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梯级尾矿库、截河尾矿库中,存在独立防洪和联合合并防洪两种情况。联合合并排洪系统水力计算目前主要采用无压流,有压流状态下的水力计算尚未形成理论公式。针对这种现状,对独立排洪与联合合并排洪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隧洞及覆盖层较薄的排水管,联合合并排洪系统投资低。根据实际液体的恒定总流能量方程与水流的连续性条件,推导了联合合并排洪有压流状态下的水力计算公式,提出合并点位置的选择要求,给出了截河尾矿库联合合并排洪系统有压流状态下的调洪演算算例。成果可以应用于现有梯级尾矿库、截河尾矿库联合合并防洪安全分析与复核,也可以用于新建梯级尾矿库、截河尾矿库联合合并排洪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2.
尾矿库排洪系统水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尾矿库的排洪系统具有进水口多,水流流态复杂等特点,其水流形态与常见的水利工程泄水建筑物过流有较大的差别.本文采用传统的水力学方法对某工程尾矿库的排洪系统的泄洪能力进行计算,确定尾矿库的水位与下泄流量关系曲线,然后根据水量平衡方程进行调洪演算,确定排洪系统所需的调洪库容和调洪水位,从而为尾矿排洪系统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尾矿库隐患及风险演化系统动力学模拟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山尾矿库危害问题,构建了尾矿库事故隐患关联的复杂网络,给出了尾矿库隐患状态及风险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矿山尾矿库案例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隐患关联的复杂网络法、隐患转移的三态法以及风险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巧妙结合,能够明确地表征尾矿库事故隐患及风险演化规律,包括隐患作用关系、递演途径、风险程度等.成果应用于临钢980沟尾矿库,仿真结果与980沟尾矿库事故发展规律的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说明所建模型可有效表征尾矿库溃坝事故演化的时空规律和风险程度,预测危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危害极为严重的尾矿库溃坝事故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与尾矿库溃坝事故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基于GIS技术的尾矿库溃坝事故二维模拟方法。本方法可以模拟任意条件下的尾矿库溃坝事故,确定事故可能的影响范围,并将结果在地图上显示出来,使安全管理部门迅速做出决策,展开应急救援。为了证明方法的有效可行性,笔者以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为例,对溃坝事故可能影响范围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针对尾矿库溃坝事故,选用国内外历史尾矿库溃坝事故数据,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关系函数,对影响尾矿库溃坝后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尾矿库溃坝事故的风险因素为尾矿库的坝高和容积.在尾矿库的建设、运行过程中,要重点加强对尾矿库的坝高和容积的限制,减少尾矿库潜在溃坝风险.  相似文献   

6.
龙游大型古地下洞室群工程地质条件及病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游大型古地下洞室群虽然已保持了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完整,但是现场调查发现,这些洞室存在着许多病害现象.为了更进一步保护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作者从工程地质调查入手,对龙游石窟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洞室群的病害类型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支顶为主的观赏式保护措施.图7,参14.  相似文献   

7.
李翔 《科技资讯》2014,(27):116-117
我国尾矿库事故时有发生,每次发生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通过对近年来尾矿库事故的分析,概述了我国尾矿库存在的一些安全现状,综合分析后列举了各级政府和企业一些管理的对应措施,并提出尾矿库自动在线安全监测系统这一科学有效的监测系统,以降低尾矿库的危险因素,防止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8.
煤系地层的产状与上覆滑坡的产状关系,是影响黄土滑坡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研究煤系地层的倾角与黄土滑坡的倾角相同而倾向相反条件下,主采煤层开采对上覆黄土滑坡的影响,对于滑坡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方法,通过模拟含煤岩系倾角30°时的煤层井工开采,总结出上覆岩层移动变形及裂隙分布发育规律和反向黄土滑坡稳定性条件。结果表明:上覆岩层冒落带高度为25.0 m;裂隙带发育高度为72.0 m;采空区范围内覆岩最大下沉值偏向岩层倾向;在工作面推进120 m时黄土滑坡处于临界失稳状态。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模型与相似模拟实验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编制复杂系统事故树时中间事件的展开路径,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剖析事故树基本构成特征,发现其实质上均是"或门树"和"与门树"的组合.根据系统切割准则和轨迹交叉理论,研究两种事故树基本展开型式,提出事故树编制时的"或门优先"原则,建立通用的事故树简易展开模型.利用该方法模型将事故树的"与或"因素分析方法应用于尾矿库溃坝这一复杂事件的事故分析中,确定了尾矿库溃坝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溃坝路径,编制出包含36个中间事件和70个基本事件的尾矿库溃坝事故树.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模型可有效实现复杂系统事故事故树的编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论将传统的"因素分析"从定性向半定量方向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0.
为了量测硐室岩层微小出露结构面产状,研究了平行摄影相对定向方法;同时依据其产状量测原理,由实验得出,基于平行摄影相对定向量测的产状与实际产状之间相差5度以内,表明此方法可以用于硐室岩层结构面产状量测。  相似文献   

