽类药物.  相似文献   

2.
迷迭香酸的抗菌机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了解迷迭香酸的抗菌活性及抗菌机理,采用平板生长抑制法,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抗菌活性及其抗菌机理。结果表明,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抗菌活性,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大于对大肠杆菌的活性;迷迭香酸可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还原糖和蛋白质的渗漏而影响细胞代谢,通过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而影响DNA复制,从而发挥了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Ag微球配合物抑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微球壳聚糖银配合物,并研究了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能力.结果表明:合成微球壳聚糖银的颗粒在100~200μm,微球壳聚糖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情况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情况好,在6 h下对大肠杆菌的最大抑菌质量浓度为4.8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大抑菌质量浓度为6.4 mg/mL;12 h下,在4.8 mg/mL时达到了对大肠杆菌的最大抑菌量,5.6 mg/mL时达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大抑菌量.  相似文献   

4.
制备邻羟基苯甲酰化壳聚糖(OPC)、间羟基苯甲酰化壳聚糖(MPC)、对羟基苯甲酰化壳聚糖(PPC)、3,5-二羟基苯甲酰化壳聚糖(DPC)、3,4,5-三羟基苯甲酰化壳聚糖(TPC)、O-(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QACS)和O-(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N-对羟基苯甲酰化壳聚糖(QAPPC)7种壳聚糖衍生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产物的结构,并测试产物的抗菌活性和抗生物被膜活性。结果表明:产物的抗菌活性和抗生物被膜活性排序为PPC>OPC>MPC;质量浓度为0.5 mg·mL-1的PPC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抑菌率分别为78.2%,100.0%,质量浓度为2.5 mg·mL-1的PPC对E.coli,S.aureus形成的生物被膜的清除率分别为75.3%,87.7%;将对羟基苯甲酸接枝到QACS的氨基上,制备的QAPPC的抗菌活性和抗生物被膜活性均优于QACS和PPC,酚基和季铵盐具有协同抗菌效果;质量浓度为0.5 mg·mL-1的QAPPC对E....  相似文献   

5.
黄精多糖的抑菌和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黄精多糖的抗菌活性和抗炎作用.实验表明:黄精多糖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副伤寒杆菌、白葡萄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抑制二甲苯引起小鼠的耳肿胀,与NS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半枝莲不同粗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并初步确定其抗菌活性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甲醇冷浸法、乙醇热回流法及微波萃取法提取粗提物,96孔板培养法测定不同粗提物对的体外抑菌活性;将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萃取物组分,通过比较其抑菌活性初步确定半枝莲的抗菌有效部位。结果三种提取方法中,微波萃取法浸膏得出率最高;半枝莲的各粗提物对普通菌在2 mg/mL下未见抑制活性,但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ATCC33591和43300)半数抑制浓度(MIC值)达到2mg/mL;粗提物的萃取组分尤其是乙酸乙酯相,表现出广谱抗菌活性,其对各种菌株的半数抑制浓度大多在0.5~2 mg/mL范围,石油醚相对变异链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强,MIC值达到0.125 mg/mL。结论半枝莲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对耐药菌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并且初步确定抗菌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相,这为半枝莲抗菌应用的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沙角衣藻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沙角衣藻(Chlamydomonas sajiao Lewin),用比浊法测定7种细菌和7种植物病原真菌在其中的生长量.结果显示,沙角衣藻对供试的7种细菌与7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高效抗菌活性,并随藻体浓度的增加抗菌活性而增强.对各菌的抑菌效果表明:对细菌的起始抑制浓度为0.2×10-3 g/mL~0.5×10-3 g/mL,完全抑制浓度为30×10-3 g/mL~40×10-3 g/mL;对真菌的起始抑制浓度为1.5×10-3 g/mL~2×10-3 g/mL,完全抑制浓度为6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以乙醇浓度、液料比和超声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以黄精多酚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精多酚的提取条件;以盐酸四环素为对照,采用96孔板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来评价黄精多酚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黄精多酚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2%,液料比22∶1mL/g,超声时间51min,在此条件下黄精多酚提取量达到20.02±0.27mg/g,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1.00%,说明提取方法可行。体外抗菌实验表明,黄精多酚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其MIC和MBC分别为50mg/mL和100mg/mL。响应面法优化的黄精多酚提取方法科学、合理,且提取的黄精多酚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紫外化学复合诱变法对纳豆菌原生质体进行诱变,以期获得高抑菌活性的优良菌株.结果表明,在溶菌酶质量浓度为0.3mg/mL、酶解时间为40min、酶解温度为35℃、酶解pH为7.0下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达到最高.通过紫外化学复合诱变,得到一株高抑菌活性菌株.与原菌株比较,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提高了19.7%,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提高了19.5%.连续传代培养10代,抗菌活性稳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甘肃产4种香茶菜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对6种常见微生物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二萜wangzaozin A和leukamenin E抑制革兰氏阳性菌(G~+)的活性明显强于weisiensin B、rabdosin B和epinodosin,其中epinodosin活性最弱;但5种二萜抑制革兰氏阴性菌(G~-)大肠杆菌的活性弱于3种三萜(熊果酸、3β-乙酰熊果酸和二羟基熊果酸);3种三萜中熊果酸和3β-乙酰熊果酸对G~-菌大肠杆菌有抑菌活性,但对3株G~+菌无抑制作用,而二羟基熊果酸却对G~+菌以及G~-菌均显示了抑制活性,并且,二萜和三萜化合物对G~+菌和G~-菌具有互补抑菌效应;另外,2种黄酮化合物胡麻素和欧槲寄生甙乙,以及甾体化合物β-谷甾醇和胡萝卜甙未显示抑菌作用.表明二萜和三萜不同分子结构决定了其不同的抗菌活性、其互补及抑菌效应,揭示了香茶菜属植物抗菌功效可能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小分子肽,具有广谱性、高效性、稳定性等特点,其本身不易产生耐药性.耐药性细菌的出现致使现有抗菌药物对细菌感染治疗的疗效低下或无效,形成的危害日益严重,抗菌肽作为最有希望代替抗生素的新药制剂倍受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介绍了抗菌肽的发展,并重点阐述了最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抗菌剂及其抗菌机理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抗菌剂包括无机、有机和天然生物抗菌剂三大类型.无机抗菌剂以新型光催化型和载银的纳米复合型抗菌材料为主要发展趋势,其中光催化型无机抗菌剂依赖光致激发的强氧化自由基而起杀菌作用;载银等金属离子型抗菌剂通过与活性基团如巯基键合或置换金属离子辅基等方式使微生物的生命活性物质失活而起抗菌作用.有机抗菌剂则以开发专效于生物分子(如微生物代谢酶、膜受体等)的抗菌剂为其拓展方向,其通过作用于细胞壁和细胞膜系统、生化反应酶、遗传物质等达到抗抑或杀菌作用.天然生物抗菌剂可来源于所有生物体,主要包括多糖、多肽及糖肽聚合物类物质,是未来抗菌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它们作用于微生物胞外结构层或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影响微生物的运动、跨膜物质运输或生化反应等.不同的抗菌剂对同一种病原菌有不同的抗菌作用机理和有效性,同一种抗菌剂对于不同的病原菌也有不同的抗菌作用机制和抑制范围;得到既长效又广谱、既高效又安全的抗菌剂,对其抗菌机理的研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无机纳米抗菌剂用于医用无菌纱布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无机纳米抗菌剂的杀菌机制,其相对于传统的抗菌剂具有优良的综合品质,指出使其与医用纱布进行复合以制备安全、高效、广谱的抗菌纱布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还介绍了无机纳米抗菌剂与纱布进行复合的方法以及作者目前的一些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抗菌肽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和广谱抗菌等特点。由于抗菌肽具有全新的抗菌机制,所以.它不仅能抗多种细菌和真菌,而且还抗原虫、病毒和肿瘤细胞。抗菌肽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科学研究热点,在动植物转基因工程及药物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Amino - functional silicone oil was used as a raw material to synthesize antimicrobial agent by means of alkyla-tion. Through synthetically judging every possible influential factor, a new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synthesize antimicrobial agent CL under moderate condition. Then, antimicrobial agent CL was emulsified with surfactants AEO - 9 and AEO - 3 in appropriate proportion. Practical properties of antimicrobial fabric were tested.  相似文献   

