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与多种高山雪雀相关性研究,采用了以1公里为长、50米为宽的样线法,每天的观察数为三次,即早上、中午、傍晚,每次花半个小时,覆盖所有高山嵩草生态系统的生境。结果表明:在高原鼠兔栖息的生境中,多种高山雪雀数量多于未见鼠兔或相对密度低的生境结论。  相似文献   

2.
2014年1月7日至14日在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镇念村,以牦牛白天取食和夜宿地作为采样点,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和白腰雪雀(Pyrilauda taczanowskii)的生态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者分别对高原鼠兔、白腰雪雀的数目及高原鼠兔的洞穴数目进行统计,并分析了高原鼠兔与白腰雪雀之间的生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与白腰雪雀在数量上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大型有蹄类动物的放牧和小型哺乳动物的挖掘行为,会改变它们栖息地的植物群落,从而影响物种分布和种群大小.高原鼠兔的分布与高山雪雀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牦牛的放牧与高山雪雀的分布间则存在未知的关系.在拉萨墨竹工卡县日多镇念村,研究者采用了最新的野生动物监测和研究方法(占据模型中的多物种多季节模型)来探索这一问题.研究目的集中在观察牦牛放牧和土地利用与高山雪雀分布的关系.结果发现,白腰雪雀对高原鼠兔洞穴的平均利用率为82%;棕颈雪雀和白腰雪雀对高原鼠兔洞穴的占据率随着离牦牛夜宿地距离变远而显著减少.在研究地点,白腰雪雀对牦牛夜宿地的利用率高,而棕颈雪雀无法确定.  相似文献   

4.
高原鼠兔生境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石渠县西区的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草甸分布区采用卫星照片(1∶100000)结合样线法,在草地(雅砻江及其支流两边)每隔150m设置一个样方,其他环境则每隔100m设置一个样方,样方面积为5×5m2,记录样方所在地的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生境位置、样方内植被的盖度、阔叶植物盖度、阔叶植物高度、灌丛盖度、土壤质地、离水源的距离以及鼠兔洞数量.共设置样方312个,样方内的高原鼠兔洞数量最多为80个,最少为0,平均为13.7±15个.统计结果显示:影响高原鼠兔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是生境位置、土壤质地、离水源的距离、灌丛植物盖度和阔叶植物高度.分析表明,高原鼠兔选择的最优生境为下坡位、土质松软、离水源的距离小于50m、阔叶植物高度小于等于5cm,没有灌丛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低氧对不同海拔雄性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生殖机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海拔雄性高原鼠兔繁殖期睾丸指数,附睾指数,附睾尾精子数量,精子活率和睾丸组织LDH-C4和LDH比活力及其比值;同时还统计了不同海拔雌性高原鼠兔胎仔数。结果显示:不同海拔高原鼠兔睾丸指数、睾丸组织LDH-C4比活力和LDH比活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高海拔高原鼠兔附睾指数和附睾尾精子数量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高原鼠兔(P﹤0.01);高海拔高原鼠兔精子活率和LDH-C4比活力/LDH比活力均显著高于低海拔高原鼠兔(P﹤0.05);而高海拔雌性高原鼠兔胎仔数却显著低于低海拔高原鼠兔(P﹤0.05)。以上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低氧对高原鼠兔精子生成和精子活率不仅没有抑制,反而明显提高,但低氧对雌性高原鼠兔胎仔有显著影响,随着低氧程度提高,胎仔数下降。  相似文献   

6.
