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族间生命个体的生存境域,思维理念的倾向、偏执呈现出民族文化及其哲学的异样品质与传统。就中国哲学而言,是异于为科学奠基的西方哲学的。中国哲学从对本真生命的惊叹出发,立足于此在的经验世界,追求一个人之为人的价值根据和意义目的,造就一种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圣人人格。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社会生民得此之福,也失之其弊。通过对《新原人》、《新原道》的解读与思考,阐明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突出贡献。冯友兰先生同情、理解传统文化及其哲学,关注民族的发展前途和历史命运,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做出了有力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2.
哲学起源于对生命的思索。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曾指出,中国哲学的特质是生命的学问。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基本精神奠基于先秦诸子的哲学探索之中,老子哲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老子哲学中的生命关怀以“道”为核心范畴,遵循“本源之道”,探究“生命本真”是老子哲学的生命意识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3.
以儒道释为主干的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其主旨在于围绕人的“生命”来展开教训、智慧、学问与修行。儒道释哲学对生命智慧的阐发各有侧重,儒家主要从入世的立场来寻求生命的安顿、调护和完成,强调此生生命历程的担当与责任;佛家主要从出世的立场来看破生命之苦的实相,追求生命之苦的解脱之道;道家则介乎两者之间,追求个体生命的自然与洒脱,三者共同构筑了中国生命哲学的基本精神。面对当代国人“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的生命智慧缺失,传统的生命智慧为今天的生命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线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语言,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对历代优秀艺术家创造的光辉灿烂的线描艺术及其优秀白描作品的论析,以便我们了解人物画线描的发展进程,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线描的特点,为我们研究古代白描人物画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尼采的教育人生观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的生命哲学及其教育观启示我们: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必须以生命为根据,以生命为目的,在生命中安居。教育的生命意义在于实现真正的教育人生。教育人生是教育主体的自主精神、批判和创造精神不断建构的人生;是教师以诚实、乐观、坚韧为基本品质的人生;是师生的对话人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刘易斯模型为出发点,结合中国实际,在承认中国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与刘易斯模型有本质区别的基础上,探讨刘易斯模型对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意义,并引入哲学思考,从哲学角度分析刘易斯模型的发生、构成及实用性。文章试图在发展经济学与哲学间架起一座桥梁,以中国城市化问题为载体,通过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阐释哲学原理,以哲学思辨解释发展及其困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物画发展历程表明,装饰意蕴作为一种风格,一直存在于中国画,特别是传统水墨人物画之中,并日趋丰富、完善、发展。本文通过对线条、色彩诸多画面因素出发,并着重探讨其在艺术形式上的表现手法(夸张,节奏感,韵律感),对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所呈现、暗含和折射的装饰精神进行一定的剖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水画,作为以祖国山川河流为主题的中国民族绘画,从早期的人物画衬景发展到独当一面的山水画科,在其间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拥有自己的特点及与其产生发展相适应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宋代山水,这一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结合"中国哲学"与"哲学在中国"的区分的问题的提出,从"哲学"概念的来源及其发展过程的分析入手,以西方哲学理论为基础,最终得出"中国哲学"系合法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0.
崔琳琳 《科技资讯》2007,(5):133-134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其争鸣实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渊源,即哲学、美学的探究与发展在润物细无声中成为了中国艺术之命脉.尤其是老庄的"道"成为了中国艺术精神之主体.而中国画从哲学、美学的体道,南北朝人物画的发展、山水画的起步,到隋的成长,唐的进展、分类,五代的初成规模,两宋的高峰,是一个上升的过程.似人这种生命体的骨骼,肌肉,衣着,气质等各种表象的变化一样,山水画也以丰富多彩的面貌笑傲于世.而唯一不变的质是血脉--"道".拥有了这根主线的慧眼,则唯一的不足是失去了雾里看花的"痛并快乐".  相似文献   

11.
从油画传入我国的历史及我国国画写意的历史入手,研究当代的中国油画,认为其不但秉承了西方油画的技巧,还融入了很多中国画传统的写意元素。结合西方印象派、后印象派等绘画流派的风格及其发展,以及中国画中写意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研究当代中国油画的写意语言。  相似文献   

12.
[]?董其昌开列的“文人之画”的系谱以及他的“南北宗论”与他的同时代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有两个标准在他的系谱中起到结构性的支撑作用,一是师法造化,二是以画为乐.有此关口,“多寿”之说也成为他对绘画的一种极具个人性的表达.董其昌以个人的趣味和体悟重新结构绘画发展的历史,体现了他自开堂庑的雄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绘画使用色彩的年代很早,色彩的种类也很丰富。但中国绘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走以色彩造型这条路,色彩在画面上更多的是表达社会文化观念。儒家的伦理象征色影响了中国人物的色彩发挥(主要是对人物服饰的影响),佛教与隋唐之际金碧辉煌的“院画”风格的形成有关系;到了宋元,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水墨渲淡为主的文人画风占据了画坛的主流地位,并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从儒、佛、道的思想根源来探求中国传统绘画色彩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美术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的,历代艺术家在探索中饱尝着创新和回归、借鉴和扬弃、肯定和否定、迷茫和清晰的苦与乐.本文试图通过对20世纪代表着中国人物画发展方向的三个重要人物徐悲鸿、蒋兆和、周思聪的艺术特点的剖析,使人们更加清晰地领略到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脉络,引领我们去创造中国人物画更加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数字不仅是表示数量的词语,它也承载者丰富而玄妙的文化内涵,在中西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数字在中西文化中产生了相似或相异的象征和联想意义。为此,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1,3,7,9),归纳其在中西文化中的丰富涵义,并从跨文化的角度,从神话迷信、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地域环境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探讨这种语言现象产生的根源,以期对中西文化研究、语言学习及中英数字习语的翻译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笔人物画以它特殊的笔法、程式化、平面化等独具魅力的表现形式,强调了一种理想的、和谐的、高度概括的装饰美.  相似文献   

17.
漆画是一个新兴的画种,在漆画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作者对漆画的缘起及现状,绘画性与工艺性的关联,其工艺的特殊性与局限作,漆画材料、工艺的利用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为漆画作者在漆画创作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瑰宝,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以其独具的哲学观念、美学观念,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世界{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的设计院校都把中国画列为设计艺术教学计划的重点课程之一。本文拟就如何在教学活动中突出提高对中国画审美观念、语言形式、笔墨技巧的认识与把握方面,提出现点,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庄子》一书在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美学史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它集诗歌之美、绘画之美、音乐之美、哲学之美于一身,《庄子》语言更是恢弘谲怪,玄妙不羁。后世学者多有关于《庄子》注译的作品,但是这些著作对于《庄子》语言的理解和翻译不尽正确或准确。本文对陈鼓应先生之《庄子今注今译》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必要的考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