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B/S模式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时需要在客户端加载大量的影像文件,属于典型的富客户端应用.在Silverlight框架下加载XNA类库,构造三维地形展示平台,主要过程包括创建顶点缓冲区、坐标变换、着色处理、图形化处理和二维结果输出.基于该平台以遥感影像为纹理叠加数字高程,实现了支持缩放和漫游的三维地形可视化原型系统.系统采用金字塔模型对文件进行预处理,并以四叉树模式存取遥感影像从而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可交互、跨平台等需求,是在B/S模式下展示三维地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的三维可视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三维可视化作为测绘行业的一项新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着重介绍了基于ARCGIS9.0的三维可视化建库、实现过程,并指出其在矿产勘探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区域地形三维可视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促进了地形三维可视化的快速发展,本文以大区域地形三维可视化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三维可视化的研究意义,研究进展及应用领域,而后讨论了基于二叉树的大地形实时可视化算法,最后,笔者详细阐述了大区域三维可视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研究路线设计一体化及三维渲染设计方法为目的,包括地形数据采集及预处理、三维数字地面模型及三维道路模型的建立及两者的叠加、道路三维可视化渲染,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路段的实验,实现路线设计一体化及三维渲染。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三维可视化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三维可视化问题,探讨了ArcObjects的技术特点及其在解决地图三维可视化问题中的应用潜力和存在的问题,并采用VB与ArcObjects相结合的办法对地图三维可视化进行了初步实践,取得了成功的应用。通过某城市地形的三维可视化,探索了.ArcObjects在表达较大数据量数字地形的能力,开发了三维场景的飞行仿真系统原型。并对某城市地形进行了飞行仿真。  相似文献   

6.
罗云 《科技信息》2012,(33):126-127
在ArcGIS软件中,不能直接创建Multipatch模型,但是可以通过ArcGISEngine编程实现或导入其他建模软件的模型、本文以GIS的shapefile数据为基础,在skeethup中建立区域三维地形、房屋、植被等要素模型。采用水文动力的基本原理计算河道水位.并用C#结合ArcGISEngine创建水面TIN模型,利用ArcsceneControl控件创建三维场景,叠加三维地形仿真模型与水面TIN模型,对洪水演进模拟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实现了基于ArcGISEngine的洪水淹没三维可视化动态模拟。为利用AE,完成洪水淹没三维可视化研究提供了一种逼真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地形、城市建筑物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的三维模型建立方法;探讨了三维对象模型与地形模型 的匹配问题;分析了虚拟建筑群的三维可视化过程;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了某建筑群的三维建模与可视 化表达,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为进一步进行数字城市的三维建模及可视化设计提供了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利用ArcGIS和Creator在三维可视化建模方面的特点,根据构建三维地形数据来源的多样性,给出地形建模中数据的获取方法,并就数据的转换和优化处理进行了分析.以湄洲湾三维地形的可视化为例,提出了基于ArcGIS和Creator构建三维地形的方法和一般流程,探讨了地形数据库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OpenGL的基本概念以及以C++Builder为平台进行OpenGL编程的方法;详细说明了三维地形的制作以及可视化实现步骤;利用建模技术建立了三维地形模型,在场景中使用光照、纹理映射技术,使图像具有较强真实感,并通过键盘实现人机交互和三维地形可视化。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三维地形处理领域中存在的地形数据冗余,可视化处理效率不高,真实感效果不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三维地形生成技术及可视化仿真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将DEM数据转化为TIN数据,然后用改进的delaunay算法将TIN数据生成三角网来模拟地形。最后经过纹理映射,光照及渲染,生成具有真实感的三维地形。同时给出了运用VC++和OpenGL实现的三维真实感地形可视化仿真软件。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快速的处理地形高程数据,得到了直观的真实感较强的三维地形模型。  相似文献   

