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壤保水蓄水能力差的特征,通过测定3种保水剂抗蒸发能力和配制土壤的含水量,开展保水剂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水剂在凝胶状态下对土壤的抗蒸发效果比干燥状态更好,以5‰用量的法国爱森保水剂的抗蒸发效果最好.保水剂和有机肥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延长土壤的持水时间,配制土壤持水性随着保水剂用量和有机肥用量增加而增加.以法国爱森保水剂和有机肥配施效果最佳,最优配比为法国爱森保水剂3‰+有机肥20%或者法国爱森保水剂5‰+有机肥10%,可使维持该区域约20%田间土壤持水量的保水时间延长1倍以上.该配比可为西北地区露天矿排土场土壤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分和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影响作物生长的2个重要环境因子,合理地灌溉和施肥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试验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盆栽水肥耦合试验,研究水肥耦合对苦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及水分单因素效应对苦荞产量的影响均呈抛物线趋势,影响顺序为,灌水量氮肥钾肥磷肥;水肥对苦荞产量的影响存在耦合效应,影响最大且达到显著水平的是水氮耦合,其他耦合如氮磷耦合、氮钾耦合、磷钾耦合、水磷耦合和水钾耦合对产量影响效果均不显著;当各因素为,x1=0.205、x2=0.0821、x3=0.0846、x4=0.267,即实际水肥耦合配比为氮肥476 kg/hm2、磷肥333 kg/hm2、钾肥279 kg/hm2、灌水量4 608 L/hm2,可获得最优水肥耦合模型的苦荞产量.  相似文献   

3.
水肥耦合条件下春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在辽宁西部半干旱区进行了田间春小麦光合作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光合速率与籽粒产量正相关.水肥单因子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的大小顺序是,氮>水>磷.交互耦合作用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与水耦合>氮与磷耦合>磷与水耦合.水肥耦合促进叶片光合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扩大了叶面积、提高了叶片蒸腾速率、增大了叶片气孔导度、提高了胞内水浓度、降低了胞内二氧化碳浓度.单叶光合速率高于7.5×10-3 μmol/s的水肥优化管理方案是:施氮量为323.4~399.9 kg/hm2、施磷量为65.8~105.7 kg/hm2、灌水量为276.1~353.2 mm.  相似文献   

4.
唐卫红 《汉中科技》2010,(3):13-13,15
选用3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灌水量、钾肥、磷肥的耦合效应对樱桃番茄的影响,得到樱桃番茄对3因素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①在本试验条件下,3因素影响樱桃番茄产量的顺序为施钾量〉灌水量〉施磷量。②各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经过计算机模拟,得到樱桃番茄最高产量达到51859.66kg/hm2时,相对应的灌水量、施钾量、施磷量分别为2985.4m3/hm2、85.9kg/hm2、19.3kg/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海岸风口沙地现状的观测和对该地段造林技术的综合分析表明风口沙地营建防护林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培育具有抗性强又速生的木麻黄大苗、深穴整地、适时造林、放客土、施磷肥和建立有效的挡风屏障等综合配套技术,造林成活率可达到98.3%;保存率可达90.0%以上,无需补植.研究还表明,海岸带风口沙地造林,其造林成本较高,资金投入约为13508.8元/hm2;而以往常规造林方法,资金投入约4535元/hm2,但造林保存率一般仅有10%~15%,需多次重造或补植,因此应用本项造林技术更节省经费,造林效果好、成林快,防护效能可提前发挥.  相似文献   

6.
