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柳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及染色体的变化和异常行为,为进一步开展柳杉的生殖生物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柳杉的雄球花(小孢子叶球)为材料,采用压片法研究柳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变化规律。【结果】柳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类型为同时型,其进程一般开始于10月中下旬并持续到11月上旬。观察发现柳杉雄球花外观颜色的变化与减数分裂进程有关,同一侧枝上柳杉雄球花的发育不一致,同一花序中的不同小孢子叶球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也不同步。通过观察柳杉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发现存在单价染色体、不等价二价体、滞后染色体、分裂不同步、不均等分裂、异常四分体等异常现象。【结论】柳杉雄球花外观颜色的变化与减数分裂进程密切相关,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存在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杉木传粉生物学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观察了杉木雌、雄球花在树冠上的分布规律及开花,传粉的全过程,发现雌球花主要分布在树冠中,上部,即Ⅰ~Ⅳ年龄段,约占总量的77%,雄球花的分布趋势与雌球相反,在相应部位仅为总量的40%,雌球花开放期约7d,可授期3-5d。雄球花的撒粉期与雌球花的可授期是吻合的,传粉过程中对花粉撒落的定量测定表明:睛朗、干燥的天气伴随一定的风力是花粉传播的必要条件,对授粉后幼果的发育及胚珠所接受花粉的多寡与种子发育的  相似文献   

3.
从花粉母细胞发育进程的细胞生物学特征角度观察鹅掌楸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利用压 片法,通过连续的采样,研究了鹅掌楸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规律。结果表明:鹅掌楸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与一般植物的 PMCs减数分裂相似,其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2n=2x=38。另外,可通过鹅掌楸花芽的外形观察初步判断其发育的阶段,估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进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与花蕾长度的对应关系,并确定诱导2n花粉的最佳时机,以麝香百合雷山(Lilium longiflorum ‘Le ishan’)的幼嫩花蕾为材料,观察了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结果表明:同一花蕾花粉囊里的花粉母细胞大多处于同一分裂时期。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在间期复制一次后,经历连续两次分裂,最后形成具有单倍染色体数目的花粉粒,属于连续型胞质分裂。花蕾长度与花粉母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具有对应关系,是估计花粉母细胞发育时期较为可靠的指标。当百合花蕾长度为1.0~2.5 cm时花粉母细胞分裂处于旺盛期,花蕾长度为1.5~2.0 cm时是2n花粉的有效诱导时期。  相似文献   

5.
探讨东北红豆杉雌、雄球花发育期与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关系,结合东北红豆杉物候期观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东北红豆杉雌、雄球花玉米素核苷(ZR)、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及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雌、雄球花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差异显著(P<0.05).雄球花散粉盛期,需要较高水平的ZR、IAA、GA、ABA,雌球花胚珠珠孔液滴出现盛期也需要相对较高水平的ZR、IAA、GA、ABA;雄球花在散粉末期及小孢子叶球脱落期,ZR、IAA、GA水平都相对较低,而ABA则在中等水平;雌球花子房膨大期,需有高水平的GA、ABA和低水平的ZR、IAA;ZR具有促雌作用.综合激素平衡学说认为,东北红豆杉雌球花胚珠珠孔液滴出现盛期,ZR/IAA略有增加,有利于授粉;雌球花子房膨大期,较低的ZR/GA和低的ZR/ABA能促进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特征及花粉萌发能力,为其杂交育种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小叶杨发育良好的雄花枝为研究材料,采用卡宝品红压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特点,比较不同条件水培花枝对花粉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从小孢子母细胞发育到花粉粒,花芽除了稍增粗以外,外观没有明显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存在核仁数目的动态变化、落后染色体及不同类型的纺锤体; 室内水培花枝的花粉较室外水培的萌发能力强,室外水培的花枝花粉中观察到了2n花粉; 同一花枝上的不同花芽及同一花芽中不同小花的发育不同步,但同一小花中的不同花药发育基本一致。【结论】小叶杨可以产生天然2n花粉,是杨树多倍体育种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的良好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观察籼型杂交水稻"川优9527"的花粉和药室壁的发育,对幼穗花药从雄蕊原基形成至花粉成熟的全过程进行了分期。选用不同发育时期的水稻幼穗(长度约1.0~10.0 mm),以石蜡切片技术分别制作其花药装片,置于光学显微镜(N ikon DS-R i1-U2)下观察并拍照。根据细胞及组织形态特征的显著变化,将花药的发育进程精细划分为:孢原细胞期、二层药室壁期、三层药室壁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以上4期对应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初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花粉母细胞二分体时期、花粉母细胞四分体时期(以上4期对应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小孢子早期、小孢子中期、小孢子晚期、二胞花粉时期、成熟花粉时期等13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绵刺小孢子发育和雄配子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绵刺的小孢子发育和雄配子体的形成进行了研究,有如下结论:绵刺雄蕊3枚,花药4室,药壁4-5层,腺质绒毡层,细胞在花粉成熟时原位消失,中层宿存,花药成熟时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组成,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上面体形的四分体,胞质分理解为同时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小孢子发育及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有败育发生,主要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至四分体时期以及雄配子体形成各个时期。  相似文献   

