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荒漠地区城市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近20年的环境空气监测资料 ,针对干旱荒漠地区的石河子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以及可能引起变化的各项条件进行分析 ,从而为干旱荒漠地区的城市生态化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序言排水良好的平原条件下,植被组成中以小灌木、小半灌木为主,而多年生长营养期草本植物不起太大作用时,那么这种地区就是荒漠区,荒漠区的基本植被类型是荒漠.荒漠有一定的地带性,它在地球上的分布,总是和干热的气候条件相联系.在所有植被类型中,它是最干旱的一个类型.亚洲荒漠是世界上最大的荒漠区之一,西从叙利亚和约旦起,往东一直延伸到河西走廊和蒙古高原的中部。内蒙古荒漠处于这个巨大荒漠区的东部边缘,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往东,与我国境内的草原相接,往南往西均与河西走廊的荒漠为邻,往北延续  相似文献   

3.
干旱、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取决于植被生长状况的优劣,而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荒漠河岸林群落的形成、分布及生长又取决于流域内水文过程。在学习、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我国西部干旱区荒漠河岸林的实际情况,全面系统研究开展水分、盐分作用下对荒漠河岸林植被的影响研究,对于荒漠生态地区植被的保护与恢复,维护荒漠河岸绿洲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甘肃干旱荒漠区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种类构成、资源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荒漠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认为甘肃干旱荒漠区蕴藏着较为丰富的荒漠植物资源,从科、属、种总体来看分别占我国干旱荒漠植物的67.07%、47.11%和31.87%。这些荒漠植物资源在食用、药用、工业原料、防护和改造环境方面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和开发利用价值,对发展甘肃地方经济和维系荒漠化区域生态安全及环境保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荒漠广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从新疆经甘肃西北部至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连成一片,其总面积接近国土面积的20%。我国的荒漠是中亚荒漠的一部分,有沙质荒漠和砾石荒漠两种类型。荒漠是干旱气候条件的产物,其主要环境特征是干旱少雨,个别地区终年无雨;蒸发量大,是降水量30—70倍;风沙大而频繁;冬季严寒,夏季炎热且昼夜温差大;植被低矮而稀疏,以多年生的旱生和超旱生类型为主。荒漠是地球上最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一,一些地区被称为“死亡之海”,但自然选择的法则还是造就了适应这一环境生存的各类生物,其中跳鼠就是完美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对 20 %战神乳油设置了4个浓度,以探索其在新疆干旱荒漠条件下的灭蚜效果,结果表明其效果较好,可与久效磷等有机磷农药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7.
荒漠植物的水分生理特征与耐旱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景周 《甘肃科技》2006,22(1):169-170,173
荒漠植物是在极端干旱、贫瘠等条件下生长发育的一些植物种类,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形态解剖结构和水分生理特征,表现出极强的抗旱能力,而且在其脆弱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荒漠植物的水分生理特征及耐旱特性能进行分析,旨在为荒漠区防沙治沙的植被恢复与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荒漠植被主要林业有害发生情况,正确掌握影响石羊河流域下游干旱荒漠区荒漠植被生长的主要害虫、害鼠种类及其发生危害情况,分析其发生危害特点和原因,并结合多年来的防治经验,对照分析、总结归纳出了主要虫、鼠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的荒漠分布在哪?又是如何形成及演化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我国的荒漠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荒漠是指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矮小、荒凉贫瘠且地域广袤的自然地带。荒漠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及冻原生态系统同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荒漠跨越的自然环境及其间分布的植被差异很大,故又可细分为半荒漠、典型荒漠(普通荒漠)和极旱荒漠。本文中的荒漠即为以上三者的统称。中国荒漠的分布以沙漠和戈壁为主体的中国荒  相似文献   

10.
荒漠和荒漠植物的特点荒漠一般是指那些降水稀少,但蒸发强盛的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这些地区的土壤富含可溶性盐分,上面生长的植被极其稀疏,甚至不生长植物。荒漠的本质是缺水,这种缺水或为物理性的,或为生理性的,因  相似文献   

11.
荒漠的生机     
荒漠是一类降水少而蒸发强,极干旱而温差大的自然地理景观.荒漠的植被通常稀疏,甚至没有植被.荒漠又是个极端的地方,严寒与酷暑共在,过剩与贫乏并存,阳光远远超过生命的需要,水分又总是短缺非常.因此,这里的生命体都有自己独特的适应本领.  相似文献   

12.
冬、春干旱少雨、是制约我区旱地甘蔗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因子,本文根据我区十五个蔗区的自然条件,结合各地多年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从选配良种、利用植期、耕作技术和田间管理等方面论叙充分利用我区各个蔗区自然生态资源,提高旱地甘蔗生产效益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郑度 《大自然》2014,(6):1-1
<正>荒漠通常指气候干旱、地面组成物质粗瘠、风沙作用强烈、地表径流贫乏且生物种类稀少的自然地带。荒漠和森林、草甸、草原一样,都是重要的地表生态系统和自然地带。长期以来,荒漠地带的生物形成了独有的生理生态结构和特征。荒漠植被是以超旱生和旱生灌木、半灌木、小半灌木、小半乔木和肉质叶等植物为主组成的稀疏植被,建群种以藜科、蒺藜科、菊科、石竹科和麻黄科等为主,植株低矮,茎叶退化变态,茎枝常呈绿色或为同化枝和肉质叶(多汁)等。除了能适应极干旱的气候、抵抗沙面的  相似文献   

