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岩心、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南图尔盖盆地北诺扎里油田中侏罗统DOSHAN组沉积相进行研究,首次在南图尔盖盆地阿雷斯库姆坳陷侏罗系Doshan组(J2ds)中发现一套冲积扇入湖形成的扇三角洲相沉积体,进一步可识别出3个亚相和6个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碎屑流微相最为发育.沉积演化规律:随着湖平面缓慢上升,东北及东南两大物源区逐渐向后退却,扇三角洲平原亚相面积逐渐减小,代之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扇三角洲前缘碎屑流及水下分流河道延伸距离亦逐渐变短.扇三角洲前缘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砂坝砂体物性最好,是最有利的油气储集体,前扇三角洲暗色泥岩可作为重要的烃源岩和盖层.  相似文献   

2.
板桥油田板二油组扇三角洲沉积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骅拗陷板桥油田板二油组扇三角洲沉积的古沉积背景和沉积特征的研究,将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河道间和席状砂微相。认为其中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度大,分布范围广,物性好,是区内重要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3.
张琳璞  王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7):7221-7230
孤岛凸起北部地区沙三中-上亚段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层系,通过系统岩心观察和测井相分析,改变了以往研究区以孤岛凸起为物源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沉积的认识,认为沙三中-上亚段主要发育中-细砂岩、粉砂岩,同时测井曲线可见明显反旋回特征,表现为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沉积特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道间、河口坝、席状砂沉积微相。应用三角洲前缘沉积模式,通过连井对比、古地貌恢复及地震均方根(root-mean-square, RMS)与振幅融合属性砂体刻画,明确了沙三中-上亚段4~1砂层组的砂体平面展布,绘制了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认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有利砂体呈朵叶状分布,由南东向北西延伸。研究结果为孤北地区油气精细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使砂体钻遇吻合率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黄骅拗陷板桥油田板二油组扇三角洲沉积的古沉积背和沉积特征的研究,将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河道间和席状砂微相。认为其中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度大,分布范围,物性好,是区内重要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5.
研究滇西新生代盆地新近系芒棒组沉积相与铀成矿的关系,为找矿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户撒盆地6口钻孔岩心的岩石学特征、粒度特征、垂向序列、沉积构造等分析,在赋矿层位芒棒组下段识别出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4种沉积相及对应的10种亚相和18种微相。铀矿化层位主要位于冲积扇扇中辫状河道和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前扇三角洲-湖相泥岩与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构成了有利的"下泥上砂"赋铀岩性组合。认为冲积扇体系发育的曼统-万明小寨、皇泽寺-小寨地区和扇三角洲体系发育的东部陡坡带为铀矿勘查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6.
南图尔盖盆地Kumkol油田上侏罗统库姆科尔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Kumkol油田上侏罗统库姆科尔组属于中石油海外新近认识区块,为解决油田开发中遇到的地质问题,通过对大量取心井的岩心观察描述和测井、录井、岩石薄片鉴定资料等的综合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南图尔盖盆地Kumkol油田上侏罗统库姆科尔组的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物源方向、古生物和沉积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上侏罗统库姆科尔组为一套河流入湖形成的三角洲沉积,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南部,区内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河口坝等微相类型.纵向上,从J3至J2期为湖平面的上升过程,三角洲沉积的规模呈逐渐减弱的趋势.J1沉积期,湖平面相对下降,物源供应充足,为区内三角洲沉积的主要发育期,水下分流河道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7.
以岩心和测井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沈84块沙三四段的岩石类型及其组合、沉积韵律、原生沉积构造、砂岩的粒度分布特征、古生物化石及砂体形态等沉积相标志的研究,确定其为一套扇三角洲相沉积,可进一步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及前扇三角洲三个亚相.区内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体,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边部、河间薄层砂、前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间等微相类型.此外,以单井微相分析为基础,结合大量的地球物理测井及录井资料,研究了区块内沙三四段四个油层组、30个小层、63个单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洛带气田蓬莱镇组储层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浅层气藏为多层系的岩性圈闭气藏类型,气藏的分布及气井产能严格受储层沉积微相制约,建立沉积微相与储集性之间的关系对气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储层的钻井岩心、录井及测井沉积微相特征分析,认为主要存在11种岩性相类型及其Ⅰ~Ⅲ类岩相序列组合.蓬莱镇组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由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决口河道和决口扇、水下分流河道间、前缘河口砂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及前三角洲7个沉积微相组成.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是气藏主要储层的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9.