9.
黄牡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细胞遗传学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黄牡丹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发现在其减数分裂中存在诸如单价体、四价体、多价体、同源染色体联会不分离,后期Ⅰ~Ⅱ染色体桥及染色体断片、落后染色体、微核等一系列异常现象.统计了异常现象出现的频率;从细胞遗传学水平上分析了黄牡丹在野外结实率低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1.杉木的造孢组织具有一般分生组织的特征,但核仁呈不规则分枝状,细胞呈多角形;小孢子母细胞之间具胞间隙,细胞质膜和细胞壁之间有胼胝质,核仁呈不规则块状,细胞呈圆形。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在Ⅰ前期中的偶线期至粗线期,有联会复合体结构出现,终变期核膜才完全解体;在Ⅰ末期,细胞中央未出现细胞板,到第二次分裂末期才各自形成新细胞壁,细胞质内仍具丰富的细胞器。3.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在24小时至3—4周内完成,温度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1、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柳杉(Cryptomeria Janponica)大、小孢子的发育时间不同,柳杉早于杉木,两者花期也不一致。 2、电镜扫描发现,杉木、柳杉及其杂种的花粉粒在形态、大小以及突起等方面各不相同。 3、在人工授粉条件下,柳杉花粉能大量滞留在杉木的珠孔内,并在杉木的珠心中正常发育。 4、杉木的胚珠从接受柳杉花粉粒起至“杂种种子”的形成,大约需八个月的时间·在南京地区,3月底授粉,4—6月中旬雌、雄配子体发育,6月上、中旬受精,6月下旬起原胚发育,7月下旬后胚早期分化,9月上旬起胚分化完全,11月份采种。各阶段发育正常。 5、从有性生殖过程的发育时间及形态特征看,“杂种”与杉木极为相似,且具有杉科胚胎发育的一般特征,说明两者在其亲缘关系上十分相近。我们认为,杉木与柳杉的杂交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莎翁戏剧中颜色词的文化意义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词往往表现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在翻译该民族作品时,应该对其中的颜色词根据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作适当处理。本文从莎士比亚戏剧中选出几个颜色词(黑、绿、绿和黄、红、灰等),注意其不同的汉语译文,将其与汉语文化背景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杉木林营养质量分析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杉木不同复合经营模式综合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多目标决策对杉木-油桐、杉木-油桐-仙人草、杉木纯林等三种不同复合经营模式的经济、生态、杉木生长、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杉木-油桐-仙人草复合经营模式综合效益最高,是适用于南方林区优良的杉木复合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不同岩性上马尾松、杉木生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并通过方差分析,对6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上11年生马尾松、杉木生长和生物量研究,以揭示岩性-土壤与马尾松、杉木生产力的关系,为系统培育马尾松、杉木速生丰产林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6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对马尾松、杉木的高、胸径生长及单株生物量效应影响不同,但有类似的变化规律,即高生长和单株生物量均为长石石英砂岩>玄武岩>石英砂岩>变余砂岩>第四纪红色黏土>煤系硅质砂页岩,胸径生长为长石石英砂岩>玄武岩>石英砂岩>变余砂岩>煤系硅质砂页岩>第四纪红色黏土,马尾松的生长略好于杉木;马尾松、杉木各自的高生长、胸径生长以及去皮干、干皮、叶、根、和全株的生物量差异极显著(P<0.01),带皮枝的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而在两树种之间则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17.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结实稳定性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安徽西田林场杉木种子园对从福建洋口林场引进的25个无性系,每系固定6株样株,分系分株连续进行6a的结实量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无性系结实相对产量在年度、重复间稳定性较强,但结实量的年度方差分量较大,占总方差的36.72%,而无性系仅占10.12%,表明种子产量稳定性受气候、生物、环境、人为措施及无性系基因型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同年度中,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则是无性系的基因型。以结实量的变异系数(cv)或生态价系数两种方法评价无性系结实稳定性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应以多年的结实量与cv或生态价系数综合判断,对无性系再选择均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按该法可把25个杉木无性系划分为高产稳定、中产稳定、低产稳定等9种结实类型。  相似文献   

