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作文与情感的关系,《诗经》最早涉及。之后,汉代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观点,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也有“情者,文之经”、“辞以情发”之说,而唐代柳冕提出的“文生于情”的观点最为著名。这些观点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情感与写作的关系,强调了情感对写作的重要意义。由于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因而文章中的情感与读者也就有了关系。这种关系,前人总结为“情生于文”。但“情生于文”却不易做到,是需要一定写作功底的,若注意“文情贵独”,掌握一些表达情感的技巧,则“凡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者也。”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要说真话、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强调的是作文要讲究“真实”。然而,我们在作文经常遇到如上所说的“尴尬”现象;有的学生只会依赖作文选写“比猫画虎”式的“葫芦文”;有的学生完全脱离生活实际,写的是假人假事假经历的“胡编文”。还有的学生写的是东摘西抄的“拼凑文”;甚至有个别学生写的是全文照搬的“移植文”,真可谓“天下文章一般抄”。说的都不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散文的品位     
对于创作主体而言,散文即“情文”,是一种抒情写意的东西,或者更形象一点地说,是作者渲泄感情的窗口.写人也好,如《雪浪花》、《山村小姑娘》、《背影》、《我的老师》……都不是单纯地写人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而是通过写人来表达“我”的情感体验,或敬慕、或钦佩、或思念……;写事也好,如《挥手之间》、《儿行千里》、《最难忘却的一件事》、《也不是一味地叙述故事,构筑情节,而是通过故事或片断或一鳞半爪来写,此事对“我”的震动、影响、感染,或鼓舞或悲恸或无奈……写景状物更不必说,无“情”之景,无“意”之物,从来都不能称作散文,只能是说明文的一种.因此,作家冯骥才说“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流水也说:“散文,是独白,心灵的独白,散文是漫步,思想在人生与文化的广场上散步”,“感觉”、“情境”、“滋味”、“心灵独白”集中体现了一点作者对内情的抒写,因此,从文体特征上理解,对于作者而言,散文是情文!  相似文献   

4.
作文就是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要说真话、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强调的是作文要讲究“真实”。然而,我们在作文经常遇到如上所说的“尴尬”现象;有的学生只会依赖作文选写“比猫画虎”式的“葫芦文”;有的学生完全脱离生活实际,写的是假人假事假经历的“胡编文”,还有的学生写的是东摘西抄的“拼凑文”;甚至有个别学生写的是全文照搬的“移植文”,真可谓“天下文章一般抄”。说的都不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真事。  相似文献   

5.
“人”、“物”、“道”标示了庄子哲学观的生存论、生态论、宇宙论三个环节,“人与文”、“物与文”、“道与文”是庄子从其哲学观出发,审视并揭示文学起源的三重维度。与此相应,庄子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生存论、生态论及宇宙论的文学观。从生存论出发,文学是对生存的诗性观照,是真人自由生命的映射;从生态论出发,文学是对物性的体认及回归;从宇宙论出发,文学是对宇宙情怀的书写,是向大道的归藏,是天与心的交融。在文学的三维书写中,庄子揭示了文学的本质就是见证生命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苏氏“寂感”说分为体用、动静、性情三个层面,强调主体修为由思而至于无思、“入神”以致用;物我交相感应以至于“忘”;性发为情而最终复于性。苏氏“寂感”说是苏轼等人文学思想的哲学基础。一方面影响其文艺思维方式,体现为对创作主体自身修养的重视,要求尽物之妙、随物赋形,达到“入神”境界;一方面影响其艺术风格,追求由绚烂之极回归平淡。  相似文献   

7.
要使诗歌富于诗意,就必须对诗歌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其途径:一是对诗歌语言在语音、语法、语义这三个层面进行陌生化;一是“因情择语”或“以语带情”,即从“内→外”或“外→内”这两个向度进行陌生化。  相似文献   

8.
脂评《红楼梦》曾反复强调一个“情”字,认为作者是“因情提笔”,“因情得文”,“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比情与。”脂评之情是脂砚斋自我审美体验所得。然而,《红楼梦》以情为文,则已成公论,关键在对于此“情”内涵的认识。历来众说大体可归两端:一说此情指男女之间的爱情;一说此情为作者对现实的愤懑之情。二者大体都是对的。但是,在精神世界中,曹雪芹是以怎样一种主体的世界精神观念为标准,为“内在尺度”,来表现他的愤世嫉俗之情的呢?我们以为,若从客观历史的角度,从古典哲学的美学精神的角度来考察,或  相似文献   

