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类文明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模式起源,这是学术界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作了人类文明同源课题研究,提出人类文明起源模式为远古中国阴阳易学的学术观点。本课题从壮侗语支民族后裔之一壮族把“天”和“太阳”叫做“干”的语言切入,通过中国云南抚仙湖水下远古遗址所见文字符号、图案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址所见文字符号、图案的比较研究,发现两地远隔千山万水,但注重阴阳易学的哲学观念是一致的。当时的易学观念主要以数字“十”和三角符号出现,普遍见于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仰韶文化时期遗址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址。在此基础上展开甲骨文、金文与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有关王权记载的比较研究,同样发现阴阳易学哲理对文字的影响很深。特别是殷商、西周时期的金文,无不蕴藏着“干”的读音分别是“太阳”和“天”的两重内涵,这种读音和语义分明是壮侗语支民族后裔之一壮族语言中的意思。这种读音有考古文物佐证和支撑,是阴阳易学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客观反映。在这方面,我们还可以从文献中对侗台语民族先祖建立的吴、越古国的记载中找到相关的证据。本文是课题的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模式起源,这是学术界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作了人类文明同源课题研究,提出入类文明起源模式为远古中国阴阳易学的学术观点。本课题从壮侗语支民族后裔之一壮族把“天”和“太阳”叫做“干”的语言切入,通过中国云南抚仙湖水下远古遗址所见文字符号、图案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址所见文字符号、图案的比较研究,发现两地远隔千山万水,但注重阴阳易学的哲学观念是一致的。当时的易学观念主要以数字、“十”和三角符号出现,普遍见于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仰韶文化时期遗址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址。在此基础上展开甲骨文、金文与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有关王权记载的比较研究,同样发现阴阳易学哲理对文字的影响很深。特别是殷商、西周时期的金文,无不蕴藏着“干”的读音分别是“太阳”和“天”的两重内涵,这种读音和语义分明是壮侗语支民族后裔之一壮族语言中的意思。这种读音有考古文物佐证和支撑,是阴阳易学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客观反映。在这方面,我们还可以从文献中对侗台语民族先祖建立的吴、越古国的记载中找到相关的证据。本文是课题的第三部分。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麻栗坡县城以东发现的大王岩画的形成年代一直是个谜。有说是中国艺术起源200万年以后的作品;有说为新石器时代之作品,有说是4000年前殷商时期之前之作品……本文以该岩画中极具鲜明特征的阴阳符号"■"与仰韶文化、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址及远古抚仙湖水下遗址所见同类符号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大王岩画形成于公元前6000年亦即8000前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与云南傣族“干栏”民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傣族语言属于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干栏”是其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傣族很早就从岭南向南迁徙,两个民族分化后分别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因此,其“干栏”式建筑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从壮族的语言特点上进一步探究壮族对本民族的自称,能更准确地了解到壮族到底将自己的民族自称为什么民族。壮族的民族自称按壮语的表达习惯应为“陀族”。壮族现有族称,是因为汉族按壮族人对大象称呼的语音,用汉语近似读音字来指认的,其原义为“大象民族”。探明壮族族称原义,符合壮族的民族心理习惯,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也有利于壮族人民正确理解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6.
诸城前寨及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的形状近似的刻画符号,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资料,对探讨父权制形成时期远古东夷原始宗教、天文、历法、部落联盟首领等课题,也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7.
2013年1月26日-27日,由平果县人民政府、广西民族大学主办,百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壮侗学研究所协办的“壮族土俗字习俗与甘桑石刻字符研讨会”在平果举行,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近百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参加了研讨。本次会议主题围绕壮族土俗字研究与壮族土俗字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甘桑石刻字符”的发现与探讨以及壮族的历史与民俗文化等问题展开热烈深入的讨论。2011年12月平果县马头镇“甘桑石刻字符”的发现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旨在以内引外联的方式来推进围绕甘桑石刻文的甘桑古文明的研究,这对我国民族文字产生与发展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书文同源     
关于书法的起源 ,理论界一直秉承“书画同源”的观念 ,经过考察分析 ,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明确提出“书文同源”的命题。从“书”、“文”的字义考察 ,并用出土的原始刻画符号、彩绘符号佐证书法和文字为同一源头  相似文献   

9.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是个能歌善唱的民族。壮人称自己的山歌为“欢”,称唱山歌为“做欢”。以“欢”叙事抒怀,交流情感,表达爱憎,深为本民族群众所喜闻乐见。此种俗习,自唐宋以来便有文字记载,可见壮“欢”流传于世,至少已有千余年历史。这么一种古老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在没有文字符号记录的情况下,能够延续下来,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本期叶舒宪先生主持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的主题仍是“神话历史”。他的《神圣言说(续篇)——从汉语文学发生看“神话历史”》由四重证据重构出上古神话信仰语境,重新理解自甲骨文、金文到《尚书》、《诗经》等文字叙说背后的神圣言说活动及其功能原理。在被当作无意义的文本发语“隹”“唯”“若”等惯用法中,解析出王者、巫觋和萨满的仪式性通神通灵符号,把握到早期书写文本及关键词中所潜含着的口传文化传统的深远信息。揭示西周金文叙事以王者“各庙”开端的神话观念与仪式功能意义,推及远古巫觋类知识传统的“格知”方式,  相似文献   