针对扇三角洲前缘砂砾岩体层间物性变化大,优质储层难以预测的关键问题,在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利用地震岩性学、地震地貌学及地层切片技术,结合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风南地区百口泉组扇三角洲沉积相展布特征和充填过程进行了识别与描述。建立了玛湖凹陷西斜坡三叠系百口泉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6个四级层序。识别出研究区内百口泉组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河道间,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水道、河口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及相应的测井相特征,通过岩性标定指出储层砂体与地震振幅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四级层序格架内的地层切片技术,明确了百口泉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演化充填过程,指出了研究区内扇三角洲前缘优质储层的分布范围以及下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双河油田 1 - 3层系储层河控扇三角洲沉积微相进行了细分研究。研究区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远砂坝、前扇三角洲泥共五种沉积微相 ,不同的微相见于不同钻井中的不同流动单元中。研究区可作为储层的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前缘席状砂砂体及远砂坝砂体。不同类型的砂体由于其形成环境不同 ,其物性和分布有较大差异。沉积微相明显地控制着储层的物性和平面展布。从整个层系看前缘席状砂微相始终控制着剩余油储量 ,应作为挖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咸化湖盆过渡相组(三角洲前缘与浅湖亚相)沉积特征与淡水湖盆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骨架砂体微相类型、分布等方面。研究其沉积控储机制,既是对湖盆沉积学理论的重要发展,也对中国陆相盆地碎屑岩油气勘探开发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应用大量岩芯、测录井及铸体薄片资料,分析了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下油砂山组(N21)与上油砂山组(N22)三角洲前缘浅湖沉积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咸化湖盆三角洲前缘浅湖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与滩坝两种储集砂体沉积微相类型。两者在沉积构造、粒度分布、微观组构及测井曲线叠加样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沉积微相是优质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与湖盆水体咸化程度共同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分布。咸化湖盆碎屑岩储层整体成分成熟度偏低,以原生孔隙为主,溶蚀作用较弱,次生孔隙相对欠发育。强烈的早成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增加了岩石的抗压能力。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岩石粒度与胶结物含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研究区砂体成因机制不明确的问题,对辽河西部凹陷A区块于楼油层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应用丰富的岩芯、测井及粒度等资料,对沉积相特征、平面展布及时空演化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间砂、水下分流河道间泥及前缘席状砂5种微相。目的油层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呈条带状沿北西南东向展布,整体上表现为基准面下降的水退旋回。从下至上,y24I小层表现为基准面上升后又下降的震荡过程,y23I小层表现为基准面上升的过程,而y12I小层表现为基准面下降的过程。储层非均质性受沉积展布与沉积演化的影响。通过对研究区沉积体系的精细解剖,为"相控建模"和进一步的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地质基础,为开发方式的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庆萨尔图油田北部萨尔图油层组是重要的含油层段。以前一直认为萨一油层组是三角洲外前缘亚相,发育大面积的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不发育。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和井网的加密,本文根据岩心、测井曲线等特征认为,萨一油层组具有明显水下分流河道特征,为三角洲内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席状砂间微相、席内缘微相、席外缘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区分三角洲内、外前缘亚相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区沉积特征,建立测井相模式,给出了萨一油层组平面微相中典型水下分流河道的特征。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外前缘席状砂在砂体形态、规模、分布面积、连续状况及储油物性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别,在开发方案及开发效果上具有不同特征。这一认识上的转变将为萨一油层组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为油田剩余油评价提供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下寺湾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在深湖相泥岩中发育巨厚的含油浊积砂体,拓宽了油气勘探领域。