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疆少数民族女诗人的诗歌表现出了"同中有异"的情感审美特征,即维吾尔族女诗人日渐理性的女性情思;哈萨克族女诗人在心灵牧场上深情吟唱;柯尔克孜族女诗人萨黛特表现出追寻"家园"的焦虑,品读她们可以带给欣赏者不同的情感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的新诗创作当中,女性诗歌写作日益丰富多元,其中对于女性个人主体性的关照,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女诗人晓雪,将当代女性生命经验和时代生活对应起来,为新诗提供了超越性的文化参照,丰富了女性诗歌书写的新形式,塑造了一系列新的女性诗歌形象。  相似文献   

3.
电影《喜福会》以其特殊的表达方式再现了中美语境中女性的自我认同,并运用直观细腻的表达手法展现了女性在进行自我认同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描写了近一个世纪内女性地位和心理的变与不变,异质文化下女性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并且以独特的电影语言表现女性自我认同的进行,展示了母女几代人在文化变迁中经历的伤痛和觉醒。这一女性自我认同的主题,在主体性认同、文化认同、性别认同三个方面得到相当精彩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在女诗人探索自身历史命运的道路上,从80年代的建造一间“自己的屋子”,到90年代的走出“屋子”,尽管有得有失,但女性诗歌创作已经打开了更广阔的精神视域,成为其后新世纪女性诗歌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依据。新世纪的女性诗人以此为基础,遵循新的社会地位和历史身份,对自我进行重新设计和定位,更大限度地从幽暗卧室和内心独白中走出,去触及更宽广深厚的社会和历史。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的女作家们,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女性文学的光荣传统,全方位展开女性作为女人的言说,在女性自我探索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从《方舟》到《银河》,张洁和张抗抗两位作家都从"女人和男人的关系""女人和女人的关系""女人和自我关系"等不同角度对女性自我进行了探索,凸现了女性灵魂深处的"男人情结".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诗歌一直以其别致的样式立足其中,而在这一独特的领域中,女性诗人所呈现出细腻的文学创作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以往的女性诗歌体裁多困于爱情经历的不完满,婚姻生活的不幸福等,对生命、哲学,这些思辨性质探索得比较浅。"五四"之后,诗坛上出现了一股哲理诗的清流,众多女诗人走出了苑囿,在诗歌创作中以冰心和林徽因的诗作别具特色。该文试从两位女诗人的教育背景,成长环境和才情禀赋,创作方向等方面比较她们诗歌理性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女性身体成为新闻热点,背后隐藏着男性文化霸权对女性的宰制。这种宰制借助新媒体、商业资本、道德、法律规范等组成一个庞大的男性文化霸权同盟,既不断地炮制女性身体事件,又不断地对女性身体以规训。同时,女性身体事件中女性也存在着以身体作为书写的方式,表达自己,冲击男性文化霸权的规训,塑造女性自我新形象。但男性文化同盟以其巨大的向心力,不断地诱导这些女性追求着“假的需要”,走向自我迷失。我们要反省男性文化霸权,也要反省女性在自我表达过程中出现的迷失。  相似文献   

8.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代表作《觉醒》是她呼唤中产阶级女性挣脱男权社会制度的束缚,实现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扛鼎之作。小说主人公埃德娜不屈不挠的探求自我,实现从"真女性"向"新女性"的自我转变过程,反映了美国转型时期逐渐觉醒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无字》中,张洁在"过去"里寻找着各个自我,通过记录那段被尘封、淡忘的历史,再现了中国女性寻找自我的艰难历程。墨荷、叶莲子和吴为这三代女性的命运轨迹,向我们揭示出中国女性解放历史中的异化,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女性本体意识的缺乏:没有女性自觉的自我追求和实现才是造成女性人生悲剧的真正因素。  相似文献   

10.
舒婷作为当代女诗人的代表,认真反思了中国社会的女性意识,其《致橡树》和《神女峰》反映她建立新的女性意识、破解传统女性意识、反抗父权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六朝诗歌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位置,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代特征,纵观六朝诗歌,我们很明显地觉察到其浓郁的政治色彩和极鲜明的玄佛色彩。群雄割据,相互征伐,朝代更迭频繁,政治和疆域都极不统一。由于常年的战乱和党锢,导致此时的诗歌创作与政治联系紧密,文人或施展抱负为所依附的政权效力,或畏惧权势逃避灾祸而满口玄远之辞,或遵循佛理寻求现世的享乐,又因此时思想的自由使得六朝诗歌形成了众多的流派,显示出别具一格时代风貌,为我国诗歌史上展现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美国19世纪伟大诗人爱伦·坡与艾米莉·迪金森都喜欢写死亡诗,但两者笔下的女性形象迥然不同,分别反映了男权社会中的被束缚的和奋起反抗的女性。  相似文献   

13.
词言志是清代词学一个核心命题,在词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产生的原因则多归因于外部的时代背景.在把握时代变化这一宏观背景的同时,更应考虑创作主体所处的物质生存空间和内在精神空间的变化,这样才能探源导流,较完整地把握"词言志"在清代的兴起和发展.而"词言志"的凸显便是清代文人赋予词一种话语权利的功能,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一种话语权利的追索,这是词体功能的一次重大突破,在词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在为唐诗研究带来崭新视角的同时,又容易造成为女性而叫屈的研究目的的功利性与研究定位的模糊性,而这成为限制诗歌与女性研究继续深入的两大基本问题。唐诗女性研究应确立女性诗歌批评价值标准,采取男性与女性交融的人文视角审视女性题材作品。在此基础上,唐代女性诗人文学实践的意义、男女诗人女性题材的表现差异性等问题才有可能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女诗人狄金森和普拉斯的悲惨命运表明她们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同时又是女权运动的先驱。诗歌是这两个痛苦而无助的女性用来减轻痛苦、释放压抑和发泄绝望情绪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清代闺秀诗歌总集的编纂风气昌盛.是我国古代此类总集编刊史上的顶峰,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有着鲜明的特色。从外在层面来看,具体表现为整体数量大幅提升、编纂规模趋于宏大、关注本朝闺秀诗歌三方面;就内部形态而论,则呈现出高度繁复的景象,出现了较多前代罕见或从未有过的小类型,包括地方、宗族、题咏、唱和、女弟子等。  相似文献   

17.
狄金森与席慕蓉作为不同国界、不同时代的两位女性诗人,在爱情的抒写方面都阐幽发微,独有所悟。由于其人生经历、个性气质的不同,其爱情诗作的风格也有着相异甚至极大差别:一个是蕴含在痛苦、奇想中的真情;一个是短暂、辉煌中的不朽。但其爱情终极所指却如此不谋而合,共同指向了永恒——永恒的爱超越了生死,支撑着她们的生命,升华了她们的灵魂,从而丰富了她们的诗歌。  相似文献   

18.
甲申之变可以看作遗民诗僧们诗歌风格的一个转折点。国变前,为诗更多表现个人思绪,诗歌风格趋于清冷幽静、自然诙谐;国变后,注重将个人感受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结合起来,善为兴亡之作。这类兴亡诗表现了广阔的历史内容和深沉的兴亡之感。风格慷慨悲凉,忧愤深广。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文学史上曾出现过一些优秀的女性作家,比如汉魏六朝的诸位女诗人和宋代的李清照,她们以女性独特的视角透视着整个社会生活,并将它们绘制在文学创作中,或欢快地恋爱,或悲吟着思念,或感喟现实离乱,或抒女子情怀,或豪气万千,或才华横溢,从而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