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其原因主要有精英主义教育思想、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经费投入失衡以及师资配置不均等。借鉴日韩实行"学区教育"、"平准化教育"和"教师流动制度"的经验,我国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有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合理布局创特色学校、城乡均衡投入机制、建立完善教师流动制度。  相似文献   

2.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确保教育公平、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近年来,达州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措施积极、成效显著。但也存在办学条件不均衡、师资配置不均衡、管理水平不均衡、教育质量不均衡等问题。要进一步推进达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条件均衡是基础,教师配置均衡是关键,质量均衡是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教育统计数据和教育案例的比较分析,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当前广西城乡基础教育存在的差距,主要是城乡间教育投入还不尽合理、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明显、城乡师资的配置不协调和城乡教师的学历职称不均衡。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重点向农村倾斜;城乡协调发展,侧重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教师的培养,优先满足农村需求;加强农村教师理论技能的培训,提高学历职称等措施,为缩小广西城乡基础教育差距提供了一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均衡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义务教育的均衡则是在教育起点上的均衡,是惠及民生的重要议题。如何在教育起跑线上保障公民享受到平等优质的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任务。苏州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紧紧抓住了办学条件、教师资源、生源质量以及教育质量4个重点环节,切实落实好政府责任制度、教育经费管理制度、资源共享机制、教育评价制度4个方面的保障机制,促进了城乡办学条件均衡发展、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城乡生源质量均衡分布以及义务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对苏州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准确认识和把握办学条件的城乡差距,有利于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从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和教师办公用房、学生和教师生活用房、办学条件学校达标率、学校医疗设备以及其他办学条件等方面对云南省城乡办学条件进行描述和评价。认为办学条件的城乡差距已经由全面差距转为部分差距,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城市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在校舍、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上出现了偏差。对此,应对现行教育机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根据时代特征不断改进农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如果我国政府能彻底落实上述策略,定能缩小城乡中小学各方面的差距,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陕北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北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体育师资、场地器材及体育信息资源配置上,均存在城乡二元化差异,城市学校资源配置明显优于农村。提出应加快城镇化建设力度,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明确政府职责,增加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经费投入;优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师资结构,提高福利待遇;破除重点学校制度,采取措施扭转"重智轻体"的观念的建议,为陕北地区乃至全国体育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供理论参考,进一步为实现教育公平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院佳莉  王乐 《科技信息》2011,(32):23-23
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各国专家一致公认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城乡差距,它是制约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瓶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而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又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因此,通过对加强农村小学师资培训体系的研究,探讨新的教师培训模式和培训策略,提高培训质量,是缩小差距,均衡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础,是落实城乡公平教育的重要步骤,是实现城乡教育发展均衡的根本途径。文章分析了目前导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制度因素、经济因素、观念因素。提出通过促进农村发展、转变错误观念、加强决策和机制建设等方面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推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持续的大规模城镇化,将使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目前,我国义务教育中出现城乡生源严重失衡,师资力量过于悬殊,财政投入差距过大等严重问题。实现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为指导,从各个层面同时着力:政府加大法制的保证力度,提高农村学生学习质量;以品牌学校为核心组建教育集团,扩大农村优质师资;增加教育财政投入,提高义务教育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1.
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在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导致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实现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需要提升区域资源配置实力,厘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拓展农村教育投融资新思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师资源的配置使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学校的活力。达州市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客观存在,其原因既有国家教育政策因素的影响,也有教育管理机制因素的制约。从均衡达州市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结构、提高达州市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待遇、健全达州市义务教育教师培训机制和师资调配机制等方面入手,有助于加快推进达州市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师资配置不均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要想均衡配置师资,解决薄弱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比较行之有效也是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实行师资交流。但是由于制度本身存在问题以及教师个人和交流学校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导致师资交流没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难以达到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孙朝云 《科技资讯》2010,(17):194-194
我国经过十几年的教育改革,已基本解决城镇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但在农村由于税费改革、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源向城市流动等原因导致教育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成本增加等问题。本文主要在增加教育投资,建立城乡帮扶体制,统筹教育资源等方面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5.
农村师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教育质量。调查显示:跟城镇教师相比,农村教师在学历、职称、年龄、专业结构上处于较低水平;农村教师对任教学校的认同感较低,教学观念和职业发展意识相对薄弱。因此,优化师资配置,实现城乡师资均衡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重塑民族地区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目标。基于国内外城乡融合的相关研究,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空间规划、生态环境四方面构建民族地区城乡融合水平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对民族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增速缓慢;民族地区城乡融合水平差距逐渐缩小,但融合水平不高;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各准则层的水平有所提高,但融合水平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民族地区城乡融合的四个准则层中,空间规划最不均衡,公共服务最均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位于两者之间。根据研究结论建议: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普惠共享公共服务,紧抓生态环境保护,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一个儿童少年的基本权利,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推进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了解本村的教学设施,教师资源,及生源对农村教育的问题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制度是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根源。缩小城乡差距不仅要以完善教育政策制度、法律保障等为依托,更有赖于树立公平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张谨 《科技信息》2010,(33):I0164-I0164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然而,我国当前的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真的均衡发展吗?本文根据我国教育公平所存在的问题,浅谈我国城乡教育存在的差距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些年我国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上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然而,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仍处于非均衡发展的现状,进而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通过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的探索,深究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实现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地理环境等类别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综合应用核密度曲线图及空间动态杜宾模型等,探究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逐渐缩小的态势,但各市城乡发展仍不均衡,还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经济圈内的城市有较强的空间外溢效应,相邻城市之间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有教育投入水平、农村机械化水平、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地理环境综合水平,但在长短期效应下影响方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