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为了展现2020年1月20日到3月14日之间湖北省各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时空变化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利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直观定量地展示新冠病毒疫情在湖北省的时空变换过程和其相关影响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湖北省确诊人数空间变化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状态.2)新冠肺炎初期分布为一核强集聚,聚集核心为武汉和鄂州交界处,多核弱集聚;后期弱聚集区域逐渐缩小减少,强聚集区逐渐分化为武汉和鄂州两个聚集核心.3)湖北省西部大部分县市呈现低-低聚集的态势,东部以武汉市为核心与相邻县市形成高-高相邻或高-低相邻.4)交通因子对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其次与新冠病毒传播和发展有显著相关性的因素是地形因素和当地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环太湖地区作为文明发展较早且长期存续的地域,人类为适应历史进程中复杂变化的地理环境付出了极大的成本,基于此,本研究分析环太湖不同历史时期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探讨其内在影响因素与适应机制。【方法】选择环太湖的“苏锡常嘉湖”5市为研究范围,筛选363个历史村落为研究对象,借助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引入最邻近点指数、Kernel核密度、标准差椭圆方法,分析环太湖不同历史时期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结果】按照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太湖历史村落发展可划分为选址生存期、自发适应期、自觉适应期、叠级扩张期与无序整合期5个阶段;环太湖乡村聚落在各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明显的集聚分布,数量与密度逐渐增大,空间分布中心向东北转移,且存在区域内“西北—东南” 轴向扩散的趋势;各阶段的自然原生环境、农田水利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3个方面因素对环太湖乡村聚落的影响力处于长期动态变化的状态。【结论】从长时段的历史纬度看,自然原生、农田水利与社会文化3个方面的环境驱动因素体现了人类对区域环境的持续适应能力,环太湖乡村发展协同的过程包含了多尺度、多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指数法和最邻近距离测度法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批次不同历史时期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差异显著;随着时间的演进,浙江文物保护单位不仅集聚程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且集聚范围逐渐由浙北向浙南地区转移,呈现由以杭州湾为中心的"单核"集聚模式向"多核"集聚模式转变;不同类型的文物保护单位空间集聚特征差异显著,其中古遗址、古墓葬与近现代史迹主要集中于杭嘉湖地区,而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集聚中心除了杭州湾地区以外,还包括浙南诸多县市,集聚范围更大。在此基础上,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时空演化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历史文化基础及文化流派传承4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当前旅游景区空间格局的研究逐步成为热点,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各类森林公园中的最高级别,其空间演变特征具有代表性。选取华东地区1992—2017年国家森林公园数据,运用最邻近指数、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进行数理和空间分析。结果发现:(1)1992—2017年华东地区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分布经历了由离散到集聚的过程,2005年以后集聚性减弱并趋于稳定;(2)分布重心向偏南方向移动,并稳定在宣城市西部;(3)核密度整体不断增强,高密度区域主要在北部和中部,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南部核密度增幅较大,高密度区域较少。文章建议加强省际合作,协调华东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打造南部特色森林旅游品牌,合理规划和完善交通设施,增强竞争力。研究结果对促进森林公园合理规划和森林资源有序开发、推动森林旅游市场发展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中轩  闫慧  吴国玺 《河南科学》2010,28(7):893-898
根据裴李岗、仰韶和龙山3个新石器文化遗址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数量演变关系,将河南新石器遗址地理区分为3个类型:成长型,萎缩型,振荡型.尽管新石器时期河南地区历经干湿波动(8.5~7.0kaBP)、暖湿(6.8~5.3kaBP)、暖干(4.8~3.8kaBP)的气候过程,新石器遗址地理分布亦随之波动,但由于独特的水系网络和地貌环境,洛阳盆地和嵩山东南麓始终是河南新石器文化的核心区.  相似文献   

6.
羊金凤 《江西科学》2020,38(2):220-225
人口集聚格局是人口空间分布最直观的体现,是人口研究热门主题之一。其研究结果有利于深入解析研究区的整体人口分布特征和规律,准确把握人口空间分布的基本脉络,为引导人口的合理流动、制定区域人口政策等提供依据。采用人口集聚度方法及结合GIS技术,探讨吉安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吉安市人口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的趋势,人口分布大的格局基本未发生太大变化,基本格局还是"市域中部吉泰盆地密集西南及东南山区稀疏",在此基础上形成吉泰走廊区、京九铁路及赣江干流沿线平原区、市域西部罗霄山脉及东部雩山山脉区等三大人口梯度区。  相似文献   