18.
杉木是南方集体林区的主要树种,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但受区域气候、土壤条件影响,不同地域杉木林的生长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利用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一类清查福建省杉木林样地数据,随机选择有代表性的179个杉木林样地,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Richards生长方程模型,比较中心产区、一般产区和边缘产区杉木人工林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中心产区杉木林与其他产区杉木林胸径、树高生长差异大,体现在中心产区杉木的胸径和树高结构优于一般产区和边缘产区.采用Richards生长方程拟合的不同产区模型符合实际情况,中心产区Richards生长方程参数A=28.539 6,k=0.019 7,即中心产区杉木林的理论最大树高和生长速率大于其他产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强度遮阴条件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以及不同器官碳(C)、氮(N)、磷(P)积累、分配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探讨杉木幼苗在不同遮阴条件下的C、N、P元素积累及分配的响应策略,揭示遮阴处理对杉木幼苗C、N、P元素变化规律的影响,为杉木苗木繁育、林分光照环境调控管理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当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遮阴方式设置5个遮阴梯度,即0%(对照,不遮阴)、遮阴强度40%(透光率60%)、60%(透光率40%)、85%(透光率15%)和95%(透光率5%),持续观测1 a。试验结束后测定幼苗株高与地径增量、各器官生物量、根冠比、各器官C、N、P含量、积累量,并分析C、N、P化学计量特征(以C/N、C/P,N/P表示元素质量比)等指标。【结果】①随遮阴强度的增大,杉木幼苗株高增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地径增量则显著降低(P<0.05)。根、茎、叶及总生物量、根生物量占比和根冠比降低,茎、叶生物量比增大;②根、茎、叶中及总的C、N、P积累量随遮阴强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大,杉木地上部分(茎和叶)C和N分配比例增加,而地下部分(根)C和N分配比例则降低。③杉木幼苗C/N和C/P变化趋势相同,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杉木幼苗各器官N/P低于14,表明杉木幼苗在不同遮阴下的生长受到N限制。【结论】杉木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对不同遮阴强度响应有差异,主要表现在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株高生长加快,地径粗生长减缓,生物量分配倾向于地上部分,幼苗由“矮粗”逐渐转变为“细高”。但是过度遮阴不利于杉木幼苗的生长,导致幼苗生物量积累减少,C、N、P积累量降低。  相似文献   

20.
缺磷胁迫下马尾松和杉木苗根系有机酸的分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缺磷胁迫下不同种源马尾松和杉木苗木根系有机酸的分泌.结果表明:缺磷胁迫下杉木和马尾松苗木根系有机酸的分泌量显著增加,在P0(KH2PO4,0 mmol/L)、P1(KH2PO4,0.03 mmol/L)和P2(KH2PO4,0.09 mmol/L)3种缺磷水平下,马尾松根系有机酸的平均分泌量分别比正常供磷P3(KH2PO4,0.5 mmol/L)时提高328.6%、267.9%和126.4%,其中浙江马尾松根系分泌有机酸最多;浙江杉木根系有机酸分泌量分别比正常供磷时提高325.0%、150.0%和50.0%.缺磷胁迫下,不同种源的杉木和马尾松增加分泌有机酸的种类不同,浙江马尾松主要增加分泌草酸、酒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广西马尾松主要增加分泌草酸和酒石酸,贵州马尾松主要增加分泌酒石酸、草酸和苹果酸;杉木主要增加分泌草酸和酒石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