芽胞杆菌Bacillus asahii OM18是潮土地力提升的关键土著微生物.为了将该菌种资源应用到提升华北平原潮土地力的实际农业生产中,也为了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应用,本研究以5种农业废弃物生产的有机肥(封丘站有机肥、鸡粪有机肥、酒糟有机肥、菜粕有机肥和牛粪有机肥)为研究对象,通过评价B.asahii OM18在有机肥中的生长繁殖以及对作物的促生效果,系统性地筛选出适合该菌种生长和发挥生态功能的菌剂载体.结果表明,菜粕有机肥适合作为B.asahii OM18菌剂制备的载体,以菜粕有机肥制备的B.asahii OM18菌剂回接到潮土后,施有机肥接种OM18菌剂(Inoculant)处理玉米茎叶干重(9.27±0.95)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在潮土中能够显著促进玉米的生长.因此,以菜粕有机肥为载体复合B.asahii OM18菌剂有助于我国华北平原地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元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方案(206),通过抗旱棚进行盆栽春玉米试验,在固定N、K肥料用量的前提下,对P肥和水的耦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和水配合存在阈值反应,通过对所建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模拟,提出了不同决策目标下的水肥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水分亏缺复水补偿效应,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控制下限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氮条件下,水稻根冠干物质累积、根冠异速性生长关系、产量构成因子和水肥利用效率均随胁迫阶段的推进差异显著.分蘖末期水分胁迫复水后能够产生明显的补偿效应,该阶段高氮施肥水平(300kg/hm2)下,重度水分亏缺(40%土壤饱和体积含水率)复水后能够较少影响水稻生长,可以看做是合理的水稻调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
甜菜增施有机肥与增施氮肥的增产增糖效果有着明显的不同,试验表明:前者能显著地提高甜菜产量和品质。亩增施有机肥三吨,比增施25公斤尿素增产26.15%,含糖提高1.62度亩增施1.5吨有机肥125公斤尿素比施25公斤尿素增产13.5%,提高含糖率1度;且增施有机肥能降低块根中有害N和有害灰粉含量。  相似文献   

10.
黄麻秸秆及有机肥对滨海盐土生物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善滨海盐土质量,通过黄麻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对盐土的改良试验,研究不同施用量的秸秆与有机肥配施分别对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 600 kg/hm2秸秆施用量分别与有机肥施用量为2 400、3 600 kg/hm2配施时对土壤生物性质改良效应较为明显,土壤脲酶分别比对照增加53%和98%、蔗糖酶增加700%和825%、过氧化氢酶增加49%和65%、磷酸酶增加99%和161%、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了5.8、9.5倍,其中,真菌增幅较大,两种方式下分别增加55.1、90.8倍。说明秸秆与有机肥配施能明显提高滨海盐土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强土壤生物学活性,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1.
为滴灌条件下春油菜水肥耦合高效利用技术模式集成提供基础数据资料,在西宁市北郊川水地利用滴灌技术,采用"3414"肥料设计,进行春油菜水肥一体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滴灌施肥量N为42~126 kg/hm2、P2O5为27.0~79.5 kg/hm2和K2O为27.0~79.5 kg/hm2时,油菜产量达到2 173.5~3 234.0 kg/hm2,N、P、K肥料效应函数为:Y=130.153 2+11.3421X1+16.659 2X2-7.559X3-0.648 2X21-0.234 6X22-0.641 2X23-2.750 6X1X2+2.498X1X3-0.491 4X2X3,(R=0.856)(Y=产量,X1=氮,X2=磷,X3=钾),根据此方程推荐滴灌油菜最佳施肥量为:N为74.2 kg/hm2、P2O5为65.0 kg/hm2、K2O为31.2 kg/hm2,最高产量可达2 863.6 kg/hm2。滴灌施肥与以往常规方法种植油菜相比,产量基本相当且具有减少化肥投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给有机粳稻栽培中有机肥料施用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开展农家肥(腐熟的人畜粪)施用技术研究。以高原粳稻楚粳28号为试验品种,采用盆钵种植,设置两个变量因子,即3种施肥量(100g/钵、200g/钵、300g/钵)和4种施肥方式,设施用复合肥料(颚中复合肥)和不施任何肥料两个对照,研究对高原粳稻的穗部性状、产量、收获指数和养分的利用率。结果表明:随农家肥施用量的增加,稻谷产量和收获指数也随着增加,当施肥量增加到4500kg/667m2时,其有效穗、实粒数、着粒密度、产量等方面都达到最优并且超过了施用复合肥料的穗部性状和产量,并能提高稻株对土壤中N的利用率;不同施肥方式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在大田生产上建议农家肥的施用量为4500kg/667m2左右,施肥方式可根据农家肥积存的速度、劳动力的多少和田间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3.
