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孙战民 《科技信息》2009,(31):334-334,344
"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依法治教工作的推广和实施、教师队伍的教育法律素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法律素质,培育法治精神是依法治教的基础工程;笔者将教师的职业法律素质分为:职业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为提高教师职业法律素质的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简评《合同法》特点而引出写作目的是分析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将合同的解除与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分析作比较并介绍其在合同权利义务终止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含义,并引据《合同法》第91条介绍终止的法定情况,引出终止的法律后果,据《合同法》第92条、第98条作阐述,总结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的经济活动密不可分,而法律作为确定经济活动中权利义务的工具和规制手段,其本身也蕴含了人类的伦理观。文章试图以环境伦理观的演进为脉络,以环境伦理观、经济、法律三者之间的联系为路径,理清"法律生态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证券化是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涉及众多的当事人,不同的当事人在证券化的整个流程中地位及其其权利义务是截然不同的。在不同的证券形式下,主要是股权型和债权型这两种证券,当事人的地位及其权利义务都是不同,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将根据不同的证券类型对证券化过程中几个主要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及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武群堂 《科技信息》2011,(14):I0204-I0205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过程。在中国师生关系发展史上,无论是"教师中心论"还是"学生中心论",均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强调教师或者学生的"单主体"地位。20世纪西方教育哲学强调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建构对话式师生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实践中,必须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在平等、理解与合作中建构对话式师生关系,通过对话达到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促进师生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
唐运前 《科技信息》2010,(19):241-24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本文从美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在关系入手,提出在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的必要性,并从挖掘与利用课本中的美学元素、营造教学过程的和谐美、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创造美和培养教师的美育素质四个方面对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李伟  李晓薇 《当代地方科技》2010,(13):141-141,143
高校"两课"开设的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主体性教育思想,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成为"两课"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有效进行"两课"实践教学,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两课"实践教学和国情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两课"实践教学和道德法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两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把"两课"实践教学、国情教育、道德法律教育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给"两课"实践教学、国情教育、道德法律教育以坚实的载体基础,以充分发挥"两课"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蒋君 《科技信息》2008,(7):151-152
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国家高校的法律地位及“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刘燕文诉北京大学学会委员会案”来探究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及高校与学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并进一步探求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0.
王跃 《科技信息》2007,(13):15-15
教育法律关系是一种结构复杂的法律关系,是各种法律关系的综合。高等院校具有行政主体地位,它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教育行政关系。在当前的法律制度下,要使教育行政关系得以真正实现,切实保障师生的权益,必须完善教育申诉、建立教育仲裁等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1.
教师培训权是指教师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保障教师依法享有培训权,对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教师培训权由于保障缺失而受到侵害,因此,应从完善立法、加强法制教育、建立和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完善法律救济、发挥教育工会作用等方面来加强教师培训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法律对教师权利保护的不充分和教师个体力量的微弱,需要教师工会发挥维护教师权利的主体作用。工会维权是组织义务和法律义务,可以弥补教师个体维权的不足。然而教师工会组织的行政化、对工会工作内容的错位认识以及法律手段的有限性决定了工会维权的困境。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推动工会自身建设的民主化、成立专业教师维权委员会、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等工作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教师惩戒权在现代的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但受社会舆论、教师素质以及法律不健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教师惩戒权出现了滥用和不作为两种极端的形式。要实现真正的教师惩戒权,需要加快相关教育法律的制定,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改善全社会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与动产善意取得在法律上的适用相比,不动产善意取得在法律适用中的难点在于:对“无权处分”的理解,对“善意”的认定,对善意“准据时间”的断定,对“价格合理”的判断及对“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之例外情况的处理等方面。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尚有不严密之处,司法解释或《物权法》修订时应完善之。  相似文献   

1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未对医疗服务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加以明文规定,我国现存医疗服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由一些地方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的相关条款构成。医疗服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能够调整医患双方的利益关系,缓和两者问的矛盾。我国现存医疗服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还存在法律位阶过低、覆盖范围过小、对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够合理等问题,有待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校长访谈录入手,从校长自身的视角探讨了教育改革对校长和教师原有专业身份的冲击与影响,在简单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剖析了教师专业身份失落的原因,指出了教师专业身份重建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船山教育哲学中的“双主体”思想,是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总结,最终对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所作出的深刻探究。王船山教育思想中的“双主体”思想,既涵盖了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的客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的客体的基本思想,又涵盖了在教学过程中“双主体”相对主客互动与辩证统一的思想。王船山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双主体”思想对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教师民主权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民主权利主要是指参与管理文化事业,尤其是学校内部事务的特定权利;对教师民主权利的探讨,离不开执政党对政治民主思想的指引。教师行使民主权利对国家、学校、学生都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教师行使民主权利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要使教师的民主权利得以实现,可以从立法机关修订法律,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细则,教师增强民主意识、积极行使民主权利三个层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19.
法治理念要求限制权力以保障权利,实现依法治国的美好愿望需要一定的主体对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律师担负着维护社会正义、保障人权、促进法治实现的使命,是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社会力量。律师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行使法律监督权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可以赋予律师独立的法律监督权,并通过完善律师的权利和构建律师法律监督的机制来促进法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的重要的综合素质之一。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法律基础》的学习重视不够,不会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律的权威不够信任,对法律认识存在偏差。单纯依靠一般的法制宣传教育难以改变现状。必须改革教育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有效地进行法律意识、法律心理和法律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