9.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管理是如何通过有效的、合理的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而学生管理也是如此。“管”和“理”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管”体现的是物的因素,在管理中是“硬件”部分;“理”体现的是人的说教文的因素,在管理中是“软件”部分。两部分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管理,人性和谐,刚劲有力,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郭剑峰 《科技潮》2010,(8):48-48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几千年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模式,一直都是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手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种不耕作或少耕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渐渐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作为农业部保护性耕作专家组成员,一直以来,李洪文都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讲话为文至少要坚持两条:一是言之成理,一是言之有物。“有物”者,新意也;“成理”者,准确也。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安全连着你我他,这些话都是老生常谈啦。“话说三遍淡如水”。如果老是重复说,就难免会令人乏味生厌。但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连着千家万户的安宁,不能不常说,还要常说常新。新意究竟从哪儿来?  相似文献   

12.
先泰至唐宋修辞学研究的特点是:以文(形式)质(内容)相谐为基线,多元汇“和”,色彩纷呈。不论是消极、积极修辞乃至文风,都显现出由情入理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个案实例说明利用品词析句,体会表达的精妙:前后对比,理解内在的含义;巧用补白,体会内在的情感等方法,可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使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4.
孔颖达的《毛诗正义》是诗经汉学的集大成者。郭绍虞先生认为孔颖达已经将“诗言志”中的“志”同“诗缘情”中的“情”统一起来。其实,诗经汉学将情感体验纳入了特殊规范。孔颖达所谓的“情志”被更严格地限制在政教规范之中。孔颖达通过对“感物说”的引进、改造,对“诗人”身份的特殊处理来实现这一理论意图。他用“感物说”解释“情志”的产生,又将“物”限定为政教善恶,从而使感物而生的“情志”被彻底束缚在“政教”这一核心之上。他将诗人与诗歌所描述的情感事件的主人公区别开来,为每首诗都是诗人“有感于政教善恶”而表达“美剌”之志的阐释提供了理论形式,并且进一步要求诗歌所表达之“情志”必须超越个体的经验,而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和政治道德合理性,从而将抒情诗歌的情感本体彻底意识形态化。  相似文献   

15.
“救死”与“救活”在语义上都强调通过营救使人或物获得重生。但是“救死”强调营救的对象是濒临死亡的人、物或者境况,“救活”强调营救的结果是使人或物活了下来。“救”与“死”“活”这对反义词分别结合之所以能够表达出相同的语义,这与“救”是一种积极性的行为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钟嵘《诗品》对诗歌本质的探索有两大贡献:一、对“人心感物”的“物”讲得更清楚、更深刻,不仅 指自然景物,而且更重视社会生活的内容,对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作了科学的解释;二、认为诗歌感情的基调应充 分体现“怨愤”之情,这就打破了传统的“止乎礼义”的束缚,抵制了当时诗歌创作的不良倾向,倡导了诗歌创作 应表现具有深刻社会内容的健康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诗歌中关合相思之情的“红豆”作为爱情或友情的象征,那么,把与纪念屈原有关的“端午艾”作为爱国之情的象征,似乎也很恰当。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端午即事》一诗中,就吟唱出“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这样历者艾香的诗句。诗人从“艾”引发出“丹心”,抒发了“我欲从灵均”之志和忧国忧民之情。“端午节,艾插空。”从此可见在民间老百姓是多么喜爱这“端午文”!而诗坛里的“端午艾”呢?从屈原的《离骚),杜甫的(又呈吴郎)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政》.到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再到闻一多的(红烛),余…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探讨了《文心雕龙》对写作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认识。对刘勰既强调客体激发创作激情和作为写作材料等重要作用,又重视主体的主导地位和对客体的能动改造,通过"情以物迁"、"物以情现"的双向矛盾运动可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对刘勰既重视内容的决定作用和核心地位,又不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要求达到"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即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等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9.
一、“文”与“质”的定性大家都承认“文”与“质”的重要,但在整个美学史的逻辑发展框架中,它到底处于怎样一个位置,尚未有人说清。目前的研究尚存在着四个方面的不足:一、把“文”与“质”与同期产生的其它范畴(美、善、五色、五音等)割裂开来,孤立地研究“文”与“质”;二、只对“文”与“质”进行字源学的追本溯源和宅面概念的资料整理,而无视其产生的现实背景;三、将“义”与“质”与同期产生的其‘已范畴混为一谈,看不到它独特的理论意义;四、把后期文质论与先秦文质论很为一谈,削弱了“义”与“质”在美学史源头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王海钦 《科技信息》2009,(27):196-196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异族统治的时代。统治阶级对汉族的压迫,对知识分子的漠视,使整个社会都处于矛盾的洪流中,这些都给文化艺术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使绘画从“无我之境”转到“有我之境”;由“以物观物”到“以我观物”,也导致个人的自我意识加强,使绘画成为文人士大夫的心绪表达方式:借绘画的形式抒胸中之气、发心中之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