11.
常兆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503-506,512
三维测量技术在机器视觉、自动加工、工业检测以及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利用传统的测量方法,许多三维测量工作只能在基于面绘制的基础上进行表面点的测量,无法测量其内部结构组织。对此,提出了一种在体绘制基础上可对任意部位进行测量的方法;并以可视化类库VTK为基础,在Windows平台上,以VisualC++为开发工具,研究实现了一个三维医学模型测量系统。主要讨论了三维观察的具体过程和三维交互拾取技术,系统对诊断具有参考价值,为虚拟手术及远程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罗林 《科技资讯》2009,(22):165-166
从DirectX8.0开始,微软已经放弃了DirectDraw组件。也就是说。从Direetx8.0开始,2D渲染的方式应该采用Direct3D组件来完成。通常情况下,使用D3D泣染2D的基本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使ID3DXSprite接口渲染,(2)建立正交投影矩阵,为每一个待渲染的精灵创建顶点缓冲来渲染,(3)建立正交投影矩阵,为所有精灵建立一个比较大的顶点缓冲池作批处理渲染。本文将对这三种方法的实现方式进行探讨,并通过测试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13.
基于Cult3D技术的虚拟化学实验室的构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网络化学虚拟实验室的功能要求提出实验室系统的整体开发设计,并以一个虚拟化学实验为例,重点阐述其中基于Cult3D的虚拟实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教育应用的热点领域,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Web3D技术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一种实现形式,为虚拟现实技术走进课堂,走近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本文从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设计制作了基于X3D标记语言的3D多媒体课件,为Web3D技术在多媒体教学中的运用寻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ArcEngine三维地形分析和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ESRI公司提供的二次开发工具ArcEngine和C#编程语言,阐述了三维GIS的理论、方法及过程,实现了GIS数据的三维显示以及部分三维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当前3D技术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大多数3D技术普遍存在的不能在一种3D格式下调用另一种已有3D图形文件,因而效率不高的问题。基于该问题,对Java3D技术及其Java3D装载器组件进行了介绍。并以Java3D装载器装载目前较为流行的X3D文件为例,给出了解决该问题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已经被大量应用于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及交通、水利、林业等领域,但GIS技术的发展还远没有止境。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二维(2D)GIS软件平台,取而代之的是空间的、立体的三维GIS。但由于3D-GIS包括第三个坐标以及从平面到立体的换算,所以增加了大量的存储量和额外的数据量。因而时至今日,真正的3D-GIS软件还很少。本文一方面介绍了3D-GIS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现状;另一方面还介绍了国外主要三维GIS软件的结构和功能,并对3D-GIS的发展趋势做了科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三维GIS引擎,利用高清卫星图片、高程数据、各种地图要素矢量数据等信息,构建了包含地形、地貌等信息的逼真三维地理环境,实现了高效、灵活的图上查询、量测、分析、标绘等功能.基于XDraw剖面可视域分析算法,实现了地形和电磁干扰条件下雷达三维探测威力范围和二维高度层切片的实时计算与显示.以实装指挥信息系统为数据源,根据雷达情报诸元参数确定出空情目标性质后,利用相应三维模型实现了目标的逼真显示,并基于线性拟合算法实现了动目标模型的平滑控制.开发实现了三维战场态势显控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3ds max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三维建模软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广告、三维游戏、科研、工业产品设计等领域。三维建模是三维世界的核心和基础。好的效果源于好的模型。我们知道,通常建立一个模型可以分别通过几种方法得到,但有优劣、繁简之分。本文就3ds max的三维建模的思路加以探讨,给出三维建模时的常规思想和方法,使我们减少弯路,节省时间和内存空间,尽可能又快又好的完成建模任务。  相似文献   

20.
杨静  杨德宏 《江西科学》2011,29(2):267-272
分析了3DGIS的功能、研究内容以及缺陷.通过对3DGIS和2DGIS比较得出二、三维一体化的必要性.运用Supermap.Deskpro.Net建立三维场景,进行山体和城市三维建模、城市三维快速建模、二、三维一体化搡作、联动显示、属性修改、SQL查询等,研究二、三雏一体化的特点和优势,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