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他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相结合,使人民大众用他们的方式领悟、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他还提倡和实践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毛泽东倡导并力求用大众化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人民大众关心的问题,重视以人民大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对象。他的这些探索对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联系实际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使人民群众认同、接受并在实践中落实这一理论。大众化的实现必须要“三步走”:一是要立足于中国实践,融人中国文化;二是要提升群众的理论素养,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群众的精神状态和时代追求;三是要落实到群众的具体行动中,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这一艰巨任务,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变成通俗、具体的理论,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接受、认可和信仰的科学理论体系和行动指南,并且要经过中国特色的实施途径,广泛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使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为民所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是作为这次革命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要进一步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就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物质载体、网络支撑、各个领域的普及宣传对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做一个具体地历史地考察。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逻辑,指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结合好,要从少数精英到人民大众、从抽象理论到客观实践。其路径是必须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及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与时俱进发展、深入科学宣传、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群众的坚定信仰,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6.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界定,首先必须要解决"用什么"、"怎么样"和"向谁"来进行大众化的三个最基本问题。为此,可以从其内容指向、发展历程和客体指向三方面对其进行深刻把握。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不是一个单向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而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不断交织、发展和完善的互动过程。全面把握和深入领会其内涵界定,还必须厘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重要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认识路线和工作方法,具有指导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现实意义。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坚持群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者、实践者、发展者观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特点,推进工作要遵循循序渐进、求真务实、突出特色、贴近群众和勇于创新等基本要求来进行。  相似文献   

8.
重庆"唱读讲传"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模式通俗化、具象化、大众化的旨归,及其时代化的内在本质诉求,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通俗化、具象化、大众化的最新实践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模式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9.
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共同的实践主体,社区组织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完成了在社会历史实践层面上的辩证结合。社区组织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理论主旨上的共通之处主要体现在:社区组织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终极目标上高度一致,社区组织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现实需要上紧密契合,社区组织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实践活动中辩证统一。社区组织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大众之间的互动机制包括:知识分子进入基层社区组织,行政领导定期进行社区交流,发掘群众资源丰富社区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通俗易懂、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大众,使理论掌握人民群众,理论化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五大发展理念代表着世界发展的趋势和科学的发展理念,深刻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因此我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以先进的、科学的发展理念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其相互协作发挥合力最大限度的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普及,成为人民大众指导实践的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11.
谢征 《科技信息》2008,(22):220-221
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求真务实理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以主体的能动活动建构主—客体统一的关系,从而使其实践活动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求真务实理论的“求真”,即追求真理,“务实”,即创造价值,它是以真理性和价值性统一为主要内容的。求真务实理论要求人们从主体出发,进行“合目的性”的自觉活动,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邓小平实事求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揭示胡锦涛同志求真务实理论的价值内蕴,有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我们在实践中科学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我们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世界化的历程,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和世界形势发展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世界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主要有:国内形势变化论与国际社会深刻变革论;为民负责论与共担责任论;"真抓实干、开拓进取"论与积极参与论;科学发展观与共同发展论;和谐社会论与和谐世界论。  相似文献   

13.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本质要求,十八大再次重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战略任务。中国早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就开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产生了诸如阐述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与工农阶级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实际问题的好经验;也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比较局限、理论具有不完整性、渠道单一的不足。这给予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须重视并创新大众传播方式、促进理论内容的大众化、用通俗的形式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强基惠民”活动为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良好机遇,它有利于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群众以及深刻认识西藏民族传统文化。知民情、解民忧是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宣传演讲、会议报告和绘制墙报是西藏基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艺术活动和文艺表演是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历史过程,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永恒主题。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含义,不断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在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从哲理上作些解析,指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它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继承和发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要求,它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运用和演绎;“四位一体建设布局”和“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形式,它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价值观、历史观相统一的真实写照。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语境下,统一战线,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的三大法宝。新的“三大法宝”是对中国革命时期“三大法宝”的继承和超越,是时代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运用新的“三大法宝”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李大钊和胡适展开了一场“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认为“主义”的兴起正是为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具体主张,把这种主张概括为某种“主义”就是为了它更快地传播.李大钊认为,“主义”与“问题”是不可分离的,“主义”的作用恰恰在于引导全社会形成对当前首要问题的共识,形成社会的共同的运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主义”引导,“主义”的传播更离不开“问题”的解决.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能否正确把握中国问题直接相关.透过中国问题的维度,我们才有可能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清晰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