11.
由四重证据重构出上古神话信仰语境,重新理解自甲骨文、金文到《尚书》、《诗经》等文字叙说背后的神圣言说活动及其功能原理。尤其是王者的通神仪礼活动,及其对汉语文学发生所具有的决定性、支配性意蕴。在被当作无意义的文本发语“隹”、“唯”、“若”等惯用法中,解析出王者、巫觋和萨满的仪式性通神通灵符号,把握到早期书写文本及关键词中所潜含着的口传文化传统的深远信息。揭示西周金文叙事以王者“各庙”开端的神话观念与仪式功能意义,推及远古巫觋类知识传统的“格知”方式,在文明发生期的重要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青年科学》2013,(6):18-19
存人类的文明史上,盐曾经是那样的不町或缺,它与土壤、空气一起,构成人类生存的五大要素,并直接促进民人类文明的进程。你知道人是怎样开始吃盐的吗?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以百万年计的旧石器时代。维系生存繁衍的生活方式,是采集与狩猎,远古先民处于“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的蒙昧时代,尚不知何为成味,亦不知盐为何物。而被喻为“绿色革命”的农耕时代似乎是突然到来的,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麻栗坡县城以东发现大王岩画以来,岩画上的人像被称为“侬智高留下的身影像”,“傩舞的代表作”或“母系社会的女神像”,这些人像到底具有什么宗教内涵,本文试从易学的角度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并提出大王岩画两巨人画像为盘古阴阳夫妻或伏羲女娲等新说,认为这些宗教神话传说人像,实乃阴阳易学抑或鸡卦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梁庭望先生是著名的壮学家、民族文学研究专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壮学、壮侗语族民族历史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等。他的壮学研究成果推动了壮族文化发展,他用自己所学为壮乡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的“中华文化板块结构”理论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促进了民族文学理论研究。五十多年来,他在这些领域辛勤耕耘,不断开拓,为我国民族文化与文学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符号形象是“坡芽歌书”的一个明显特征,“坡芽歌书”的符号形象以叙事和抒情的手法,描绘了青年男女由偶遇到相识,相互倾慕到相恋、相知,最后相约白头、誓同生死的全过程。“坡芽符号”的图案形象具有直观、简明、易懂、易记的特征,便于信息的传递,使不同年龄、具有不同文化水平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都容易接受和使用,因而它在当地乃至壮族村寨的生活中广泛应用。对“坡芽符号”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美术学视野中探寻“坡芽歌书”符号形象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黄河、长江流域文化遗址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雕刻着四个鸟的图案;在号称中国文学源头活水的千古奇书《山海经》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使四鸟”这样的字眼,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本文根据殷墟龟甲出现鸡卦符号可证易卦数字源出鸡卦,并依其方法对“使四鸟”进行了成功解读,提出《易经》八卦是因为“使四鸟”生出来的观点。“使四鸟”就是上古时代的鸡卦,它们是易卦数字形成的载体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广西民族传统建筑实录》(下称《实录》),它以精当的文字、细密的图案和绚丽的彩照把南国北乡的十二个民族的民居、园林、庙宇、桥梁、鼓楼及宝塔等传统建筑之精华汇之成册.这是广西建筑界的专家学者旨在振兴民族地区并使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精心发掘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实录》不是单纯的“实物”、“实例”,而是在那一件件“实物”、“实例”中却渗透着不可名状的民族文化精神。仅就《实录》中的民居用地而论,它给我们其中的一个深刻启示是:在现代土地开发中,亟需弘扬民族建筑文化,吸取传统建筑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8.
南京雨花石中的化石奇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雨花石因小巧玲珑、质坚细腻、晶莹剔透、色彩斑斓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其上酷似山川、河流、人物和动植物的图案,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南京雨花石因而有“江南奇石”之称。据报道,在南京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近300件玉石、玛瑙制石,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雨花石藏品。据周德麟考证,在六朝至隋唐的一些文献中就有以雨花石进贡的记载。晚唐懿宗时,雨花石甚至作为同昌公主的陪嫁品之一。两宋时期,雨花石的交易广泛地在民间和士大夫之间进行。南宋时,曾有人用北宋的大画家崔白横披《鹅》,换一枚水胆雨花石而未成功的传说,足见雨花石…  相似文献   

19.
罗韬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45-48
随着知识经济的突飞猛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客观趋势。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为我们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之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条件的同时,也对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严峻挑战:国家意识,民族文化受到冲击。如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培育民族精神,应对时代的挑战,成为我国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含义,内容非常丰富,是反映社会进步的一个系统概念,重点是强调入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要构建一个民主、公平、公正、安定、团结、和睦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要构建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种“和谐社会”的思想可追溯到千年前的中国远古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例如“和为贵”、“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是历代所传颂的“和谐社会”的一种可贵的思想追求、道德理念与民族文化精神。(二)什么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