11.
代雪峰 《科技信息》2014,(6):203-204
本文介绍赤峰中色白音诺尔尾矿库安全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系统构成,阐述该系统的特点和监测内容,分析并展望尾矿库安全自动化监测的发展趋势和意义。指出尾矿库安全在线监测对于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监管、把握尾矿库的安全现状、减少尾矿库的事故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次设计资料数据通过参考相关文献以及设计说明来对会理县溢壕公司菁门口尾矿库进行具体设计分析。先从地质、水文气象以及坝体属性概况等环境因素进行评价,来获得是否满足建立尾矿库的环境要求;之后通过获取尾矿设计参数先得到极限平衡法中尾矿库抗滑稳定性的安全系数以及不同材料下坝坡稳定性的计算参数,之后来对菁门口尾矿库不同水位的安全系数分析以及对拦洪坝、拦泥坝的稳定性进行具体应力计算分析。最后利用Autobank软件中的Seepage渗流计算模块,结合尾矿库的设计材料来对尾矿库洪水以及正常情况下的渗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尾矿库地下水量少,地形条件良好,降水量集中,气候环境较为适宜;尾矿库临近金沙江,排洪能力较好,以及地质类型结构较为稳定,无大型地震等危险地质活动,符合尾矿库安全运行的环境条件;2)通过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判定尾矿库坝体的抗剪断、抗滑能力(K’)符合应力要求,浸润线在洪水和正常工况下的高度和干滩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岩层产状一般可利用机械罗盘或电子罗盘进行测量,当岩层位于高陡地段,无法手持罗盘进行测量时可采用三点法,即通过全站仪或其它测量手段测量岩层面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3个点来求解岩层产状.传统的三点法一般通过公式计算求得产状,求解过程繁琐,不直观.本文研究了一种利用三维模型快速求解岩层产状的方法,并利用公式法进行了验算,验算结果表明三维模型求解岩层产状的方法直观简单,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深基坑工程事故时有发生,一般的发生率约占基坑工程数量的20%左右,有的城市甚至占到了30%左右。基坑工程事故的频频发生,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已成为制约我国建筑事业并引起各方面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介绍了目前基坑工程病害事故采用的主要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钻探确定地下岩层产状的方法很多。岩心定向方法成本低廉,操作容易,并且资料准确。岩层产状可以通过定向仪器、数学计算或赤平投影求解。  相似文献   

16.
钻孔“岩芯产状”的测量,是利用物理测井方法,在钻孔内测出岩层的产状,即岩层的倾斜角和走向(或倾向),因钻孔一般有一定的倾斜角,所以钻孔内岩层产状未经孔斜校正时,实际上是测量的岩芯产状。孔斜已有专用的井斜仪。可获得钻孔的井斜资料。关键问题是竣孔后,要及时测出孔内不同深度的“岩芯产状”。  相似文献   

17.
通过简要介绍尾矿库知识,分析尾矿库的重要性并利用实例说明尾矿库发生事故所造成的巨大危害,从尾矿库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尾矿坝的安全管理措施、尾矿排放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尾矿库防洪的安全管理措施四个方面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具体可行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尾矿库的危害和安全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要介绍尾矿库知识,分析尾矿库的重要性并利用实例说明尾矿库发生事故所造成的巨大危害,从尾矿库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尾矿坝的安全管理措施、尾矿排放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尾矿库防洪的安全管理措施四个方面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具体可行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重金属尾矿库泄漏事故时有发生,它已经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危害。一旦重金属尾矿库泄漏事故发生,造成大量污染物质进入水体,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因此,设计重金属及尾矿库金属泄露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对加强重金属与尾矿库金属泄漏污染的应急管理能力,对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某疏散机动干道地下人防洞室处置工程为依托,调查洞室现状,归纳病害类型,探讨内在成因,评价洞室安全,提出处置对策、回填方法及相应施工流程.研究指出地下人防洞室病害包含五种类型:底鼓、偏帮、渗漏、悬脚和垮塌;在安全评价基础上,提出地道废弃回填处置对策;结合地表建筑环境复杂程度,提出不同回填施工技术建议:具备地表开孔条件的地道单元采用地面开孔回填施工方法;不具备地表开孔条件的地道单元则采用地下泵送回填施工技术.研究成果以期为人防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也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