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家》从朝鲜战争、种族冲突和内心冲突三个层面描述了美国退役黑人士兵弗兰克的创伤体验:朝鲜战争构建了弗兰克的战争受害者形象;黑人"坐以待毙"的种族冲突为弗兰克埋下种族创伤的记忆;弗兰克由受害者向加害者的角色转变使他陷入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内心冲突,加重了他的创伤症候。《家》以战争维度书写了弗兰克遭受的多重创伤,突出了黑人修复创伤、重建家园的艰难。弗兰克兄妹回归黑人社区,终获心安的"回家"结局延续了莫里森小说的伦理诗学传统。  相似文献   

2.
个人因曾经所受的间接或直接的暴力而引起创伤是常见的社会现象。小说《接骨师之女》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揭示了一个母亲摆脱内心苦痛与女儿和解的心路历程。用创伤理论分析茹灵经历的个体创伤以及创伤记忆对她造成的伤害,采用创伤的回避、展演和安度的分析方法揭示主人公所经历的家庭创伤和战争创伤,是对该小说进行深度理解的一种恰当方式。  相似文献   

3.
赵娜 《科技信息》2011,(19):I0256-I0256,I0197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家约瑟夫.海勒的杰作。海勒运用黑色幽默和象征等手法不仅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的荒诞,同时也揭示了战争造成的人性的异化和人们心灵所经受的的痛苦。这部小说自从1961年出版以来,许多评论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过这部小说,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集中在其独特的写作手法,不同寻常的结构和其所刻划的主题上。因此这篇论文将运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来研究主人公约塞连.尤索林的心灵创伤。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是创伤的世纪。战争、疾病,以及对妇女和儿童的性虐待,所有的一切给人类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了难以抹去的创伤。以创伤理论结合文学叙事来看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它是一部悲剧色彩浓重的小说,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在美国"白人纯粹主义"社会中生存的黑人群体的困境和悲惨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李星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70-71
采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老板在小说《苍蝇》中令人费解的行为举止,指出老板对在一战中丧生的儿子的刻意回避和遗忘,不是麻木不仁,冷酷无情,而是为求自我保护导致的心理发展的停滞和倒退,引发了人们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战争赔偿与战争认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已经远离我们而去,受害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赔偿或补偿,但受害国的心灵创伤却没有得到愈合。究其主要原因:一是赔偿少,与战争造成的损害不相称,与经济大国地位不相称;二是缺乏诚意,与德国比相差甚远。面对民间索赔浪潮,日本政府应该通过以国家意志的法律的形式,作统一的明确的战争认罪,争取从对待民间索赔开始。  相似文献   

7.
心理创伤与艺术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用层层递进的方法依次分析阐述了心理创伤作为艺术创作动力及其影响艺术作品价值的论点。同时,以中西方的艺术作品为例,分析了因心理创伤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中西方艺术作品风格,从而得出了心理创伤影响决定艺术创作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发展已彻底改变了我们这个社会,同时也改变了战争的形式。下一次战争也许会跟现在发生的战争不一样。从经济角度如果我们从经济、资源、工业力量和战区环境的角度重新来认识战争,就会看到它的不同侧面。我们认识战争的程度,有益于我们避免战争的能力的加强。基于政治习惯,我们对冷战结束后的局部冲突,如纳卡、格鲁吉亚和奥塞梯、俄罗斯和车臣、波黑战争的分析,多从民族、宗教和政治势力入手,研究分析的入情入理,很令人信服。美中不足的是,很少从区域经济和资源利益上考虑。1994年5月的也门南北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战争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我国应对信息化战争的有利因素和不足。指出:我国应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走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道路,力争以最佳投入换取最佳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创伤依旧是时代烙印。美国杰出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以战时经历为题材,创作了创伤小说《五号屠场》,以唤起人们对遭受战争创伤群体的关注。从创伤艺术的视角出发,解析冯内古特如何用叙事这一方式来消除创伤性记忆,以期为读者阅读本小说提供新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11.
岛尾敏雄是日本有名的战后派作家之一。《死の棘》是他历时17年完成的一部以家庭生活经历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一直以来,这部小说被当成私小说进行论述、分析。虽然这是一部描写家庭生活的作品,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作者作为特攻队队长的战争经历却与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息息相关,通过作者与战争经历和南岛的关系,可以将其作为战争文学来解读。  相似文献   