16.
抗菌肽是一种阳离子、两亲性的膜活性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改变膜渗透性,且对宿主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较小的特点.近年来研究表明,抗菌肽最基本的作用方式是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因此抗菌肽膜作用机制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研究抗菌肽与细菌细胞膜的相互作用,根据细胞膜磷脂成分的差异,以脂质体模拟细胞膜的模型,逐步成为抗菌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对脂质体模型在抗菌肽结构、功能以及膜作用方式等研究中的作用、意义和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以明胶和硝酸亚铈为原料,在水溶液体系中制备了明胶铈配合物,并采用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定性实验证明了配合物的抑菌性,系统研究了明胶铈配合物浓度和体系p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的影响规律及其抑菌持久性。结果表明,明胶铈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功能,且抑菌活性随配合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配合物的抑菌效果在48h内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8.
不同处理的壳聚糖膜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处理工艺制备的壳聚糖膜对细菌、酵母、霉菌的抗菌效果,抗菌检测表明壳聚糖膜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酵母和霉菌等典型菌种的抑制效果是明显的,尤其是壳聚糖酸处理膜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抗菌效果最好,没有经过碱处理的壳聚糖膜的抗菌性能明显优于经过碱处理的壳聚糖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短小芽孢杆菌LYMC-3菌株对稻瘟病、黄瓜枯萎病及棉花黄萎病等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测定LYMC-3菌株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检测其抑菌谱,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LYMC-3菌株对松球壳孢菌(Sphaeropsis sapinea)、松树脂溃疡病菌(Fusarium circinatum)、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拟茎点霉(Phomopsis macrospora)、七叶树壳梭孢菌(Fusicoccum aesculi)、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heae)、山茶炭疽菌(Guignardia camelliae)、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orella)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筛选出抑菌活性最强的病原真菌,进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结果】LYMC-3菌株对8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带长度及抑菌活性大小依次为:拟茎点霉>拟盘多毛孢>葡萄座腔菌>松球壳孢菌>七叶树壳梭孢菌>金黄壳囊孢菌>松树脂溃疡病菌>山茶炭疽菌。LYMC-3菌株发酵滤液对拟茎点霉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0.36%,对其分生孢子24 h萌发抑制率为88.16%。【结论】短小芽孢杆菌LYMC-3菌株抑菌谱广,其发酵滤液对拟茎点霉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浓度土壤菌悬液涂平板法筛选出45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以其中一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将其鉴定为兵马俑芽孢杆菌,并命名为Bacillus bingmayongensis HS-15;分别用点植法和平板对峙法检测HS-15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发现,该菌株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一株广谱微生物拮抗菌;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28 ℃发酵20 h时,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经透析袋处理,抑菌活性没有变化,而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初步推测抑菌物质为蛋白质类.本研究丰富了产抑菌活性物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为天然防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