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小麦棉花套栽种植模式为对照,设置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棉花产量和两熟效益.结果表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均最高;麦后基质育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低于套栽棉,但略高于麦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麦后中熟直播棉产量和效益均最低,麦后早熟直播棉产量与麦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当,但效益与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相当.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的形势下,麦棉套栽种植方式必将会被生产淘汰,麦后棉适宜于机械化与轻简化,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地膜覆盖与育苗移栽对甜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田直播为对照,研究了地膜覆盖与育苗移栽对甜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较同期直播(5月2日)收获期提前4 d,鲜穗产量增加18.0%;育苗移栽膜地收获期较直播提前5 d,鲜穗产量略低于覆膜种植而较直播提高15.4%;育苗移栽露地不仅收获期未能提前,而且鲜穗产量较直播低8.3%.各处理相比,移栽具有降低株高和穗位高的效应,覆膜(包括移栽膜地)则有提高产量和降低秃尖长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田间试验研究了秧苗抛栽叶龄对杂交稻分蘖特性及成穗质量的影响,探讨了高叶龄抛栽杂交稻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高叶龄抛栽致使杂交稻本田茎蘖高峰明显推迟,单位面积最高茎蘖数和有效穗数量有所降低,低位一、二次分蘖穗比例减少且经济性状明显变劣,从而显著减产。  相似文献   

4.
烯效唑对杂交水稻的生理作用及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杂交水稻两段育秧的不同时期用不同度烯效唑喷施叶片,通过考查秧苗素质和测定生理指标及产量,表明在第一段秧田的1叶1心期和寄秧15d后两次用100mg/L烯效唑自理可培育出多蘖壮秧,秧苗移栽本田后生理代谢增强,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后期灌浆速率增大,有效穗增加,杂交水稻育秧施用烯效唑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5.
两用核不育杂交稻生育后期施氮钾肥的生理效应及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用核不育杂交稻,W6154S×DF_0、W6154S×特三矮开花前和开花后6-7天追施氮、钾肥,明显提高生育后期叶片含氮量、叶绿素含量、绿叶面积, ̄(14)C-同化产物从剑叶的输出率(%)及分配到稻穗的量增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加,穗粒性状改善,稻谷产量提高。但不同组合杂交稻上述性状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两用核不育杂交稻,W6154S×DF0,W615S×特三矮开花前和开花后6-7天追施氮,钾肥,明显提高生育后期叶片含氮量,叶绿素含量,绿叶面积,^14C-同化产物从剑叶的输出率(%)及分配到稻穗的量增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加,穗粒性状改善,稻谷产量提高。但不同组合杂交稻上述性状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为对象,从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方面,比较研究了超秧龄移栽条件下,增施氮、钾肥对连作晚稻甬优9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甬优9号作连作晚稻适宜移栽秧龄为35 d左右,最晚不宜超过40 d.在35 d秧龄移栽时产量最高,可达8910 kg.hm-2,且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甬优9号在施纯氮(N):210.0 kg.hm-2、钾肥(K2O5):112.5 kg.hm-2时,已能满足生长需求.超秧龄条件下增施氮、钾肥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但每穗实粒数下降,产量仍表现为减产.  相似文献   

8.
提高籼型两系杂交稻产量的主攻方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2个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在5个播期条件下的播始天数、株高、单株草重、谷草比、单株有效穗、每穗着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粒重等10个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仅结实率及谷草比与单株粒重的相关系数(正相关)较大,而且这2个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正值)也较大,说明现阶段提高结实率及谷草比是选育强优势籼型两系杂交稻的主攻方向。对提高结实率的途径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夏直播花生单粒播种与双粒播种在植株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结果方面的差异,连续三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麦后直播、起垄覆膜栽培技术,每年选用四个疏枝大果中熟品种和四种不同配置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个品种连续3年均表现出共同趋势,即单粒播种与双粒播种相比,株高变矮0.13-3.57cm,第一对侧枝长度缩短0.07-3.45cm,单株总分枝数增加0.20-1.65条、结果枝数增加0.03-1.66条,有效枝长和结果范围内节数也有所增加;果重略增,单株果数和单株产量都显著增加,分别增加4.97%-34.53%和5.99%-37.87%,单位面积产量增加1.13%-11.53%.  相似文献   

