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体育城市评价指标及标准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运用特尔菲法构建一套适合我国特点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8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和69个三级指标.运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现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北京距离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标准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进一步分析北京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提出加快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提高北京体育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及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理论支撑,为国内其他城市建设体育中心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邓爱华 《科技潮》2011,(2):27-27
论坛旨在搭建一个能够促进国际和国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借鉴国际低碳城市建设经验,推动北京低碳领域的产业与技术发展;同时有助于解决在实施北京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袁圆 《科技智囊》2010,(2):20-27
<正>在前不久闭幕的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刘淇在其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建设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来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北京要成为世界城市的一分子,这对于北京市民来说是一个令人无比振奋的消息,但同时,这也对北京的城市建设,尤其是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在推动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主要通过体育文化的生物价值来促进人自身和谐发展,通过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通过体育文化的人文价值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可以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入手,促进和谐校园的共建.  相似文献   

5.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历史.国际新兴科技城市,是世界城市发展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脱颖而出的崭新城市形态,是在大力发展当代先进科技生产力的基础上推动与促进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科技先导型城市.对一座城市而言,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经济较发达的苏州,加快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就能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相似文献   

6.
韩国栋 《科技信息》2011,(6):286-286
许多国家发展体育的经验证明:在一个国家经济能力许可范围内,发展体育对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发展体育也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加快城市的发展,同那些需要大量资金和高科技的其他经济部门相比,通过发展体育来发展经济和提升城市化进程,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7.
《杭州科技》2013,(6):56-59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许多城市把发展设计产业作为“立市之本”,如北京提出“创意设计产业塑造活力北京”,上海提出“建设亚太地区领先、全球知名的设计之都”,深圳提出“建设中国设计之都”,无锡提出“创立亚洲设计中心”,各地正在积极推动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成功申办2014年的青奥会,青奥会在南京的筹办将对南京的城市体育产生重大影响,青奥会对城市体育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实现奥林匹克精神在广大青少年中的传播;2)转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3)普及奥林匹克教育,繁荣群众体育;4)刺激消费,拉动体育产业快速增长。通过筹办青奥会,南京的城市体育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纽约、伦敦、巴黎等全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新时代加快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认为:上海体育产业存在体育赛事格局有待升级、体育场地设施有待完善、体育资源配置能力有待突破、体育科技支撑有待加强等差距;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进体育产业品牌化发展、提高体育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建设充满活力的体育科创中心、推动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服务型政府导向与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9月,云南省政府确定要把大理建设成为滇西中心城市.作为边疆民族聚集省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大理既有自身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性因素.要扬长避短,增强城市实力,成为拉动滇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就必须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从政府自身的建设开始,推动行政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改革,促进滇西中心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综合国力日益发展的农业大国,随着国民体质的不断下降,国家越来越关心民众的身体健康问题,相距地提出了许多相关政策,提出了全民健身纲要,本文提出要想实现全民健身,应该在借鉴城市实施成功条件下进行农村体育人口的提高,以此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作者提出加快佳木斯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推动体育人口的增加;加快农村体育组织的完善;加快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等来提高佳木斯农村体育人口的数量.  相似文献   

12.
郭剑峰 《科技潮》2011,(6):12-15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和实施,将有助于北京继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北京模式"。必须从事关首都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化改革,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进一步建立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体制和机制,这既是加快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首都经济优化升级的紧迫要求,也是把北京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和国际创新枢纽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3.
李克雷  李晓亮 《科技信息》2011,(26):242-242,244
承德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众多,多次组队参加河北省及全国各种赛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何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加快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分析承德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入手,探寻其发展对策,以期为承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体育是人们追求进步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加强体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核心,加强我国城市体育的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体育的良好开展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探讨了城市体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并为开展城市体育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体育是人们追求进步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加强体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核心,加强我国城市体育的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体育的良好开展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探讨了城市体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并为开展城市体育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从东营市举办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的优势分析人手,深入探讨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的举办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城市文化、经济、城市建设的实际影响.研究表明:大型体育赛事对提升黄河三角洲地区城市知名度,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促进竞赛型体育旅游产业以及带动黄河三角洲地区城市建设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郭瑞 《科技信息》2007,(34):243
社区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社区体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社区体育的发展程度,标志着我国社会的文明程度。社区体育建设与发展研究既是我国社区建设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今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体育发展热点问题。面向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社区体育建设,需要吸收人文奥运的精神理念,以和谐促发展。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将为奥运会的举行营造高质量的人文环境、推动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建立和谐社区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分析南安市城市发展现状和加快省级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入手,着重从促进产业和科技紧密结合,推动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壮大支柱产业,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设省级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消费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中央政府对消费领域的控制从政策引导逐渐转向空间引导。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空间抓手。在综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理论起源和梳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践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广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基础条件与现实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培育建设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传统内陆腹地,河南省在"十二五"时期通过建设郑州航空港国际枢纽,在供给侧提供新的生产要素,促进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2.9%,创造出"对外开放靠蓝天"的新模式.2016年,河南省多项国家战略获批,战略叠加效应凸显,发展动能提升.结合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河南省明确提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目标,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战略导向.研究认为,要实现这种战略目标,就要毫不动摇地推动中原腹地成为开放发展前沿,毫不动摇地构建双向开放新体系,毫不动摇地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重点抓好五大战略举措: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提升郑州航空港开放发展优势,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开放式创新,积极探索自贸区建设之路.通过全面开放,河南正在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发展的前沿,成为内陆地区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