对同域重叠分布的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 和高原鼠兔(O.curzoniae)的行为活动,尤其是社会行为作了比较研究.描述行为23 种.达乌尔鼠 兔非社会行为占所有行为的96%,高原鼠兔占87%;达乌尔鼠兔的社会行为仅占所有行为活动的 4%,高原鼠兔占13%.高原鼠兔个体间的亲昵和戏耍行为明显多于达乌尔鼠兔,达乌尔鼠兔种 群内排它性行为明显多于高原鼠兔.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高原鼠兔作为实验性心电图观察的应用前景,描记了30例成年高原鼠兔心电图.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心电图的基本波形与人类相似,均为窦性心律.其心率较快,359.6±28.3次/min;P波通常出现在T波的降支上;其Q-T间期,K值较大鼠、小鼠和长爪沙鼠大;心电轴为59.5±43.6度;有S-T段的个体出现率为73%.高原鼠兔较大鼠、小鼠和长爪沙鼠的心电图更接近于人,提示它更适于做临床心电图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原鼠兔作为青藏高原的优势鼠种,是栖息在高寒草甸的关键物种之一,其种群数量变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影响深远.然而,目前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的模拟研究相对较少,且多是基于经验关系的短期预测研究.根据现有文献数据获取高原鼠兔与鹰类的生活史特征,构建基于过程的高原鼠兔与鹰类耦合的高原鼠兔种群数量预测模型,并对其中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研究.预测结果表明在无外界干扰条件下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处于53只/公顷到278只/公顷之间,属于较高水平;在药物灭鼠80%的情况下,高原鼠兔4年便可以恢复至原本数量的70%,在6年后繁殖至峰值,仅药物灭鼠作用有限;药物灭鼠后设置招鹰架效果不佳,原因在于高原鼠兔繁殖数量大幅超过被捕食数量,天敌捕食没有起到抑制效果.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高寒草地-鼠兔-鹰相互作用生态系统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阐明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低氧环境对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VEGFxxx剪切体的组成、VEGFxxx剪切体mRNA表达水平以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海拔(3 200 m)和高海拔(4 200 m)的高原鼢鼠肝脏组织中VEGF188,VEGF164,VEGF144和VEGF120都有表达,而低海拔的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表现为VEGF189,VEGF165和VEGF121,高海拔的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只有VEGF189和VEGF165有表达。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原鼢鼠肝脏组织中VEGF188,VEGF164和VEGF120的表达水平和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VEGF189和VEGF165的表达水平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高海拔的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VEGF121几乎不表达。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VEGFxxx剪切体m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但是微血管密度有所升高,提示低氧增强VEGF mRNA的稳定性。无论是高海拔环境,还是低海拔环境,高原鼢鼠肝脏组织中VEGF188,VEGF164和VEGF120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都高于高原鼠兔,这表明低氧可以上调VEGFxxx的表达,从而促进组织微血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解剖学方法,对高原鼠兔消化系统各脏器的形态学特点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与同等级动物相比,主要消化器官的基本形态相似,但鼠兔具有特长的盲肠、明显的阑尾、特殊结构之结肠粘膜皱襞及肝内硬化结节等特点,为有关的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及该动物的开发利用打下了一定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草地的影响,利用D型肉毒毒素颗粒对不同退化高寒草甸中的高原鼠兔进行控制处理,并对控制前后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盖度、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植物生物量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对高原鼠兔进行控制后,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高寒草甸草地中的植物盖度、地上植物生物量、禾本科牧草和毒杂草量显著增加;禾本科牧草在植物群落中的地位得到提升或进一步巩固,群落的物种均匀度指数有增加的趋势。说明控制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植被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高原鼠兔扰动对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在青海湖流域进行定点采样分析,研究了高原鼠兔扰动前后不同地表类型(草地、新鼠丘、旧鼠丘和禿斑地)土壤养分的垂向分异和水平差异.