10.
重穗型杂交稻的产量及一些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8个不同穗重型籼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重穗型杂交稻的产量及一些主要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重穗型杂交稻具有更高产量潜力,其高产主要依赖于大“库”、籽粒的正常充实使单穗重大幅度提高。后期LAI的适当降低、高效叶面积率的增加、根、叶不早衰和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其“源”足的主要因素。齐穗后重穗型杂交稻剑叶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中、轻穗型品种的机理是剑叶Rubisco活性的提高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具有在高、低光强、高温和低CO2浓度下对C02有较强的同化能力的优势,光合“午休”现象较轻,能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显示其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气孔性状优良、气孔开度积(单位面积上的气孔密度乘以其气孔开度)大也是重穗型杂交稻净光合速率高的重要气孔因素。重穗型杂交稻抽穗后物质积累优势明显,且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转化率也均远高于中、轻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11.
水稻钵苗行栽机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研制成功的水稻钵苗行栽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样机的性能指标检测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的检测项目均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满足水稻生产要求;采用水稻钵苗行栽机作业与人工抛秧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秧苗分布均匀、直立度好等特点;与插秧相比具有栽植深度适宜、植伤轻、缓苗快的优点,作业质量显著提高;每公顷可增产558kg,增产幅度达到10.0%,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水稻钵苗行栽机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水稻移栽机械.  相似文献   

12.
传统香稻品种的改良与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就传统香稻的特点、环境条件对香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香稻应以高产、抗病和优良的理化品质为改良目标。通过杂交,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等育种方法培育香稻新品种;提出通过大量、中量、微量和超微量矿质元素的配合施用、栽插方式和水肥管理技术的改进等现代栽培措施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质香稻。  相似文献   

13.
The emission of microwave sulfur lamp is mainly composed of visible light. The sulfur lamp, producing little infrared radiation, has high efficiency, long duration of illumination and less energy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probe the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 of the lamp,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wheat (cv. Yangmai 158) to emphatically study illuminating effects of xenon or sulfur lamp on tillering, jointing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during tillering and jointing period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is almost no difference in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wheat leaves growing under different lamps. Xenon lamp significantly advanced the time of jointing, decreased number of tillers, number of total leaves per plant and leaf size, as well as inhibited root growth. In contrast with xenon lamp, sulfur lamp evidently delays the time of heading and grain maturation, increased number of heads per plant, head length, total number of grains per plant, head weight and total grain weight per plant, according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yield per plant. Strong infrared radiation might be the main cause to influence jointing and tillering.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wheat under sulfur lamp were much similar with those in natural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4.
3年研究结果表明,汕优242比当前生产上推广组合威优49早热2d,两者产量水平相当,汕优242稻米品质为二级籼米,3个主要米质指标均优于威优49;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及苗期抗寒性也明显优于威优49。该组合适合在我省作中迟熟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水稻抛秧技术对水稻产量、经济性状、生育特征等的影响。试验表明,抛秧稻和手插稻相比,有效穗、每穗着粒数、分蘖数、叶面积、根系数明显增大,增产5.14%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27个不同基因型的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控制性田间试验,研究了在油菜、小麦两种茬口和低钾(K1)、中钾(K2)、高钾(K3)3种施钾水平下这些品种的经济产量的变化情况,探讨了这些品种对施钾反应的差异性,并根据这些品种对施钾反应的敏感程度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施钾对水稻上述指标有较大的影响,但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经济产量对施钾反应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根据不同水稻品种相对经济产量对施钾反应的差异可将其分为施钾反应敏感型、钝感型和中间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农田作业视觉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水田插秧、水田管理、小麦播种和小麦管理的导航线检测算法,展示了耕作、玉米播种、棉花播种、小麦收割、玉米收获、棉花收获的导航线检测结果及地头的检测结果。对开发的样机在棉花喷药现场进行了性能测试,车速4.7 km/h,苗列跟随误差2 cm,没有压苗现象,验证了视觉导航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盘育抛秧栽培方式可以提高秧苗素质.大田抛秧在600盘/hm2密度下有较好的生物学性状和最高产量.与传统育秧移栽方式比,产量提高11.35%.“汕优63”的6年平均产量达7 499.25 kg/hm2.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海南的自然条件和耕作改制的要求以及笔者多年来对杂交水稻翻秋带蘖壮秧试验的体会,分析论证海南省杂交水稻采取带蘖壮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与杂交水稻翻秋高产栽培有关的一些技术措施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翻秋栽培,带蘖壮秧能协调每亩总穗数、总粒数和结实率三者关系,是提高产量的关键。疏播匀播和足肥早管是培育带蘖壮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