7.
基于企业规模、网络关注度、品牌文化、支撑能力及发展潜力5个维度构建品牌豫酒的综合实力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空间分类法、加权Voronoi图及核密度分析法等方法,对品牌豫酒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各区域发展的空间优化方案.研究发现:(1)从等级划分来看,品牌豫酒之间的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高等级品牌的豫酒数量严重不足,空间格局表现出在东部和西部集聚的态势.(2)从影响范围来看,在品牌豫酒分布较为密集的地方,影响范围在竞相发展的格局中受到了挤压;品牌分布较为稀疏的地区,其影响范围相对越大.(3)从集聚特征来看,集聚特性较为明显且在空间上总体呈现出“一主一副,点核协同”的分布格局.(4)基于结果分析,将品牌豫酒划分为八大发展区;同时,根据各区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双核引领,两轴联动,四区协同”的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351个国家级、省(直辖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Ripley’s K函数、全局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缓冲区分析、地理联系率等方法揭示重点村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 乡村旅游重点村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呈现集聚型分布,且集聚程度逐渐增强;在集聚尺度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旅游重点村集聚强度的峰值由83 km变化至100 km;2) 乡村旅游重点村在各个城市之间分布不均匀、分层明显,数量上川多渝少,等级上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中心点的高密度区居多;3) 乡村旅游重点村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集群效应,核密度分布以成都市、重庆市中心城区为双核心点,向外延伸形成多个密集区和次密集轴带;4) 自然环境、交通区位、社会经济、资源禀赋和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分布,其中政策和高A级景区是影响重点村分布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产物和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和影响因素,可为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和发展特色村庄旅游提供借鉴.以武陵山国家级连片特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武陵山片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特征;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武陵山片区传统村落分布广泛,局部地区明显集中,形成了“多核集聚-带状发展”的分布特征,武陵山片区的中部、西南部是传统村落的主要聚集区.2)Moran I为0.305,表明其传统村落存在正自相关性,且局部地区空间异质性明显.3)城镇化率、平均海拔、人均GDP、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5个因素是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均大于单独作用的影响力,交互作用类型有双因子增强型和非线性增强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对2000~2012年徐州都市圈工业发展时空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县域工业发展的相对差异呈波动性缩小之势,而各县域之间呈现正空间相关性且集聚态势有加强趋势,但空间集聚程度不高;该都市圈县域工业集聚程度呈以徐州市区为核心向外围降低的圈层分布格局,且近年来沿东陇海线向沿海延展的轴线发展格局初现,而南部、西部地区的工业边缘化现象明显.根据相邻县域间的关系,将徐州都市圈各县域分为扩散发展型、极化发展型、过渡发展型和落后均衡型.  相似文献   

11.
空间数据集成研究--以空间数据仓库的构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空间数据复杂性的增加,现有的空间数据库和空间分析工具已经不能提供足够的决策支持,迫切需要建立大量具有历史数据,以及不同尺度的空间数据仓库.在建设空间数据仓库的过程中,数据集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专门针对空问数据的集成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本文在研究了现有的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仓库以及空间数据集成的基础上,首先探讨了空间数据仓库模型的建立过程,然后系统提出了面向空间数据仓库数据模型的数据集成的两个主要的方面:不同数据源的空间数据的集成;不同尺度维上的空间数据的集成.  相似文献   

12.
空间统计学及其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统计学处理公共卫生数据空间属性数据的能力不足,空间统计学具有优势,由此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空间统计学在公共卫生领域主要应用有:疾病制图、分布格局探测、空间相互关系分析、病因分析以及时空预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土壤重金属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研究区的部分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特性进行了分析,均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变异性,并通过克里格插值得到它们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说明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重金属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它们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克里格插值结果与实际计算结果是一致的,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pH及各粒级含量土壤与Cu,Hg,As含量的相关性显著,与Zn,Pb和Cr为中等相关,且均为正相关,而与Cd的相关性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土壤部分理化性质来估计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从地理距离和利用消耗系数衡量的经济距离两个方面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反映空间交互作用,从股票空间交互视角应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金融市场股票间存在显著空间交互作用,且空间交互作用对经济距离的敏感程度高于地理距离.在解释投资者情绪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效应方面空间截面回归模型优于传统截面回归模型.研究结论提醒投资者在对资产进行定价和制定交易决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潜在的空间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讨论了建立采掘GIS数据库的必要性,分析了采掘GIS数据库的建立过程,论述了数据库的空间分析和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学生旅游空间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在全国13个大中城市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旅游的总体空间距离分割特征,以及大学生在不同尺度旅游空间行为中表现出行为特征的差异,并指出了城市旅游资源的富聚程度是决定大学生城市垂直旅游流动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结合该工程建筑设计时的创作构思,对于三峡坝区的建筑设计如何表现三峡地区的地方风韵和巴楚文化特点,以及强烈的时代感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软件,采用人口密度、人口结构指数、空间自相关等研究方法,以黄山市为研究对象,定量测度案例地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黄山市人口总体上呈现出"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的分布特征,其中屯溪区是黄山市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黄山市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呈正的空间相关性,具有"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的分布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山市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日趋明显.海拔、城镇化率、交通、旅游发展、政策等是影响黄山市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全局空间统计方法,估计中国国土在地球球面空间上的整体特征。提出基于空间格局的全局空间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国数字高程模型(DEM,1:400万)数据进行抽样,分别估计了中国国土的地形曲面和几何轮廓的空间格局参数,其中包括重心、方位、地理范围和空间密集性等。结果表明,中国地形和几何轮廓具有不同的重心、方位、地理范围和空间密集性,揭示了中国国土空间格局的复杂性;中国国土空间格局参数的估计误差很小,反映了全局空间随机抽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