12.
路遥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的农民形象,复杂的性格和真善美的追求使其作品始终洋溢着温馨的气氛,弥补了其童年形成的心理创伤.农民形象的还原和乡村文化的呈现表现出作家人民性的写作品格和对美好人情的向往,也证明着其作品的不朽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金锦的散文是他的文人情结的升华与外化,这构成了其散文的价值核心。无论他的亲情散文、风物游记散文,还是学界人物散文,都聚焦于人类文明薪火的传承,寄寓了浓郁的人文情怀。从亲情散文到人文散文的嬗变,体现了金锦的文学创作由本相写作到角色写作的自觉,他对文化精神的坚守,对人文知识分子命运的剖析,充分显示出当下写作中捍卫人文精神和人文操守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政论时评是郁达夫后期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从郁达夫的政论时评中可以看出他深受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影响。表现在他对抗战的政治与军事、军事策略、民众武装、精神力量和战争与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看法上。  相似文献   

15.
"东北作家群"的重要成员罗烽因"政治—文学"家的二重身份,使其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显示出高度理性,充分强化了抗战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具体表现为:痛斥日本殖民者罪行、煽动反帝情绪;发掘民族精神韧力、支撑抗争意志;全面观照战争环节,呼吁抗战理智;刻意营造冷峻文风,激发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一批诗人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诗歌观念和写作策略。诗人何其芳在这个时期对诗人身份、诗歌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何其芳在1936年至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进行的诗歌创作,显示了从"独语"到"对谈"的转变特征。"对谈"不仅标示了何其芳在延安的生活方式,也是他诗歌的言说内容和结构方式。但是,这种变化是有限度的,在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上,何其芳既受到外界的干扰,也遭遇到诗歌形式上的困惑。  相似文献   

17.
《战争和人》是王火对亲历过的抗战生活进行了长达40年的沉淀和反刍后才创作出来的鸿篇巨制。作品通过童霜威这个国民党的中间派,在抗战期间终于转变为国民党的左派的坎坷人生道路和艰难思想历程,形象地说明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必然失败,腐朽的国民党政权必然崩溃,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必然诞生的历史发展趋势。作品由于既深入地挖掘了人物转变的内因,又全面地表现了人物转变的外因,还充分地展示了人物转变的过程,也即历史地描写出人物的具体人性,因而成功地塑造了童霜威“这一个”人们“熟悉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18.
马克·吐温历来以幽默作家著称。很多人不知道他曾在内战中加入邦联军队,并以自己的战争经历创作了短篇小说《败仗秘史》,表达自己的反战诉求。小说发表后引起评论界的种种猜测与攻击,认为吐温在作品中虚构误杀陌生人的情节是为自己在内战中当逃兵开脱。但通过分析发现,《败仗秘史》自始至终贯穿着作者的反战诉求。作品中轻松幽默的故事情节实际暗讽了战争的愚昧,并为最后枪杀陌生人的情节进行铺垫;枪杀陌生人的情节旨在揭露所有战争的真实本质。纵观吐温的创作,反战是一贯的主题,“人道情怀”是其作品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
“鸣凤之死”作为《家》中的经典片断,人物所讲述的故事交叉包容,在各自有限的叙述中,实现总体叙述的无限性,使文本呈现复杂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曹颖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447-1450
小说《一个人的和平》中,“二战”背景若隐若现,不断逼近德文校园和学生们。它有很多象征意义:代表纯真不再,成年期的到来;最重要的是,代表刚刚走出天真的人们把人生想成战场,寻找根本不存在的敌人。正是这些象征意义烘托与强化了小说的主题与名字:至纯至善的菲尼拒绝相信有人会成为他的敌人,他创造了“一个人的和平”。通过分析“二战”在贯穿故事始末、表现主题成分以及主要人物内心刻画等三方面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更好地理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与表述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