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活血陪元法治疗对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活血培元法治疗对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已经开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HIV/AIDS成年患者24例,且病毒载量<500 copies/ml,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加用东研Ⅰ号颗粒(中成药)和安慰剂对照,观察患者0、12、24w后的临床症状体征、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HIV病毒载量以及细胞因子(IL-2、IL-4、IL-10、INF-γ)的变化.结果分析中药组与对照组0、12、24w后症状体征积分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T细胞亚群CD4+T细胞绝对计数也有明显差异(P<0.05);细胞因子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毒载量始终均为<500 copies/ml.结论中药活血陪元法(东研Ⅰ号颗粒)能有效改善HIV/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的CD4+T细胞绝对计数,协助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控制病毒载量,但未发现对患者T细胞功能的部分细胞因子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活血培元法治疗对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已经开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HIV/AIDS成年患者24例,且病毒载量<500 copies/ml,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加用东研Ⅰ号颗粒(中成药)和安慰剂对照,观察患者0、12、24w后的临床症状体征、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HIV病毒载量以及细胞因子(IL-2、IL-4、IL-10、INF-γ)的变化.结果分析中药组与对照组0、12、24w后症状体征积分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T细胞亚群CD4+T细胞绝对计数也有明显差异(P<0.05);细胞因子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毒载量始终均为<500 copies/ml.结论中药活血陪元法(东研Ⅰ号颗粒)能有效改善HIV/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的CD4+T细胞绝对计数,协助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控制病毒载量,但未发现对患者T细胞功能的部分细胞因子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甘肃省3名感染HIV儿童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1病毒载量,探讨感染HIV儿童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 CD4~+T淋巴细胞计数按照美国BD公司FACS Calibur四色流式细胞仪和相应试剂说明书进行,HIV-1病毒载量按照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NucliSens easyQ HIV-1 v1.1试剂说明书进行。结果 3名感染HIV儿童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在目前中国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标准(350个/μL)以上,而HIV-1病毒载量治疗前平均在10~5IU/mL左右。其中两名儿童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3个月后,HIV-1病毒载量降至10~2IU/mL左右。未开展治疗的儿童其HIV-1病毒载量仍维持在10~5IU/mL。结论儿童一旦感染HIV,应尽早诊断和及时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HIV感染者血浆病毒载量的变化规律。方法:用EDTA试管采集血液,分离血浆,通过RT-PCR检测血浆病毒载量。结果:0个月3、个月、6个月和9个月检测的病毒载量,杨某分别为1.698×106c/ml、1.123×106c/ml、1.037×106c/ml和1.239×106c/ml,丁某相应时间的病毒载量分别是1.013×106c/ml、7.312×105c/ml、6.676×105c/ml和6.063×105c/ml,李某相应时间的病毒载量分别是1.778×105c/ml1、.023×105c/ml、1.333×105c/ml和1.256×105c/ml。结论:不同HIV感染者血浆病毒载量不同,其变化规律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活血培元法治疗对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已经开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H IVA/IDS成年患者24例,且病毒载量<500copiesm/l,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加用东研Ⅰ号颗粒(中成药)和安慰剂对照,观察患者0、12、24w后的临床症状体征、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HIV病毒载量以及细胞因子(IL-2、IL-4、IL-10、INF-γ)的变化。结果分析中药组与对照组0、12、24w后症状体征积分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T细胞亚群CD4 T细胞绝对计数也有明显差异(P<0.05);细胞因子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毒载量始终均为<500copiesm/l。结论中药活血陪元法(东研Ⅰ号颗粒)能有效改善HIV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的CD4 T细胞绝对计数,协助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控制病毒载量,但未发现对患者T细胞功能的部分细胞因子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101例HIV/HCV共感染患者念珠菌检出情况,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集101例HIV/HCV共感染患者口腔、皮肤、指甲标本,采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培养、45℃生长试验及API-20C-AUX鉴定系统鉴定到种,同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01例HIV/HCV共感染患者中有44例(43.6%)检出念珠菌,所分离到的44株念珠菌中,有19株白念珠菌(43.2%),9株近平滑念珠菌(20.5%),8株季也蒙念珠菌(18.2%),1株为热带念珠菌(2.3%),1株克柔念珠菌(2.3%),5株涎沫假丝酵母菌(11.4%),1株产朊假丝酵母(2.3%).