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唐代士子宴集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必须,它伴随着士人的终生。根据唐代小说中的记载,将士子的宴集分为出仕之宴集和怡情悦性的宴集,认为两种宴集是士人的出路与遁薮。总结士人宴集的两点特征,即诗化特征和"征奇话异"的宴集内容。  相似文献   

2.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学者尊称阳明先生.成化八年(1472)九月十日生于浙江余姚,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卒[1].《年谱》说他是晋光禄大夫王览后裔(王羲之即览之曾孙)。阳明高祖王与淮精研《礼》、《易》,曾著《易微》数千言,祖父王伦(?──1490)亦有《竹轩稿》、《江湖杂稿》行于世.父亲王华(1446—1522),人称龙山公,成化十七年(1481)进土第一名,历官南京吏部尚书。龙山公爱绍兴山水佳丽,又为先世故居,遂自余姚往迁居之。阳明幼年在原籍生活,相传五岁尚不能言,十一岁随龙山公赴京师过金山寺时,却能豪迈赋诗,慧…  相似文献   

3.
353年的3月3日上午,春风杨柳,气象宜人。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个朋友,在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修禊"雅集。那天的王羲之也小酌了几杯酒,在浅醉之际为朋友们的诗写了序文手稿。序中叙述了兰亭周围的山水  相似文献   

4.
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在同济大学给师生们演讲时,赋诗寄语学子:“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廖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温总理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囝家命运的人。其诗意义深远、富含哲理、启迪人生,蕴涵了对真理追求永无止境的求索精神。  相似文献   

5.
王羲之心在林泉间、放言无遮拦的旷达心态与魏晋之际的文人风骨毫无二致。魏晋遗风成就了王羲之书法巨擘的美誉,催生了《兰亭集序》的诞生,但放浪形骸、快意恩仇的自由个性也使王羲之在官场人际关系上声名扫地。这一正一反两方面的作用,对后世为文、为官者有着极为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日”起源于人们对人自身的重视、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日具有节日饮食、节日装饰、登高赋诗与出游踏青、拜神及驱鬼除秽等多项礼俗内容。  相似文献   

7.
唐太宗从政治需要出发。提出文艺必须有益于政教的主张,反对纵欲而引起的浮糜之风。在书法上以平正冲和、中规合矩为荚,这与王羲之道美劲健、蕴藉典雅的书风相一致。他斟酌古今书家,选中了王羲之,利用其社会地啦搜集、整理王羲之遗墨,不吝颂词进行褒扬,精心模仿,极力推崇。以帝王之力把王羲之书法推至最高地位,对初唐厦后世书风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禁物体语”诗,古今中外的文学史,均没有记载,看来是不大提倡了。但作为一种知识来介绍,还是有益而无害的。“禁物体语”诗是欧阳修首创,此诗体就是禁止用形容所咏事物的语词来作诗,也不准用比、兴的手法。皇祐二年初,颍州虽说到了新春,但凌晨仍然寒风稜稜,瑞雪纷纷。欧阳修见此佳景,不胜喜悦,连忙派人邀请名入学士来聚堂饮酒吟诗。嘉客宴集,酒酣添兴,蓦然有一客出  相似文献   

9.
乘风朝发古渝州,夕宿瞿塘峡上游。 浩气混茫江似血,崇山磅礴月如钩。 航标灯影联波面,渔户炊烟起渡头。 李白书堂何处是?红旗插在万城楼。这是郭沫若同志1961年9月14日乘船夜泊万县、上岸留宿时写的一首诗,题为《宿万县》,是《再出夔门》组诗七首之一。诗后对“李白书堂”有注释:“万县有白岩书院,传系李白读书处。”郭老是四川乐山人,看来他对万县有李白读书的地方并不持怀疑态度,只是不知道具体地点在哪里而已。何其芳同志是四川万县人,他对李白曾在万县西山山岩间读书、下棋、赋诗之事深信不疑,希望能在那里建起太白公园。他在1977年3月12日写的《太白岩二首》之一中说: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0月30日-11月1日,第6届中日机械技术史和机械设计国际学术会议(CJICHMTMD-2006),在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中方主办和协办单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技术史分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文物总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及古文献研究所以及北京科技大学。日本方面会议协办单位是日本技术史教育学会、千叶工业大学。来自日本和中国的近5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在闭幕式上,中国学者泼墨挥毫,赋诗一首,以贺会议成功召开,诗云:“雅集名流趁丽天,畴人事业旧因缘。京华秋日好风景,留句他年唱凯旋。”  相似文献   

11.
详尽地分析《瘗鹤铭唐人金山本》和唐代《润州图经》,深入地考证王羲之与朱方(京口)的关系、“雷门鼓事”的时代以及东晋书风的特征,可以得出《瘗鹤铭》作者就是东晋的王羲之。  相似文献   

12.
邺下文学集团时期,文学成为集团内部文人宴集、游览等交际活动的主体和特色。主要表现为:文学不仅成为集团内部文人活动的重要成果与价值体现,而且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彰显出同步发展的趋势,文人文学创作的群体性特征也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生与死的文学思考①孟修祥文学中有许多永恒的主题,诸如爱、死亡等等。其实,爱与死亡相比,还算不上永恒的主题。人们有时会厌倦爱,摆脱爱,但有谁摆脱过死亡呢?人总是要死的事实,自然使文学艺术家常常痛感于心,王羲之说:“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兰亭集序》...  相似文献   

14.
春秋时代,赋诗是政治理想与个人志向的表达方式.这一意向的形成,有其政治、历史与文化的渊源.这一意向为后代赋家所传承,成为辞赋言志的精神传统.  相似文献   

15.
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隔代合写的奇碑: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200年后的唐朝文章!不少行家验看了碑上的每一字,确是王羲之的手笔;诵念碑文内容,也确是唐太宗为玄奘和尚撰写的《圣教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文化、社会及其发展等方面去揭示王羲之书法上取得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17.
在笔者所写的《医学上有建树的我国古代诗人》一文中,从诗人行医这一侧面。探讨了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事实上,历史上和现代的许多中医大家,也都兼具深厚的文学功底。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写过不少才气横溢的诗作。这又是从另一个角度,对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关系的诠释。傅青主:题联晋祠,赋诗崛山围傅青主(1607~1684年),名傅山,山西阳曲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  相似文献   

18.
《诗》作为六经中唯一的一部文学作品 ,在先秦却被用作政治工具 ,产生了赋诗这一奇特现象。诗成为外交语言与它在原始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以声为用的形式有关 ,也与周朝的礼乐制度、春秋时期的政治变动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9.
孙正容传略     
孙正容先生(1908-1985年),瑞安仙(mu)孙桥人。原名庆加。幼年秉资聪颖。在孙桥初小读书时,便能赋诗怍对,有“诗童”之誉。瑞安在清朝末年,人才辈出,曾有“东南邹鲁”之称,孙衣言(字琴西,号逊斋)、孙诒让(字仲容,号籀(止页))均为全国知名学者。孙氏父子在县城金带桥畔,建有名闻海内的藏书楼——玉海楼。  相似文献   

20.
李海洋 《今日科技》2009,(10):10-12
在长江三角洲南翼,有一块充满魅力的乐土,她不仅是中国最具人文气息。的土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土地之一。她与这些称号联系在一起:“全国综合实力十强县”、“浙江经济第一县”、“中国纺织基地县”。她又与这些名字联系在一起:大禹、勾践、王羲之、陆游、鲁迅、周恩来……历史让这片土地散发着优雅的人文气质,时代让这里的人民进发出昂扬的创新热情,她的名字就是绍兴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