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聚苯胺的掺杂及其导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对甲基苯磺酸(TSA)和磺基水杨酸(SSA)对聚苯胺(PAn)进行了掺杂,研究了在掺杂过程中浓度、温度及时间对聚苯胺电导率的影响,并对掺杂态PAn在空气中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SA和SSA掺杂的PAn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电导率均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制备了N型Bi2Te3薄膜,并测量其在不同温度、不同膜厚度条件下的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室温条件下,不同厚度Bi2Te3薄膜Seebeck系数约为-150μVK-1,当温度为53℃时,5.1μm厚的薄膜Seebeck系数为-267μVK-1,而1.5μm厚的薄膜Seebeck系数为-142μVK-1。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当薄膜厚度增加时,晶粒尺寸越大。薄膜厚度为1.5μm时,晶粒尺寸为800nm,5.1μm时,晶粒尺寸为1 300nm。X射线衍射仪的分析结果表明,射频磁控溅射制备的N型Bi2Te3薄膜为菱方结构。  相似文献   

3.
导电聚苯胺纳米管的界面法合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室温下,采用界面自组装聚合法首次成功制备了磷酸掺杂的导电聚苯胺纳米管,利用TEM.FT—IR,UV—Vis及四探针等技术对其结构和导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该法合成的聚苯胺具有纳米管结构,内外管径分别为20nm和120nm。长度在3~4μm,长径比为30:1;在室温下,电导率约为0.35S/cm.通过控制苯胺单体的浓度、掺杂剂酸的浓度和聚合反应时间能够实现对聚苯胺纳米管管长和管径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Co掺杂β-FeSi_2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机械合金化法成功制备了配比为Fe1-xCoxSi2(x=0.04,0.05,0.06)的N型β-FeSi2基热电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在球料质量比为80∶ 1,球磨速度为400 r/min的条件下,球磨20 h的粉体发生完全合金化,生成β-FeSi2,α-Fe2Si5和ε-FeSi的合金相;经过1 373 K退火2 h,再结合1 073 K退火2 h的热处理后,可完全获得晶粒细小的N型块状β-FeSi2;随着测量温度的升高,Fe1-xCoxSi2试样的Seebeck系数α和电导率σ增大,热导率κ降低,无量纲热电优值ZT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材料的电导率σ增大,热导率κ降低,σ/κ比值得到提高,但Seebeck系数α降低;当T=695 K,掺杂量x=0.04时,Seebeck系数α的最大绝对值为227 μV/K;具有最佳热电优值的材料为Fe0.95Co0.05Si2.  相似文献   

5.
磷酸掺杂对聚苯胺电导率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磷酸掺杂的聚苯胺进行了电导率测试,并从微观结构上对这种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随着掺杂剂酸度的增加,大块状的聚苯胺消失,生成了结构更精细、平均粒径更小的聚苯胺,并且在整个微观结构上形成了聚苯胺隧道网化.掺杂有利于导电通道的形成,从而可以显著提高聚苯胺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6.
以过硫酸铵((NH4)2S2O8)为氧化剂、对甲基苯磺酸(TSA)为掺杂剂并提供反应所需酸性条件,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聚苯胺乳液,抽滤并真空干燥后产物成墨绿色粉末.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探索了聚苯胺合成的最优条件,并对其各个影响因素对聚苯胺电导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逐一分析.发现聚苯胺的导电性能随着氧化剂浓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酸的浓度增大而增大.另外其电导率也受氧化剂与苯胺比例和酸与苯胺比例的影响,前者比例增加电导率先增加后减小,后者比例增加电导率先减小后增加.结果制备出电导率在1.00×10-2S/cm的掺杂聚苯胺.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的酸掺杂对聚苯胺结构和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合成了导电高分子本征态聚苯胺(PANI)、盐酸掺杂聚苯胺(HCIPANI)和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CSAPANI).用傅立叶红外光谱(R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其掺杂前后的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结构的变化对电导率的影响,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以盐酸为掺杂剂,在苯胺单体氧化合成导电聚苯胺的聚合反应过程中,通过加入N-苯基对苯二胺,可以显著加快聚苯胺的合成反应速度,并提高聚苯胺的产率.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生成的聚苯胺呈现出明显的纳米纤维形貌特征,直径约50 nm,长度可达微米.实验表明:聚苯胺的产率和电导率都是随着HCl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浓度1 mol/L的盐酸掺杂下合成的聚苯胺的电导率最大;在苯胺和酸浓度固定时,改变氧化剂过硫酸铵的量也会影响聚苯胺纳米纤维的产率和电导率,n(苯胺)∶n(过硫酸铵)=1∶1时,生成物聚苯胺的电导率最大.  相似文献   

9.
由于易于合成,导电率高和温度与环境稳定性等优点,聚苯胺作为导电高分子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在介绍掺杂聚苯胺的导电机理后,重点分析比较了不同酸掺杂聚苯胺的导电性能。其中无机酸掺杂后的聚苯胺导电率提高显著,有机酸掺杂中常用来改善其溶解性。  相似文献   

10.
聚苯胺的掺杂反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系统地论述了聚苯胺的4种掺杂反应(质子酸掺杂,碘掺杂,光助氧化掺杂和离子注入还原掺杂),指出了聚苯胺的结构形式与掺杂途径的对应关系。发现全还原型聚苯胺可进行氧化(p-型)掺杂;全氧化型聚苯胺可实现还原(n-型)掺杂;只有处于中间化态时才显示出独特的“质子酸掺杂”现象。  相似文献   