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该人群念珠菌检出率的CD4计数、病毒载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V/HCV共感染患者念珠菌主要菌种是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检出率与CD4计数、病毒载量高度相关;检出率可能对HIV/HCV共感染患者判断临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AART治疗对MSM感染人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至2013年接受HAART治疗年满18岁且治疗满1年以上的224例MSM患者,治疗前后免疫重建、病毒载量、性伴/配偶检测情况、安全套的使用频率及接触性伴人数进行统计。结果:经HAART治疗的MSM患者病毒量比治疗前得到有效控制(病毒载量小于50 copies/m L),CD4+T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的增长,大部分无保护性行为及性伴数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HAART治疗及良好的依从性能够使MSM感染者HIV得到有效控制,安全性行为意识增强,在预防和控制HIV通过男男性行为向普通人群扩散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Nef PKA磷酸化位点对HIV复制的影响。方法:在全长HIVNL4-3中,通过将Nef Ser9突变为丙氨酸,构建一个单突变HIV DNA。接着用野生型HIV或单突变型HIV产生病毒,然后用病毒去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结果:与亲代病毒比较,单突变Ser9为丙氨酸的病毒下调了HIV在静息PBMC中的复制。结论 :该突变在消除静息原代细胞中Nef对HIV复制的影响起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PKA对Nef磷酸化是静息细胞中病毒生命周期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9.
●7月28日,光明日报报道,北京协和医院在一位艾滋病患者眼部前房水中检测出HIV-1病毒。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房水中发现HIV(艾滋病病毒)。这一发现提示,当艾滋病患者血浆中HIV检测呈阴性时,患者房水中仍可有HIV存在,抗HIV治疗仍然不能中断。●7月29日,新华网报道,新加坡VEREDUS生物技术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快速、有效检验H5N1禽流感病毒的检测装置。该装置能在4小时内检测出H5N1病毒中的一种特殊基因,可在病发后两天内对禽流感病毒进行诊断,从而将诊断时间提前了数日。这是世界上首次推出的商用禽流感病毒检测装置。●7月30日,…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特征的复杂综合征,其发生机制极为复杂,主要包括:(1)HIV感染细胞与未感染细胞融合为合胞体;(2)HIV对T_H细胞的选择性感染和破坏;(3)HIV引起免疫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我县孕、产妇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孕24周前的孕妇抽留血清送县疾控中心筛查,孕24周后在本院化验室用省卫生厅统一配发的高效敏感试剂进行快速筛查.结果:2006年度经我院筛查后确认的孕妇感染检出率为0.33%,略低于2004年度全省调查的孕妇感染平均水平0.4%.结论:目前HIV在我县孕产妇中感染水平居全省中等水平.及时、准确、全面掌握HIV在孕产妇中的流行趋势,及时采取有效阻断措施,是减少HIV母婴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王霞博士获批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时变环境下HIV病毒动力学模型的研究,项目批号:11301453.该项目主要将时变系数、脉冲效应等生物学因素引入HIV病毒动力学模型,建立时变环境下HIV病毒动力学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考虑机体的免疫反应对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和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吸毒与非静脉吸毒感染的成人HIV/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疗效及差异.方法:将入选病例按感染途径分为静脉吸毒与非静脉吸毒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0、3、6、12、18、24个月的免疫重建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CD4细胞)变化,观察患者治疗后病毒载量(VL)检测情况,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体力状况的变化,观察治疗后机会性感染的发病情况、死亡率、坚持治疗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CD4细胞均明显上升(P<0.01),但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对比CD4细胞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对比两组均发生体力状况改善、机会性感染率下降,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静脉吸毒与非静脉吸毒感染患者坚持治疗率分别为65.12%、81.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静脉吸毒与非静脉吸毒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8.60%、9.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静脉吸毒与非静脉吸毒感染的成人HIV/AIDS患者可以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但静脉吸毒感染者的死亡率增高、坚持治疗率低.  相似文献   

14.
