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政治文明理论的提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逻辑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从基本原理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从系统论角度看是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从组织建设上是立党建党的根本.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论政治文明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贡献,在于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列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毛泽东一生孜孜追求民主说明其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开创者。他倡导和争取"人民民主",唤醒人们的民主意识,推动民主运动的兴起,促进了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大发展;他晚年喜好和极力推行"大民主",使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政治文明建设停滞和大倒退。  相似文献   

4.
理解江泽民同志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命题,必须先行分析邓小平的政治文明思想。邓小平的政治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它们的丰富和发展。这集中体现在:以中国国情作为政治文明的前提,把民主政治作为政治文明的方向,将经济建设作为政治文明的基石,紧密依靠政治文明的主体人民群众,用制度建设保障政治文明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明的实质是民主政治,其最终表现形式是制度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即是加强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我国的政党制度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伴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其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从我国国情、党情出发,确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克服思想上和体制上的障碍,并从党的执政方式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上,干部人事制度上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应当是全面的,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政治文明。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才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文明。新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8.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积极稳妥的民主制度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略。政治体制改革与创新是政治文明实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发扬民主,发展民主——这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年代到执政年代,从未放弃的承诺。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的今天,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更是势在必行。把政治文明与两个文明并列,作为奋斗目标提出来,是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并阐述了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和谐社会和政治文明,作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面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需要。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共同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其本质是人民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集古今中外发展思想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特别是中共三代领导人的发展观之间存在着既一脉相承又丰富发展的关系。探索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有助于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加深对科学发展观内涵和重大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为此,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相结合,与时俱进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是,在当前的教育界和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的质疑已经不是鲜有之事。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一些疑难重点与现实相结合,讲清楚、讲透彻,是这门课程教学的关键。文章就"天生苹果"的价值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分析和讨论,并就此问题与赵磊教授商榷、请教,以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党内情况,而不断进行探索的历史性课题。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以及我们党执政地位和环境的变化,都需要推进并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理论进程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作为统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其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形式,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新成果。探讨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学界已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途径、必然性、经验、规律、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化的贡献作了深入研究,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必要性、意义、本质和核心、原则和要求、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贯彻落实等问题,也作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但对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问题的研究还是零星的,远不够系统、全面、深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在于分析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理论品质。发展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独具特色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时代与发展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和时代气息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90年理论创新的历程,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得到具体的历史的阐发;就是在领导全国人民发展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批判理论得到与时俱进的运用;就是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众化"之依据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特质所决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运用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联系实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阐释,也要做好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观的教育宣传,并善于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理论斗争;同时还应通过价值事实来确证"大众化"的现实意义,使人民群众真正从马克思主义这一"普照之光"中得到福祉。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高校学风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学习目的功利化、学习行为不稳定、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学风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社会影响、学校因素,还有学生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高校学风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引导广大学生朋友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学风建设强基固本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