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主要作物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干旱期控制灌溉和施化肥对春小麦产量形成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影响.本试验设计包括干旱期灌溉供水30,60,90 mm和不灌溉等四种水处理,施肥处理包括施化肥(磷酸氢二铵248kg/hm~2)和不施肥两种处理,二者相互交叉配置共组成八种水肥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干旱期灌溉与施肥处理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与无灌溉处理相比,干旱期灌溉能产生更大更深的根系和更大的叶而积指数(LAI).与相应无灌溉处理相比,不施肥下干旱期灌溉30,60,90 mm可导致0~120 cm土层平均根生物量最大值(开花期)分别增加了30.6%,49.5%,74.4%,LAI最大值(开花期)分别增加了12.3%,28.1%,45.1%;施肥条件下平均根生物量最大值分别增加了31.7%,52.3%,75.1%,LAI最大值分别增加了13.6%,28.0%,47.1%.这表明干旱期灌溉与施肥具有克服干旱胁迫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显著效果.干旱期灌溉与播前灌溉等相比,具有增加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显著效果.其中不施肥下干旱期灌溉30,60,90 mm处理下籽粒产量分别达到1 849.5,2363.4,2871.2 kg/hm~2,比相应的无灌溉的产量(1326.8 kg/hm~2)分别增加了39.4%,78.1%,116.4%,WUE提高了26.6%,48.2%,66.1%;施化肥且干旱期灌溉30,60,90 mm,其籽粒产量分别为2 104.9,2 715.7,3 318.6 kg/hm~2,比相应只施化肥不灌溉的籽粒产量(1465.2 kg/hm~2)分别增加了43.7%,85.3%,116.5%,WUE分别提高了30.6%,54.4%,74.2%.各处理下的最高籽粒产量(3318.6 kg/hm~2)、最大水分利用效率(8.516kg/hm~2·mm))在干旱期灌溉90 mm且施化肥的组合处理下一致达到,表明这是半干旱区的一种高产高效的农田管理措施.以上研究结果为半干旱区集水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扎鲁特旗春玉米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2009年在扎鲁特旗分进行了春玉米"3414"肥料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扎鲁特旗春玉米N、P2O5、K2O的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10.6kg、9.9 kg、6.7 kg,增产作用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降低,施肥增产率升高,但单位养分增产量下降.扎鲁特旗春玉米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为:全氮、极低(〈1.11g/kg)、低(1.11~1.39 g/kg)、中(1.39~1.94 g/kg)、高(1.94~2.17 g/kg)、极高(〉2.17 g/kg);有效磷、极低(〈3.5mg/kg)、低(3.5~7.3mg/kg)、中(7.3~22.0 mg/kg)、高(22.0~31.9 mg/kg)、极高(〉31.9 mg/kg);速效钾、极低(〈48 mg/kg)、低(48~70 mg/kg)、中(70~122 mg/kg)、高(122~147 mg/kg)、极高(〉147 mg/kg.)扎鲁特旗春玉米施肥模型为:F(N)=-17.702LnS(N)+18.109,F(P2O5)=-4.775LnS(P)+15.044,F(K2O)=-3.5521LnS(K)+19.41.说明农学效率、施肥肥效、养分丰缺指标、施肥模型均为推荐施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水肥条件下汉源花椒生长状况,指导合理的汉源花椒水肥管理措施,采用水和肥2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汉源花椒幼苗生长、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的影响,运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了水肥处理对汉源花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源花椒幼苗地径、苗高、生物量及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效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根/冠比随土壤水分含量和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汉源花椒生长状况隶属度(y2)与土壤水分含量(x1)和施肥量(x2)的关系式为y2 =-2.070 0-0.001 3x21-0.206 0x22+0.118 1x1+0.512 6x2(n=27, R2=0.962)。最适宜于促进汉源花椒幼苗植株生长和苗木质量提高的土壤水分含量为46.1%,氮(N)、磷(P2O5)和钾(K2O)施用量分别为尿素187 kg/hm2、过磷酸钙75 kg/hm2和硫酸钾187 kg/hm2。汉源花椒幼苗生物量与氮、磷和钾肥利用效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和肥料施用量对促进汉源花椒幼苗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以及减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好氧厌氧交替条件下水葫芦与猪粪堆肥的特征,将水葫芦、猪粪与木屑以1.7:1.0:0.3(质量比)的比例混合均匀,进行为期56天交替式好氧厌氧堆肥化处理.试验研究了堆肥过程中温度(T)、含水率(Mc)、pH、挥发性脂肪酸(VFA)、C/N、水溶性铵态(NH4+-N)、挥发性固体(vs)、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总磷(TP)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堆肥原料相比,好氧厌氧交替堆肥化使堆料TOC、TN及vs分别下降了47.91%、25.00%及19.32%.经测定,56天后堆料腐殖质含量为6.52%,表明交替好氧厌氧堆肥化能同时实现水葫芦与猪粪的减量化与资源化.  相似文献   

17.
