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以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为研究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以及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阶段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轨迹进行梳理与分析.研究认为,建党100年来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日渐完善,这得益于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基于此,为进一步探索体育强国的实现之路,提出5点启示:加强新时代体育文化自信,助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利...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时期,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以及体育科研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应以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为核心,以体育科研为支撑,共同促进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以及体育文化的传播推广,增强我国体育综合实力,促进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全面迈进.  相似文献   

3.
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宁夏南部山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做了初步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身兼数职,体育课教师专职化程度不高,体育课教学效果不乐观,体育专业教师没体育课可上的一种困境.针对宁南地区农村小学体育课需求的真实性,如何在优化师资结构,拓展教学素质,完善体育教学现状等方面进行一些“源头”性的干预措施,对切实改善宁南山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虽没有完善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但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而非体育强国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事实.本文从软实力、思想基础、制度框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嬗变.  相似文献   

5.
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虽没有完善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但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而非体育强国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事实。本文从软实力、思想基础、制度框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嬗变。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体育的竞技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为了进一步促进体育强国长久之计的顺利实现,应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以保持我国的体育大国的地位。采用文献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探索,并通过对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获得内在规律,期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竞技体育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我国体育事业如何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表彰会上,胡锦涛提出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2010年至今“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相关研究成为体育界的热点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时代性、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认为: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需在体育体制改革、学校体育开展、竞技体育比赛项目、体育产业规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达到协调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合理、科学的体育游戏不仅能提高小学生体育课堂兴趣及注意力,还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值得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广泛推广与应用.本文主要从体育游戏的优势出发,着重介绍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以期能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尽自己的2-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伦敦奥运会结束后,"体育强国、国民体质和体育体制的改革"再次成为体育界的热门话题.当前,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体质不仅受到族群、生态环境与遗传因素的先天影响,而且还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经济发展和学校体育体制的制约.其中起决定性影响的当属学校体育体制,而我国的体育体制的发展并不完善,这就需要结合广东省的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制定高校体育体制,确保高校毕业生的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0.
体育强国建设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新目标.体育场地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着体育强国的建设,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两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六普"与"五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体育场地数量、场地面积、场地类型及质量以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但是在城乡与地区分布、体育场地结构、人均体育场地及场地利用情况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最后为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初等教育迫切地需求一批高科学素质的师资力量。高师初等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普遍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刻不容缓。学校应在课程结构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强投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教学能力,以满足小学教育事业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四平市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堪忧.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影响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主、客观因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如下建议: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健全青少年体质健康普查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大力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家长增强体育意识,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锻炼氛围,从小培养孩子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青少年自觉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树立科学的体育观.  相似文献   

13.
对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文山地区小学体育师资学历、职称偏低,教龄偏短;体育场地和器材严重不足;体育课开展基本正常,两操开展情况良好,但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等.并提出建议如下:提高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地取材,缓解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匮乏问题;结合实际,挖掘乡土教材资源,丰富学校的体育活动;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李孟 《科技信息》2012,(31):236-236,27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川北地区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中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缺乏有效的保证、开展的体育项目比较单调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中学生对健康知识的认识普遍不足是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问题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引导,让家长明白身体健康对子女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子女培养运动习惯;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认真落实中央7号文件要求,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锻炼时间;加强体育课堂教学中健康知识的融合;加强体育器材设备多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的主体"失位"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出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主体参与意愿不足、学生家长的督促意愿不足、学生教师的积极程度不足、相关学校的支持力度不足、相关部门的监督机制不足,严重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与目标的实现,提出了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强体育师资力量的建设与培育,加大学校行政执行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等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提高大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伟 《长春大学学报》2008,18(10):104-106
体育运动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国家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终身体育是体育运动的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终身体育包含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体育是实施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大学体育教育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加强大学体育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现状问卷调查得出,影响普通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深入开展的因素是:教师教学观念与教育评价机制;教师自身教学经验与科研素质;学校办学条件与教学管理.因此,争取社会和家长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解与支持、因地制宜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活动、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与建设、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是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张丽  廖海燕 《科技资讯》2012,(21):161-162
体校生普遍存在重体轻文的现象,文化学习质量的提高一向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难题。文章通过对体校的校情、生情的分析,对如何提高体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质量,进行了新的探讨,对当前体校文化教学和管理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我国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自身素质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道德素质是教师自身素质的灵魂。师德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形成的关键。高校应该从"深化理论学习,树立崇高品德;提高知识储备,增强执教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科研水平"等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20.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成为考验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试金石。疫情对社会和高等教育本身产生哪些重要影响?高等教育界应对的态势如何?“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有效性怎样?在线教育缺少了哪些教学要件?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但疫情的发生更加提醒我们要从全社会的角度思考教育问题,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看教育”。在推动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要关注教育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强教育危机的风险研判,提升教育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大学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人才培养,要培养具有理性认知的人,关注人的内在情感体验和人格完善;要扎根中国的现实办大学,既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又要促进重大战略领域科研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