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王伟  罗霄 《科技资讯》2014,12(25):195-195
随着我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能源政策的实施,作为"工业的粮食"的煤炭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快速增长的煤炭进口也带来较多的环保和质量问题亟待解决。文章通过对常州口岸2012年以来进口煤炭的数据统计,着重对进口煤炭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力图找出加强进口煤炭质量管理,保护我国经济利益和环境安全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煤炭产业是我国基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未来的煤炭发展中,新疆将接替东部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肩负起满足国家煤炭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新疆煤炭资源最丰富,居全国之首,煤炭产业是新疆的支柱产业。文章用SWOT方法分析新疆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煤炭资源优势的同时,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会与挑战。以延伸煤炭产业链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的角度,研究新疆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常青 《太原科技》2010,(7):36-37
以"西气东输"为发展契机,从"十一五"开始,天然气作为最清洁优质的化石能源在我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结构转型,合理调整能源结构的需求迫在眉睫。天然气的碳排放是油的一半,煤炭的1/4,因此,加大天然气和新能源的比例,降低煤炭的比例是结构调整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矿井面临着资源枯竭问题,为解决"三下"压煤问题,我国通过采用传统的条带开采、搬迁村庄、充填开采等多种技术措施解放"三下"压煤,提高煤炭采出率。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村庄搬迁成本的增加以及充填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充填开采技术已成蓬勃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煤炭行业是工业的基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有一句话是说"出碳不出碳,关键在机电",可见机电设备在煤炭生产中的重要性。我们知道煤炭生产的环境对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比较高和严格的要求。随着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和在煤矿的全方位应用,加强机电技术改造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煤炭出口运输船型及系统的模拟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我国煤炭出口运输船型的优化过程合理地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根据我国煤炭出口流向流量的预测,针对船舶的营运特点,运用随机离散系统的模拟优化方法,对船舶的载重量和航速进行优化,然后再根据船舶的技术性能要求决定其主惊讶,本文以秦皇岛至香港航线为例,考虑到港口码头和装卸设备的特征,对运输系统的建模作了详细的描述。还应用该方法研究了我国对日本、韩国和台湾等亚洲领近国家和地区的煤炭出口运输及船型。  相似文献   

7.
仝长庚 《科技资讯》2014,12(20):90-90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对资源的利用率也逐渐增加,使煤炭开采业务量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为了促进我国煤炭事业的快速发展,要加强煤炭防冻车工作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的煤炭含量及对外煤炭需求和特路局防冻车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对防冻车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胡小龙 《科技信息》2011,(12):I0195-I0195
内蒙古是国家最大的能源基地,煤炭储量、稀土储量及其他各种有色和黑色矿藏在国家能源储备中均占很大比重。在自治区"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能源、冶金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是内蒙古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内蒙古经济大力发展的背景之下,高职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为内蒙古经济发展输送大批理论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内蒙古高职教育应该以内蒙古优越的产业背景为前提,大力发展能源冶金等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专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尤其是“三西”地区(即山西、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地区),煤炭消费重心在东部和中南地区,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长期以来,煤炭一直是铁路运输的重点。加强煤炭运输通道建设,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给,对于增强国民经济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学海林、找差距、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结合我县煤炭产业现状及如何推动县域煤炭经济发展进行专题调研,总结以验,查找制约煤炭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肖华  郑艳海 《甘肃科技》2014,30(22):89-91
陇东地区作为甘肃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在甘肃的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分析了甘肃省煤炭能源的发展新格局,根据陇东地区煤炭的煤质特征,从能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甘肃陇东煤炭资源洁净利用方向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2.
从西部地区来看,现阶段陕西省煤炭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低,还不能成为向东部地区输出煤炭物流服务和产品的物流专业化区域。文中对陕西省煤炭物流体系的影响因素进行模型分析,选取主要的16个要素建立了可达矩阵,得到影响陕西煤炭物流体系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茂森  张新生 《河南科学》2012,30(8):1157-1162
能源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评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个"富煤、少油、短气"的国家,这就导致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不够合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最主要的是造成了环境污染;油气短缺极大地抬高了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可再生能源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但体制、技术和成本等障碍重重.要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首先要立足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现实,确立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基础地位,既要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更要以不断降低终端能源消费中直接消费煤炭的比重为主要目标,通过运用洁净煤技术及煤变油等,使煤成为清洁能源;其次要大力发展油气产业,减轻我国油气的对外依存度;再次要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改革体制、改进技术、降低成本等为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开发和广泛运用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黄翠仙  林阿玲 《科技信息》2010,(27):I0414-I0414,I0404
电离层监测预警是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开展空间天气业务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我国电离层的地区特性进行局地电离层探测,是"三站四网"建设中"空间天气专业网"的重要部分,也是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开展电离层预警预报和服务的重要保障,在厦门建立的我国气象系统的第一个电离层垂直探测站有其重要意义。本文简单介绍了厦门电离层垂直探测站建设的主要关键技术和方法,以期为今后其他台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煤炭省际调运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我国煤炭省际运输空间格局的演变及其影响,有助于我国煤炭综合运输及能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通过对我国1985年以来煤炭省际输出,输入量和省区的空间变化及社会和环境影响分析,研究发现近20年来我国煤炭省际调运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全国省际煤炭输出和输入量迅速增长,输出和输入的不均匀程度稍有减小。输出省区向西、向北偏移,输入省区向东南方向偏移。在主要的煤炭净输出省区中,山西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内蒙古和陕西省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分散的区域性煤炭输出省区影响范围不断萎缩,输出量向邻近省区集中。我国煤炭省际运输空间格局的演变带来了一些社会和环境影响,煤炭省际运输量和运输距离的增加不仅带来了更为严重的环境和生态影响,也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带来了挑战,并对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了更多的隐患。  相似文献   

16.
周璋  李守平 《科技信息》2010,(36):I0233-I0233
巴里坤煤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煤炭生产基地。作者根据实地勘探成果分析对该矿区地层划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进行分析后对该矿区煤层的划分得到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郭素洁 《科技资讯》2014,12(25):249-251
本文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交通物流业总体规划的要求以及准格尔旗"十一五"规划的部署,在对准格尔地区的煤炭资源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决策法从暖水物流园区竞争优势、产品市场需求和建设条件等方面对准格尔旗暖水乡的暖水煤炭物流园区的不同规划方案优选问题进行了比选分析,确定了较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纳林河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属于我国大型煤炭基地,煤炭开采造成了严重的地表沉陷。本文利用13景Sentinel-1A数据,通过SBAS(小基线集)技术监测了该地区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间的地面沉降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南部最大沉降量高达33.99cm,最大沉降速率为-76cm/a,最大形变时间为2016年12月18日至2017年1月23日,且沉降中心不断向西移动。  相似文献   

19.
刘杰 《科技咨询导报》2009,(22):219-219
目前中国主要依靠煤炭发电,由于煤炭产能建设滞后,铁路运力有限,煤炭和运力瓶颈双双制约着电煤供应。因此,研究我国煤炭运输市场,特别是北煤南运市场,对我国的煤炭运输企业,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第一届国际厚煤层和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会议于1980年5月18日至21日在英国伦敦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180余人,我国以中国煤炭学会名义派出了五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共宣读了二十篇论文,我国提出了“中国开采厚煤层的主要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