从北京地区收集了 44 例年轻男男同性恋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 性行为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1 基因序列, 利用贝叶斯推断从中提取了一些有价值的流行病学信息, 得到了传播动力学的重要参数: 有效再生数 $R_{\rm e}$. 研究结果显示, 2006 年至 2014 年 HIV/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这可能与过去十多年间中国年轻人群对男男同性恋人群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有关. 结果揭示了近十多年来 HIV/AIDS 在北京 MSM 中的传播趋势. 这些信息可以为疫情预测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艾滋病流行有望终结?一项于2019年5月3日发表在Lancet上的研究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后,体内的病毒可以被完全抑制,即便和伴侣发生不安全性行为,也不会将病毒传染给对方。这项长达8年的研究由欧洲多国科学家参与,以近1000对男性同性恋伴侣(其中1人为HIV携带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让病毒携带者全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结果显示,所有参与实验的伴侣之间,都没有出现HIV传染的情况。论文作者表示,该研究结果证明,接受治疗的HIV携带者将病毒传染给  相似文献   

16.
<正>A:现在比较认可的观点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起源于感染非洲狒狒(chimpanzee)和黑猩狸(gorillas)的类人猿免疫缺陷病毒SIV(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最初只在非人灵长类之间传播,到了20世纪,SIV侵入到人体并且发生基因突变和重组,成为HIV。  相似文献   

17.
为了微观刻画地铁乘客的病毒传播,构建了吸入病毒概率与社交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病毒载量增加量和减少量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病毒载量演化方程,其中防疫措施的效果以归一化的参数描述。通过Anylogic软件的二次开发接口,对每个乘客的病毒载量进行编程,刻画每个乘客在感染前和感染后两个阶段的病毒载量变化。仿真初始时刻设定10%的乘客被病毒感染,包括普通感染者和超级感染者。对不同乘客数量条件下的病毒演化进行仿真,分为有管控和无管控两种场景。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乘车人数的增多,乘客密度增大,病毒传播增强,个体病毒载量增加较快;对病毒载量大于1 000的乘客进行管控,禁止其乘车,可将所有乘客的病毒载量降低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8.
《前沿科学》2014,(1):91-91
<正>一项临床试验日前表明,一种基因编码技术对于人类而言是安全且有效的。这是研究人员第一次使用一种名为锌指核酸酶(ZFN)的酶瞄准并破坏了12名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免疫细胞中的一种基因,从而增强了他们抵抗病毒的能力。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6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杜瓦迪市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贝克曼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家John Rossi说:"这是HIV基因疗法的第一个重大进步,因为它证明了‘柏林病人’Timothy Brown如何远离HIV。"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症状期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免疫状态与牙周指数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HIV感染者75例,分为轻、中度免疫抑制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检查牙周指数: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对于无症状期HIV感染者轻、中度免疫抑制组,牙周指数因素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PLI、GI和SBI三个指数与CD4计数之间无相关性.但随着SBI评分增加,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加重的可能性增加.结论: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下的无症状期HIV感染者轻、中度牙周炎性病损较为常见,牙周指数与免疫状态之间没有相关性,SBI评分的升高提示无症状期感染者的免疫抑制状态可能加重.  相似文献   

2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研究HIV的病原学是认识HIV的致病机理、寻找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的靶位、设计HIV疫苗和诊断方法并最终控制艾滋病的基础。自从1983年HIV被分离出以来,HIV的病原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阐明了HIV的形态、结构以及病毒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了解了HIV的复制和生命周期,并对病毒复制的调控有了基本的认识;对HIV在体内的动态和变异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对HIV的致病机理以及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是,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和特异性免疫预防还远没有解决。开展深入的艾滋病病原学和致病机理研究,进一步揭示病毒复制、调控和致病的分子机制,阐明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是发展新型抗药物、设计有效的HIV疫苗的前提和保证。本文概括了HIV病原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