结果表明:1)高原鼠兔扰动能在短时间内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速效养分释放量,不同土层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质量分数的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不同地表类型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质量分数的差异显著(P<0.05),但全磷质量分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2)高原鼠兔扰动能在短时间内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质量分数,并使其垂向分布更加均匀,随着时间推移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质量分数迅速下降,不同土层微生物量碳氮质量分数的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不同地表类型微生物量碳质量分数的差异显著(P<0.05),但微生物量氮质量分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3)高原鼠兔扰动主要通过改变土壤密度和土壤粉粒、地上生物量、土壤含水的质量分数对土壤营养成分产生影响,高原鼠兔扰动后,土壤环境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伴随土壤侵蚀的发生多种营养元素流失,土壤总体品质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选用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原鼠兔和根田鼠,在当地海拔2300 m和模拟海拔5000 m8、000 m下,进行了1d、10d和25d处理,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各样本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血红蛋白电泳条带呈现多态现象,四条带出现的频率为95.24%,三条带出现的频率为3.71%,两条带出现的频率为1.59%;在低氧1—25天后其带谱百分比变化无差异;根田鼠血红蛋白电泳带均为两条,低氧处理后其百分比亦无差异.这说明高原鼠兔和根田鼠在低氧1—25天处理时,其对低氧适应不通过不同血红蛋白含量变化来抵御低氧,高原鼠兔和根田鼠虽各自具有较稳定的Hb谱型,但两种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鼠兔 (Ochotonacurzoniae)是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主要的草原害鼠之一 ,也是青藏高原的优势鼠种 ,它不仅对草原的破坏严重 ,给草地畜牧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是某些自然疫源疾病的宿主动物。更重要的是导致草场的退化 ,引起土壤沙化 ,水、土、肥流失严重 ,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 ,因此对高原鼠兔的生物学特性、形态、分类、生理学、生态学、行为学及种群动态和在畜牧业生产上的危害等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动物学家的广泛关注。作者较全面地查阅了有关高原鼠免研究的最新文献 ,现将有关高原鼠兔研究的情况及最新…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高寒草甸植被特征与土壤全效养分含量对不同干扰(家畜、高原鼠兔)的响应,选择青海省玛沁县高寒草甸放牧+高原鼠兔干扰区、高原鼠兔干扰区、无干扰区(对照区),分析植被特征与土壤全效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不同干扰区植被群落特征变化显著,随干扰的发生,草地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下降(P0.05),说明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植物物种间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对照区分别与不同干扰区总盖度、禾本科植物盖度、杂类草盖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多样性指数和莎草科植物盖度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照区与不同干扰区之间的生物土壤结皮盖度差异显著(P0.05),生物土壤结皮对干扰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对照区植物丰富度、密度和高度最大,放牧与高原鼠兔干扰显著降低了植物丰富度、密度与高度(P0.05)。对照区土壤全效养分含量很低,且与放牧+高原鼠兔干扰区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差异显著(P0.05)。放牧与高原鼠兔干扰降低了植被和生物土壤结皮盖度,但对土壤全效养分有积累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血象指标测定法,计数板法,煌焦油染色法,瑞氏染色法,氰化高铁比色法以及红细胞体积抗凝离心计算法,测定了高原鼠兔在低海拔地区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比积,其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的测定值都低于高海拔地区的测定值。醋酸纤维膜电泳技术反应了鼠兔部分生化指标的概貌,为今后高原鼠兔生化遗传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脑的大体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同系统发育地位相隔较近的家兔和鼠类的脑进行了比较.高原鼠兔脑的基本特征是:前脑和小脑较发达,小脑尤为显著;四叠体较短;延髓前部和后部近直角弯曲;菱形窝完全被蚓部覆盖;和嗅觉有联系的结构,如嗅球,嗅叶,海马、纹状体和脑下垂体等发育好,大脑平滑无沟,属平脑型.高原鼠兔脑的形态结构,同家兔者极似,反映出高原鼠兔处于哺乳类中较低级的水平,同时揭示了脑的形态大小与动物的进化水平、生态环境和习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范薇 《实验动物科学》2007,24(1):50-51,47
目的探求一种安全高效的驱治高原鼠兔球虫的方法。方法选用复方伊维菌素干悬浮剂和天字球虫粉2种抗寄生虫药,采取经口给药(灌服和加入饲料、饮水),观察驱治效果。结果实验室检测到高原鼠兔感染的球虫属艾美尔科,艾美尔属,初步鉴定出5个种,总感染率87.09%(108/124)。给药1 d后,阳性率下降为39.51%,30 d后为14.51%,第45 d为0。结论针对野生感染的球虫,采用复方伊维菌素干悬浮剂和天字球虫粉联合驱治效果良好,为人工饲养高原鼠兔的寄生虫病防治和寄生虫质量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双筒解剖镜下对15只高原鼠兔的脊神经进行了追踪,对每对脊神经的起源、行程及分布作了详细描述,并同家兔和大鼠者进行了比较.发现高原鼠兔的脊神经,除因其椎骨与家兔者不同而引起一些差异外,基本形态与家免几乎一致,有些特征与大鼠也相同.高原鼠兔臂丛和腰荐丛的周围分布,在不同个体间有较大的差异,但有一个基本的分布形态.  相似文献   

20.
高原鼠兔解剖学特征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成年高原鼠兔进行了解剖学原理,发现其骨骼数(尤其肋、籽骨数)较兔多。盲肠十分发达(螺旋瓣数多达45-53个)。心、增多 数脏器的绝对重量为雌性略低于雄性,但无统计学意义。而雌性的脏器系数则显著高于雄性,胸腺的绝对重量为雌性高于雄性,且随体重量增加而减小。从解剖学看,高原鼠兔的身体各部形态结构与其习性,活动及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