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琼辉 《科技信息》2009,(29):218-219
五代之乱,道德无存,百姓涂炭,五十三年间军人驰骋,文人逢迎,王朝迭代如转轮,十国割据如敌国,遗毒之远乃至数百年,实为中国一大劫难。本文拟就五代诸君、士大夫两方面略加探讨,以寻求其乱源及文化心理,以讨论于诸大家云。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诗的国度,柳经常出现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历代文人对柳或曩或眨,价值取向不一.本文试图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古典文学柳意象给予新的诠释和解读.从柳作为春的使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实用价值三方面阐述自然之柳.从象征高洁之士,势力小人和多情女子三方面阐述人化之柳.  相似文献   

3.
葛鸿志 《科技信息》2010,(21):273-273
当代画坛异彩纷呈,中国画山水也是气象万千。范保文先生在这个变化不居的格局中,以他对山水画特有的审美定位与创作态度,诠释着江南山水的那份雅致之景与灵秀之气;同时也丰富和拓展了“新金陵画派”的样式与面貌。山水画自五代始就有以表现江南一带自然景色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五代的董源就被称为南派山水画的开山祖,  相似文献   

4.
射柳习俗是满族流传久远的风俗之一,契丹人的射柳习俗是一种制敌祭祖的萨满黑巫术,以柳为图腾的女真人接受了这种习俗并传而广之。从功能主义的立场上看,射柳习俗适应不同的需要,产生了不同的功能,并相应具有不同的意义,在看似相悖而不可能流传于其中的文化环境中存在。由此证明。功能在民俗产生扣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五代钱币考     
五代历时短促,但官铸不辍。从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来看,五代历朝均有本朝钱币铸行于世,其铸币政策也较为严谨:官铸都唯以铜钱,且大致质量精良,非如同时代之十国铅锡铁镴杂出。由于官铸铜币数量有限,五代市场实际流通中,除本朝钱币外,也有大量的唐代钱币与同时代的南北方私铸钱币。  相似文献   

6.
冯延巳词对花间词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延巳词对花间词的发展张毅冯延巳是五代初词中大家,与晚唐的温、韦鼎足而立。他的词作虽仍有花间之余绪,却对之有明显发展,正如《人间词话》中评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词跟大多数的文学体式一...  相似文献   

7.
以晚唐五代士人心态为基本切入点,探讨晚唐五代词之兴起。在唐末五代社会动荡,王纲解纽,儒学失去了其权威性,皇权也失去了其向心力,士人人格在乱世的震荡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顺时听命,追逐名利,注重享受娱乐,作为文化的建构者,士人人格的世俗化必然会对文学产生影响,于是“词”这一原本流行于民间,只供佐欢娱乐的文学样式开始受到士人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空间布局的处理,是中国山水画重要的意匠手段之一。五代、两宋作为中国绘画史上十分重要的时期,其山水画在空间布局上的巧妙处理,曾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过长远的启示意义。本文试从五代、两宋时期的一些代表画家的作品入手,浅析五代、两宋山水画的空间布局特征。五代、北宋时,山水画空间布局的处理,是一种'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立意定景"①的"全景式"构图方式,这种章法几乎成为那时取得视觉上和谐一致的标准模*式。沈括说:"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①这里的"大"是指人的视觉范围,"o\"是指客观物象,…  相似文献   

9.
编修地方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优良的传统。方志起源于两汉之地记,隋唐五代之图经是方志发展的第二阶段,宋代方志进入定型成熟阶段,清代是我国封建时代修志事业的全盛时期。新中国建立后新修志书体现了时代精神,体例上也形成了新的志书体裁,并且还将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命之灵的滥觞──中国美感心态中的柳意象审美模式探源中文系911班蔡少军(一)柳,《本草》载:“一名小杨,一名杨柳”,王象晋《群芳谱》释曰:“易生之木也,性柔脆,北土最多,枝条长软,叶青而狭长。其长条数尺或丈余,袅袅下垂者名垂柳木,木理最细腻”,语焉...  相似文献   

11.
宁夏回族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回族风情解析、回族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开发构想等3部分入手,勾画了对这一特色资源开发的宏观战略和微观战略,提出了开发3处回族风情旅游区,构建4种回族风情主导景观,拓展回族风情旅游项目,培育回族风情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开发构想内涵.  相似文献   

12.
民俗承载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愿望,带有较强的象征意义。民俗学的研究,就是把深藏在民俗意象中的意蕴挖掘出来。陈勤建教授在研究民俗学过程中,对民俗的文化基因进行深入缕析,并把文艺与民俗的渊源关系、作家与民俗的关系以及文艺民俗学的学科性质等进行深入论述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论述了跨文化口头交际的得体性问题。得体性是在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的最高原则,违反了得体性原则,就会导致交际失败。交际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中英文化不尽相同,因此,交际双方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能力,在交际中因境而言,切合题旨,合乎礼俗,适应对象,切合语体,才能使言语既正确又得体。  相似文献   

14.
福建方言中,有一部分婚俗语汇有古代天人感应现的背景,反映了天人感应观对福建婚俗的深远影响.正视和分析这些语汇的背景,对移风易俗,树立现代婚俗新风尚,建立现代婚俗新语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刘永福旧居三宣堂的考察,分析了其布局、建筑特征及装饰艺术,探讨了建筑功能与建筑形式的关系,旨在探索我国民居建筑文化的内涵及承传。  相似文献   

16.
身为"古文运动"领袖的韩愈,其诗歌的光彩常为文章所掩,然而韩愈诗歌对唐诗的发展、宋诗风格的形成、元明清诗歌的承继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韩愈的诗风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韩愈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中,其诗风从清新雄豪到奇崛瑰怪再到古朴清新,天赋个性、创作心态、社会风尚等是其在人生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诗歌风格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论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与社会结构、地理环境、历史进程、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间习俗和民族语言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从历史、地域、民族、语言等方面对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丰子恺的散文创作涉及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特别是在对故乡人事的回忆和描摹的散文以及在抗战时期逃难桂林的见闻日记里,丰子恺以清新趣味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民情风俗画卷。丰子恺散文创作的民俗文化元素具体体现在,通过对饮食、方言俗语、人物称谓、岁时节日、信仰与禁忌等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构成他的散文的一些主要情节,揭示人物性格,营造环境氛围,体现作品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9.
丽江纳西族地区,殉情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曾一度盛行,在众多文化现象中自成一格。纳西族的殉情受民族文化中多种力量的影响,对此从社会心理、悲剧审美等方面,结合世界自杀文化对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现象进行解析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刘克庄是南宋后期著名词人,目前对后村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爱国时政词,对其词风则基本定性为豪放排宕。通过对刘克庄花卉鸟兽词咏物词中“物”、“我”关系以及“我”的感情的分析,说明后村词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