添加有机肥对滨海盐渍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添加有机肥对滨海盐渍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影响,探究土壤DOC的组分来源以及滨海盐渍土壤碳库的稳定性,为改良滨海盐渍土并发挥其碳汇效应提供依据。【方法】以江苏大丰滨海两种不同盐分的盐渍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分析添加牛粪有机肥后两种盐渍土壤中DOC含量及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特征的动态变化。【结果】添加有机肥的土壤DOC含量显著增加,且有机肥的添加提高了土壤DOC的腐殖化程度,试验第15天和第60天时高盐土壤DOC的腐殖化程度更高,土壤中DOC主要来源于添加的有机肥。三维荧光光谱特征显示,添加有机肥后土壤DOC中类富里酸峰较为明显。平行因子分析法将土壤DOC分为4个荧光组分:C1为外源类短波类腐殖质组分(紫外光区为类富里酸、海洋类富里酸),C2为外源类腐殖质组分(紫外光区、可见光区均为类富里酸),C3为内源类蛋白质组分(类络氨酸、类色氨酸),C4为内源类蛋白质组分(类络氨酸),随时间的变化各组分的占比也表现出不同的情况。【结论】滨海两种盐渍土壤添加牛粪有机肥后,土壤中DOC的含量、类腐殖质组分占比及腐质化程度均显著提高,类络氨酸组分的占比显著降低(P<0.05)。添加有机肥有利于盐渍土壤中活性碳库的稳定,但由于影响DOC的因素众多,不同的盐渍土壤表现情况各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L4(23)正交试验设计,在青海省循化县露地线辣椒生产基地,研究两种辣椒疫病生防菌和有机肥组合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辣椒疫病相对防效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生防放线菌A5生防细菌B2有机肥;对辣椒产量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有机肥生防放线菌A5生防细菌B2。综合辣椒疫病的防效和产量效益,制定出可在当地辣椒生产中推广的生防菌和有机肥配施的综合应用技术指标为:A5放线菌45 kg/hm2、B2细菌30 kg/hm2、有机肥900 kg/hm2,此时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效可达到87.19%,产量达到16 977 kg/hm2,新增产值14 45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6。生防菌和有机肥配施对线辣椒生产具有明显的防病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楚粳28为试验材料,采用盆钵种植,研究硫酸钾镁作底肥对高原粳稻产量和一些生理性状的影响,设1g/钵和2g/钵试验两种施用量,单独施用或与农家肥配合施用,设单施农家肥和不施任何肥料两个对照。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钾镁肥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有利于产量的提高;硫酸钾镁肥与农家肥配合施用,能提高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减缓后期叶绿素的下降速度,并使SOD酶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抽穗后有较大的提高,在灌浆后期降低速度慢,达到了增强水稻渗透调节能力和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了抗性,延缓叶片衰老。在生产上建议每667m2用钵硫酸钾镁肥20kg和腐熟的农家肥1500kg配合作底肥一次性施入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