14.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是中国西北乃至全球干旱荒漠区的典型地区,该区域分布的天然植被群落面积多达23.4×104hm2,且70%以上均为原生态状态,是极佳的天然荒漠植被物种基因库和良好的科学研究场所,同时也是当下国内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本文在对该区域荒漠植被群落全面调查和数据统计的基础上,重点对该区域主要荒漠植被群落的分布面积、地理分布区域、群落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和重点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合理评估干旱对荒漠草原流域的影响程度,准确判断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之间的传播特征,以艾不盖河流域作为典型研究区,基于1965—2021年共57年的月降水和径流资料,计算三种不同时间尺度的SPI和SRI,分析了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演变过程、趋势特征及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径流指数SRI能够很好地反映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变化状况;SPI值和SRI值对降水量和径流量的敏感性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加而降低,时间尺度越大,发生高等级气象干旱事件和水文干旱事件的频数越高;发生气象干旱事件和水文干旱事件的趋势增强,且发生水文干旱的程度和可能性较气象干旱更重;时间尺度越大,水文干旱与气象干旱相关性越好,同时水文干旱要滞后于气象干旱,滞时为0—1月。研究结果为荒漠草原流域抗旱减灾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利用MODIS土地利用产品提取城市建成区和郊区,以2013年6、7、8三个月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以及植被覆盖产品分析夏季甘肃省内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表城市热岛特征,讨论影响地表城市热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地表城市热岛具有显著的昼夜差距与区域特点,表现为夜晚地表城市热岛强度大于白天;城市周围的农田、草地等生态屏障可以避免建成区地表被荒漠裸地直接包围,对于控制地表城市热岛具有重要作用。传统计算城郊温度差的方法对于衡量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表城市热岛具有明显局限性;影响地表城市热岛的主要因素在一天中会产生变化,城郊植被覆盖度差异与夏季白天的地表城市热岛有显著相关性,夜晚地表城市热岛则可能与人类活动强度和人为热源排放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利用MODIS土地利用产品提取城市建成区和郊区,以2013年6、7、8三个月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以及植被覆盖产品分析夏季甘肃省内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表城市热岛特征,讨论影响地表城市热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地表城市热岛具有显著的昼夜差距与区域特点,表现为夜晚地表城市热岛强度大于白天;城市周围的农田、草地等生态屏障可以避免建成区地表被荒漠裸地直接包围,对于控制地表城市热岛具有重要作用,传统计算城郊温度差的方法对于衡量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表城市热岛具有明显局限性;影响地表城市热岛的主要因素在一天中会产生变化,城郊植被覆盖度差异与夏季白天的地表城市热岛有显著相关性,夜晚地表城市热岛则可能与人类活动强度和人为热源排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位于中温带范围,是夏季风的边缘地带,气候的大陆性从东向西逐渐强增,东北角属湿润森林地带,向西南依次为半湿润森林草原地带、半干旱典型草原地带、干旱荒漠草原地带和极干旱荒漠地带。由此以见大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比较严酷的,冬寒而长,生长季较短,干旱缺水,风大沙多,土壤瘠薄,因而自然生产力低而不稳。这样的环境如果不注意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必然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自然环境向恶化方向发展,给生产带来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9.
 藻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为广泛,即使在降水量少、温差大、辐射强的荒漠地区也存在。在荒漠地区,植被的生长受到限制,藻类则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被认为是荒漠表层土中的主要生产者。在干旱的荒漠地区,藻类能够利用土壤表层暂时可用的水分快速生长,与真菌等异养微生物、土壤粒子相互作用,在土壤表层形成几毫米厚土壤有机复合体即土壤生物结皮。土壤结皮能够在植被稀疏分布地区的土壤表层形成一个连续的光合层,在一些干旱区域这些光合层的分布甚至能够达到70%。藻类的存在促进了生物结皮的形成及演替,并且通过生物结皮自身的生理和代谢方式改变周围的微环境,增加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认识荒漠     
<正>荒漠是指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矮小、荒凉贫瘠且地域广袤的自然地带。自然地理学视角的荒漠生物气候带是陆地植被随气候干湿变化而发生自然分异的现象,是植被与自然环境适应状况的真实反映。在自然界中,相邻两个生物气候带间的过渡是渐变的。荒漠草原就是草原带与荒漠带间的过渡类型,这里的自然景观和植被类型兼具荒漠带和草原带的特征,又被称为半荒漠。在我国,通常将200毫米等雨线作为荒漠带与草原带的分界线。其中,年均降水量100~200毫米为半荒漠,50~100毫米为典型荒漠,小于50毫米为极旱荒漠。依据地表物质的组成不同,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