长7油层组主要发育浊积扇沉积中扇亚相、外扇亚相,中扇亚相可以识别出辫状水道、水道间漫溢、无水道席状砂等微相,其中辫状水道是主要的储集砂体;长7浊积扇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沉积物继续滑落至深湖区形成的湖底扇沉积,受控于湖盆底形及其前缘分流河道,呈宽缓带状东北-西南向展布。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油层浊积沉积体系特征,垂向演化规律和有利储积砂体的分布规律研究,对指导和加快长7油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三叠统克拉玛依上亚组为非常规资源主力储集层,厘清其沉积相特征和识别建立沉积模式对指导该地区的非常规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吐孜阿克内沟地区露头剖面进行详细观察和精细测量,在克拉玛依上亚组利用露头直观性划分出石炭系、克拉玛依上亚组与侏罗系八道湾组地层界限,并详细分析了沉积构造特征、粒度特征、沉积相类型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克拉玛依上亚组存在滨浅湖吉尔伯特型扇三角洲沉积的证据。克拉玛依上亚组岩石粒度下部较细,向上部逐渐变粗,具明显的三层结构(顶积层、前积层、底积层);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进一步划分出辫状河道与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与前缘沙坝、前三角洲泥等沉积微相。通过对克拉玛依上亚组顶部露头实测,识别出9个单层组,明确了沉积相在横向空间的变化及砂体展布规律,建立了该区滨浅湖吉尔伯特型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含水老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油水关系分布进一步复杂化,随着油气藏开发的不断深入,剩余油分布越
来越分散,相关地质研究越来越细。剩余油分布不但受储层物性、砂体分布、构造的影响,同时也受注采井网与砂体配
置关系的影响,因此注采井网与砂体如何进行配置的研究成为老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冀东高
深南某断块为例,建立了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地质模型,在搞清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研
究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储层物源方向对注采井网、井位的影响,提出了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类型的注采
井网部署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古城油田(X)区块核三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古城油田X区块核三段Ⅳ、Ⅴ、Ⅵ油组沉积相进行研究.从泌阳凹陷整体出发,通过岩心颜色、岩性、构造、层理分柝,结合测井相、单井沉积微相分析和骨架井联井剖面相研究,认为研究区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席状砂、分流间湾微相.最终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相模式.  相似文献   

18.
侏罗系储层为塔北隆起重要储层之一.储层分布主要受沉积环境的控制.塔北隆起侏罗系地层可划分为两个层序——层序1(JSQ1)、层序2(JSQ2).两个层序均由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位体系域组成.地层沉积环境主要为辫状三角洲、氧化宽浅湖泊环境.侏罗系地层为一套辫状三角洲—湖泊—河流相沉积,自下而上构成4个油组.储集砂体主要为辫状三角洲的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次为滨、浅湖沙滩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以中—粗砂岩为主,砾岩含量高,原生粒间孔发育,次生孔隙亦发育,储集性能好;滨、浅湖砂坝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原生粒间孔不发育,次生溶孔亦不发育,储集性能差.垂向上,JⅣ油组优于JⅠ、JⅡ、JⅢ油组,JⅠ、JⅡ、JⅢ三个油组的储集性能相近;平面上,优质储层分布于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中,相对较好的Ⅱ类储层分布于哈拉哈塘凹陷的HA4井区;Ⅲ类储集层分布于南喀—英买力、轮南低凸起、库尔勒鼻隆;Ⅳ类差储层分布于轮台断隆.  相似文献   

19.
春风油田沙湾组储层特征及储集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风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车排子凸起的东北部,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在地层精细划分对比及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岩心、薄片观察,结合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压汞曲线等实验数据,对春风油田沙湾组一段1砂组展开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沙湾组一段1砂组N_1s_1~1层主要为棕褐色含砾不等粒砂岩,经鉴定认为属于岩屑质长石砂岩,目的层自下而上呈现出底砾岩→粗砂岩+含砾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三层结构;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大孔粗喉型及大孔中喉型为目的层油气主要富集型孔隙结构;常见碳酸盐胶结,不同井区不同相带下碳酸盐含量差异较大,为影响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