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近年来绿色金融理论实践的研究成果界定了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系统地研究了绿色金融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并对我国绿色金融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建环保政策性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和进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会议的召开,如何进行碳减排,如何发展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关乎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问题。选取2013—2019年我国除西藏以及港澳台地区外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可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来探究绿色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发展绿色金融与改善能源结构都能够有效抑制碳排放,绿色金融可以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从而降低碳排放,研发资本投入在绿色金融与能源结构、碳排放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绿色转型发展,降低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对国家建设的影响日益扩大,而建筑节能改造作为减少建筑业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全国绿色节能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现状,辨析阻碍建筑节能市场发展的原因,总结绿色金融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绿色金融的发展特点,提出针...  相似文献   

4.
绿色技术创新是经济绿色发展的基本驱动力,由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构成的复合系统的偶和协调性是区域经济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利用2009~2017年我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相关数据,基于熵值法探讨了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三者间的耦合协调机理及耦合协调水平.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环境规制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各区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差距较大,东部地区耦合协调性相对较高,其他地区整体耦合协调性偏差,全国大部分区域都具有较大上升潜力.在此基础上,针对提升系统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以推动国家绿色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绿色金融的概念及特点,介绍了国外了绿色金融的实践经验,通过提出制度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营造绿色金融文化氛围等多种方式发展绿色金融,促进经济、环境、社会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是我国新发展阶段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要求。基于空间Durbin模型和GMM动态分析方法,利用我国2006—2021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绿色金融发展与省际碳排放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减少区域碳排放,相关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低碳技术创新和融资约束作为中介变量,共同构成了绿色金融发展影响碳排放的传导路径。进一步分析表明,绿色金融发展对碳排放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在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存在区域异质性。研究结论可为新时代我国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制定促进“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绿色物流作为新兴产业,是助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持。福建省发展绿色物流金融有利于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有利于物流和金融两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和省际竞争力的提高。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市场可能、绿色物流金融供应链的需求、政策契机、技术支持等为福建省发展绿色物流金融创造了条件。因此,福建省应从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促进企业转变观念、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加强技术和人才支持等方面推动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银蒙 《创新科技》2019,19(4):42-47
绿色金融在金融创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面对雄安新区现有产业结构的特征下,如何利用绿色金融促进雄安新区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是国家提升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能力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从雄安新区的建设背景、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绿色金融由于自身公益性特征及其对环境责任标准的要求,使得企业参与绿色金融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其发展的市场动力不足,但只有基于市场主体自主选择发展的绿色金融才能实现自循环自增长的健康发展.研究以社会责任为中介,构建两家竞争性企业的博弈模型,讨论企业的绿色金融参与度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企业的最优绿色金融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据此研究绿色金融发展的市场动力.研究表明,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敏感系数或降低企业参与绿色金融的成本系数来增强绿色金融发展的市场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绿色发展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题。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体系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实施有助于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选取10家上市银行2012—2021年的数据,使用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收益水平的指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对其效益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与其效益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反映出当前绿色信贷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的效益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提出相关对策:商业银行需要完善绿色信贷产品体系,加快低碳转型金融产品创新,并注意防范“洗绿”风险;在商业银行保质保量发展绿色信贷的同时,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加大对绿色信贷的扶持力度,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有助于识别影响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并最终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研究首先梳理了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内容,建立包括政策支持、金融机构绿色化、绿色金融工具和绿色投资4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方法(DEMATEL)厘清各指标的关联性,绘制指标因果关系图,再运用网络分析法(ANP)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最后结合两种方法的结果,计算得出指标的混合权重.结果 表明绿色投资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指标,绿色金融工具次之,政策支持指标通过影响其他指标进而影响绿色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是绿色金融政策的区域性探索,旨在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从而推动和引导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以2017年我国五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作为准自然实验,收集中国2014~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对低碳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区的建立能够提高处理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激励企业积极履行环境责任,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从而对低碳企业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建议以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绿色金融政策更有效地发挥指引作用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提出更为完善合理的评价体系,构建省际绿色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绿色金融指标权重依据层次分析法确定,输入层为各省份的绿色金融指标数据,输出层为各省份绿色金融综合评分,建立省际绿色金融评价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典型省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浙江两地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贵州青海两地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差.针对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提出鼓励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以及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区域经济生态化建设中,绿色金融的作用非常明显。文章选取江西省2011—2018年数据为样本,构建了绿色金融与区域经济生态化的综合指标体系,并且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西的绿色金融与区域经济生态化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耦合度来看,江西的绿色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保持了较高的耦合关系,处在高水平耦合阶段;从耦合协调度来看,江西的绿色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的协调度从勉强协调到中度协调再发展到高度协调,特别是2017年江西获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后,效果更是明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电力新能源企业处在“双碳”政策加持的窗口期,亟需加速新旧功能转换和绿色转型。金融科技的迅速崛起为绿色创新驱动提供助力。为了探究金融科技对电力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通过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电力行业新能源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构建Tobit回归模型。研究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正向促进电力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信息效率、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基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大金融科技发展,发挥其提高信息效率和降低融资约束的优势,促进与电力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融合。将金融科技赋能绿色创新的经验检验置于电力新能源企业实践的基本框架下,对于推进我国电力新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数据,构建动态GMM面板模型,分析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探讨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金融不同维度影响碳排放强度中的传导作用,并分析传统金融对数字金融各维度与绿色技术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分别呈U形和倒U形关系。各省(区、市)的数字金融覆盖广度整体水平均未跨过拐点,处于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阶段;而各省(区、市)的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均已跨过拐点,处于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阶段;数字化程度提升则对碳排放强度具有线性抑制作用。(2)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金融不同维度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绿色技术创新在覆盖广度与碳排放强度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最强,而在数字化程度、使用深度与碳排放强度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依次递减。(3)传统金融正向调节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倒U形关系,而对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当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覆盖广度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U形曲线更加平缓,拐点向右移动而延迟到达;使用深度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倒U形...  相似文献   

17.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绿色金融作为金融业的新业务形式在时代大潮推动下迅速崛起,正在改变全球金融业格局。不过,绿色金融的未来发展仍面临一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绿色酒店在国外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在我国绿色酒店的发展却存在许多问题和障碍。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绿色酒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经营和管理方面给出我国绿色酒店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以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2010-2020年绿色金融与生态环境指标体系进行耦合协调关系评价.并通过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两系统2021-2025年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两系统综合评价指数f(x)与g(y)均不断提高,但不同年份西北地区绿色金融与生态环境发展滞后类型不同,到2020年两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基本达到一致水平;(2)西北地区绿色金融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长期处于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度在时间维度上由轻度失调发展到勉强协调阶段;(3)预测结果显示:未来5年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大致延续前11年的上升趋势,到2021年耦合协调度水平可达到初级协调,到2022年耦合协调度水平可达到中级协调.故此,根据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及预测水平,针对绿色金融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提出建设性建议,以期为西北地区各个省份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两系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建筑行业正朝着节能化、数字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绿色建筑由此诞生并成为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为了充分掌握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方向,为绿色建筑在我国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本文总结了自2006年以来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规范,充分梳理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对绿色建筑产业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究,从政府、企业、社会3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我国未来绿色建筑产业蓬勃向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