11.
利用DDS-IIA型电导率仪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甘氨酸在PEG400水溶液中的电导率,计算了甘氨酸的摩尔电导率.探讨了温度和溶剂浓度对甘氨酸摩尔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的摩尔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溶剂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电导率仪在298 K下测定4种稀土氯化盐ErCl3,DyCl3,NdCl3和YCl3在极性水溶剂中的电导率,利用公式计算稀土氯化盐的摩尔电导率,并讨论了浓度对稀土氯化盐水溶液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的影响,稀土氯化盐水溶液随浓度的增加,电导率逐渐升高,摩尔电导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3.
以多孔介质内固体导热系数ks、流体导热系数kf相互影响多孔介质传热为研究对象,对多孔介质内无量纲温度、速度、高温壁面努谢尔数Nu、平均努谢尔数Nu和ks/kf、瑞利数Ra间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差分法对数学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应用高斯–赛德尔方法迭代求解,对网格的独立性和计算过程进行了验证,得到了多孔介质传热一些基本数据,分析了无量纲温度、速度随ks/kf、Ra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ks/kf改变多孔介质内温度和速度的变化,ks/kf值大,温度梯度和速度梯度在壁面附近大,温度梯度和速度梯度在无量纲长度0.2~0.8范围内很小;当ks/kf很小时,多孔介质内对流作用较弱,ks/kf1以后,Nu随着ks/kf逐渐增大,对流作用增强,它成为热传输的主要动力,ks/kf对多孔介质内对流作用的增强、削弱是非常关键的,为强化传热可提高ks/kf值,为削弱传热可降低ks/kf值;在工农业生产中加热多孔介质类物质热量应集中在下部有利于热量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PEO-TPC-LDABS三元缩聚物,研究了聚合物中PEO单元的含量对其机械强度和导电性的影响以及三元共聚物锂离子电导率对温度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全球大气电回路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而大气电导率是大气电学地球空间电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参数。1905年Gerdien电容电导率仪面世,之后利用升空气球获得了大气电导率直接探测的数据,已成为有效的大气探测工具,应用于探测大气电导率、大气正负电离子浓度、空气气溶胶、大范围地区放射性矿产分布调查等领域。本文综述了大气电导率的应用情况,描述了大气电导率的概念及其作用,简要回顾了国际大气电导率测量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Gerdien电容式电导率仪的原理、发展和实际应用及其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短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化学镀和电镀相结合的方式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涂覆铜处理,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短碳纤维无序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导热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镀和电镀相结合的方式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涂覆铜处理,使碳纤维与铜基体结合得较好,用冷压、烧结的粉末冶金法制备出的试样性能良好;碳纤维的加入,虽使复合材料的导热率、电导率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并且使复合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强度有显著提高,同时碳纤维的加入减小了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17.
The inhomogeneous non-equilibrium molecular dynamics (NEMD) scheme is applied to model phonon heat conduction in thin nickel films. The electronic contribution to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film is deduced from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rough the use of the Wiedemann-Franz law. A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300 K, which is lower than the Debye temperature ΘD=450 K,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a film thickness range of about 1?11 nm, the calculated cross-plane thermal conductivity decreases almost linearly with the decreasing film thickness, exhibiting a remarkable reduction compared with the bulk value. The electrical and thermal conductivities are anisotropic in thin nickel films for the thickness under about 10 nm. The phonon mean free path is estimated and the size effect o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is attributed to the reduction of the phonon mean free path according to the kinetic theory.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晶态Na_2SO_4-Na_2MoO_4体系的离子导电性进行了研究;并得出在Na_2MoO_4含量为10m/o时电导率最大(σ=1.01×10~(-4)Ω~(-1)cm~(-1).300℃);XRD、DTA分析表明,该组成处为一新相Na_2Mo_(0.1)S_(0.9)O_4,其相变温度为212℃、425℃,在相变处对应于明显的电导率突变。根据IR谱实验结果和新相的结构特点,讨论了该体系的导电机理。  相似文献   

19.
溴化银T颗粒乳剂微观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Wanger直流极化法原理,采用可逆电极与阻塞电极并用的方法,对溴化银T颗粒乳剂微晶体在直流电场中进行极化,当离子电流为零时测得其电子电导率和空穴电导率。当乳剂中掺入浅电子陷阱掺杂剂[Fe(CN)6]^4-时,其电子电导率增大,空穴电导率下降。电子电导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溴化银乳剂灰雾产生的内在原因,空穴电导率的变化则反映出I^-对空穴捕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DyCl3在异丙醇溶剂中的电导率变化规律。方法根据实验在303.15~313.15 K温度范围内测定DyCl3在异丙醇溶剂中的电导率,求得DyCl3的摩尔电导率值,应用Kohl-rausch经验规则,使用Origin软件进行线性拟合,作图外推求得DyCl3在异丙醇中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0λ/(S.cm2.mol-1)值,并讨论DyCl3在异丙醇中的0λ/(S.cm2.mol-1)与温度(T)的关系。结果利用线性拟合方法求得在303.15 K3、08.15 K和313.15 K温度时DyCl3在异丙醇中的0λ/(S.cm2.mol-1)分别为4.83、6.31和6.46。结论在303.15~313.15 K温度范围内,DyCl3在异丙醇中的0λ/(S.cm2.mol-1)随T的升高而增加,并呈显出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